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5|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展覽觀點】《感覺重混𝗦𝗲𝗻𝘀𝗮𝘁𝗶𝗼𝗻(𝗥𝗲𝗺𝗶𝘅) 》 ── 《未來緩慢取消》的另一種答案

《感覺重混Sensation(Remix)》現於羅東文化工場展演,同為此展場於2012開館以來,由李佳霖策展,首次展演新媒體類型之當代藝術創作。邀請六組新興藝術家(團隊)參展,展出十件藝術作品,以新媒體創作媒材呈現日常感受所凝聚的啟發。
《感覺重混𝗦𝗲𝗻𝘀𝗮𝘁𝗶𝗼𝗻(𝗥𝗲𝗺𝗶𝘅) 》主視覺|影像來源:自牧文化
《感覺重混𝗦𝗲𝗻𝘀𝗮𝘁𝗶𝗼𝗻(𝗥𝗲𝗺𝗶𝘅) 》主視覺|影像來源:自牧文化
「當時新媒體創作的似乎不斷地引用過去的媒介內容、藝術風格與形式,相較於『更多對於現實的記錄,如今的文化忙於再製、再造與分析已經累積起來的媒介素材。』在這樣的狀況下,藝術創作有可能不斷自我更新嗎?答案必然是肯定的,甚至相較於再現,這也許是更貼近當代生活,且更能有效傳遞內容的路徑。」── 列夫.曼諾維(Lev Manovich)《新媒體的語言》
策展人李佳霖引用新媒體藝術研究者 ── 列夫.曼諾維(Lev Manovich)於2001年出版的《新媒體的語言》(The Language of New Media)提出的分析作為展覽論述的起頭。這讓我想到不久前C-LAB的年度論壇《未來緩慢取消》,也同樣類似的討論著文化再製是否有機會跳脫於再現舊有文化,從而不斷地創新。其中延續於C-LAB年度論壇的年度大展《崩塌記憶之宮》,將曾經的歷史「紀念碑」繼承的文化,經過再製、改編與致敬,創造出的藝術作品,當中有些藝術家重新整理曾經所發生的歷史事件,像是廖烜榛X黃奕捷的《民主聖殿》回應著太陽花學運、dj sniff的《顛倒聆聽:敵機爆音集》回應著1940年代的日本,展內的所有作品皆是引領觀者從作品中回看歷史。而《感覺重混Sensation(Remix)》卻提出完全相反的答案(這裡指的是,廣泛的討論「文化再製」,其中也包括創作媒材)。延續著列夫.曼諾維(Lev Manovich)所分析的「創作是能夠找尋完全新的路徑不斷創新」。
C-LAB的年度論壇《未來緩慢取消》主視覺|影像來源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引用草東沒有派對《爛泥》裡的一段歌詞:「我想要說的前人們都說過了,我想要做的有錢人都做過了。」我認為草東沒有派對點出了,我們在思考列夫.曼諾維(Lev Manovich)的這段分析時,早已落入的思考圈套了。就因為我們已經確實感受到想做的都被前人做過,才會去思考其中的答案是否已經無法創新,即便此題的答案為肯定能夠創新,但還是免不了想使用的媒材被使用過、想創作的內容與某位已在市場上的藝術家極度相像的問題。如此當代的藝術家是否能夠完全的發自內心創作,並且不需要關心到可能有「前人做過」衍伸出的抄襲或與某人創作相似的問題呢?
胡鈞荃《回流》|動態影像|7‘31“,4K 雙聲道|2020|影像來源:自牧文化

「日常」生活】
從胡鈞荃的《回流》敘述童年生長於新北市緬甸華人聚所 ── 華新街又名緬甸街,拿起日常隨手可得的手機拍攝建模運用異境與異時中的影像編制結合而成,所揭露出不同於真實的樣貌,展開完全不同時空下所形成的記憶;而林哲宇的《⽇常時光》更是貼近每一個人的日常,運用一件三組影像裝置,使用日常所見得燈光開關,探索數位與真實的邊界。其中一組裝置運用連動投影畫面中的虛擬開關與燈光,當觀眾拉動現場的吊燈開關,畫面中大樓的燈也會隨之開關。
林哲宇《⽇常時光》|投影機、燈泡、電腦|尺寸依場地而定|2018-2019|影像來源:自牧文化

