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球對決低年級語文學習的小疑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重讀108課綱與國語文課程手冊,發現有些概念解說得很清楚。幫忙摘要給需要的家長參考:

以下為低年級學習者可能面對的疑惑!

  1. 有關學注音?
3-I-2注音符號與識字的學習是一種循環協助的歷程。教師應該注意識字對於注音拼音的影響,以及拼讀注音對於識字的影響。但教師應該尊重某些學生可以跳離注音符號的學習,直接識字。
3-I-3 幼兒表達想法的重要性遠比利用特定方式表達更為重要。如果學生能夠以國字表達,則不必強求利用注音符號表達,如果無法以注音表達,以圖像表達亦可。 如果因為學習階段的關係,若干詞彙無法以注音或是國字表達,利用圖畫的方式表達,應該是要被尊重的。
有些低年級孩童採取直接識字法,教育工作者與家長應該給予尊重,不要再糾結囉!(幼兒表達想法的重要性,遠比利用特定方式表達更為重要!→白話翻譯:不要為了盯幾個注音,讓孩子挫折到表達不下去。)
我不會用注音寫,但我想說!
2. AI世代還要不要學寫字?→政府有注意到隨科技變化,書寫有不同方式,
4-I-1一個學生如果能夠認讀國字 1,000 個,文本的覆蓋率近90%,這包括當代的所有文本。由於認讀字會高於書寫字的數量,因此訂下不同的基準。雖然隨科技的變化,書寫有不同的方式, 但在第一學習階段還是應該強調手寫的部分。
4-I-3 此部分查字典的內容包括紙本字典以及數位字典,重點在於遇到生字能夠主動學習。利用何種方式都是應該鼓勵的。

重點是能利用工具與有利用工具的能力養成!

寫字的問題還會與後面不同階段有所關聯,這邊先簡單說而已。
3. 筆順問題講的好,跟我之前另一篇文章可以互相參照
4-I-5 基本的筆順對於書寫以及識字都是重要的。但教師需要注意,每一個人的「順利的筆順」,可能是不同的,例如慣用左手可能跟慣用右手的學生在運筆方式有所不同。本學習階段教師以教育部公告的筆順進行教學為原則,第二學習階段後,可適度尊重學生個人一致的筆順。
看完108課綱與第一階段的語文領域教材說明,真心覺得大方向寫得很好。也鼓勵大家不要再因為過去的負面經驗,認為語文沒用啦~(那可能只是特定◇◇帶來的際遇喔……)
時間學苑是一個引導大眾進行「經濟思辨」的教育品牌,期待透過跳脫學院的經濟學理論,帶領大家思辨生活裡的經濟議題,也讓大眾認識「生活經濟學」的運作,成為培養個人金融素養之底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偶爾會聽到家長困惑的問,「孩子讀了好多書,為什麼還是寫不出來?沒有想法?」 因為小孩閱讀某些書籍只是讓文字流過去,抓住情節大要就可以繼續看下去。 這樣閱讀當然很過癮,但也可能因為被動的接受,對字詞、段落或各種隱藏的涵義沒有精準的理解,只讀到了「情節」,卻沒讀懂「意思」。以寓言故事為例,表層是一個故事
上課中,我們正在討論3C用品,小學三年級的M很開心的說,「有了chat gpt,以後不用再學習了!」 我很好奇地反問,她也認真回答,「因為chat gpt什麼都會,只要交給它就好。」 這當然是一種可能性,但是,我們是不是還可以想想呢? 雖然理智上會想要告訴小孩使用chat gpt還是需要學習,還要…
之前沒有特別分享過《遊戲力》,但六年前閱讀完這本書,就榮登最愛與推薦書單之一!與其它直接從教育切入,談「遊戲如何幫助學習」的書籍不大一樣,《遊戲力》融合心理諮商與大量實務經驗,拉回生活與學習根源,談得既深入又生動。 這本書除了幫助我回溯童年與父親、手足玩遊戲對我性格的影響,也自然而然地被我帶入教養與
寒假的兩天營隊很順利的結束了。 不同的難度、不同的孩子挑戰著自己,有些很快爬上去,有些卡著。我們偶爾幫腔,詢問是否要再把腳步往上跨一階。但更多時候,孩子會自我挑戰。剛剛爬四格,接下來我要挑戰五格。剛剛無法爬到最高,接下來我要挑戰最高。昨天我有爬這棵樹,今天我要爬另一棵樹。 當然也能看到不同孩子的狀況
