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包機實驗記--巧克力蛋糕、米飯麵包、法國麵包、披薩、烏龍麵、花豆麵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這次去日本玩,戰利品就是一台panasonic SD-BM 105 麵包機(ホームベーカリー, home bakery) 。

在網路上查了國際牌的麵包機,本來想買2013年9月日本最新款的106系列機種,考慮了幾個因素,還是買了105系列。理由如下:

1.106 新機種台灣還沒出,沒有中文說明書及食譜,105 則有,網路找得到。

2.106新機種與105的主要差異,強調可用黃豆粉替代部份麵粉的使用,以降低升醣指數(GI值)。但我覺得與其這樣吃黃豆粉,不如直接吃黃豆、豆漿、豆腐..,或乾脆不要吃麵包

3.講到功能,不得不解釋國際牌的麵包機的種類。目前每種型號(例如106是最新)有三個等級的機種,最高階的是英文代稱 SD-BMS,中階的是 SD-BM ,陽春 SD-BH。(台灣只出 SD-BMS 105T、 SD-BM 103T、SD-BM 152 三款)

以我的使用經驗來說,中階的機種可能最適合我家。高階的行程(功能)雖多,因為多了一個蒸烤鍋,但其容量只有0.5斤,比較適合一至兩個人的份量,我覺得我的使用機率不高。(麵包機忙了老半天才做出一個小土司還要清洗鍋子,不如直接去外面買好了.)

就是右邊那一台。對了,不想買 BM-106 的原因之一是,它整台的顏色是深褐色,很不討喜。至於這台BM-105,顏色很乾淨。

另外,一斤的份量,對我們家人來說,一天吃完剛好。之前試過1.5斤的機種BM-152,每次都有剩土司。

好了,既然終於買了麵包機,那麼就開始進入土司人生了吧﹖

一開始我做個幾了軟土司,因為以前都寫過,這裡就不贅述了(看這裡)。

嘗試性的做了巧克力核桃蛋糕。雖然從說明書的照片跟食譜內容得知,這種蛋糕可能偏向磅蛋糕,結果我做出來,有點乾,外層像餅乾。可說是接近蛋糕酥吧﹖(是因為我減少放奶油,並以葡萄籽油替代部份油量的緣故嗎?)麵包機食譜亂改是有風險的!

對於這台105系列麵包機,我最好奇的就是用米飯來作麵包。你沒看錯,不是用米粉,是直接用米飯來加入麵粉,作成土司。所以,麵包機開箱後,除了先做軟土司試試,接著我最先做的土司就是米飯土司。

如此一來,晚餐沒吃完的剩飯,就可以放涼後直接跟麵粉加進去作成麵包囉。成品就是上圖,而且我用的是五穀飯。土司作好之後,表面上幾乎看不出來飯的成份。只有咬下去才會偶而出現五穀的顆粒。我想,如果用白米飯來做的話,應該幾乎感覺不到飯粒。

這個功能蠻好的,可以省去買全麥麵粉的麻煩。又能增加膳食纖維,減少白麵粉的攝入。只是,據說只能使用當天煮好的米飯,不能用冷凍的飯。

接著,又做了法國麵包。這麵包無油無糖無奶,熱量是所有麵包中最低的,所以我對它期待最高。

參考105T的食譜,我採用了液種法(類似冷藏中種法),剛出爐的時候,外皮吃起來蠻像市售的法國長棍(雖然這款法國麵包很難倒出來)。液種法的確有比直接法好吃,因為我做了一次直接法比較過。

法國麵包切面如上圖,有加全麥麵粉,內部的孔洞倒是不太像一般法國長棍。

晚上出爐後一小時切開吃,很好吃。但室溫放涼後,塑膠袋包起來,隔天早上才全部切片,就覺得沒那麼好吃,皮也軟了。後來我冰凍起來,再吃時拿到烤箱烤,才有酥脆感。

所以,我覺得這款液種法的法國麵包,適合現做現吃。配個濃湯或蔬菜湯很棒。至於外皮的口感,到底怎麼會那麼的像法國麵包?我也覺得panasonic 很神奇呢。(難怪該公司去年轉虧為盈﹖XD)

接著是實驗披薩。

直接選用麵包機的批薩功能,45分鐘麵團揉好後,要加上手動的桿麵皮,一次的麵團可以做兩個披薩。相較於我以前用手揉,麵包機代勞真是省力多了!

