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同學問了一個問題,總覺得平常慣用的某牌濾杯才好用,當必須使用其他形狀或品牌的濾器來沖咖啡時,就是沒有那麼好喝。問題是出在哪裡?
因為一般人可能平常在家只有準備一個濾杯,所以我們在沖煮上,其實一直在配合手頭濾杯的流速與形狀,形成一個大概能應對大多數豆子的手法。如果原來習慣使用大圓孔高流速,Hario的V60,突然換成只有一個小洞口低流速的Melitta,可能會覺得,哎呀,咖啡變苦了,這個濾杯不好用的感受。
問題真的是濾杯不好用嗎?
我們在手沖的基本教學中,曾經提出沖煮者可以用來調整咖啡的沖煮有,
1、溫度、
2、研磨、
3、沖煮時間、
4、粉層厚度。
當你已經開始習慣紀錄參數時,實際上在實作後,答案就已經呼之欲出了。
大概會是像這樣, Hario V60
水粉比:16
溫度:93
研磨:3.5
時間:2’30”
Melitta
水粉比:16
溫度:93
研磨:3.5
時間:3’30”
有沒有發現問題出在哪裡了,濾器的變更,使得流速與原來不同,總沖煮時間被明顯延長,多出來的一分鐘,也提高了萃取率。發現了問題,就很好解決。下面我們將研磨設定的粗一些,時間就縮短了,剛剛使得咖啡過萃的苦味就減少,甚至消失了。 Melita
水粉比:16
溫度:93
研磨:4
時間:2’50” 所以換濾杯的時候,我第一個建議是先觀察流速。
第二個常間的問題是粉層厚度
當越來越多不同的濾杯上市,為了做出功能化、差異化,容積也開始明顯的不同。最頂型的就是所謂的蛋糕濾杯,有如杯子蛋糕的寬底部,好像大幅度的改變了咖啡的風味,明明注意到了前段的沖煮時間,沖出來咖啡卻仍然又淡又薄,該如何是好?
這其實跟濾器設計的功能有關,當底面積從一個點變成一個面,容積整個大幅度的增加了,很顯然蛋糕濾杯的目的,可以讓沖煮者一次可以沖多一點咖啡。
理論上的圓錐形濾器適合的咖啡份量是12~25克,也就是粉層2.5~5公分,更多更少都不太好處理,實際操作12~14克也有點少,對經驗不足的萃取者來說並不容易。換成蛋糕濾杯的話,要多少的咖啡粉才能形成合適的粉層厚度呢?以Toast蛋糕濾杯型來看粉層2.5公分大約需要25克咖啡。若習慣只沖一杯份(15克)的沖煮者,無論怎麼改變沖煮手法,風味都表現不出來,很快的就會把蛋糕濾杯丟到一旁,覺得它不好用。
真正的問題是,沒有正確的使用器材。
第三、濾器的壁緣有多重要
有些濾杯會強調他的杯壁設計,會為咖啡萃取帶來許多好處。使用上可以避免濾紙完全服貼杯壁,導致水未經過咖啡即流出濾杯,完全反過來的說法,表示可以讓濾紙完全服貼杯壁,能夠完整萃取。看完這些說法,還真是讓人有些糊塗。 來看看這個沒有杯壁的Toast濾杯,流線的造型,金屬色的質感...啊,歪了,寫成葉佩雯。
重來一次... 來看看這個沒有杯壁的Toast濾杯,完全沒有杯壁,沖煮時也刻意沖在濾紙上。水會因此流失,造成咖啡無法萃取嗎?實作看來這件事並不會發生。像這樣的情形在耳掛式咖啡上你也可以看見,根本就沒有濾杯的存在,單純的撐住濾紙時,咖啡的沖煮仍然可以很順利。
當掌握住沖煮最核心的條件時,大部分的風味表現實際上也被控制住了,這時候若想再考慮其他的微枝末節,就純粹是沖煮的樂趣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