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講話有邏輯?(上)

​其實我作為教學者,還蠻常遇到有學員問我說:「老師,可以怎麽樣讓自己講話更有邏輯?」
​那他們問這個問題,真正背後想問的,其實是「如何讓自己的說話更有說服力?」只是他們誤把邏輯這件事情當成前提了
​所以這裏也要幫大家做個聲明;你的說話如果是邏輯力強的,的確是更有可能能夠去說服一個你想要說服的對象。但是、當一個人被說服的時候,其實更大程度是他的情緒受到了影響,而不是你的邏輯打動了他。
​所以我們取整個邏輯學當中,最關鍵最關鍵的要素,也就是:
​「談話當中到底具備哪些東西就會是有邏輯?而你缺失了這些東西你的說話就會沒有邏輯?」
​一段溝通他如果要能夠有效、且完整表達說話者想要表達的內容,那麽當中會有4個元素,是不能夠被忽略的。
​首先呢,就是整個話題的「背景」
​背景不單單只是指「我實際處在這個物理空間」的這個背景。而是整個我們討論「那個話語當下的語境」、當下的情境、身邊正在發生的事。
​更甚者、是當時氛圍、所處的那個狀態。這個叫做「背景」
​那如果用我們NLP的術語來稱呼、我們會叫它「脈絡」、「context」、「上下文」。
​脈絡框定的範疇不單是雙方語言部分、還包含兩者討論的事情結構、以及雙方認知。這樣的背景資源夠豐富、才能夠「框定」兩者對話下的內容。
​以及第二個要素,則是「主體」
​主體指的是;這個對話當中是包含誰呢?
​比如今天這篇文章是我寫給你看的、那麼「你」可以是主體、「我」可以是主體。甚至是「文章」也可以當作主體。
​例如「這篇文章很棒!」這句話的邏輯就會非常完整、因為明確的揭露主體是這篇文章。
​對話中一定要有主體、那麼很快就會討論到「主體之間的關係了」
​這篇文章跟我的關係是什麽?跟你的關係又是什麼?
​:「我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助到你」
​如果我說出了這一段敘述,那麼此刻句子就敘述出我跟你是不同的個體、而這篇文章作為我和你之間的媒介、橋梁、我想要透過他來引發一些你的反應。
​這就是你、我、文章、三者的關係。
​而如果是:「我跟你說我昨天看到小明」
​那麽在這段話當中,有哪些主體、以及又有哪些主體間的關係呢?
​我跟你說的「你」、以及我、以及小明三個主體。
​主體間的關係則是:「我」跟「你」說」---你是我正在談話的對象。
​我說:「我昨天「看到」小明」
​是指我觀測到他的一個這樣子關係的描述。
​最後差的第4點是:「引援待定後的結論。」
​什麽叫引援待定後的結論?
​在一段對話當中呢,往往我們都會先是先講一段故事作為鋪陳「因為」,然後才說出「所以」。
​那從「因為」到「所以」之間,會內含一套說話者想要引用的因果關係,他會想要用這樣的因果關係、來比對到接下來跟你討論的實際話題。
​這個被敲散隱藏在說話者故事之中、無法被實際點出、而被說話者從東邊搬到西邊的這段對話就叫「引援代定的結論」
​那當然還可以再去討論的更細的;就是這個「因為」到「所以」中間的引援過程是否精確?這個當然也是可以討論的。
​不過這個部份我打算放到下篇文章再說
​回過頭來,你了解引援是什麼了,那為什麽叫待定呢?
​因為我可能說出了這個結論之後你不接受、或是語法有誤、或是內容有瑕疵、而這是聽話者會去考慮的事情。在聽話者表示立場前、這段內容都叫引援待定。
​總結一下,一旦在我對話當中,只要有「背景」、有「主體」、有「主體及主體間的關係」以及「引援待定後的結論」這4個要素。
​那麽我整段對話你聽起來,就會是完美且符合邏輯的。
​那當然要再次強調;「完美且符合邏輯」你也不一定能夠說服他人。
​只能說你這段對話聽起來邏輯思路很清楚。無論結果讓不讓人接受,但至少你的表述是完整的。
下一期,再來跟大家聊聊「邏輯跟催眠間的關係又是什麼?」

想學習更多心理學、催眠、NLP技巧嗎? 彭博會在這些地方出沒: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從NLP、心理學出發 看到生活中 所有瘋狂跟浪漫 都跟大腦的非理性運算有關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