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節『壓力』|『超恢復』最佳化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繼上次說到超補償,我想多數人應該會有以下幾個疑問。

  • 如何最大化自己的超補償
  • 需要從上一次的訓練中完全回復才進入下一次訓練嗎
  • 超補償之後的運動表現能維持多久

以下為各位解答

如何最大化自己的超補償

個人認為在給出這樣的疑問之前必須請各位想想,你是否在追求不合理的CP值,會這樣說是因為在我任職健身教練期間被問過無數類似的問題,
例如; 「請問教練有哪些動作的CP值最高?」

我通常都會回答;「就是我們正在練習的的動作喔!」

不論當天練什麼我一律這麼回答。

雖然我知道將這點說出來很78,
但事實上會想這麼問的學生不外乎都是在遇到瓶頸後,
想要尋求一個相對輕鬆的捷徑,
雖然他們已經請了教練可以說是比多數人願意付出,但人的惰性依舊難改,
若你也是抱著這樣的心態來面對問題,那我建議你去公園跑步和拉單槓,
因為那才是你認為的高CP值。

說回來,我們到底要如何最佳化自己的超補償呢? 注意這裡我用最佳化。
在前幾篇關於健身課表的文章中提到,
要改變課表的訓練效果最關鍵的就是訓練負荷,
因為訓練負荷的強弱直接決定了訓練後的身體回饋的大小,
也就是在一般條件之下,只要我們提升訓練強度超補償的效果也會被提升。

這不就代表我做的越重效果越好囉!

要這麼說我也不能說錯,但各位不訪再想想,
如果訓練的內容越重越好,那為什麼各個領域的頂尖運動員們,
還需要操作低重量高次數的訓練,
而不是只要執行一下最大重量的訓練內容就好。

有了努力卻忘了目的

許多人將超補償的多寡視為訓練效果的指標,卻忘了訓練目標。

這樣的誤區常在多數的中階健身者身上看到,
例如許多學習健美會摒棄大重量or追求力量與爆發忽視肌肉質量平衡,
還有拋棄重訓的專項運動員等。

這類偏廢的想法使得他們的訓練內容『一意孤行』
只能在單一的運動表現上追求卓越,
卻忘了人體之間是需要肌耐力、肌力平衡,
與最大力量和爆發力的神經協調彼此整合才能卓越。

因此超補償不只有透過增加訓練重量可以獲得較高的回饋,
而是透過【重量X次數X組數&組間休息】的調整達到最符合利益,
並且透過調整訓練負荷形成不一樣的訓練方向,只要內容符合自己的訓練目標,再能承受的範圍內給足相對應成長方向的刺激與壓力,便能事半功倍。

這就像在海上駕駛著現代帆船,
海上的風浪就像每天的身體,有著可遵循的規律,
但眼前的海況卻又瞬息萬變,
順著自己的天賦便能借助自然的季風與浪潮輕鬆地航行,
但有些時候又必須將風帆收起,憑藉著自身燃油引擎逆風抵抗,
一切只因為了解知識有了地圖與羅盤便不想偏離航道,
而這個過程高低的浪就是身體自然的回饋,
最終是否能達到終點端看你如何駕馭這些過程中的風浪,
風吹得強勁但不代表它能引領你到對的地方,
浪再高也不見得沒有機會翻越,這一切取決於你想怎麼體會這些過程。

需要從上一次的訓練中完全回復才進入下一次訓練嗎

其實並不需要,人體沒有想像中的脆弱,
適時的活動可以增進新陳代謝幫助自己排解體內的壓力減少壓力賀爾蒙等,
也就能舒緩訓練後的疲勞。

況且在正常狀態下疲勞的消退速度會比運動效果來的快上許多,
因此我們可以利用這點加上可控的訓練負荷調配每一次的訓練間隔,
例如一周進行三次高強度的訓練或是五次低強度的訓練,
再細節一點還可以配合出賽或日常的休閒運動頻率改變強度與訓練內容,
就像是許多NBA球員會在每場比賽結束後到附近的訓練中心再進行一次訓練,
或是像許多運動員在賽前也會進行適度的徒手與彈力帶訓練,
藉此提升賽事中的協調與爆發協同性,
而專業的訓練員只要將訓練部位與先關項目錯開,
並時刻關心身體的壓力狀態,就可以判斷運動員是否有接近或是出現衰竭,
也就能實現高效率的訓練計劃。

