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8|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對自己慈悲08--與幻想同在的失望

有時候,我會像「守株待兔」般的,期待某些幻想有成真的可能,特別在某些靠近的關係上,而較為疏遠的關係,我明白對方只是工作同事或是素昧平生的人,我知道自己不會有太多的投射。

而親近之人,我就不自覺的投射了一些我所渴求的,或是我自己無法接受的角色在對方身上。

我猜想,因為渴求,我投射了最多的照顧者角色在他人身上,而不自覺去期待對方,可以填補我過去被照顧的匱乏。於是,親近之人其實莫名的承擔著他們自己並不明白的任務與互動份量,然而,那並不是他們的問題,而是我自己過於匱乏之中的需要。

我在自己所投射的關係中失望。

同樣對於親近之人,我投射了所無法接受的自己在他人身上,而經常的檢視與要求,看似我在要求他者,其實是對自己的無法接納,或許也可以說是,對自己的承認與理解不夠深刻,而著急著想要把那個不夠好的自己投射在他人身上,透過表面上的要求他人調整,滿足我的幻想願望,而他人永遠都不可能抵達那個我眼中夠好的位置,實際上是我覺得自己不夠好而難以承認。

我對所投射出的自己失望。

這些失望,實際上與他人有關的很少,卻與自己所幻想與投射的世界有著緊密的關係。

讓我與自己說說話:

「你知道自己會有這些失望,而這些失望多是發生在親近之人身上,於是,你不自覺的不敢與他人親近,你想保護他們不受你因失望而生的傷害,也想保護自己不再失望的受傷。

只是這樣一來,你或許唯一安全的選擇,就是與他人保持距離,讓你的因匱乏而生的需要或是因幻想而生的投射沒有機會發生作用。

只是這樣一來,你很難在關係中學會更好與更合適的互動,那個在幻想世界中的你,也就沒那麼容易回到現實來,事實上你需要互動中更多的核對與討論,那些是自己的匱乏、那些是自己的投射。這些在關係中的理解與確認,更能幫助你從自己的幻想與現實世界中接軌。

你需要跨出這一步,從保持距離與習慣的疏遠中跨出那一步,帶著對自己的匱乏與難以接納,讓你的失望,不再簡化為他人的責任,而是讓失望成為你每一次拉近幻想與現實之間距離的機會。

其實,即便在這一篇文章之前,你也隱約感覺到失望的來由,儘管你可以用文字探索失望的來源,可是失望的情感卻是如此強烈,那個承擔匱乏再現的孩子,那個面對不夠好的孩子,不僅僅只是認知上的明白就已足夠,還有允許失望是可以發生的,這個允許,等同承認著過去匱乏經驗與不夠好的自我的存在。

我很想告訴你,失望的發生都很合理,你為了應對失望所保持的距離也都有重要的功能,這不是問題或做錯什麼事情,只是這個失望指引我們需要到更深的地方去,那裡,不是失望於別人的不作為,而是看見自己停留在同一個位置的守衛。」


2023.9.18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透過自我對話探索過去所迴避與壓抑的情緒與情感,希望慈悲諒解自己。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