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重看了「人生七年」的成長系列,嚴格來說應該不是重看,因為我當時在英國看的應該是 56 Up ,而最新也是系列的最後一集是 63 Up,2019 年這個系列紀錄片畫下句點。
其實主角群才63歲,應該可以繼續記錄下去,但因為導演死了,估計也就這樣結束了吧! 就像當年「黃易」的盛唐三部曲也還沒寫完就離開人世,留下永遠無法完成的篇章一樣。
一、影片起源
人生七年是英國相當有名的紀錄片,它將 14 個來自不同階層的小孩集結在一起,就台灣的說法應該是「中低收入、中產階級及富裕階級」,從 7 歲開始,每 7 年進行一次訪談並做成紀錄片,於是這個系統的片名會以 7 的倍數 7 Up、14 Up...63 Up 排列,對應到受訪小孩的年紀。
這應該是我所知最大型的社會對照觀察,為期長達 60 年。
我不確定導演一開始的想法,是要進行「階級固化」或「貧富差距」的觀察,又或是單純記錄不同階層的人生軌跡。
從 50 歲後的訪談可以看出來,只要在自己的角色上不停的努力,就會有一個屬於自己精彩的人生,別一直悔不當初或憤世嫉俗就好。
二、翻轉人生
英國的「階級固化」現象確實比想像中嚴重,都說「教育」是翻轉人生的最好機會,但英國大學的低錄取率 (相對台灣而言) 讓很多人沒有大學學位就出來工作。
當然唸不唸大學跟經濟因素也有很大的關聯性,尤其是後來英國大學學費調漲三倍,原先英國本地人的補助大幅取消,估計現在很多大學學生畢業即負債的應該不少,這點跟美國有點像。
在台灣,則是高等學位氾濫,人人有大學可讀,造成後來的「學位競爭」延伸到研究所;這固然跟亞洲父母在教育上,都抱持著能唸盡量唸的態度有關,但就我的看法應該也是學費便宜很多,經濟上相對能負擔吧。
在台灣也不乏畢業就負債的學生,後續要花上多年薪水來還學費,這時就要探討「投資自己」付這個學費到底有沒有價值?
三、個人資本
當我們回過頭來探討「個人資本」的來源:一個人的資本包括「財務資本 (錢)」、「文化資本 (教育)」及「社會資本 (人脈)」,這三者相輔相成。
其中,財務資本跟社會資本往往是可繼承的,當代的努力可傳承到下一代身上,但文化資本無法直接傳承,需要透過自身的努力得到。
當然很多論述都是強調「個人素養的形成」主要來自於家庭,這邊講的應該是「價值觀」而非教育水平。
所以,換個角度來看,當新一代透過自身努力累積文化資本時,也同時在累積自己的社會資本;而在初始階段,文化資本及社會資本就有機會產生及累積財務資本。
當然,在以「資本主義」為主的社會中,當財務資本的回報率高於勞務的回報率時,就會有人認為只要有個有錢的老爸,不需要唸太多書或受太高的教育 (累積文化資本及社會資本),光財務資本的回報就遠超過同儕多年的積累。
但就我的觀點,除非家裡真的太有錢,否則自身無法累積財務資本,也是件相當危險的事情,再怎樣都要確保發生最壞的狀況也能生存下去。
多累積文化資本不是壞事,只要是自己想要學習、想要進修,不管有沒有學位,最終都會變成自己的養分跟資本,這是別人掠奪不走的;而憑藉著文化資本就有機會把另外兩個資本累積起來,形成自身優勢。
四、階級複製
當然,如果財務資本跟社會資本都有從上一代繼承過來,再結合自身累積的個人資本,那崛起的速度應該會超乎想像;而這也是「階級複製」造成階級固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當比你有錢有社會地位的人,比你更努力在個人資本的累積上,那結果應該不難想像。
常言道「富不過三代」,通常都是單純認為有財務資本的繼承就足夠,當發生「黑天鵝事件」時,就很難再爬起來。
但現代的富人通常都會培養下一代的個人資本,不單純只是錢的傳承而已,一代一代的累積,如果沒有外力確實難以打破這個系統。
不管怎麼樣,反正都要累積自身的資本,也無需抱怨自己沒有富爸爸,因為我們都可以選擇當「下一代」的富爸爸,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