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03|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忠於自我靈魂的叛教者:讀詹姆斯.喬伊斯的《一個青年藝術家的畫像》

「這個民族、這個國家還有這種生活造就了我,我應該把我的本來面目顯露出來。 當一個人的靈魂在這個國家誕生的時候,立刻就會有很多大網把它罩住,不讓它飛走。你跟我談什麼民族、語言、宗教,但我就是要衝破這些大網遠走高飛。」 「我不會事奉那我不再相信的東西,不管這是我的家、我的祖國,還是我的教會:我要努力去過一種生活,或追求一種藝術,來盡可能自由盡可能誠實的表達自己,而只許自己用一種防衛手段——就是怎麼、流放和精明。」
原文作者:James Joyce譯者: 辛彩娜出版社:時報出版
原文作者:James Joyce 譯者: 辛彩娜 出版社:時報出版
如果,讓你乘著記憶和想像的翅膀,遨遊在時光的海潮上,你會怎樣去回憶生命中的童年、少年和青年?各個階段的標誌又是什麼,人生,產生了多少次的蛻變? 詹姆斯.喬伊斯以自己的形象創造了史蒂芬.代達勒斯,並透過他的成長和頓悟,孤獨與追尋,描繪出了一個青年藝術家的畫像。運用了特殊的敘述風格,將焦點移至內在的心理時空,在小說的世界裡,喬伊斯訴說了自我成長的故事,思考了個人和社群的關係。這個故事,其實是屬於每一個追尋自我的人。 一.成長與反叛 成長,是量變還是質變,是心理的還是生理的?是持續的,還是階段性的?每個人對於成長這件事各有自己的體驗,而對史蒂芬來說,成長,或者「自我」的誕生,首先來自衝突:身體慾望與權威的衝突,內心感受與傳統的衝突。在第一章的結尾,小史蒂芬面對神父莫名奇妙的體罰並沒有忍氣吞聲,而是鼓起勇氣向校長告狀去,這已經標示了「反叛」的開始。一個人真正的靈魂,將從叛逆中萌芽,就如一個民族的良心,也將在反抗中滋長,但社會的傳統、宗教的權威又是無所不在的壓制,如何衝破壓制而成為自己,成為貫穿這本小說的核心主題。 身體/性欲作為一個人最隱秘的空間、最深層的感受,同時也往往成為與權威產生衝突的地點,罪惡感油然而生,無法言說的孤獨充斥心中。你總會在自己身上發現那條「蛇」,童年就此煙消雲散。這本小說用隱晦、象徵的方式訴說少年史蒂芬的性幻想和性啟蒙,再用龐大的宗教宣講堆疊重壓在主角的心頭上:這位接受最傳統、最權威的耶穌會教育的孩子,在面對自己做為一個年輕人的強烈性慾時,他該聽從哪種召喚?我恐懼地獄的永恆惡火,但又逃避不了自己的身體!性欲是這本小說另一個引人注目的主題,和靈魂的探索緊密交織。喬伊斯/史蒂芬說的,是每一個青少年的成長經驗,說的是我們曾經歷、或正在經歷的故事。 二.反宗教的宗教精神 史蒂芬終於向神父懺悔了自己的「罪孽」,並開始用宗教生活洗滌罪惡的靈魂;他似乎不得不向權威低頭認錯,然而當這個權威邀請他成為局內人時,他卻遲疑了。他究竟是真心信仰那長長的佈道、繁冗的儀式,還是只是出於恐懼?想像力的翅膀既是詛咒也是救贖:當他離開城市中心來到寬闊的海邊,塵世之美以戲水少女的形象擄獲了他,此刻靈魂的頓悟產生,個體從教會、學校等權威中解放,「去生活,去犯錯,去墮落,去征服,去從生命中創造生命!」——在這樣的高峰經驗裡,豐沛的想像力與奔騰的性慾昇華了,結合成對美的渴求和創造,一個藝術家/叛教者的肖像隱隱浮出,史蒂芬開始掌握了「自己是誰」。 