先說結論:學不會文言文是「心態」與「經驗」兩種加乘的結果。(前言講很久,結論又跳很快XDD) 走進某實驗教育現場,孩子們聽到要上「文言文」會有什麼反應呢? 「我不會!」「那很難耶!」「我不想上!」「我很笨。」之類的話語令我很驚訝。 再換到喜閱樹一開始的經典閱讀與思辨,孩子們一開始也會立刻說「文言文很
這幾年會教文言文其實是一場意外,畢竟我接觸的大學與實驗教育,都鮮少有學文言文的人口。只因為有些奇妙的因緣,開始教起了老本行(?)。在大眾的認知裡,文言文主要是應付考試需求。但這篇文章不是要討論文言文的合理性或該不該廢,只是一些教學觀察。如果你是正在猶豫或痛苦文言文的學習者,不妨參考看看。 兩年多來的
偶爾會聽到家長困惑的問,「孩子讀了好多書,為什麼還是寫不出來?沒有想法?」 因為小孩閱讀某些書籍只是讓文字流過去,抓住情節大要就可以繼續看下去。 這樣閱讀當然很過癮,但也可能因為被動的接受,對字詞、段落或各種隱藏的涵義沒有精準的理解,只讀到了「情節」,卻沒讀懂「意思」。以寓言故事為例,表層是一個故事
上課中,我們正在討論3C用品,小學三年級的M很開心的說,「有了chat gpt,以後不用再學習了!」 我很好奇地反問,她也認真回答,「因為chat gpt什麼都會,只要交給它就好。」 這當然是一種可能性,但是,我們是不是還可以想想呢? 雖然理智上會想要告訴小孩使用chat gpt還是需要學習,還要…
之前沒有特別分享過《遊戲力》,但六年前閱讀完這本書,就榮登最愛與推薦書單之一!與其它直接從教育切入,談「遊戲如何幫助學習」的書籍不大一樣,《遊戲力》融合心理諮商與大量實務經驗,拉回生活與學習根源,談得既深入又生動。 這本書除了幫助我回溯童年與父親、手足玩遊戲對我性格的影響,也自然而然地被我帶入教養與
寒假的兩天營隊很順利的結束了。 不同的難度、不同的孩子挑戰著自己,有些很快爬上去,有些卡著。我們偶爾幫腔,詢問是否要再把腳步往上跨一階。但更多時候,孩子會自我挑戰。剛剛爬四格,接下來我要挑戰五格。剛剛無法爬到最高,接下來我要挑戰最高。昨天我有爬這棵樹,今天我要爬另一棵樹。 當然也能看到不同孩子的狀況
先說結論:學不會文言文是「心態」與「經驗」兩種加乘的結果。(前言講很久,結論又跳很快XDD) 走進某實驗教育現場,孩子們聽到要上「文言文」會有什麼反應呢? 「我不會!」「那很難耶!」「我不想上!」「我很笨。」之類的話語令我很驚訝。 再換到喜閱樹一開始的經典閱讀與思辨,孩子們一開始也會立刻說「文言文很
這幾年會教文言文其實是一場意外,畢竟我接觸的大學與實驗教育,都鮮少有學文言文的人口。只因為有些奇妙的因緣,開始教起了老本行(?)。在大眾的認知裡,文言文主要是應付考試需求。但這篇文章不是要討論文言文的合理性或該不該廢,只是一些教學觀察。如果你是正在猶豫或痛苦文言文的學習者,不妨參考看看。 兩年多來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0~8 歲的早期教育階段,保護學習熱忱和動機更為重要。陪伴孩子學習英文時,父母及老師應以真誠互動和幫助理解為主。英文輸入方式包括共讀繪本/有聲書、唱兒歌、看卡通、日常對話等。
Thumbnail
音韻覺識 phonological awareness 對於學習 phonics 有很大的幫助。本文介紹了音韻覺識的內涵和音素覺識,以及孩子何時適合開始學習 phonics。建議先通過聽說,為讀寫打底。
Thumbnail
整理一下漢字注音和白話字的筆記。畢竟是筆記,有些可能對相關科系是常識,有些說得很簡單,有些可能沒連貫的邏輯。
Thumbnail
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我從來不會告訴他「分數不重要 」相反的,我會提醒他,分數相當重要,不是要他追求滿分,而是我發現太多人「粗心」來包裝不足。對我而言不懂就是不會,那不是粗心。 題目看錯,就代表語文能力仍有待加強,那就是某種能力沒有達標。這不是不能用粗心當藉口就結束的一回合。
Thumbnail
