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讀的書越多,收藏的書單越長,就越拖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喜歡收集書單,我把它們加入瀏覽器書籤,還開了一則筆記來記錄這些想要讀的書。

書單越來越長,我卻越來越不敢開始讀。

raw-image

為什麼想讀越多的書,就越拖延 ?


當累積未讀的書越來越多,它們的意義就開始改變。它們不再是幫助你向上成長的力量,這堆書變成你成長路上的拌腳石

當我們規劃目標的時候,如果只順著從現在到未來的方向思考,你會充滿願望與期待,你會一直添加喜歡的東西,你覺得自己可以做得到。

在這種思考慣性之下,你難以考慮到風險,你也不想潑自己冷水。


讀不完的書不重要,讀了什麼才重要


有時候從起點下手是好方法,但有時從終點回推可能更有用。

與其直接朝目標前進,不如先思考想避免的事,再看看剩下哪些選擇

例如,我有一堆書想讀。

如果我為了想要快速讀完一堆書而去尋求神奇的解決方案,只會得到兩種結果。

一種是你確實讀完了,但花了時間沒得到任何收獲 ; 另一種是抱怨為什麼別人的方法行不通,然後開始懷疑自己,甚至開始討厭讀書。

如果我們來試試從終點回推,目標不再是追求讀書的數量,而是避免喪失讀書樂趣及自信,讓自己長期保持讀書習慣,慢慢成長。我們就會把重心放在依照個人目標選書、如何讀書並記好筆記、如何分享討論並獲得回饋。

透過逆向回推,我們才可以確保自己不會做出妨礙保持閱讀習慣的事。


不要被一堆書堵住了你的成長


《思考的框架》書中稱這種反轉思考的方法為「反演法」。

多數人思考問題時,都傾向單一方向 : 往前。反演法則是把問題倒過來,逆向思考。

與其只想著收集一堆書,然後東一堆、西一堆把成長的路都堵上,還不如反過來想,找出對你來說最重要的書,好好讀完,再把它鋪成一塊一塊的路磚,一步一步成長。

歡迎追蹤 ~
FB : https://www.facebook.com/read.by.harry/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read.by.harry/


