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紀錄】英國大學罷工實錄(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臨近研究生畢業之際,膠著已久的教師罷工行動仍不見勞資和解之窗口。

從六月陸續舉辦的大學部畢業典禮即受到僵持已久的評分罷工(marking strike)影響而場場劍拔弩張。以受罷工影響最廣最深的人文社科學系為例,多數大學部學位(undergraduate degrees)以畢業論文作為畢業基本要求。教師們拒絕評分即預示著新鮮人們甫出校門,一無可展示於雇主或所申請研究所的學習成果、二無成績單做為求職或升學競爭之依據、三無經過校內外專家評分著重重審核(examination board and committee)及認可的畢業證書作為多年寒窗苦讀之證。彷彿在羞辱嘲笑著莘莘學子們為追求知識、前程而奉獻於學府的青春歲月,英國各大學紛紛以本應夾著畢業證書、印著數百年古校校徽的證書外衣內裹著一張白紙,紙上只寥寥幾句針對罷工的虛假歉意及未定的成績及學位分等(degree classification)。

愛丁堡大學的學生們於畢業典禮上被奪去了鵬程萬里的祝福,只得對台上致詞師長齊聲吶喊抗議口號:「pay your workers!」,畢業生致詞代表更是領眾撕毀校方普發的假意道歉信[1]。

另一方面,近年以獲益效率較高的國際生為主的研究生部,一面目睹著大學部充滿混亂及勞資、師生對立的畢業典禮,一面不斷地收到校方督促仍應全力在暑期三個月內全力完成畢業論文的通信,盡顯師生間的權力不對等不只存在於教學場所,更在罷工的扭曲現實及脈絡下漫生於被資本及獲利至上主義所阻絕的知識傳遞自由之現狀。第一線教師們於研究、教學及評分的時間被過度招生擠壓、校方偏重招收需付高昂學費才得以入高等學府的國際學生引眾怒是英國高教現場的長年積弊。以重重規範:校部內規,學生簽證及虛幻不定的、對於畢業證書存在的保證牽制本應思考、批判解構權力結構的未來知識份子們以抵制、拒絕參與此結構以表憤怒不平則是教師們變相曲折地以剝削國際學生在經濟及公民權利上的弱勢處境討回勞工權益。

於筆者所屬的文學、語言及文化學部(School of Literature, Languages and Culture)則不時耳聞拿著各個國家政府獎學金的國際學生們因無成績單為證而領不得獎學金及生活補助,無力於物價高昂的愛丁堡生存,而被迫回國獨力完成畢業論文之慘景。面對學生們的控訴及訴求,被推出的校方代表們則如某種失能的黑洞回聲機,面對青澀迷茫的學生們對於評分抵制的質疑及控訴,無視於籠罩全校、全英,甚至於整個世代對於缺乏通往未來的保證之焦慮,只顧著重複操演著排練數次的公關稿,以形式主義的、針對畢業證書發放的假設性承諾要求學生們形式主義地完成不會有分數的畢業論文。

彷若數年混跡於人文社科高等教育所訓練出的,指向扭曲現實的銳利清澈目光皆不過是未經世事的幼稚妄想。

新聞資料來源:

