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P生活【老二哲學是假議題、別害怕扛起責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你身邊有沒有這種人?不管你做什麼決定,他都有意見。

​不是說你這樣不對那樣不好、要嘛就是喜歡馬後炮。

​事情當發生了、結果明朗了,他才補一句「早就跟你說過聽我的....」

​這種看起來只會出一張嘴的人,心裡在想什麼呢?

​他其實對自己的判斷頗有自信、他給的意見也未必是垃圾話。

​只是對於自己的「自信」和「自尊」太過依賴。

​他們甚至會有一句話來作為自己這種行為的擋箭牌:

「老二哲學。」

​老二哲學不是不行,只是老二哲學還是得擔責任的。

​當領導者倒下、老二就是那個最了解全盤資訊的人。

​副手有些時刻甚至比老大難當、往下看要能看到追雖者的臉龐、往上仰望、要能跟老大看到一樣的天空。但卻又甘願在老大之下。

​這除了能力出眾之外,還需要浪漫的忠誠。

​不過,前面說的這類人,可不是浪漫的老二。

​他們對自己的能力有著自信、也有著高度自尊心。但也就是太有自信、太重自尊。所以讓他們不敢擔起責任。

​「不做決定、這樣如果出包了、鍋就不在我身上。我依舊可以是那個幫忙出謀劃策的人。」

發這篇文不是要詆毀它們這類型的人。而是想要帶你們看見這類型的人的傷。

​這類型的朋友、可能從小被賦予高度期待、在成長過程中學業要不名列前茅、要不就是很快在出社會後打下第一片天、攢下第一桶金。

​在那些時候、在眾人眼中就是神人般的存在。

​而時移事易、在他身上的光環可能逐漸消退、而壓在他身上的壓力卻從未消失。

​他會變得害怕讓人失望、害怕帶著底下的人送死、害怕做出錯誤的決定。這會使得他習慣跟隨在一個有能力的領導人身邊、然後出謀劃策。

​他有著能通透看見所有事物的能力、然後把這個狀況說出來給領導人知道。

​不過本身卻缺乏執行的能力。

​舉個例子、假設在戰場上。

他會是那個:「我方兵力不足對方一半,右側樹林茂密不好前進、左側地形過於空曠、我建議你從中央發起進攻、用最快的速度推進」

然後你看著他:「你的分析很好,那就由你帶領這一波進攻。」

「不了不了,我習慣在後面就好,這波還是由你帶兵。」

​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人、或是你也是這樣的人。我想告訴你的有幾點:

​1.先忘記我們曾經有過的豐功偉業、我們在人生的不同時間點都是隨時抱持著學習的心態。

​2.既然是學習、那就難免會犯錯。

​3.眼前那位你追隨、又時時被你勸戒的領導人、跟你最大的不同就是---他犯的錯比你多、而他每一次都扛了下來。

最後一點,也一直是博堂的老話了:

