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美國指南對慢性冠狀動脈疾病(2023)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https://www.medpagetoday.com/cardiology/prevention/105574?xid=nl_mpt_Cardiology_update_2023-07-21&eun=g339170d0r&utm_source=Sailthru&utm_medium=email&utm_campaign=Automated%20Specialty%20Update%20Cardiology%20BiWeekly%20FRIDAY%202023-07-21&utm_term=NL_Spec_Cardiology_Update_Active

新的美國指南對慢性冠狀動脈疾病

##子彈重點:

1. 針對慢性冠狀動脈疾病(CCD)患者,新的美國指南修改了治療方法。

2. CCD包括阻塞性和非阻塞性冠狀動脈疾病(CAD)等症狀。

3. 慢性穩定型缺血性心臟病的2012年和2014年指南已被新指南取代。

4. CCD患者應該定期進行身體診斷,而非風險評估。

5. CCD患者應首選他汀類藥物降低膽固醇水平。

6. 慢性冠狀動脈疾病患者應定期接受心臟功能評估。

7. 現在不建議在過去一年內未發生心肌梗死(MI)、左心室射血分數≤50%或其他β受體阻滯劑治療的主要指標之外長期使用β受體阻滯劑。

8. 在CCD患者中,β受體阻滯劑的長期使用應重新評估是否有降低重大心血管事件的必要。

9. 對於生活限制性心絞痛的患者,血管重建手術是改善症狀的一種方法。

10. SGLT-2抑制劑對患有CCD和2型糖尿病或LVEF降低的心力衰竭的患者有強烈的建議。

11. GLP-1受體激動劑在CCD和2型糖尿病中也同樣受到推薦。

12. 已經接受β受體阻滯劑治療的患者不需要進行常規應力測試或冠狀動脈造影。

13. 新指南與美國臨床藥學學院、美國預防心臟病學會、國家脂質協會和預防心血管護士協會合作開發。

14. 指南的存在是為了提供指導,而不是替代臨床判斷。

15. 指南需要成為一個“活文件”,以確保臨床醫生和患者可以實現共同的治療目標,減少死亡率並提高生活質量。

結論:新的美國指南對慢性冠狀動脈疾病的治療提出了修改建議,包括β受體阻滯劑的使用和慢性穩定型缺血性心臟病的診斷。指南還提供了建議,包括定期進行身體檢查和每年至少一次接受心臟功能評估。