https://www.gvm.com.tw/article/110927 可能因為是老師,常常聽到很多學生感覺只要有Ai,就認為語言的學習已經完全不重要的感覺。那是一個挫敗感或是打擊,不是因為他不需要我們的教導而是因為他們學習的心態已經完全偏差了,是否語言學習真的已經對學生或是已經出社會的人
Thumbnail
以注音為排序標準,範圍為N5-N3的日語漢字筆記。
Thumbnail
就像我們學母語的過程,是先從聽力開始,接著再學認字,英文學習過程也是相同,利用聽力記得的字彙夠多,再運用自然拼音,拼出來的字才能連結到英文單字。 這本在二手書店買到的「Phonics 直接發音法」,是我帶著孩子學習拼音的第一本入門書,由長頸鹿文化事業出版,彩色印刷,在拼音的部分,含蓋了基礎的2
Thumbnail
當前的教育體系,不論是在家庭還是學校,似乎都忽略了培養孩子基本能力的關鍵性。以文字語言能力為例,雖然許多人認識了許多字詞,卻難以流暢地撰寫最基本的文章;再者,邏輯思維能力方面,許多人的思緒總是紊亂不清。
Thumbnail
雖然早期教育對於英語學習有利,但在適當的年齡開始學習仍然能夠取得良好的成果。關鍵在於教學方法和持續的學習支持。特別是幼兒時期,家長建議先確認母語是哪個語言,母語認同不僅是關係到語言,也牽涉到文化價值。  
Thumbnail
在兩歲這個階段,只要讓普通的孩子在安全的環境中觀察、探索和模仿,就是很大的刺激,為他們即將發展出的心智理論奠下基礎。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0~8 歲的早期教育階段,保護學習熱忱和動機更為重要。陪伴孩子學習英文時,父母及老師應以真誠互動和幫助理解為主。英文輸入方式包括共讀繪本/有聲書、唱兒歌、看卡通、日常對話等。
Thumbnail
音韻覺識 phonological awareness 對於學習 phonics 有很大的幫助。本文介紹了音韻覺識的內涵和音素覺識,以及孩子何時適合開始學習 phonics。建議先通過聽說,為讀寫打底。
Thumbnail
整理一下漢字注音和白話字的筆記。畢竟是筆記,有些可能對相關科系是常識,有些說得很簡單,有些可能沒連貫的邏輯。
Thumbnail
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我從來不會告訴他「分數不重要 」相反的,我會提醒他,分數相當重要,不是要他追求滿分,而是我發現太多人「粗心」來包裝不足。對我而言不懂就是不會,那不是粗心。 題目看錯,就代表語文能力仍有待加強,那就是某種能力沒有達標。這不是不能用粗心當藉口就結束的一回合。
Thumbnail
https://www.gvm.com.tw/article/110927 可能因為是老師,常常聽到很多學生感覺只要有Ai,就認為語言的學習已經完全不重要的感覺。那是一個挫敗感或是打擊,不是因為他不需要我們的教導而是因為他們學習的心態已經完全偏差了,是否語言學習真的已經對學生或是已經出社會的人
Thumbnail
以注音為排序標準,範圍為N5-N3的日語漢字筆記。
Thumbnail
就像我們學母語的過程,是先從聽力開始,接著再學認字,英文學習過程也是相同,利用聽力記得的字彙夠多,再運用自然拼音,拼出來的字才能連結到英文單字。 這本在二手書店買到的「Phonics 直接發音法」,是我帶著孩子學習拼音的第一本入門書,由長頸鹿文化事業出版,彩色印刷,在拼音的部分,含蓋了基礎的2
Thumbnail
當前的教育體系,不論是在家庭還是學校,似乎都忽略了培養孩子基本能力的關鍵性。以文字語言能力為例,雖然許多人認識了許多字詞,卻難以流暢地撰寫最基本的文章;再者,邏輯思維能力方面,許多人的思緒總是紊亂不清。
Thumbnail
雖然早期教育對於英語學習有利,但在適當的年齡開始學習仍然能夠取得良好的成果。關鍵在於教學方法和持續的學習支持。特別是幼兒時期,家長建議先確認母語是哪個語言,母語認同不僅是關係到語言,也牽涉到文化價值。  
Thumbnail
在兩歲這個階段,只要讓普通的孩子在安全的環境中觀察、探索和模仿,就是很大的刺激,為他們即將發展出的心智理論奠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