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1|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學語言的時候,到底要多聽「什麼」?多看「什麼」?】

  學語言應該要多聽多看,這應該是許多語言學習者都耳熟能詳的老生常談。不過,究竟我們應該多聽什麼、多看什麼、才能更有效地學習語言呢?只是單純地聽、看,真的對學語言有助益嗎?

  我認為答案是肯定的。即使只是單純心不在焉地聽、看,也多少能增進對語言的熟悉度。畢竟語言這門技術,熟悉度是至關重要的一環。不過,除了透過聽、看來訓練既有單字、文法、發音的熟悉度以外,其實我們也可以試著多花一點功夫,對語言中我們不會、不熟悉的部分,在聽看之餘,多進行結構上的分析。

  怎麼樣學會語言中不會的新要素?除了努力啃教科書、網路上的文法分析以外,最常見的答案我想是「查字典」。這當然是對的,雖然理論上學習者可以透過脈絡和環境、繞過字典學會新的單字,但對時間、資源不夠的人來說,整理好的字典還是很有效率的。不過,如果我們的目的不只是聽懂、看懂,還要自己會說、會寫的話,只是了解單字的字面意思是完全不夠的,我們需要了解怎麼樣把這些元素按照語言的結構組合起來。簡單來說:會拆解、組織結構,才能運用這些新學會的元素。

  我們用中文來舉例吧,比方說,這個句子:

「我跟他喝酒。」

  如果我們從單字的角度來看的話,我們需要會「我、跟、他、喝、酒」。但是要正確說出「我跟他喝酒」這個句子,我們需要知道怎麼樣組織這些單字。所以,首先我們注意到、這裡最基本的結構是「主詞(我跟他)+動詞(喝)+受詞(酒)」結構。雖然中文並不總是這樣,但是這是大部分的情況。在了解這個結構的前提下,我們就可以一定程度地自由抽換單字組成新的句子:

「我打球」

「朋友說西班牙文」

「媽媽煮飯」

etc...

  第二個結構則是「A跟B+動詞」,跟放在那個位置不是理所當然的,很多語言中相同的概念不會或者不只會放在那個位置。所以要是沒有注意到這個結構的話,學習者很容易擺錯位置(比方說英語使用者常會說出「我喝酒跟他」這樣的句子)。但在知道這個結構的前提下,同樣地我們可以自由創造自己的句子:

「我跟他旅行」

「我跟他說話」

「我朋友跟他女朋友結婚」

etc...

所以,學會辨識、拆解結構,對於使用一個語言來說是一個頗為有幫助的事情。大家學習新語言的時候,不妨多注意結構方面的特色。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熱帶島嶼人的多語練習帳 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