[1]: https://www.bbc.co.uk/news/av/uk-scotland-66182791

avatar-img
1會員
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Sharon H. 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約在去年十月中,英國大學工會(University and College Union) 即將籌備進一步罷工行動的風聲開始在校園縫隙間的耳語散播,延續從2019年開始長達四年多的抗爭活動。參與一年制研究生學程的有趣之處便在於觀察國際學生群體對於罷工的反應。從一開始因初來乍到的新鮮感、文人風骨、正義感
跨年夜與A乘公車從郊外的波特波羅海灘(Portobello Beach)回到市中心不過下午四點,天色卻已近全黑。位於愛丁堡市中心的王子街上的燈源幾乎全由蘇格蘭文豪華特.史考特爵士紀念碑(Sir Walter Scott Monument)旁的聖誕市集提供。愛丁堡冬日的傍晚總略過黃昏的夕陽餘暉,為聖誕
舊稿。對於已逝書店地景的一些緬懷。
獨行於疫情中英國街頭的一些風險。寫於大疫之年年末。
舊稿。 內容描寫一名文藝女青年的各種心理掙扎。 另有英文改寫版發佈於下篇。
約在去年十月中,英國大學工會(University and College Union) 即將籌備進一步罷工行動的風聲開始在校園縫隙間的耳語散播,延續從2019年開始長達四年多的抗爭活動。參與一年制研究生學程的有趣之處便在於觀察國際學生群體對於罷工的反應。從一開始因初來乍到的新鮮感、文人風骨、正義感
跨年夜與A乘公車從郊外的波特波羅海灘(Portobello Beach)回到市中心不過下午四點,天色卻已近全黑。位於愛丁堡市中心的王子街上的燈源幾乎全由蘇格蘭文豪華特.史考特爵士紀念碑(Sir Walter Scott Monument)旁的聖誕市集提供。愛丁堡冬日的傍晚總略過黃昏的夕陽餘暉,為聖誕
舊稿。對於已逝書店地景的一些緬懷。
獨行於疫情中英國街頭的一些風險。寫於大疫之年年末。
舊稿。 內容描寫一名文藝女青年的各種心理掙扎。 另有英文改寫版發佈於下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今年六月教育部推出了博士生獎學金,鼓勵人才攻讀研究所,吸引有意願就讀博士之學生,減少少子化與高等教育投入意願降低所帶來的衝擊。 在海外的華人,基礎研究與應用又分別面臨什麼? 身為學子的我們,未來該何去還從,對學歷的定義還會相同嗎?
Thumbnail
「又有一位同事畢業了」,我們會用畢業來形容同事離職
Thumbnail
  從近日某大學校長於某直轄市長政見辯論會之提問,認為大學的任務,是讓畢業生留在在地就業,培養符合城市發展與產業需求的人才。到建中人社班等明星高中之語文、人文社會資優班陸續停招、停辦,及政府近年大力推動資通產業、護國群山等政策。反映的是逐漸就業導向的高等教育,及經費、資源、教育「重就業、輕人
Thumbnail
  報載:教育部最近預告「學位授予及替代碩士博士論文準則」草案,首度放寬規定,包括藝術、應用科技與體育運動類的博士學位,可以作品或獎項成就取代博士論文。   為什麼大學專任教師需要博士學位(Doctor of Philosophy,簡稱:PhD)?因為唯有通過博士班的訓練才能成為獨當一面的學者
Thumbnail
會想寫這篇文章的原因是,本人因為工作上的關係,有機會目睹中部某國立大學研究室裡的現況,發現諸多問題與隱憂,例如教師方面的問題是,接過多校外的、非學術的計畫案,導致不專注於研究,處理計畫案反而成為主要的工作,除了廉價的聘請大學或碩士畢業生擔任計畫的專任助理之外,在計畫案短期而密集的性質中,甚至
Thumbnail
目前我在大學有兩年多了,有天看了這本書,以下選取書中部分內容,以及寫出一些想法,並與大家分享
記錄教授有關期末報告的語錄三則。
Thumbnail
領薪層面來看,積極的爭取消極活著的條件,就是現今的大學生態。
Thumbnail
朋友說他很討厭「出社會」這個說法,好像學生不是社會的一份子一樣。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今年六月教育部推出了博士生獎學金,鼓勵人才攻讀研究所,吸引有意願就讀博士之學生,減少少子化與高等教育投入意願降低所帶來的衝擊。 在海外的華人,基礎研究與應用又分別面臨什麼? 身為學子的我們,未來該何去還從,對學歷的定義還會相同嗎?
Thumbnail
「又有一位同事畢業了」,我們會用畢業來形容同事離職
Thumbnail
  從近日某大學校長於某直轄市長政見辯論會之提問,認為大學的任務,是讓畢業生留在在地就業,培養符合城市發展與產業需求的人才。到建中人社班等明星高中之語文、人文社會資優班陸續停招、停辦,及政府近年大力推動資通產業、護國群山等政策。反映的是逐漸就業導向的高等教育,及經費、資源、教育「重就業、輕人
Thumbnail
  報載:教育部最近預告「學位授予及替代碩士博士論文準則」草案,首度放寬規定,包括藝術、應用科技與體育運動類的博士學位,可以作品或獎項成就取代博士論文。   為什麼大學專任教師需要博士學位(Doctor of Philosophy,簡稱:PhD)?因為唯有通過博士班的訓練才能成為獨當一面的學者
Thumbnail
會想寫這篇文章的原因是,本人因為工作上的關係,有機會目睹中部某國立大學研究室裡的現況,發現諸多問題與隱憂,例如教師方面的問題是,接過多校外的、非學術的計畫案,導致不專注於研究,處理計畫案反而成為主要的工作,除了廉價的聘請大學或碩士畢業生擔任計畫的專任助理之外,在計畫案短期而密集的性質中,甚至
Thumbnail
目前我在大學有兩年多了,有天看了這本書,以下選取書中部分內容,以及寫出一些想法,並與大家分享
記錄教授有關期末報告的語錄三則。
Thumbnail
領薪層面來看,積極的爭取消極活著的條件,就是現今的大學生態。
Thumbnail
朋友說他很討厭「出社會」這個說法,好像學生不是社會的一份子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