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篇分享一些台灣職場文化與香港的差異,這篇繼續分享其他個人對台灣職場的相關觀察。其實我覺得蠻有趣的,雖然都是用繁體字及華人社會,但在生活、職場及其他方面都會有一些差異,而這些文化差異還不一定是旅遊可以看到或感受到的(๑´人`๑)Annie Spratt on Unsplash台灣職場與香港的差異分享聯絡用APP同事或業務相關溝通的部分,不用電話及email的話,香港普遍會用WhatsApp,而台灣則是Line,也有部分公司會用slack,但這程式個人覺得多數是新創公司或科技公司會用作內部溝通,對外仍是用Line居多:p 真的有時不得不感嘆現在科技發達的情況下,手機內的溝通用app一定不少,Facebook Messenger、LINE、WhatsApp、WeChat、Telegram、Slack、Signal、Snapchat等,你的手機內又有幾個這些apps呢?而且港台也一樣視職場習慣,很大機會下班或休假也是訊息不斷Q_Q發薪(香港稱:出糧)開戶香港對於員工的銀行帳戶(香港稱:戶口)多數是建議,但沒有指定要求哪一間,也可能因為香港銀行選擇不算多,基本有中國銀行及匯豐銀行的帳戶就很夠用了。但台灣的銀行選擇超多,大部分公司都有指定薪轉戶,所以每次換工作都很大機會要開不同家的銀行戶頭,我最高峰(?)時期擁有5-6個戶頭,後來受不了太多及真的不常用便找時間去關閉了幾個。發薪日香港普遍發薪日都是月底,主要以每月結束後七日之內發薪為主。台灣反倒是發薪日很多樣化,我遇過月底、月中(20日)、月初或是月初預發當月薪資,這麼多不同的發薪日子真的讓我蠻詫異的。雖然台灣好像也沒有法定的發薪日,不過勞動部有訂定「指導原則」,規範即日起企業應在計薪周期結束15日前發薪。(香港的部分,可參考相關僱傭條例)收爐香港職場在農曆年前最後一天上班,都會俗稱「收爐」,有些公司也會在這幾天的中午吃一頓收爐飯,更有些公司會提早下班,讓員工只上半天班呢~而台灣則比較沒有這習慣,但除夕當天會是國定假,當然也是有不少人也會多請一天假以便坐台鐵/高鐵提早返鄉;不過台灣近年開始將從除夕前一天(俗稱「小年夜」)開始彈性放假,然後年後補班,雖然立意是好的,但對我個人來卻不太喜歡,因為一要補班,二是提早一天也是假,大家一樣會買票返鄉,並沒有比較不擠=_=三節、年終台灣的公司福利普遍會有三節禮金,三節多數是指農曆春節獎金、端午節獎金、及中秋節禮金,這多會算是屬於員工福利的一環。但也不是法令規定公司要提供的,所以也有一些公司只有二節或完全沒有,而有的公司會發放現金、禮卷或節慶禮盒。香港的話,比較沒有這種福利,不過也有部分公司會有中秋禮餅或農曆新年的禮盒發放。台灣的「年終」,在香港普通稱為「花紅」或「Bonus」,且多數是私人企業、金融業等才比較會有這項福利。 比較不像台灣大部分工作都會有年終獎金,雖然年終在台灣也是沒有法令規定公司一定要提供,但普遍都會有(當然也是有沒有年終的公司)。雖然金額有高有低,但普遍1個左右,但建議面試時若有提及公司福利有年終,則最好是簽約時有把這部分寫進去,以避免最終沒有領到年終的情況。暴雨及颱風對於天氣,像是暴雨或颱風等,放假的規定也是台灣跟香港蠻不一樣的。台灣在暴雨方面,比較少會有停班停課的情況。像香港在下大雨會有分為三級的暴雨警告,分別是「黃雨」、「紅雨」、「黑雨」三色,當中的意思主要是:➔黃色暴雨警告:除非另行通知, 否則所有學校( 包括幼稚園 )均應照常上課。➔紅色/黑色暴雨警告:簡單來說就是學校停課,若是上課時間發出相關警告,則視情況上課完盡速下課讓學生回家或是至正常上課至放學時間。➔黑色暴雨警告:應留在家中或到安全地方暫避直至暴雨過去為止如果你已經. 上班便應留在工作地點除非該處會有危險雷暴。而颱風的部分,台灣比較簡單,都是看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發佈的消息為主,多數晚上8點或10點會公告明天要不要上班上課。而台灣通常公告翌日是颱風停班停課的話,很少會有變動,通常就是整天都不用上班。(但也要看公司要求)香港的話,針對颱風有分10級(1、3、8、10),當中主要是3級熱帶氣旋警告信號(香港俗稱3號風球)是幼稚園、 肢體傷殘 兒童學校及智障兒童學校均應停課;八級熱帶氣旋警告信號是停課及停班。香港主要會在早上出門前(約6點左右)可以看天文台公告的消息,但若8號風球在中午撤下或變更低的風球,上班族則要準備出門上班,所以交通容易超擠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