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個禮貌的孩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的小小隨筆心得,參看參考就好,不要太認真。

以前道德老師教我們要有禮貌,要做一個有禮貌的孩子。

但長大後,對我來說,​雖然我還是會很有禮貌地待人,但只是因為我打從心底尊敬或喜歡眼前的人。

​如果不喜歡,如果我有其他路可以走,我會選擇繞道而過,也不想要假裝有禮貌。

但以後如果當老師,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學生,像我這種pattern一定不行,所以就要有教育愛。

​愛,是無論你是什麼樣子,都會愛,所謂的大愛。

​老師很偉大。

我這種pattern是: ​喜歡你——我會很開心地跟你招呼,如果你是長輩,我會很有禮貌又很開心很興奮地跟你打招呼。 ​對你還好、沒有感覺或不欣賞你的行事風格或價值觀——我會很有禮貌地跟你打招呼,用很中庸的臉部表情和行為舉止和你往來。

​愛恨分明、非黑即白,卻又尊重禮儀,是我目前的心態。我希望我可以很愛我很喜歡的人,但又可以禮遇我沒感覺的、對我來說很平凡的人類。

avatar-img
22會員
5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芊芊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http://www7.zzu.edu.cn/zhexue/info/1074/1380.htm ​ ​我不知道上面這篇文章寫的是不是對的,但至少我目前只能先相信它,這樣才能讓我的心是平靜的。 我最近都在想—— “學校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 更精確一點地是這樣問: “學校對於「老師」、「教授
待在體制裡,但要用旁觀者的角度看待體制。 做個局內的局外人很難,但批判思考可以幫助我們,我是這麼相信的。
2023/08/07「行走的百科全書很酷?做一個會思考的行動家吧!」 以前我會想成為那種什麼都懂的「行走的百科全書」,比如知道世界最長的河是哪一條、毛最多的動物是什麼、好像知道這些就感覺很厲害。 但後來發現,知道這些只會讓我變成高學歷的野蠻人,即便不是野蠻人,也算是一個懂很多但不會用的人類,因
2023/08/07「教師即陌生人?用嶄新的眼光,要先放下過去」 🦉節錄書本的文字 🤓我腦袋的孩子 《覺 • 教導的智慧》P.52 🦉老師對學生的冒犯不可以牢記在心中,這既不衛生又不理智。它會影響孩子應有的教育啟發,更會因為成見而扭曲孩子的許多意思表達。父母也是一樣的。如果師長不能把孩子們
http://www7.zzu.edu.cn/zhexue/info/1074/1380.htm ​ ​我不知道上面這篇文章寫的是不是對的,但至少我目前只能先相信它,這樣才能讓我的心是平靜的。 我最近都在想—— “學校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 更精確一點地是這樣問: “學校對於「老師」、「教授
待在體制裡,但要用旁觀者的角度看待體制。 做個局內的局外人很難,但批判思考可以幫助我們,我是這麼相信的。
2023/08/07「行走的百科全書很酷?做一個會思考的行動家吧!」 以前我會想成為那種什麼都懂的「行走的百科全書」,比如知道世界最長的河是哪一條、毛最多的動物是什麼、好像知道這些就感覺很厲害。 但後來發現,知道這些只會讓我變成高學歷的野蠻人,即便不是野蠻人,也算是一個懂很多但不會用的人類,因
2023/08/07「教師即陌生人?用嶄新的眼光,要先放下過去」 🦉節錄書本的文字 🤓我腦袋的孩子 《覺 • 教導的智慧》P.52 🦉老師對學生的冒犯不可以牢記在心中,這既不衛生又不理智。它會影響孩子應有的教育啟發,更會因為成見而扭曲孩子的許多意思表達。父母也是一樣的。如果師長不能把孩子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是我跟老師的對話紀錄,老師說我是善良的孩子,的確我是很善良,但高中還是做了一大堆愚蠢的事情被記警告寫悔過單,出公差超爽的不用上課,我很感謝這位老師說我是善良的孩子,可見我在老師心中真的很善良。
Thumbnail
大L老師,曾跟導生有衝突,心結難解,所以對全班學生做分類,定義"敵我",畫清界線,讓學生清楚明白,不要隨便越界。 ☙ ❦ ❧ 大M老師,好惡分明,對導生有好之,有惡之,多次私下對其他同仁透露對不喜歡的導生之厭惡。 ☙ ❦ ❧ 老師也是人,也有情緒,也有愛恨情仇,很人性,很正常。 學
去年暑假時出了一份自由研究作業,其中有一個孩子是要研究老師。研究內容如下: 我的老師是個很好的老師,會講故事給我們聽也會跟我們玩,大家都很喜歡他個性幽默、溫柔,下課很多人都要去跟他玩。只是如果老師兇起來很可怕都一定要有心理準備,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大吼,會嚇到抖一下的那種
看朋友分享有感,「好老師」與「好人老師」的差別。有些好人老師,對家長總是報喜不報憂,隱藏孩子真正的問題,高年級導師,如果接到這樣的孩子,除了要面對孩子未及時解決的問題,還得面對家長質疑:我的孩子為什麼以前不會這樣? 我們會在不同的情境下界定「好」:好老師、好學生、好客人、好投手……等,只要行為上符
Thumbnail
每個導師多多少少都有些必須堅守的原則,然而這些原則背後的意義為何,總有它的故事。
Thumbnail
