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是被美妝和時尚相關的內容吸引,但隨即沈浸在由一群LGBTQ背景設定的角色構建而成,充滿美妝、多元自我認同、職場、人際關係、自我追求、成長等各色價值觀,卻也很巧妙地不讓LGBTQ元素成為舉著政治正確大旗反而破壞主線劇情的職場喜劇。
由演員班尼小姐(Miss Benny) 所扮演的主角馬可是一名化妝品專櫃櫃姐同時也是一位具有酷兒身份的美妝網紅。某天在上班的過程中因緣際會獲得了前往知名彩妝品牌創辦人瑪德琳創辦的彩妝公司擔任助理的機會,開啟了一連串有趣卻也令人手忙腳亂的挑戰,最終實現自我成長的旅程。
這部劇令人耳目一新的地方在於雖然主要角色的背景設定都是二元性別以外的多元性別認同者(LGBTQ),但並非一昧地強調或是刻意提醒這些元素,而是讓觀眾能很自然的接受這些設定並依然沈浸在主線劇情中。隨著劇情的推進,帶著觀眾進入每一位要角在工作上和生活中遇到的瓶頸以及各種抉擇的時刻。就像是任何一個由二元性別認同者挑大樑的職場劇,非二元性別認同者和大部分的人沒有什麼不同,你有的煩惱,我也有;你會感到迷茫、掙扎、或有成就感或是對某人感到動心,這些感受我和你沒有不一樣。就算不是LGBTQ族群,也能從劇情中感到共鳴並和角色一同成長。
個人認為這是美劇一個很難模仿的特色。近年來包含文化較為保守的亞洲各國也紛紛推出各式各樣含有多元性別認同元素的影視作品。但很多時候都會陷入一種隱晦的壓抑或是因為大環境依然不夠包容而透露出一絲無奈和掙扎感。這些作品都不乏出現「社會應該要對這些族群更加包容」此類充滿呼籲性聲音的主軸。先說明個人也有身為這個族群的朋友,所以現實生活中是完全不排斥這些朋友的,但總會在看這類設定的作品時感到一絲違和。極端一點的總會讓人感覺是為了政治正確而必須這樣設定,或是單純為了搏眼球才出現這樣的劇情。似乎這類型作品裡,主角們遇到的生活中的不如意都是跟個人性取向有關,個人認為以影視作品而言實則有點片面且可惜。
反觀美劇,因為美國社會針對性取向認同以及平權運動發跡較早,雖不能說美國社會完全沒有恐同或反非主流族群的思想,但其影視作品對於把話題搬到檯面上來講,且跳脫一昧悲情、沈重、哀傷的氛圍而用充滿自信、開朗、輕鬆甚至有點詼諧卻又不脫離現實社會的基調來敘述, 的確是亞洲影視作品很難模仿的美式文化風格。以「豔光四射」為例幾乎是不費吹灰之力就把Gay Pride Campaign、以及美國爭取多元性別認同平權的社會運動歷史流暢而不刻意的融入劇情。即便是關於主角馬可在生活上、感情上的問題並沒未少琢磨,但在處理感情線這部分也不會刻意聚焦在「因為主角身為LGBTQ的族群就比較弱勢、刻意強調其跟他人的不同或是某些既定偏見上。」
二元性別取向的人會在感情上遇到的問題、會在生活上遇到的煩心事以及會在工作上遇到的瓶頸,身為LGBTQ的人也會。我們不是異類,你會遇到的事情,我也會。你感受到的情緒,我也曾經有過。
個人很喜歡馬可這個角色的設定一點的是「雖然也有感到不安的時候,但不會因此就認為自己比較弱勢而自怨自艾,雖然中間一度為了挽回另一半而嘗試改變,但最後依然坦蕩回歸做自己。犯錯了就正視它,並且嘗試去改正,且總是能重新打起精神去追尋自己真正想要的目標。」
我想就算現實生活中不是屬於這個族群的朋友,也能從主角馬可和劇中其他主要角色身上看到曾因為生活或工作上的瓶頸而感到焦躁不安的自己、因為感情的受挫而失落的自己,當然也能見到因為工作上的成就和感情上的豐收,而洋溢著自信與幸福的自己。角色的其他層面和故事設定的夠飽滿,讓觀眾能從角色身上、劇情中找到共鳴,性取向話題「也就不是撐起故事的唯一元素了。」
並且整體故事也依然沒有脫離主線「前超模瑪德琳要如何讓品牌轉型,以便爭取到外部資金讓公司不至於倒閉以及是否要接受收購。」沒有抹去角色們在性取向方面的設定,但也不停地告訴觀眾這不只是一部含有多元性別認同元素的劇,同時也是一部主線在講職場與自我成長的喜劇!