超補償之後的運動表現能維持多久

而多數的一般民眾也可以利用疲勞與訓練效果的消退時間差,
我個人建議還是在1~2週內就進行下一次訓練,
因為停止訓練後7~14內身體還能保持在相對高峰的訓練效果,
之後開始下降至的4週,而在這四週之後身體表現將會降到較低的表現水平,
並且較不容易喚醒神經鏈結的偕同發力與次序使用,
因此若非必要最好在停止訓練至自然衰退的1~4週之內安排下一次訓練,
也因此最好將一個小週期規畫在7~10天之內,就能符合最理想的訓練週期。

  • 粉色方塊為訓練後最佳表現續時間
  • 但藍色曲線代表自然衰退

 

raw-image


ZJJasper |格鬥 X 健身 X 思維|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若是想有效率的利用訓練計畫增肌、減脂或是增加運動表現, 並不是一昧的增加訓練負荷,罔顧訓練後以及生活中的壓力, 然後乞求上天賜與你金剛不壞之身。
本篇將分享近期安排刻表的方法與心得,並提出大眾在索取與安排刻表常見的問題,且提供解決方法。
多數人再『練引體向上』與『滑輪下拉』時,並不知道其實是另外兩個動作的結合,因此出現聳肩與失去擴背感受度等問題。 本篇以大部分解的角度讓大家理解為什麼多數人無法執行引體向上。
本篇會以事先排除干擾的角度引導大家,讓各位在學習得初期就能避免養成壞習慣,並開始訓練。
肌肉的次序性之偏力線 就如同文字上所表達的,肌肉的使用是有順序的,但必須先知道力線是什麼,此篇文章是我學習力線的運用及分享。
若是想有效率的利用訓練計畫增肌、減脂或是增加運動表現, 並不是一昧的增加訓練負荷,罔顧訓練後以及生活中的壓力, 然後乞求上天賜與你金剛不壞之身。
本篇將分享近期安排刻表的方法與心得,並提出大眾在索取與安排刻表常見的問題,且提供解決方法。
多數人再『練引體向上』與『滑輪下拉』時,並不知道其實是另外兩個動作的結合,因此出現聳肩與失去擴背感受度等問題。 本篇以大部分解的角度讓大家理解為什麼多數人無法執行引體向上。
本篇會以事先排除干擾的角度引導大家,讓各位在學習得初期就能避免養成壞習慣,並開始訓練。
肌肉的次序性之偏力線 就如同文字上所表達的,肌肉的使用是有順序的,但必須先知道力線是什麼,此篇文章是我學習力線的運用及分享。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運科竹愛科普|運動員增強肌力與爆發力的進階策略:離心加重負荷與間歇組合策略的優勢💪🚀】 隨著運動員長期進行訓練,他們的身體逐漸適應訓練強度負荷,提升肌力與爆發力變得愈加困難。一般來說,教練可能會通過增加訓練量,或者提高強度來試圖提供新刺激,進而突破這樣的瓶頸。
Thumbnail
運動小白走了很多冤枉路,受傷花錢又浪費時間。最近才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組合。
Thumbnail
對的訓練方式,是針對身體肌肉,骨質,神經系統施予最主要的刺激物 – 壓力,而能夠完成這項任務的,是最大肌力訓練,有著無可取代的重要性。
Thumbnail
對的訓練方式,是針對身體肌肉,骨質,神經系統施予最主要的刺激物 – 壓力,而能夠完成這項任務的,是最大肌力訓練,有著無可取代的重要性。
Thumbnail
【運科竹愛科普|常見對於重量訓練的誤解!?】 ◼︎◼︎誤解:阻力運動訓練需要花費過多時間?◼︎◼︎ 證據:最小劑量的阻力運動(resistance exercise, RE)訓練,可以提高成人的肌肉力量和功能性相關能力。在設計阻力運動訓練計劃時,應優先考慮多關節的動態動作,並且.....
Thumbnail
你是競技運動員或者健身愛好者嗎?想要提升你的有氧運動耐力表現?你可能已經聽說過高強度間歇訓練和中等強度連續訓練之間的差異性,並且好奇究竟進行哪項訓練是最有效益的?
Thumbnail