閱讀的價值在於形塑自己的觀點,打造知識框架,擁有不同角度思考的能力,這樣才能減少盲點與認知偏誤,讓我們能更精確地理解問題,面對這個真實的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一旦有人試圖向我們提出一些改進建議,我們就會開始有些情緒反應。
它們不是什麼疑難雜症,它們只是一些我們每天都會不自覺地重複很多次的壞習慣。
我們經常會誤以為具備必要條件,就等於也具備了成事的所有充分條件。
如果我問你今天會被閃電打到嗎 ? 有人會說過完今天才知道,但你更可能說「不可能」!
「如果錢不是問題 …」「如果你有很多時間 …」這不是在亂問,而是在幫助我們思考。
你不知道的事比你知道的還多的多。
一旦有人試圖向我們提出一些改進建議,我們就會開始有些情緒反應。
它們不是什麼疑難雜症,它們只是一些我們每天都會不自覺地重複很多次的壞習慣。
我們經常會誤以為具備必要條件,就等於也具備了成事的所有充分條件。
如果我問你今天會被閃電打到嗎 ? 有人會說過完今天才知道,但你更可能說「不可能」!
「如果錢不是問題 …」「如果你有很多時間 …」這不是在亂問,而是在幫助我們思考。
你不知道的事比你知道的還多的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因為從大一暑假開始看課外書,大概已經滿了一年了,這幾年來閱讀有帶來些成長,想要列出幾點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 這裡說的書是課外書,而且是以工具書為主,也就是知識型和方法類的書 案例和故事 在書中,方法和觀念是最重要的,而故事或案例則是用來解釋或輔助說明,那麼如果你已經對這些方法和觀念有理解透徹
1. 追求整本書讀完 - 很多學生會執著於把整本書從頭到尾讀完,卻忽略了是否真正吸收了書中的重要知識點。這種追求完美的閱讀方式容易讓人感到壓力,反而無法從閱讀中獲得真正的啟發與樂趣。其實,與其專注於讀完每一頁,不如專注於書中對你有啟發的部分,這樣才能更有效地利用你的時間和精力。 2.
Thumbnail
離看完上一本書已經過了很久,這中間太多的掙扎、逃避和拖延使我暫停一段時間。這次會讓我再次想翻開書是因為又感受到現在的狀態停滯不前,面對生命的課題也總是感到無力,所以下定決心正視問題並想從書裡找到些什麼。
Thumbnail
讀書跟減肥一樣,是迴環反覆出現在願望清單裡的代辦事項嗎?因為容易故態復萌。 
Thumbnail
閱讀工具書可能需要一些技巧,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一些建議,從拆解目標到讀書的氛圍,都會讓你更容易培養閱讀的習慣。
Thumbnail
沒有閱讀習慣,一直是許多人最困擾的事情。 你今年又在制定要養成閱讀習慣、要讀幾本書的年度目標嗎?這可能是許多人每年給自己的期許,但等到年末回顧時,才發現今年就這樣莫名其妙地過了。如果想來點不一樣,可以看看這本閱讀變現!
Thumbnail
這本書教導如何以六種不同的閱讀方式有效地提取書中的內容並應用在自己的生活中。書中特別強調閱讀不應只有輸入,也需有輸出,並且行動力是非常重要的。閱讀完一本書後,制定付諸行動的練習相當重要,並且重複閱讀和覆盤能夠幫助自己實現想要的目標。本書的簡短書評心得也有助於對內容的理解和應用。
Thumbnail
閱讀書籍: 讀書變現的創作法則 書中提出四個盲點: 從頭到尾閱讀才算讀完 追求速度和數量,不注重效果 只看專業書,不看其他書 看完書沒有任何行動 這四項都是假觀念,只要書中的觀念能應用在生活中,就是有閱讀到書籍,並且,不必一定要花費大量時間一次看完,可以分多次觀看,長久的小進步大於突然的
Thumbnail
2023年,我在閱讀習慣上,有很大的調整。我「看完」的書變少了,但「看過」的書卻變多了。 一直以來,我看書都有一個壞習慣,就是書一定要看「完」。除非真的遇到很爛的書,不然,我都會耐著性子讀到最後一頁,深怕錯過某個重要知識或概念。 我想,這應該就是一種FOMO心態。
Thumbnail
因為從大一暑假開始看課外書,大概已經滿了一年了,這幾年來閱讀有帶來些成長,想要列出幾點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 這裡說的書是課外書,而且是以工具書為主,也就是知識型和方法類的書 案例和故事 在書中,方法和觀念是最重要的,而故事或案例則是用來解釋或輔助說明,那麼如果你已經對這些方法和觀念有理解透徹
1. 追求整本書讀完 - 很多學生會執著於把整本書從頭到尾讀完,卻忽略了是否真正吸收了書中的重要知識點。這種追求完美的閱讀方式容易讓人感到壓力,反而無法從閱讀中獲得真正的啟發與樂趣。其實,與其專注於讀完每一頁,不如專注於書中對你有啟發的部分,這樣才能更有效地利用你的時間和精力。 2.
Thumbnail
離看完上一本書已經過了很久,這中間太多的掙扎、逃避和拖延使我暫停一段時間。這次會讓我再次想翻開書是因為又感受到現在的狀態停滯不前,面對生命的課題也總是感到無力,所以下定決心正視問題並想從書裡找到些什麼。
Thumbnail
讀書跟減肥一樣,是迴環反覆出現在願望清單裡的代辦事項嗎?因為容易故態復萌。 
Thumbnail
閱讀工具書可能需要一些技巧,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一些建議,從拆解目標到讀書的氛圍,都會讓你更容易培養閱讀的習慣。
Thumbnail
沒有閱讀習慣,一直是許多人最困擾的事情。 你今年又在制定要養成閱讀習慣、要讀幾本書的年度目標嗎?這可能是許多人每年給自己的期許,但等到年末回顧時,才發現今年就這樣莫名其妙地過了。如果想來點不一樣,可以看看這本閱讀變現!
Thumbnail
這本書教導如何以六種不同的閱讀方式有效地提取書中的內容並應用在自己的生活中。書中特別強調閱讀不應只有輸入,也需有輸出,並且行動力是非常重要的。閱讀完一本書後,制定付諸行動的練習相當重要,並且重複閱讀和覆盤能夠幫助自己實現想要的目標。本書的簡短書評心得也有助於對內容的理解和應用。
Thumbnail
閱讀書籍: 讀書變現的創作法則 書中提出四個盲點: 從頭到尾閱讀才算讀完 追求速度和數量,不注重效果 只看專業書,不看其他書 看完書沒有任何行動 這四項都是假觀念,只要書中的觀念能應用在生活中,就是有閱讀到書籍,並且,不必一定要花費大量時間一次看完,可以分多次觀看,長久的小進步大於突然的
Thumbnail
2023年,我在閱讀習慣上,有很大的調整。我「看完」的書變少了,但「看過」的書卻變多了。 一直以來,我看書都有一個壞習慣,就是書一定要看「完」。除非真的遇到很爛的書,不然,我都會耐著性子讀到最後一頁,深怕錯過某個重要知識或概念。 我想,這應該就是一種FOMO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