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務正業行不行?|社畜二年級的逆襲!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不管是職場新鮮人還是決定轉職,在選擇職業的道路上,經常陷入一種「不務正業v.s學以致用」相互拉扯的兩難。
在思考「不務正業,到底行不行?」這問題之前。應該以更全面的視角看待此現象,才可避免過度刻板化,我認為近年來造成此現象有兩個主因:

比起沈悶的工作,當個快樂社畜才重要

第一是厭世代的反撲「厭世」成為我們這世代的關鍵詞。
對殘酷的社會現況感到無力,低薪、高房價以及僵化的階級使我們看不見未來,越努力卻越倦怠,努力的速度永遠追趕不上「成功」的定義。
與其這樣不如忠於自我,朝著喜歡的領域前進。它代表著對理想生活的追求與嘗試不同可能性的渴望,不再被外界對成功的定義所束縛,而是按照自己的節奏和價值觀來生活。

斜槓成為不可逆的趨勢

第二是面對急速發展的社會,工作型態愈加多樣化,斜槓「moonlighter」成為全球職涯的新趨勢。拜科技所賜,網路的便利性使知識更容易取得,但也因為如此,只專精一樣武器越來越難在社會上生存。只好逼自己「不誤正業」,向外拓展技能以換取競爭力。
比起過去父母那個年代,人們可能可以依靠一份工作做到退休,皮匠師傅也許一生只會一項好手藝,但卻足以養活自己。
如今,時勢大不相同,一份工作不只無法支撐整個職業生涯,更可能被AI及自動化所取代。因此,具備跨領域多元技能以適應職場變化,成為這時代能否會被淘汰的關鍵。
2013 年,牛津大學經濟學家Carl Frey 和 Michael Osborne發表了一份研究,預估未來20年將有47%的職業處在被取代的高風險,機器自動化對工作的衝擊已迫在眉睫。

當地位爬得越高,社會期待你做的事就更多

面對科技步步逼近,我們必須做點什麼,但有時社會的道德綁架比科技更令人感到壓力。當一個人的地位越來越高時,社會對他的期待也會隨之增加。
我認為那些選擇「不務正業」的人非常勇敢,他們無畏社會期待強加的束縛,勇敢地追求自己喜愛的事物。
就像前幾年「台大博士生賣雞排」事件,當時這篇報導在全台引起轟動。
最直接的原因是,這位博士生作為一名菁英份子,擁有高學歷,社會期望他能發揮專業,做出更有貢獻的事情,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就無法追求自己真正喜愛的事物,也許比起做研究、寫論文,他更熱愛炸雞排。
總結來說,擁有高學歷不代表必須葬送自我實現。學歷不應該成為選擇職業的唯一指標。
職業選擇應該在社會期待與自我實現上取得平衡。

POV.1「 不務正業 」不代表放棄專業

不務正業,對我而言不單侷限於選擇職業上,它意味著追求自身領域知識的同時,向外拓展知識圈,與自己的專業結合
每個領域都有屬於自己的知識節點,找到不同領域的 共通性 ,就可以連結不同節點,擴大自己的知識圈。
我高中唸的是廣告設計科,大學讀大眾傳播學系。這兩個領域乍看之下專業不同,但有顯著的共通性-就是「閱聽眾的眼球」。
高中所學的「色彩學」利用顏色明視度、文字編排等,教會我一個好的廣告需要具備什麼條件。大學修的「流行文化」則是教會我如何解構大眾心理,一個文本如何蘊含符號、意識形態、文化價值觀。
這兩者本質上都是類似的,只是理論探究的面向不同,學習一種領域,等於是增加一種思維模型,未來可在需要時舉一反三。