就如同史蒂芬.代達勒斯這個名字所蘊含的雙重象徵,這位經驗過靈魂頓悟與重生的叛教者,他的身份也是雙重的——他已然拋棄了教會信仰,卻以宗教的熱情投入藝術生活;他雖然拒絕成為耶穌會神父,但卻成為了藝術祭司。他是一個最虔誠、最懷鄉的異端,在愛爾蘭這個「神父當權的被上帝拋棄的民族」中,試圖尋找真正的愛爾蘭。 是的,史蒂芬是反叛的,但他也是無比忠實的:他選擇忠於自身的經驗、自己的靈魂,選擇了在塵世中活得深刻,而不是在傳統和權威中渾渾噩噩。「現代性」偽善的一面體現在史蒂芬的同學們身上:雖然心裡懷疑、甚至壓根不信宗教,卻還是得做做樣子,而世俗的功名利祿才是他們真正的信仰;史蒂芬卻沒辦法妥協,他注定要走一條孤獨的路,走向自我放逐。就某種意義而言,這是一部充滿宗教精神的反宗教小說,而藝術家的使命猶如過去的先知,「在靈魂作坊裡鍛造我的民族還沒鍛造出的良心」三.回顧人生 拉開一段距離,喬伊斯回頭凝視自己的人生,創造了青年藝術家史蒂芬;當一個三十歲的人回望自己的十歲、十五歲、二十歲,回首自己曾經的夢想與挫敗、痛苦與希望,他會有怎樣的理解和感觸? 喬伊斯的回顧是帶著些許的嘲諷和戲謔的:讀讀第三章那漫長到幾乎沒有盡頭的佈道,對照史蒂芬彷彿已經深陷地獄的永恆之火,同學們態度上卻輕鬆不少;小史蒂芬曾經擁有過的疑問、焦慮、愛戀、期待,從成年藝術家的角度來看,他彷彿在說:「唉!你當初真的是太傻太天真了啦!」 就在這些回顧起來似乎好傻好天真的經驗中,史蒂芬掙扎、反抗,最終選擇孤獨地忠於理想,成為了自己必須要變成的自己。透過這樣的回顧,喬伊斯其實也是再度肯定了自己靈魂的根基,驕傲地展現自己如何衝破傳統與宗教的枷鎖。 高中時期初次讀《一個青年藝術家的畫像》,從中感到的是無比的共鳴,彷彿史蒂芬就是我,他的孤獨、徬徨,他的性欲和內心衝突,完完全全就是我的。我百分之百認同他,為了他還改了自己的英文名。將近不惑之年,再次重遇青年藝術家史蒂芬——當然還有小朋友史蒂芬、少年史蒂芬,我也隔了一個距離,我當然不再是他了,卻開始體諒起他來,欣賞起他在那麼孤獨的情況下找到了自己的道路,勇敢飛翔。 四「我」,飛得多遠? 《一個青年藝術家的畫像》已經嘗試在使用非傳統的敘事,每一章都有獨特的敘事聲音,代表了史蒂芬從童年到青年的不同階段。內心的想法、想像、感知、聯想構成了作品的時空維度,喬伊斯試圖捕捉的,是意象紛呈、意識奔流的經驗片段,在那麼多的想像和聲音中,還原經驗的真實,找出「我」的位置。畫像,只是他大膽嘗試的開始。 當然,就如一般的理解,這本小說是有點門檻的,意識流小說不會是那種很好搞定的、很舒服的小說,自由聯想加上許多的象徵和隱喻,連專業文學家也未必對作者的意圖有共識(有興趣者不妨數一數各種版本的譯作大概用了多少的註解)。即便如此,我認為一個人還是可以用很業餘的方式讀《一個青年藝術家的畫像》,只要他/她在追求成長,對世界有疑惑,對自己身體和慾望非常敏感,就像高中時期的我一樣,是可以從喬伊斯/史蒂芬身上得到共鳴的。或許,我們每一個人都裝著代達洛斯的翅膀,時不時想衝破社會和權威的壓制,當史蒂芬選擇了最孤獨的自我放逐時,我們也可以問問自己:真正的我在哪裡,是怎麼走過來的?已經走了多遠?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歪帽旅人的閱讀空間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