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幕府為了鼓勵農業,創造了一個以米為基準的經濟,在這種經濟政策下,並非黃金或是銅錢,而是稻米成為了幕府發放俸祿與收稅的通貨,也因此農業得到了部分知識菁英的重視,許多與稻米相關的技術與學說也在那時蓬勃發展。
也因此政策在某種程度上是可以扭轉金融對工業的變化,此外文化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日本本身就有種植稻米的文化,加上前工業時代大多數人都在種植稻米,透過將稻米與金融通貨掛勾,農民本身也能成為印鈔機,這點在當時的環境下受到歡迎。
工廠可能會在以金融為取向的社會中持續存在,但主要是作為當地傳統。而不是該工廠具有「賺錢的效益」,可以說,這種工業傳統主義是現代德國的主要生產方式,在20世紀後期,德國向社會民主主義靠攏,政府開始保護現有工廠和企業系統的安排和利益。通過對高收入暴發戶徵稅,加上嚴格的資格認證和監管,防止新的權力中心的出現,進一步維護既有工廠的存在,並打壓了金融機構的過度發展。
歐洲高產值企業的中位數年齡約是六十年,而美國同行則是四十年。而台灣等新興國家則比前兩者短的多,企業平均壽命越低,無金融效益的產業瓦解的速度就越快。當然這不是說共產主義就是答案,事實上各個前共產與共產國家正在面臨大規模的去工業化前景,這是因為共產主義國家中既得利益團體沒辦法跟實質的工業傳統主義結合,只能不停地通過打擊短命的民營企業來獲得利益。
而這不是沒有代價的,這樣使既有工廠不易消失的政治經濟將會使得新技術商業化、建立新工廠和新公司崛起變得非常困難。這也是為什麼晶圓這個最近四十年才發展出來的產業只能夠在台灣、韓國等地,而不是歐洲發展起來的原因之一。
當然,由於科學的枯竭,未來新技術的發展也將隨之枯竭;因此未來數十年社會只有兩種選擇,第一種選擇,通過傳統主義,將既有的工業組織轉化成像是古代農業組織那樣近乎永久性的「永續僵化」團體來保證工業體系不會被金融業徹底解體;第二種選擇,在繼續追求進步與企業流動的前提下,看著自己過去建立起來的工業乃至於技術體系被金融業消滅,之後在受到其他地區武力的威脅下,因為沒有足夠自給的工業體系而被併吞、消滅。
順帶一提,在第一種選擇下,科技還是有進步的空間,只是因為科學的枯竭,加上體系穩定性所帶來的惰性,會不如之前的時代,但總歸來說還是會有改進,就像是德川時代日本農業的進步與二十世紀後德國傳統產業的進步那樣,只是這些進步很多都不將在具有金融上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