運科竹愛科普:中長距離跑者肌力訓練方法大揭密:如何提升表現? 你時常困惑於該使用何種方式來強化自己的跑步運動表現嗎?時常困惑於究竟該不該做肌力訓練嗎?認為肌力訓練對於改善跑步運動表現絲毫沒有幫助嗎?那麼你應該要來看看這篇最新的運動科學研究。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運動不僅可以延長壽命,還可以減緩身體的老化速度。本文介紹如何測量最大攝氧量,以及通過運動訓練來增加最大攝氧量。建議的運動有快跑、爬樓梯、跳繩等。此外,文章還介紹了不同強度區域的運動對健康的不同影響,並提到了超慢跑對身體的好處。
Thumbnail
前言 ✋在這個快速節奏與繁忙步調的生活當中,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跑步」作為一種健身運動的方式。但是,要想在跑步中表現出色,單純的有氧訓練或者肌力訓練是否就足夠呢?最新研究揭示了這個問題的答案,並且提出了一個科學的訓練計劃,讓您能夠更好地發揮潛力。 👉一份2022年的研究,想要探討不同訓練方式對於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在臺南跑半程馬拉鬆的經驗,並且將跑步的感受和超負荷的哲學做了呼應,探討了面對身體、心靈和人生時的超負荷的重要性。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運科竹愛科普|運動員增強肌力與爆發力的進階策略:離心加重負荷與間歇組合策略的優勢💪🚀】 隨著運動員長期進行訓練,他們的身體逐漸適應訓練強度負荷,提升肌力與爆發力變得愈加困難。一般來說,教練可能會通過增加訓練量,或者提高強度來試圖提供新刺激,進而突破這樣的瓶頸。
Thumbnail
運動小白走了很多冤枉路,受傷花錢又浪費時間。最近才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組合。
Thumbnail
對的訓練方式,是針對身體肌肉,骨質,神經系統施予最主要的刺激物 – 壓力,而能夠完成這項任務的,是最大肌力訓練,有著無可取代的重要性。
Thumbnail
對的訓練方式,是針對身體肌肉,骨質,神經系統施予最主要的刺激物 – 壓力,而能夠完成這項任務的,是最大肌力訓練,有著無可取代的重要性。
Thumbnail
【運科竹愛科普|常見對於重量訓練的誤解!?】 ◼︎◼︎誤解:阻力運動訓練需要花費過多時間?◼︎◼︎ 證據:最小劑量的阻力運動(resistance exercise, RE)訓練,可以提高成人的肌肉力量和功能性相關能力。在設計阻力運動訓練計劃時,應優先考慮多關節的動態動作,並且.....
Thumbnail
你是競技運動員或者健身愛好者嗎?想要提升你的有氧運動耐力表現?你可能已經聽說過高強度間歇訓練和中等強度連續訓練之間的差異性,並且好奇究竟進行哪項訓練是最有效益的?
Thumbnail
運科竹愛科普:中長距離跑者肌力訓練方法大揭密:如何提升表現? 你時常困惑於該使用何種方式來強化自己的跑步運動表現嗎?時常困惑於究竟該不該做肌力訓練嗎?認為肌力訓練對於改善跑步運動表現絲毫沒有幫助嗎?那麼你應該要來看看這篇最新的運動科學研究。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運動不僅可以延長壽命,還可以減緩身體的老化速度。本文介紹如何測量最大攝氧量,以及通過運動訓練來增加最大攝氧量。建議的運動有快跑、爬樓梯、跳繩等。此外,文章還介紹了不同強度區域的運動對健康的不同影響,並提到了超慢跑對身體的好處。
Thumbnail
前言 ✋在這個快速節奏與繁忙步調的生活當中,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跑步」作為一種健身運動的方式。但是,要想在跑步中表現出色,單純的有氧訓練或者肌力訓練是否就足夠呢?最新研究揭示了這個問題的答案,並且提出了一個科學的訓練計劃,讓您能夠更好地發揮潛力。 👉一份2022年的研究,想要探討不同訓練方式對於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在臺南跑半程馬拉鬆的經驗,並且將跑步的感受和超負荷的哲學做了呼應,探討了面對身體、心靈和人生時的超負荷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