上面這兩張照片很像,料都一樣,起司不一樣。分別是兩次的出爐。

第一個披薩放入烤箱烤的時候,正好桿第二張皮、鋪配料。等第一個烤好,取出享用,同時放入第二張披薩去烤。一點也不浪費時間。

我還是加了全麥麵粉,可惜這張照片拍得不好,焦點錯誤。麵皮若看不清晰,不是看官的眼睛有問題。

最後是,烏龍麵。其實,這是用老媽的麵包機 BM 152 做的烏龍麵條。不過,我買的這台麵包機,也有烏龍麵的行程。做出來應該是一樣的。(註: 如果是陽春型的BH型號,就沒有烏龍麵跟麻薯的攪拌扇片。)

要做烏龍麵之前,跟家人詢問是否要吃麵﹖女兒問:「麵包機也可以做出烏龍麵哦﹖」(她的意思是把麵粉丟進去煮好直接能吃) 當然不行啦!只有生麵團而已! (舊文: 手工做烏龍麵

做法是: 用麵包機攪拌了全麥烏龍麵糰,然後取出麵團、醒麵、切條。這次按照麵包機食譜,卻覺得偏鹹。另外,如何把麵條切得細長,才是重點。建議切好後,要把麵條稍微拉長一下,注意不要太用力拉斷了。(註:順便查了市面上出現的全自動製麵條機,哇,看到售價就放棄了!)

寫到這裡,大家應該發現了,麵包機根本是我的玩具嘛,本人甚有實驗精神吧﹖

最後,再補充花豆餡麵包的照片。

做法利用麵包機的波蘿麵包模式。內餡大花豆是買現成的真空包。(改成紅豆也可以)