不定期發布與心臟學相關之醫學新知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26793?fbclid=IwAR0Rn7fQNxFyc4hI6YUAlaeh8mQht4o6fQ4F4svzKoLPwwivZrgHBrrXuak 101歲神經科學家:長壽的3個祕訣 繼續工作 工作倫理和擁有人生目的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7456934/ 本文件主要探討心臟澱粉樣蛋白變性症的診斷與治療。重點包括: 第一節 定義與分類: 心臟澱粉樣蛋白變性症是一種系統性澱粉樣蛋白變性疾病,由於異常的澱粉樣纖維沉積在心肌細胞外基質,導致心衰竭和傳導異常。
https://www.weforum.org/reports/top-10-emerging-technologies-of-2023?fbclid=IwAR1-_NEmfgkrCLmd1OhoHl3fv5GforDk-R6960cqn8i2j-dAeg5bDIMG_R8 2023年10大新
https://www.tctmd.com/....../polypills-added-list-whos...... 以下是摘要和結論: 1. 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將polypills添加到其必備藥物列表中,將其定為滿足全球人民醫療保健需求的優先事項。 2. 在必備藥物列表中,有一
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eLJ7mDJ 15個子彈重點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公布研究,調查AI的崛起及人口老化、電商等因素,會如何衝擊未來幾年美國的就業狀況。 到了2030年,近1200萬目前所屬職位需求正在萎縮的美國人,可能必須換工作。 這個
https://www.crtonline.org/....../hyperthermia-does-not...... ## 15個子彈重點 - TTM2試驗探討了低溫療法與維持正常體溫對於心跳骤停後患者6個月後社會參與和認知功能的影響。 - 該試驗發現,兩組患者之間在社會參與和認知功能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26793?fbclid=IwAR0Rn7fQNxFyc4hI6YUAlaeh8mQht4o6fQ4F4svzKoLPwwivZrgHBrrXuak 101歲神經科學家:長壽的3個祕訣 繼續工作 工作倫理和擁有人生目的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7456934/ 本文件主要探討心臟澱粉樣蛋白變性症的診斷與治療。重點包括: 第一節 定義與分類: 心臟澱粉樣蛋白變性症是一種系統性澱粉樣蛋白變性疾病,由於異常的澱粉樣纖維沉積在心肌細胞外基質,導致心衰竭和傳導異常。
https://www.weforum.org/reports/top-10-emerging-technologies-of-2023?fbclid=IwAR1-_NEmfgkrCLmd1OhoHl3fv5GforDk-R6960cqn8i2j-dAeg5bDIMG_R8 2023年10大新
https://www.tctmd.com/....../polypills-added-list-whos...... 以下是摘要和結論: 1. 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將polypills添加到其必備藥物列表中,將其定為滿足全球人民醫療保健需求的優先事項。 2. 在必備藥物列表中,有一
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eLJ7mDJ 15個子彈重點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公布研究,調查AI的崛起及人口老化、電商等因素,會如何衝擊未來幾年美國的就業狀況。 到了2030年,近1200萬目前所屬職位需求正在萎縮的美國人,可能必須換工作。 這個
https://www.crtonline.org/....../hyperthermia-does-not...... ## 15個子彈重點 - TTM2試驗探討了低溫療法與維持正常體溫對於心跳骤停後患者6個月後社會參與和認知功能的影響。 - 該試驗發現,兩組患者之間在社會參與和認知功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隨著心血管疾病(CVD)風險的增加,許多人開始尋找有效的運動方式來改善或維持健康。其中,阻力訓練(Resistance Training, RT)不僅能幫助我們增強肌肉力量,還能對心血管系統產生顯著的正面影響。
Thumbnail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種常見的慢性肺病,主要由長期吸煙和空氣汙染造成。有效的預防措施,可以減輕發作的頻率。
Thumbnail
英國劍橋大學和西班牙馬德里康普頓斯大學及聖卡洛斯臨床醫院科學家於2024年8月2日在發表了《心血管疾病和covid-19:系統評價》,對繼發於新冠肺炎 的急性和慢性心血管併發症進行系統回顧。。。
Thumbnail
近年心血管疾病頻繁發生在年輕族群身上,這篇文章介紹了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方法,包括健康飲食、規律運動、戒除不良生活嗜好、控制三高及定期健康檢查。
Thumbnail