POV.2「 不務正業 」是一種好奇心的展現

大學時期,系上教授經常提醒我們一個好的媒體人,應該時刻充實自己、關心時事,因為媒體作為公共渠道,不該與社會大眾脫節。
因此,我在大學時期就已經認識到「不務正業」的重要性。
我認為它是一種「軟實力」,不斷精進的思維,求知慾的展現,就像IG創作者「Drinking Library 只能喝酒的圖書館」,曾在影片中說道,他年輕時期不斷的看電影、看藝術作品。或許當下看起來沒什麼用處,但在往後的將來,這些經歷累積久了,遲早有一天會兌現更好的未來。
我想說的是,不要害怕探索自己的興趣,保持一顆敞開的心,保持對其他領域的開放態度,去開拓自己的視野。

POV.3「 不務正業是一種休息 」

當我們長時間從事相同的工作,面對一成不變的步調與無處宣洩的壓力時,只會不斷內耗身心,使我們感到疲憊不堪。
這時,不務正業成為一個寶貴的時刻。透過這段時間的充電,讓我們暫時脫離原工作的束縛,放鬆身心,學會休息,才可以從繁瑣疲乏的工作中獲得釋放。
相信這會讓處於轉職階段的你,找到更適合自己的職業道路

結論

每個世代都有屬於自己的課題,而我們這個世代該學習的課題,就是擺脫社會和家庭施加的種種標籤與期待,不再為了成功的定義焦慮不安。
我相信「不務正業」作為厭世代的勇敢宣言,它是我們回應社會的方式,一種告訴社會「閉嘴!我們受夠了!」,並決心用自己的方式活著。
敢於打破框架是我們這世代獨特而寶貴的特點,願我們都能走出自己的路。
就算無可避免地成為社畜,都是最耀眼的那顆星