其中「瑪德琳」這個角色是最常見的二元性別,一個出鏡率甚至在某些集數高過主角馬可的要角居然不是「一慣」的設定,卻也不會讓人感到突兀,因為現實社會本就如此,充滿多樣性而大家其實都可以get along,不是嗎?
影視作品也可以如此,總感覺亞洲觸及到多元性別認同的設定總會帶點無力的惆悵感。「豔光四射」很巧妙的展現了主線不一定要放在主角對自己的性別和性取向認同的掙扎上、角色們也不一定要帶著悲劇色彩、不一定要被設定為邊緣人。他們可以是抬頭挺胸地為自己感到自豪、可以是敏感的、可以是酷酷的又帶點灑脫的、也可以是很「普通」讓人看不出來的,因為我不需要一定要告訴你我是誰。就算是這樣的呈現其實也很可以很「Gay」。性別和性取向認同不論是之於一個現實生活中的個人還是一個影視作品中的角色都只是組成這個個體的一部分而已。這種「我們身為一個melting pot的國家,在性別與性取向認同的議題也可以是包容的、是多元且坦蕩而奔放的氛圍真的很美國!」
另外還有一點因為文化的差異使得亞洲劇集亦很難模仿的美劇特色,就是其闡述自我成長這類型的作品氛圍。亞洲的自我成長劇或是職場劇因為很大一部分內斂保守的文化使然,總是在轉了一圈後回到對大環境的無奈與感慨。台劇也許還能見到主角為自己據理力爭的橋段,日劇就比較常陷入這種「我很渺小,就這樣默默地做個小螺絲釘不強出頭也很好。」的自我安慰中。
個人平時看得最多的其實是美國實境秀,結合自身過去在美國留學的經歷,有時真的很難不羨慕美國人這種自信敢言、抬頭挺胸做自己的性格。亞洲文化看來過於衝撞體制的表達自身意見的文化,在美國就只是日常文化的一部分而已(這裡要先聲明表達自身意見與單純沒禮貌是兩回事)。從教育體系裡就不斷培養學生組織自己的想法並且鼓勵勇於發表、互相討論激盪和爭取的文化,個人認為其實才是在背後默默推動「個人去追求並實現美國夢」的動力。美國並非所謂的烏托邦,也不是完全沒有缺點沒有問題的理想之國,但是它文化裡的自信與勇於追求自己所想要的價值觀,才是讓個人感到無所畏懼,我可以做到的那個關鍵。
就如同大部分這類基調輕快的美國職場劇的結尾,「豔光四射」亦將最後一個鏡頭停在主角昂首闊步走在大街上回顧起過往的種種。
「生活不會總是如自己所願,你也不是超人或是聖人,也總會有犯錯或傷害到他人的時候。但這就是生活,承認它、改過自新、有時候就是得表現的像個大人讓事情翻篇,不要讓負面的情緒在腦中揮之不去甚至影響正常生活。不要害怕去做選擇去做改變,但你得為自己的選擇負起責任,接受挑戰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努力。」
最後說說演員的部分,這部劇一開始在網路上引起注意多半是因為「瑪德琳」的扮演者,老牌女星Kim Cattrail。不得不說她一出場的氣勢,就算已年近70,依然風韻猶存,因為歲月的沈澱透露出年輕人無可比擬的美。特別喜歡她所扮演的「瑪德琳」,前往變裝皇后秀的後台和表演者們相見歡的橋段,渾身上下都散發著「我就是女王」的氣場。
再來是主角「馬可」的扮演者班尼小姐,現實生活中也正在經歷跨性別過程的班尼小姐,將「馬可」這個酷兒設定的角色演繹的惟妙惟肖,就如同班尼小姐在某訪談中提到的「我希望觀眾能和我以及馬可一同經歷這個變化的過程。」從家鄉德州搬到洛杉磯追尋演員夢的班尼小姐。在數次碰壁後終於接到Netflix「豔光四射」的邀約,也宣告著「屬於LGBTQ族群大放異彩的時機總算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