「所有的恐懼都一樣。不是因為你不會、所以抗拒他、而是一直以來你都抗拒他、所以你不會。」

「而這樣經年累月地躲避,最後會形成你的恐懼。」

從NLP、心理學出發 看到生活中 所有瘋狂跟浪漫 都跟大腦的非理性運算有關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寒喧」無聊又尷尬?能不能不要做? 不,不行。寒喧非常重要不能省略。 ​ 他這麼尷尬是有原因的、他也不能更有價值。 因為「寒喧」,本來就是一種審核機制。 ​
​對心理學及催眠開始好奇、尤其是追蹤了我和郭謙老師一陣子的粉絲朋友,可能漸漸會遇到這個問題,那就是: ​「我該先參加NLP專業執行師的學習、還是NGH的催眠課程呢?」 ​這也是我剛接觸心理學催眠相關議題時,花了很多時間比較及思考的。
​其實我作為教學者,還蠻常遇到有學員問我說:「老師,可以怎麽樣讓自己講話更有邏輯?」 ​那他們問這個問題,真正背後想問的,其實是「如何讓自己的說話更有說服力?」只是他們誤把邏輯這件事情當成前提了 ​ ​所以這裏也要幫大家做個聲明;你的說話如果是邏輯力強的,的確是更有可能能夠去說服一個你想要說服的對象
最近最火的話題肯定是Chatgpt了,不蹭它一波真的太可惜。 ​不過雖然說是蹭、我堂堂NLP心理學平台、又不是程式設計、或是什麼研究人工智能的帳號,這該怎麼蹭?從何蹭起? ​這邊會以NLP四大導師、心智生態學的Gregory Bateson的後設認知觀點,來切入探討。 ​
「大哥你喜歡打籃球喔!」我眼睛一亮! ​眼前這個看起來50幾歲、家住豪宅區的禿頭老兄,居然也會喜歡打籃球? ​我看著他發亮的頭頂,注意到還有苟延殘喘幾根毛,隨風飄逸。 ​ ​「還行啦~偶爾會去籃球場跟年輕人切磋兩下」 ​「是喔~你都在哪裡打啊?」 ​「旁邊的文心南七路那邊啊,之前那邊還是拖吊場,但最
不合格的催眠師非常多---甚至有些還是心理本科的權威。 ​我會這麼說絕對不是危言聳聽。就我所知,有不少諮商師、心理師也有學習額外的治療工具、像是卡牌啊、藝術治療啊等等,用以增加治療病患時的多樣性。 ​不過「催眠」,如果功力不到家就不要亂做。拿來放鬆壓力、探詢靈感都不錯,但拿來當作治療手段....
「寒喧」無聊又尷尬?能不能不要做? 不,不行。寒喧非常重要不能省略。 ​ 他這麼尷尬是有原因的、他也不能更有價值。 因為「寒喧」,本來就是一種審核機制。 ​
​對心理學及催眠開始好奇、尤其是追蹤了我和郭謙老師一陣子的粉絲朋友,可能漸漸會遇到這個問題,那就是: ​「我該先參加NLP專業執行師的學習、還是NGH的催眠課程呢?」 ​這也是我剛接觸心理學催眠相關議題時,花了很多時間比較及思考的。
​其實我作為教學者,還蠻常遇到有學員問我說:「老師,可以怎麽樣讓自己講話更有邏輯?」 ​那他們問這個問題,真正背後想問的,其實是「如何讓自己的說話更有說服力?」只是他們誤把邏輯這件事情當成前提了 ​ ​所以這裏也要幫大家做個聲明;你的說話如果是邏輯力強的,的確是更有可能能夠去說服一個你想要說服的對象
最近最火的話題肯定是Chatgpt了,不蹭它一波真的太可惜。 ​不過雖然說是蹭、我堂堂NLP心理學平台、又不是程式設計、或是什麼研究人工智能的帳號,這該怎麼蹭?從何蹭起? ​這邊會以NLP四大導師、心智生態學的Gregory Bateson的後設認知觀點,來切入探討。 ​
「大哥你喜歡打籃球喔!」我眼睛一亮! ​眼前這個看起來50幾歲、家住豪宅區的禿頭老兄,居然也會喜歡打籃球? ​我看著他發亮的頭頂,注意到還有苟延殘喘幾根毛,隨風飄逸。 ​ ​「還行啦~偶爾會去籃球場跟年輕人切磋兩下」 ​「是喔~你都在哪裡打啊?」 ​「旁邊的文心南七路那邊啊,之前那邊還是拖吊場,但最
不合格的催眠師非常多---甚至有些還是心理本科的權威。 ​我會這麼說絕對不是危言聳聽。就我所知,有不少諮商師、心理師也有學習額外的治療工具、像是卡牌啊、藝術治療啊等等,用以增加治療病患時的多樣性。 ​不過「催眠」,如果功力不到家就不要亂做。拿來放鬆壓力、探詢靈感都不錯,但拿來當作治療手段....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你有過這樣的經驗嗎?朋友A是個不錯的人,雖然他主觀很強、很有自己的看法,但偶爾吃頓飯大家也都能相談甚歡,相處上沒有太大問題,你甚至也不覺得需要特別花費心力。對你而言,朋友A就是個生活中可以偶爾見面一起度過一個午後的好友。而隨著年紀漸長,這樣的朋友其實相當可貴。 然而,當你與朋友A的相處時間越來越長