心血管疾病和失智症是現代社會中威脅健康的重要問題。本文介紹了採取積極的預防措施來降低這些疾病風險的有效方法,並提供了一些建議,包括避免三高(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增加腦部和身體活動、參與社交活動、不吸菸不酒不偏食等。
Thumbnail
「有位50多歲的男性糖尿病患者,因為重度冠狀動脈狹窄接受過多次心導管支架治療,但是冠狀動脈都反覆阻塞,且出現心臟衰竭的狀況,才終於決定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Thumbnail
「大多數人都不知道,高血壓可能跟腎臟有關!」李應湘醫師表示,「腎臟的功能不是只有排尿,它也是調控血壓的器官。某些患者的高血壓可以透過調控腎臟,而有效改善血壓的控制。歐洲高血壓學會、美國介入醫學會等皆已將高血壓導管治療列為控制高血壓的方式之一。」
Thumbnail
間歇性跛行,最常見是動脈粥狀硬化所造成, 周邊動脈疾病的危險因子有抽菸、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超過70歲族群等,這些危險因子易造成動脈血管粥狀硬化,與腦血管、心臟血管疾病的成因相似。周邊動脈疾病的盛行率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需用超音波、測量上下肢血壓比(ankle-brachial inde
Thumbnail
血管狹窄是一種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會導致血液流動受阻,嚴重時甚至引發心臟病、中風等嚴重後果。 近日,一位患者透過積極治療和生活方式的調整,成功將血管狹窄的比例從60%降到了35%,這項成果引起了醫學界的關注。 醫生指出,要降低血管狹窄比例,有兩件事至關重要: 1. **均衡飲食**:均衡飲
Thumbnail
「那是一位60多歲的男性患者,因為心臟衰竭的症狀惡化而住院。」陳紹緯教授指出,「患者有下肢水腫、呼吸急促、心律不整等症狀。若是躺下來就會喘不過氣,所以只能坐著睡覺。」 檢查發現患者心臟的二尖瓣腱索斷裂,造成嚴重二尖瓣逆流。經過討論後,患者決定接受超微二尖瓣人工鍵索植入術。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隨著心血管疾病(CVD)風險的增加,許多人開始尋找有效的運動方式來改善或維持健康。其中,阻力訓練(Resistance Training, RT)不僅能幫助我們增強肌肉力量,還能對心血管系統產生顯著的正面影響。
Thumbnail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種常見的慢性肺病,主要由長期吸煙和空氣汙染造成。有效的預防措施,可以減輕發作的頻率。
Thumbnail
英國劍橋大學和西班牙馬德里康普頓斯大學及聖卡洛斯臨床醫院科學家於2024年8月2日在發表了《心血管疾病和covid-19:系統評價》,對繼發於新冠肺炎 的急性和慢性心血管併發症進行系統回顧。。。
Thumbnail
近年心血管疾病頻繁發生在年輕族群身上,這篇文章介紹了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方法,包括健康飲食、規律運動、戒除不良生活嗜好、控制三高及定期健康檢查。
Thumbnail
心血管疾病和失智症是現代社會中威脅健康的重要問題。本文介紹了採取積極的預防措施來降低這些疾病風險的有效方法,並提供了一些建議,包括避免三高(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增加腦部和身體活動、參與社交活動、不吸菸不酒不偏食等。
Thumbnail
「有位50多歲的男性糖尿病患者,因為重度冠狀動脈狹窄接受過多次心導管支架治療,但是冠狀動脈都反覆阻塞,且出現心臟衰竭的狀況,才終於決定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Thumbnail
「大多數人都不知道,高血壓可能跟腎臟有關!」李應湘醫師表示,「腎臟的功能不是只有排尿,它也是調控血壓的器官。某些患者的高血壓可以透過調控腎臟,而有效改善血壓的控制。歐洲高血壓學會、美國介入醫學會等皆已將高血壓導管治療列為控制高血壓的方式之一。」
Thumbnail
間歇性跛行,最常見是動脈粥狀硬化所造成, 周邊動脈疾病的危險因子有抽菸、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超過70歲族群等,這些危險因子易造成動脈血管粥狀硬化,與腦血管、心臟血管疾病的成因相似。周邊動脈疾病的盛行率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需用超音波、測量上下肢血壓比(ankle-brachial inde
Thumbnail
血管狹窄是一種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會導致血液流動受阻,嚴重時甚至引發心臟病、中風等嚴重後果。 近日,一位患者透過積極治療和生活方式的調整,成功將血管狹窄的比例從60%降到了35%,這項成果引起了醫學界的關注。 醫生指出,要降低血管狹窄比例,有兩件事至關重要: 1. **均衡飲食**:均衡飲
Thumbnail
「那是一位60多歲的男性患者,因為心臟衰竭的症狀惡化而住院。」陳紹緯教授指出,「患者有下肢水腫、呼吸急促、心律不整等症狀。若是躺下來就會喘不過氣,所以只能坐著睡覺。」 檢查發現患者心臟的二尖瓣腱索斷裂,造成嚴重二尖瓣逆流。經過討論後,患者決定接受超微二尖瓣人工鍵索植入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