從小就被教育"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造就出我這熱心的個性,確實在幫助的過程中,我學習到很多處理事情的方法,並且開啟不同的人脈。這應該是正向發展的好事,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自己年紀越來越大,遇到的事物都趨近講求功利、懷疑對方來意.....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瞭如何在人際關係中面對講話不禮貌的人。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個小孩,有時候對方可能只是受傷了還沒長大的孩子,需要被接納和愛。通過分析如何善待自己,同時寬容對方的無禮舉止,建立更良好的人際關係。
擁抱嚴格的愛 這篇讓我想到,之前上過李河泉老師的課,他有一句話我一直是我教育小孩的座右銘之一「愛有多深,紀律就要有多深」。如果真的愛小孩,就應該要在需要嚴格的時候嚴格,不可以心軟。 其實有時候我做不太到,會因為心軟少了許多紀律,這一段提到對於所愛的人,作者會經常拒絕給他們「想要」的東西,因為這樣
Thumbnail
今年39歲,我可以很確定的回答你,我不太懂愛! 小時候被耳提面命的「禮尚往來」「敬我三分回你七分」「吃虧就是佔便宜」⋯等傳統教育。面對許多事情的善意,我似乎自然而然地轉化為以上的觀點去執行回饋。 乍聽之下,這些非常政治正確的兒童教育很不錯,但我想談談我現在想修正的自己,是跟過去根深蒂固的價值觀反
愛的教育,鐵的紀律 前言 晨起看到視頻在討論"愛的教育"。 上網蒐尋「愛的教育」,討論的不少,為什麼?因為許多家長採行所謂「愛的教育」後,造成了許多怪異的現象,我們用「愛且尊重」來對待孩子,結果孩子卻「不自愛也不自重」,而家長對此結果既不能接受卻又束手無策。網路上有許多的案例,我們且舉兩則試著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是我跟老師的對話紀錄,老師說我是善良的孩子,的確我是很善良,但高中還是做了一大堆愚蠢的事情被記警告寫悔過單,出公差超爽的不用上課,我很感謝這位老師說我是善良的孩子,可見我在老師心中真的很善良。
Thumbnail
大L老師,曾跟導生有衝突,心結難解,所以對全班學生做分類,定義"敵我",畫清界線,讓學生清楚明白,不要隨便越界。 ☙ ❦ ❧ 大M老師,好惡分明,對導生有好之,有惡之,多次私下對其他同仁透露對不喜歡的導生之厭惡。 ☙ ❦ ❧ 老師也是人,也有情緒,也有愛恨情仇,很人性,很正常。 學
去年暑假時出了一份自由研究作業,其中有一個孩子是要研究老師。研究內容如下: 我的老師是個很好的老師,會講故事給我們聽也會跟我們玩,大家都很喜歡他個性幽默、溫柔,下課很多人都要去跟他玩。只是如果老師兇起來很可怕都一定要有心理準備,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大吼,會嚇到抖一下的那種
看朋友分享有感,「好老師」與「好人老師」的差別。有些好人老師,對家長總是報喜不報憂,隱藏孩子真正的問題,高年級導師,如果接到這樣的孩子,除了要面對孩子未及時解決的問題,還得面對家長質疑:我的孩子為什麼以前不會這樣? 我們會在不同的情境下界定「好」:好老師、好學生、好客人、好投手……等,只要行為上符
Thumbnail
每個導師多多少少都有些必須堅守的原則,然而這些原則背後的意義為何,總有它的故事。
Thumbnail
從小就被教育"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造就出我這熱心的個性,確實在幫助的過程中,我學習到很多處理事情的方法,並且開啟不同的人脈。這應該是正向發展的好事,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自己年紀越來越大,遇到的事物都趨近講求功利、懷疑對方來意.....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瞭如何在人際關係中面對講話不禮貌的人。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個小孩,有時候對方可能只是受傷了還沒長大的孩子,需要被接納和愛。通過分析如何善待自己,同時寬容對方的無禮舉止,建立更良好的人際關係。
擁抱嚴格的愛 這篇讓我想到,之前上過李河泉老師的課,他有一句話我一直是我教育小孩的座右銘之一「愛有多深,紀律就要有多深」。如果真的愛小孩,就應該要在需要嚴格的時候嚴格,不可以心軟。 其實有時候我做不太到,會因為心軟少了許多紀律,這一段提到對於所愛的人,作者會經常拒絕給他們「想要」的東西,因為這樣
Thumbnail
今年39歲,我可以很確定的回答你,我不太懂愛! 小時候被耳提面命的「禮尚往來」「敬我三分回你七分」「吃虧就是佔便宜」⋯等傳統教育。面對許多事情的善意,我似乎自然而然地轉化為以上的觀點去執行回饋。 乍聽之下,這些非常政治正確的兒童教育很不錯,但我想談談我現在想修正的自己,是跟過去根深蒂固的價值觀反
愛的教育,鐵的紀律 前言 晨起看到視頻在討論"愛的教育"。 上網蒐尋「愛的教育」,討論的不少,為什麼?因為許多家長採行所謂「愛的教育」後,造成了許多怪異的現象,我們用「愛且尊重」來對待孩子,結果孩子卻「不自愛也不自重」,而家長對此結果既不能接受卻又束手無策。網路上有許多的案例,我們且舉兩則試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