Thumbnail
這篇文章深入分析了不同性格類型和脾氣特徵,包括領導型和關懷型等,並提供了實用的溝通策略。 無論是處於工作還是生活中的互動,這篇文章都能幫助您更好地理解他人並改善人際關係。
Thumbnail
險惡的外界可以很輕易辜負你任何努力和決定,誠實認清自己,那是最實在。
Thumbnail
男人年紀一過35歲(或許有些更年輕),弱點往往出現在個性,而非專業。常見的一種老男人症頭就是喜歡說服他人,面對與自己相左的想法或看法,總是會忍不住說兩句,只說兩句還好,一旦遭遇反擊,往往更觸發心底的防禦機制,不爭個面紅耳赤,誰輸誰贏,不肯罷休。
Thumbnail
不是一意獨行,而是知道要的是什麼。
Thumbnail
我不是我,我的想法不代表真正的我 不知道為什麼,人總是有一正一負的念頭在打架,負面念頭不停的在詆毀自己,另一個念頭則是在鼓勵,而我總是被詆毀的念頭攻擊的體無完膚,記得從第二份工作開始,或許受到主管影響,我被詆毀自己的念頭攻擊的很疲憊,除了自己的念頭,工作上的不被認同,甚至到主管的言語,我開始服藥才
Thumbnail
部分的人多是很容易把自己當作受害者。比如說,今天報告沒做好或東西遲交,可能許多主管的第一個反應是卸責給下屬:「因為那個誰的工作能力有狀況」、「那個誰沒有把控好時程」或「那個誰如何如何」……總之,總有「那個誰」可以成為最適切的背鍋俠。
純粹以機率而言, 在人際關係中當主動的老大, 比較容易找到理想的同伴, 也比較不會受到傷害. (但相對的, 如果自己是壞老大, 就可能會傷害別人.)
Thumbnail
轉職過程中 難免會猶豫 徬徨 對與錯? 職涯就像重大決策 有認識一位老前輩約50歲 他總是很準的能跟上科技浪頭的轉換 當然他身價不斐 這個世道 已經不適有一家公司能養你安穩到老的舊思維 你需要不斷前進 充實自我 我自己當然也會想很多 後來我會告訴自己 想3天就去做 但要有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你有過這樣的經驗嗎?朋友A是個不錯的人,雖然他主觀很強、很有自己的看法,但偶爾吃頓飯大家也都能相談甚歡,相處上沒有太大問題,你甚至也不覺得需要特別花費心力。對你而言,朋友A就是個生活中可以偶爾見面一起度過一個午後的好友。而隨著年紀漸長,這樣的朋友其實相當可貴。 然而,當你與朋友A的相處時間越來越長
Thumbnail
這篇文章深入分析了不同性格類型和脾氣特徵,包括領導型和關懷型等,並提供了實用的溝通策略。 無論是處於工作還是生活中的互動,這篇文章都能幫助您更好地理解他人並改善人際關係。
Thumbnail
險惡的外界可以很輕易辜負你任何努力和決定,誠實認清自己,那是最實在。
Thumbnail
男人年紀一過35歲(或許有些更年輕),弱點往往出現在個性,而非專業。常見的一種老男人症頭就是喜歡說服他人,面對與自己相左的想法或看法,總是會忍不住說兩句,只說兩句還好,一旦遭遇反擊,往往更觸發心底的防禦機制,不爭個面紅耳赤,誰輸誰贏,不肯罷休。
Thumbnail
不是一意獨行,而是知道要的是什麼。
Thumbnail
我不是我,我的想法不代表真正的我 不知道為什麼,人總是有一正一負的念頭在打架,負面念頭不停的在詆毀自己,另一個念頭則是在鼓勵,而我總是被詆毀的念頭攻擊的體無完膚,記得從第二份工作開始,或許受到主管影響,我被詆毀自己的念頭攻擊的很疲憊,除了自己的念頭,工作上的不被認同,甚至到主管的言語,我開始服藥才
Thumbnail
部分的人多是很容易把自己當作受害者。比如說,今天報告沒做好或東西遲交,可能許多主管的第一個反應是卸責給下屬:「因為那個誰的工作能力有狀況」、「那個誰沒有把控好時程」或「那個誰如何如何」……總之,總有「那個誰」可以成為最適切的背鍋俠。
純粹以機率而言, 在人際關係中當主動的老大, 比較容易找到理想的同伴, 也比較不會受到傷害. (但相對的, 如果自己是壞老大, 就可能會傷害別人.)
Thumbnail
轉職過程中 難免會猶豫 徬徨 對與錯? 職涯就像重大決策 有認識一位老前輩約50歲 他總是很準的能跟上科技浪頭的轉換 當然他身價不斐 這個世道 已經不適有一家公司能養你安穩到老的舊思維 你需要不斷前進 充實自我 我自己當然也會想很多 後來我會告訴自己 想3天就去做 但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