心得是,這種包餡的土司,包餡的工夫要注意,才能把餡料包得好看,不會集中一處。原則是,把麵團桿平後,餡料要從靠近製作者(就是你啦)這一端開始擺,最遠端可以放少一些。然後從靠近你這一端開始捲起。記得要捲緊。麵團桿開的寬度,要跟麵包機的內鍋差不多,以便捲好之後可以放進內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會員
18內容數
-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lassicm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上次做了巧克力口味,這次又想換口味了。來試試漢堡包,裡面可以什麼都可以夾,什麼都可以塗,鹹甜不拘,彈性極大。比土司好的是,每個漢堡包可保持其外皮的完整性,不會像土司切開後,麵包容易老化。而且漢堡造型多變化,可以增添吃的樂趣。(說穿了,吃進去都一樣啦。材料跟土司差不多。)
麵包機買了一陣子,許多功能都陸續嘗試過了,最常做的是all-in-one 的土司功能,把麵包機當成電鍋使用,做麵包就跟煮飯一樣簡單。 但是,有時候拿著剛出爐的土司,跟女兒說:「來來來,吃我做的麵包。」冷不防的就被打了一槍: 「那是麵包機做的吧﹖」 女兒答。
自從上次做了皮很硬、烤很黑的全麥土司之後,我覺得應該改變做法,不要利用麵包機的「全麥」行程,改用「軟土司」可能會好一點。當然麵粉也要調整成普通白麵粉,或是降低全麥麵粉的比例。 用麵包機做吐司就跟日常運動一樣,如果這習慣要做得長久,就要找出最便利的方法,而不是搞得很花俏很耗時。這是我的一點體會啦。 黑
這幾天的連續假期已經結束,我很節制的只做了一種蛋糕: 豆腐起士蛋糕。本來想寫「豆腐乳酪蛋糕」,但擔心容易被誤看為「豆腐乳」酪蛋糕,那就真的是創新了。 幾年前在日本旅行時,曾經在特產店買過「豆腐蛋糕」,但那不含乳酪,只是蛋糕裡加入豆腐。那時候覺得很新奇,買了兩盒當伴手,至於吃起來是什麼味道,我早已忘
這陣子我烤了幾次餅乾,比較傷腦筋的是,許多餅乾的配方通常要等奶油在室溫下軟化,而軟化的程度必須用手指按下去有凹痕,卻又不能軟到全部灘成油狀才行。這就需要時間等待了。
這一個多月以來,我嘗試了不少烘焙實驗。一開始是為了消化家裡的鬆餅粉而做蛋糕,逐漸的發展到買高筋麵粉跟酵母粉,用免揉的方式做麵包。然後對低筋麵粉跟雞蛋奶油的世界產生興趣,實驗了不少戚風蛋糕,以及戚風相關的蛋糕捲、杯子蛋糕。
上次做了巧克力口味,這次又想換口味了。來試試漢堡包,裡面可以什麼都可以夾,什麼都可以塗,鹹甜不拘,彈性極大。比土司好的是,每個漢堡包可保持其外皮的完整性,不會像土司切開後,麵包容易老化。而且漢堡造型多變化,可以增添吃的樂趣。(說穿了,吃進去都一樣啦。材料跟土司差不多。)
麵包機買了一陣子,許多功能都陸續嘗試過了,最常做的是all-in-one 的土司功能,把麵包機當成電鍋使用,做麵包就跟煮飯一樣簡單。 但是,有時候拿著剛出爐的土司,跟女兒說:「來來來,吃我做的麵包。」冷不防的就被打了一槍: 「那是麵包機做的吧﹖」 女兒答。
自從上次做了皮很硬、烤很黑的全麥土司之後,我覺得應該改變做法,不要利用麵包機的「全麥」行程,改用「軟土司」可能會好一點。當然麵粉也要調整成普通白麵粉,或是降低全麥麵粉的比例。 用麵包機做吐司就跟日常運動一樣,如果這習慣要做得長久,就要找出最便利的方法,而不是搞得很花俏很耗時。這是我的一點體會啦。 黑
這幾天的連續假期已經結束,我很節制的只做了一種蛋糕: 豆腐起士蛋糕。本來想寫「豆腐乳酪蛋糕」,但擔心容易被誤看為「豆腐乳」酪蛋糕,那就真的是創新了。 幾年前在日本旅行時,曾經在特產店買過「豆腐蛋糕」,但那不含乳酪,只是蛋糕裡加入豆腐。那時候覺得很新奇,買了兩盒當伴手,至於吃起來是什麼味道,我早已忘
這陣子我烤了幾次餅乾,比較傷腦筋的是,許多餅乾的配方通常要等奶油在室溫下軟化,而軟化的程度必須用手指按下去有凹痕,卻又不能軟到全部灘成油狀才行。這就需要時間等待了。
這一個多月以來,我嘗試了不少烘焙實驗。一開始是為了消化家裡的鬆餅粉而做蛋糕,逐漸的發展到買高筋麵粉跟酵母粉,用免揉的方式做麵包。然後對低筋麵粉跟雞蛋奶油的世界產生興趣,實驗了不少戚風蛋糕,以及戚風相關的蛋糕捲、杯子蛋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聖誕節的應景麵包-潘娜朵妮,也可以用麵包機做出來。 我的麵包機是 Panasonic SD-BM101,使用說明書裡面就有潘娜朵妮的食譜,日文翻作中文 叫”巴內多內”多年以來,我一直不明嘹那就是潘娜朵妮阿,今年心血來潮,想說 麵包機應該也能做吧,拜google 大神,果然找到Panasonic潘娜
Thumbnail
我對烘焙的愛,從國高中就開始了。玩烘焙東西一定會變多,我在添購的時候也保持著理性消費的思維,問自己這是不是真的必須?使用頻率有多高?甚至先嘗試在沒有的情況下製作。所以目前入手的都是菁英中的菁英,可以提供給想要開始烘焙之路的你參考!
上篇文章提到的麵包烘焙,所使用的機器型號是Panasonic SD-MDX100,個人是吃得很滿足,確實比市售吐司好吃不少,但……
Thumbnail
之前在outback 食過呢款麥包,而早前疫情,人人都在家中制作面包,蛋糕,都整了不下十次。因為屋企男人十分鐘意食。 呢種黑糖包唔太甜、而且我都是用了黑麥粉制作,充滿麥香。 而且這種麥包完全沒有制作難道,家中如果有廚師機就更加方便。(我就是因為迷上了制作面包而在家中購買了廚師機🌚) 軟軟的麥包,再
Thumbnail
這是我最近遇到的難題。突然好想咬一口熱呼呼的紅豆餅,外面脆脆的裡面軟軟的,包著樸素的餡料,不需要驚為天人的美味,只要能回應我的味蕾記憶就足夠了。
Thumbnail
聖誕節的應景麵包-潘娜朵妮,也可以用麵包機做出來。 我的麵包機是 Panasonic SD-BM101,使用說明書裡面就有潘娜朵妮的食譜,日文翻作中文 叫”巴內多內”多年以來,我一直不明嘹那就是潘娜朵妮阿,今年心血來潮,想說 麵包機應該也能做吧,拜google 大神,果然找到Panasonic潘娜
Thumbnail
我對烘焙的愛,從國高中就開始了。玩烘焙東西一定會變多,我在添購的時候也保持著理性消費的思維,問自己這是不是真的必須?使用頻率有多高?甚至先嘗試在沒有的情況下製作。所以目前入手的都是菁英中的菁英,可以提供給想要開始烘焙之路的你參考!
上篇文章提到的麵包烘焙,所使用的機器型號是Panasonic SD-MDX100,個人是吃得很滿足,確實比市售吐司好吃不少,但……
Thumbnail
之前在outback 食過呢款麥包,而早前疫情,人人都在家中制作面包,蛋糕,都整了不下十次。因為屋企男人十分鐘意食。 呢種黑糖包唔太甜、而且我都是用了黑麥粉制作,充滿麥香。 而且這種麥包完全沒有制作難道,家中如果有廚師機就更加方便。(我就是因為迷上了制作面包而在家中購買了廚師機🌚) 軟軟的麥包,再
Thumbnail
這是我最近遇到的難題。突然好想咬一口熱呼呼的紅豆餅,外面脆脆的裡面軟軟的,包著樸素的餡料,不需要驚為天人的美味,只要能回應我的味蕾記憶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