更新於 2023/12/03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文組人的職涯之路真的比較窄嗎?(下)

在這個重理工輕人文的台灣職場,文組人要怎麼提升薪資水平,取得較多的工作機會?
盤點完上一篇所說的「內在探索」後,進到外在的選擇。如果你重視的是薪資收入和社會認可,環顧目前所處的職場環境,有些特定產業、職位和企業的確比較能讓你比較快達成目標。有句話說:「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對文組人來說,可能更苦惱,難就難在「要怎麼選?」
不過進入下一段之前,我必須先釐清一個概念,所有的外在選擇都需要搭配個人的內在探索,你所重視的價值觀、興趣不同,就有相對應合適的外在選擇。以下提供我個人的觀察,並以社會普遍認可的薪資與工作機會條件來切入。
(二)外在選擇
選擇適合的產業
以目前的產業趨勢來說,半導體、電腦電子製造業、金融業、軟體業、資通訊較可能達到高薪,或有較好發展,若對這些產業有興趣,進到這些產業中磨練幾年,一旦能夠累積一定程度的產業領域知識,就會感受到有比較多的選擇權和底氣獲得工作機會或薪資。搭配文組人可能較擅長的職能,常見的職位選擇像是:半導體業的業務、金融業人資、電腦電子製造業專案經理、資通訊產業行銷等等。我所認識的朋友或來訪者,從事以上職位的,薪資要年薪百萬是沒有問題的。
因此,建議在選擇產業時,需要先至少上網查詢或詢問業界人士這個產業的未來發展性,是否是夕陽產業?是否是未來趨勢?這個產業會賺錢嗎?會不會只是曇花一現的話題性產業,但沒有穩定的獲利來源?
選擇適合的公司
普遍來說,千人以上的中大型企業或是上市櫃公司可能會讓你有較為穩定的收入,若剛好該產業發展不錯,老闆也是肯給薪水的,那薪水成長性相對會比較好。
另外,外商也是許多人想搶進的,除了自由的風氣令人稱羨之外,薪水普遍比本土企業好一些,但必須注意的是,也不乏有許多外商皮、台商骨的企業,或是所謂的「假外商」,已經「入境隨俗的外商」,就未必會有薪水優勢。但相較於本土企業,外商也可能較不穩定,畢竟決策單位或核心業務並不在台灣,總部說裁員就裁員,要撤台灣辦公室就撤掉的消息也時有所聞。
因此,除了追求年薪之外,也建議同時注意每家公司的薪資結構、普遍調薪資狀況,也可把福利考慮進去(例如每年可能有高額的旅遊補助等等)。這些情報除了面試時直接詢問之外,也可在一些薪資情報網站和社群查到部分資訊。
選擇適合的職位
文組人較有優勢且薪水成長空間較大的職位可能有業務類職位(包括客戶經理、商業開發等)、專案經理、產品經理、企管顧問。若是擴展到法商類組畢業生的話,可以擔任律師、法務、財務、會計師等。部分特定職業像是補教名師,如果把設計相關學系算在文組的話,UIUX目前市場有需求,且也有薪資成長空間。創業或是主管職也可能讓薪資成長。
不過在此想補充,所謂「薪資成長空間大」表示他的天花板比較高,但也可能因為受到個人能力、產業、公司的影響,導致相對低薪,所以也會遇到低薪的業務、專案經理、產品經理、UIUX等等。
另外,還可以思考的是,哪些職位是市場上或該公司較重視的,就可能取得較高的薪水和發展空間,例如某些公司就是比較重視業務,認為業務帶生意進來理應有較高待遇,或者,某些公司的老闆本身就是技術出身,所以自然比較容易給技術職較高待遇。這些因素可以透過管道去了解。
以上是我這幾年來的經驗與觀察,市場上也還有許多薪資成長幅度較高的機會,更何況在這個變動的時代,很多工作機會都是自己創造出來的,在自己的領域中做到頂尖時,那個薪水就不是我們現在討論的範圍了。若大家有自己的觀察與見解,都歡迎提供想法。
最後,還是要再次強調,職涯探索是由內而外的過程,缺一不可,「內在探索篇」和「外在選擇篇」請搭配服用。人是複雜的,職涯跟生涯也是,希望不管是「文組」還是「理工科」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

最後的最後,如果你是一個文組生,因為某些原因想要跨界轉職,勢必會遇到跨領域的門檻。首先要取得面試的門票,再通過重重面試取得位子,進入公司後可能還會遇到學習上的挑戰。針對這個議題,我會在下一篇文章跟各位分享我從純文組的翻譯研究所畢業生,轉戰數位轉型專案經理的經驗(也是斑斑血淚)。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