工作對我來說就是「 體驗 」

我是Q毛,是個不折不扣的「不務正業」代表。
大學畢業至今兩年,從事過無數工作:從自己接案、到後來進入競選團隊的文宣,甚至還到遊戲公司擔任行銷、上過街頭發傳單、穿著布偶裝表演、頂著烈陽飆車的外送員、單車環台的活動攝影師、連鎖日企服飾店PT、還曾扮鬼在西門町遊行。
工作對我來說就是「體驗」,所以我喜歡跳脫舒適圈,探索新的領域。 最後送給大家一句話
既然一生都逃離不了工作的魔掌,那不如把工作變得有趣
這是我vocus的第一篇文,你的愛心決定我更新的速度❤️
avatar-img
7會員
5內容數
用一部電影,認識一種觀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博後,博士後研究員的簡稱。也就是已經取得博士學位,在研究機構工作的研究員。 我的大學、研究所、博士班,一不小心一直留在同一個學校。畢業後當了幾年工程師,又回到同一所學校當博後。那幾年常最常被問的問題就是:你什麼時候要去上班?
斜槓是一場馬拉松,我們得學會玩這一場無限賽局而不是爭個輸贏。前往非凡成功的平凡道路是一段旅程,一段需要耐心、堅持和專注的旅程。有三個關鍵行動可以提醒自己。
記得小時候寫的「我的志願」大概不脱畫家、作家這種很吃才華但看起來不怎麼接地氣的工作。稍微懂事後,看了一些影集和書籍,對於追求正義感和為人打抱不平這件事有點興趣,於是我的志願變成律師;一直要到再大一點,基於當時對於哲學的喜愛,以及以為自己熱愛研究知識,目標又變成大學教授。
博後,博士後研究員的簡稱。也就是已經取得博士學位,在研究機構工作的研究員。 我的大學、研究所、博士班,一不小心一直留在同一個學校。畢業後當了幾年工程師,又回到同一所學校當博後。那幾年常最常被問的問題就是:你什麼時候要去上班?
斜槓是一場馬拉松,我們得學會玩這一場無限賽局而不是爭個輸贏。前往非凡成功的平凡道路是一段旅程,一段需要耐心、堅持和專注的旅程。有三個關鍵行動可以提醒自己。
記得小時候寫的「我的志願」大概不脱畫家、作家這種很吃才華但看起來不怎麼接地氣的工作。稍微懂事後,看了一些影集和書籍,對於追求正義感和為人打抱不平這件事有點興趣,於是我的志願變成律師;一直要到再大一點,基於當時對於哲學的喜愛,以及以為自己熱愛研究知識,目標又變成大學教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最近對於職涯的一個深刻體悟是如何區分「職涯」與「工作」, 用英文來做區別的話就是Different between Job and Career。 我大學畢業四年左右,在過往找工作的道路上,我從來沒想過「職涯」,眼前只有所謂的「工作」。 因此每次我應徵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時,我總是抱持著我只是來這裡
Thumbnail
有時候人們在工作上會出現與所學不符的情況,但這並不一定是壞事。轉換跑道、持續學習和追求興趣都是不務正業的人生態度。這樣不僅能夠開闊視野,增強競爭力,還能夠享受工作和豐富人生經驗。
Thumbnail
過去的職業規劃講求的是「往上走」,可能是「升職、加薪、跨國」,然而越來越多人發現往上走反而離自己「理想的生活」越來越遠,工時長、壓力大是原因,但在我看來也有可能是「好學生為了符合社會期待,守著一份不完全適合自己的工作」,新型的職業規劃應當是「在不斷的嘗試中,逐步逼近,找到自己擅長的天職工作」。
Thumbnail
未來沒有穩定的工作,只有穩定的人。沒有人能準確預測未來哪些工作會消失、被AI取代。過去十年來最熱門的職業當數「軟體工程師」了,人人都嚮往去到矽谷科技公司,所以過去一年多來矽谷裁員潮令人不勝唏噓。 我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潮流會更迭的更頻繁、快速,與其追隨潮流,再被新的潮流淹沒,不如培養創業家精神。
在現今世代,工作不再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取而代之的是—規律的排班制度,這樣的制度下,使我們能在工作閒暇之餘,再去發展自己的第二專長,甚至能夠成為自己的第二職業,而如今,這種多重且同時進行的工作型態,即為我們所熟知的「斜槓」。
職業規劃與生活抉擇 現代社會競爭激烈,職業規劃直接關係到個人的事業發展和生活品質。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經濟的變化,人們更加重視自己的職業選擇和生涯發展,以確保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保持競爭力和穩定性。 以下是產生職業規劃與生活抉擇問題的一些原因 競爭激烈的社會環境 現代社會的競爭壓力巨大,人們需要在
Thumbnail
經營頻道這麼久,最常遇到小貓們問: 我到底要怎麼找到我的目標 要畢業了,對於未來還一片茫然怎麼辦? 畢業季就在轉角倒數了!比起其他youtuber爭相恭喜學生族群失業,我更想告訴你們,畢業之後,該怎麼找到自己人生的下一站。