【「日常」場景】
也能夠看見展中的作品,有些是取材於藝術家們的日常生活場景,以藝術的形式再現。陳姿尹的《如何使⽤AI提升照片品質|Noise Reduction、Super Resolution教學》以及陳姿尹與莊向峰合作的《Inter net II》,同樣討論著現今網路科技世代,所發生的日常,尤其是展場中的現場擺設,更是再現日常的場景,電視、喇叭、電視櫃、落地檯燈以及沙發,像極了客廳;又或是《Inter net II》運用單人沙發、檯燈、報章雜誌架,重現一個人的休息區,製造出既私密又存於公開展場的場景;胡鈞荃的《喚》轉化了樹的枝幹過長,導致時常因風的吹拂,而使樹枝在窗戶旁敲打的場景。
陳姿尹《如何使⽤AI提升照片品質|Noise Reduction、Super Resolution教學》|單頻道錄像、數位微噴|10:40, 60x44cm|2022|影像來源:自牧文化

【歷史文化也是曾經「日常」的集結】
作為回應,每一段歷史文化,不也等同於過去所發生的日常。太陽花學運也曾是當時那群年輕人進行抗爭的日常,1940年代的日本也同樣。《感覺重混Sensation(Remix)》裡頭的作品所引用的文本內容,於今日他還是屬於藝術家們生活中的日常,但在未來的時間線上,也將會成為一篇篇的文本存在著。或許有一天胡鈞荃兒時記憶的緬甸街會消失,也或許林哲的未來已無實體的電燈開關,轉而使用聲音控制。這些對於日常生活的引用,終將在未來的藝術家面前成為歷史紀念碑式的文本。而在未來緩慢取消之中,不也是日常逐漸的成為歷史,而新文化緩慢的持續再造,又從而轉成為歷史。

【新媒體的媒材創作】
回到媒材本身,《感覺重混Sensation(Remix)》大多使用新媒體類型創作,同為現今當代藝術新興的發展趨勢,謝佑承的《白露》運用露水的像是放大鏡的特性,使我們看見被放大的螢幕中RGB的組成;蘇粲淵的《單層透天》運用單向鏡與鏡子疊合,使四面的螢幕倒影,製作出無限延伸而看不見屋頂的公寓大樓;同為蘇粲淵的《⾏星印象》試圖透過拆解、改造液晶螢幕,將發光的零件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盞於作品中央似恆星般緩慢原地自轉的投射燈,被其照亮的液晶螢幕,裡頭顯影的是藝術家住家空間建模的圖像,有趣的是蘇粲淵使用的媒材與被重組的方式。
蘇粲淵的作品《單層透天》|四頻道影像裝置|鏡子、單向玻璃、液晶螢幕、不鏽鋼、木材、水泥、批土、電子裝置 |54 x 54 x 35 cm|2020|影像來源:自牧文化
新媒體藝術創作,相較於傳統所延續的繪畫、水墨、版畫,等創作媒介,更多是以科技世代的產物作為主要媒材。回到策展論述開頭所引用列夫.曼諾維(Lev Manovich)的分析,如果只完全建立於媒材之上討論,答案必然是肯定的,畢竟十年前也無這些新科技,又或是尚未普及,成為很好的創作材料,以至於能夠創作出媒材創新且不同藝術作品。不久前看見 Apple推出的 Vision Pro,也很能夠想像,未來科技發展下,MR的運用也會造就更新的科技,也會有更多各式各樣的新興媒材脫穎而出,成為藝術家的創作選擇。
科技龍頭 Apple推出的新 MR產品 Vision Pro|影像來源:Apple

【結語】
我認為《感覺重混Sensation(Remix)》運用「感覺」以及借用音樂創作使用的「重混」(remix)一詞,我認為與論述開頭提及的列夫.曼諾維(Lev Manovich)之分析,有些失焦與出入,雖然能夠感受到展覽當中的作品回應著此分析,但卻在命題上,與列夫.曼諾維(Lev Manovich)畫不上等號,甚至也無擦邊球。但我認為在目前的藝術趨勢之下,C-LAB的年度論壇《未來緩慢取消》後討論類似議題,甚至與展覽《崩塌記憶之宮》延續討論相同的問題,卻是不同面向以及觀點,是一件有趣的延伸討論。再者,身為羅東人的我,有幸能在羅東文化工場看見當代藝術與新媒體的展演類型,也是讓我的眼睛為之一亮。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蔡逼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