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希望走--必須看見蒲公英

    帶著希望走--必須看見蒲公英

    2011年末完成了高雄市幼教協會參訪
        11月8日、11月22日、11月29日

    2011年年末完成了這件事!感謝所有工作人員及拋下家務,前來協助的志工媽媽們:

    大班新堯媽媽-康舒涵女士、中班知庭媽媽- 劉惠慈女士、中班庭瑄媽媽- 林峻梅女士、

    中班-宸耘媽媽侯明淇女士、中班揚壹媽媽鄧燕茹女士,

    校友洋辰媽媽梁啟軍女士謝謝您們的辛苦協助。

    什麼是好的教育模式,學過幼兒基礎教育科系的大多數都知道。

    但是真正在畢業後到了現場,開始產生質疑的卻也佔了多數。

    這些質疑包含了「怎麼跟我讀過的幼兒教育不太一樣?」、

    或「在現場教育中要執行教育理想怎麼可能」、

    或直接說「不可能,家長的希望你不滿足他,怎麼會有孩子讓你教?」。

    當然有些必須遷就現場才能存活的,會轉而繼續教育你

    「你不用雞婆照著課本做教完它就沒事,就很安全....」

    因此,久了或者不用〝久〞了,轉眼間一兩年過去了,

    熱情就一點一滴的瞬間消失中,有的可能會蕩然無存....!

    這很可惜,不是沒有好老師,是這些好老師在奮戰與尋求方向的同時,

    蠟燭尚未燃燒就熄滅了;是現場環境給的支持與支援太少,

    以至於老師們把頭頂上可欣賞的天窗關閉了,以為風景就是如此、以為大家都一樣。

    到底這些質疑從什麼後會開始?會持續多久?會有甚麼影響?

    我想質疑的產生,大概就來自於你踏進了屬於你的幼教職場的開始。

    它給了你堅定,或它給了你質疑都能決定熱情是否能夠被點燃,或繼續燃燒。

    目標對了、方式對了,工作熱情就容易延燒開來,持續下去的動力自然不減反增。

    會有什麼影響?似乎就不用多說,每個幼教老師肯定心照不宣。

    當工作生態是一樣的,你就幾乎能預測,孰而累、孰而不累?

    辛苦一樣、成就一樣、辛酸點當然也一樣?做多久會職業倦怠就能推算得出來!

    執行中的教育理想若沒有舞台、倦怠就很容易出現,倦怠與疲累若不能被成就取代、

    熱情消失就很危險。當然也會有影響,影響工作成效、影響態度,

    更影響了現場中老師與孩子之間緊密的互動。

    在這次三梯次的參訪中,我從這些來賓的眼神與讚嘆中得到肯定與激勵,

    我看到發亮的眼神..與眼神中帶著的希望,這是蒲公英的榮耀。

    這三梯次的參的訪來自於高雄市政府的邀約,一個園所限定一個名額的釋出,

    不足想來參觀的要求。分了三梯,每一梯次將近100人。

    每一梯次安排的時間雖然不長,但我感受到他們視覺來不及接收的短促壓力。

    我想短時間要把蒲公英看完是不太可能的。因為有太多細節、有太多故事可說。

    除了環境自然的綠色情境,也有融合於師資訓練中的公共藝術、

    教學校園文化...都是一連串的故事,真的要說,半天真的不夠。

    我們的角色是什麼?
          
    我們的角色是什麼?很簡單,初衷是什麼,角色就是什麼!

    『內部體質』是一股強大的力量,這體質包含了教育理想、執行力與文化傳承。

    當你由內自然散發出來的芳香,那股影響力自然而然出現。

    內部的訓練造就了核心價值觀,每一個人都能堅持對的觀念做對的事。

    在幼教現場工作中,如何將所學的教育理論結合理想,結合可以給予支持的行政系統→

    面對教學,執行教育專業課程;面對家長,尊重與再教育;

    面對環境,細心維護,視為教育資源;

    面對自己,不斷的修正與創新,

    一個成熟的幼教師不過就是如此。當自己能坦然與快樂的面對正在執行中的工作就是一種驕傲。

    整體來說,來參觀蒲公英千萬別被環境中的閃光燈迷惑了,

    大家都在拍照片,好像非拍不可,有的記憶卡不足,

    在一旁捶胸頓足,讓我好想安慰他.....  那不打緊,你要的照片網路上可能就抓得到」

    最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去挖掘來一趟蒲公英應該要帶回去的寶藏是什麼?

    很多值得被參觀學校通常是禁止拍照,而為什麼蒲公英不這麼做?

    反而希望你能帶走就帶走?我實在很想來個答客問?

    『你能留多久』就是一個解答!

    當創新是一種習慣,那麼你的思考模式與執行力,

    就是在你的思維習慣中一種不斷修整與更新的歷程,

    你得跟得很快、跑得很快;當教育模式值得被學習,

    那麼你就必須更盡心盡力的讓大家知道什麼才是對的,

    這就是改變觀念取得信任,就更不需要隱藏起來;

    當你覺得你必須將使命感與能量釋放然後將影響力傳遞出去,那麼只能盡力做,

    就像丟海星的故事一樣。

    一種榮耀

            鄉下的開放教育....難啦!旗山鎮不大,卻吸引四面八方認同開放教育中的幼教工作者。

    他們來看環境與來看教學,我的確看到他們心中傳遞給我們的感動與驚奇。

    當然也有旗山地區的園所長來看完之後,我感受他的誠心誠意和鼓勵。

    他說:「真的很感動,這是我們旗山人的榮耀,我們做不來所以我們做傳統就好,

    但也只有你們這兩個憨人才做得出來了!」

    心裡好酸啊!我真想告訴她,「園長我好羨慕您的人數哪!」

    市場中很清楚,我仍舊認為教育觀念沒有對錯,是你要什麼來決定一個走向罷了!

    能力的開啟必須在學齡前期

    該做的事情不能等,對的事情就該堅持下去。這學齡前期就是在六歲之前。

    認同才會被觀摩,觀摩就是一種學習。當四面八方都來參觀蒲公英,

    表示蒲公英已經具備足夠成為〝典範〞這件事,

    但其實這又不代表另一個事實。

    『認同的事情不見得人人會去做』,因為這之中太多困難,太多衝突要去解決。

    不過就教育的立場,不能怕麻煩。身為一個老師要求知上進,

    儲備足夠的寬容度來解決孩子的各種問題,卻不能因為自己的不足,

    而將學習過程中的孩子貼上各種標籤...這就是一種衝突。要研究、要解套,這是老師的工作。

    孩子的學習過程必須要把握的能力,在蒲公英全部學習得到,這一定得大聲說。

    而且蒲公英包容各種類型的孩子我們做得到還是要勇敢的說。

    雖然未來孩子有各自的發展,優秀的當然更優秀;期待發展中的,

    我們自然盡心盡力過,任何眼光我們皆勇敢的承擔。

    重點還是我們訓練了什麼?家長必須學習相信我們所相信的,

    專業的教育而不是家長的短暫虛榮。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