Thumbnail
今年應該是史上最大轉職潮 當然包含我自己 現今人受教育高 時代也快速演進 不在是舊思維 須朝九晚五到一輩子 才是正當工作 很多人靠自媒體 葉配 賺的都比上班族多 有些職場的話 只是慣老闆話術 我討厭 穩 字 世界上如果有人跟你提到此字 你要力馬遠離這種人 沒有穩定的工作 沒
Thumbnail
在這個物價漲薪水沒有漲的時代,我們已經不是可以僅依靠一份薪水過活了,斜槓已經是許多人不得不做出的選擇,然而到底甚麼是斜槓族群或斜槓世代? 斜槓族群指的是一群『多工者』,他們利用下班時間或假日時間利用自己所擁有的技能賺取報酬或者兼一份差,這樣的生活模式造就了很多新興職業的興起例如:美食外業:Food
Thumbnail
這是一篇探討斜槓人生的文章,作者分享了自己面對迷惘的心路歷程和多次經歷選擇之後找到的屬於自己的方向。文章中提到了斜槓文化、迷茫的一代、不同時代父母的困境等觀點,最後鼓勵讀者敢於面對自己的迷惘,去嘗試、去吃果醬,因為只有在挑戰中,我們才會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
Thumbnail
最近對於職涯的一個深刻體悟是如何區分「職涯」與「工作」, 用英文來做區別的話就是Different between Job and Career。 我大學畢業四年左右,在過往找工作的道路上,我從來沒想過「職涯」,眼前只有所謂的「工作」。 因此每次我應徵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時,我總是抱持著我只是來這裡
Thumbnail
有時候人們在工作上會出現與所學不符的情況,但這並不一定是壞事。轉換跑道、持續學習和追求興趣都是不務正業的人生態度。這樣不僅能夠開闊視野,增強競爭力,還能夠享受工作和豐富人生經驗。
Thumbnail
過去的職業規劃講求的是「往上走」,可能是「升職、加薪、跨國」,然而越來越多人發現往上走反而離自己「理想的生活」越來越遠,工時長、壓力大是原因,但在我看來也有可能是「好學生為了符合社會期待,守著一份不完全適合自己的工作」,新型的職業規劃應當是「在不斷的嘗試中,逐步逼近,找到自己擅長的天職工作」。
Thumbnail
未來沒有穩定的工作,只有穩定的人。沒有人能準確預測未來哪些工作會消失、被AI取代。過去十年來最熱門的職業當數「軟體工程師」了,人人都嚮往去到矽谷科技公司,所以過去一年多來矽谷裁員潮令人不勝唏噓。 我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潮流會更迭的更頻繁、快速,與其追隨潮流,再被新的潮流淹沒,不如培養創業家精神。
在現今世代,工作不再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取而代之的是—規律的排班制度,這樣的制度下,使我們能在工作閒暇之餘,再去發展自己的第二專長,甚至能夠成為自己的第二職業,而如今,這種多重且同時進行的工作型態,即為我們所熟知的「斜槓」。
職業規劃與生活抉擇 現代社會競爭激烈,職業規劃直接關係到個人的事業發展和生活品質。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經濟的變化,人們更加重視自己的職業選擇和生涯發展,以確保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保持競爭力和穩定性。 以下是產生職業規劃與生活抉擇問題的一些原因 競爭激烈的社會環境 現代社會的競爭壓力巨大,人們需要在
Thumbnail
經營頻道這麼久,最常遇到小貓們問: 我到底要怎麼找到我的目標 要畢業了,對於未來還一片茫然怎麼辦? 畢業季就在轉角倒數了!比起其他youtuber爭相恭喜學生族群失業,我更想告訴你們,畢業之後,該怎麼找到自己人生的下一站。
Thumbnail
今年應該是史上最大轉職潮 當然包含我自己 現今人受教育高 時代也快速演進 不在是舊思維 須朝九晚五到一輩子 才是正當工作 很多人靠自媒體 葉配 賺的都比上班族多 有些職場的話 只是慣老闆話術 我討厭 穩 字 世界上如果有人跟你提到此字 你要力馬遠離這種人 沒有穩定的工作 沒
Thumbnail
在這個物價漲薪水沒有漲的時代,我們已經不是可以僅依靠一份薪水過活了,斜槓已經是許多人不得不做出的選擇,然而到底甚麼是斜槓族群或斜槓世代? 斜槓族群指的是一群『多工者』,他們利用下班時間或假日時間利用自己所擁有的技能賺取報酬或者兼一份差,這樣的生活模式造就了很多新興職業的興起例如:美食外業:Food
Thumbnail
這是一篇探討斜槓人生的文章,作者分享了自己面對迷惘的心路歷程和多次經歷選擇之後找到的屬於自己的方向。文章中提到了斜槓文化、迷茫的一代、不同時代父母的困境等觀點,最後鼓勵讀者敢於面對自己的迷惘,去嘗試、去吃果醬,因為只有在挑戰中,我們才會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