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每一天屬於自己的 "啟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昨天拿到偶像羅振宇(羅胖,得到app創始人)的新書 -- 啟發,超開心~~

啟發

啟發

書中主要是透過一段段他遇到或看到的人事物,從中得到的啟發,也就是他每天早上60秒微信公眾號語音內容。

很喜歡羅胖一開始就在序言中就寫到 : 對於啟發的理解

一個人會看到一段文字、一個故事而有啟發,會經歷過以下四段心理過程:

*************************************************************************

  1. 出現一個挑戰性的問題
  2. 在忙其他無關緊要的事情時,得到了一個新資訊
  3. 從新的資訊中有了新的答案
  4. 新的答案擴展了新思路,並能應用到更廣泛的領域

***************************************************************************

而唯有這四個心理過程同時發生,才能稱之為一個 -- 啟發

以下就我讀完全本之後,從 348則 摘錄出我超有感的 五則啟發

啟發(1): 甚麼叫才華?

羅胖定義 : 所謂的才華其實就是溢出來的基本功。

我們思考一下甚麼時候我們會覺得一個人有才華?

往往是他能寫出具有風采的文章,展現亮眼的琴棋書畫的時候。不用說,當他展現出能驚豔大家的能力時,肯定是花了大量的時間去磨出的基本功。

而這樣的基本功能從裡外被人看見,換個角度而言就是他 內在修煉的結果

若用這樣的邏輯去造句的話。

可以說 : 『所謂的財商,其實就是一個人在財富上展現的認知能力。』

啟發(2): 自律是靈感的重要來源

威廉 毛姆是一位英國非常著名的的小說家,大家都很好奇他的高產出,不禁地問 : 『您是如何寫作的,是按靈感有才寫、還是有固定進度。』

毛姆說 : 『我只在靈感來的時候才動手寫,不過很幸運的,這個靈感在每天早上9點都會準時到來。』

看到毛姆雲淡風輕地說出這句話,著實感動~道出了"靈感" 與 "自律"之間的關係

有自律就有靈感;而不是為了等靈感破壞自律

不要再想著,為什麼別人可以同時做那麼多事;

重點是你有想過他用了多少時間不間斷的固定練習,才讓整體效率提升?

未來是做出來的;不是想出來的。

未來是做出來的;不是想出來的。

啟發(3) : 持續學習

今早讀到一個對於科學人的定義覺得很受啟發。

羅胖有次就請教了在中國做得最好的科學脫口秀專欄卓克老師。就因為卓老師的開場是說,知識這件事就得經常核實與訂正,尤其是從別人那裏聽來的。

有次羅胖問說 : 『所有的知識都需要隨時的訂正,那沒有訂正能力的人不就一直錯到底。』

卓老師回說 : 『對啊,沒辦法只能一直錯下去,保持學習~直到有機會發現那個錯誤。』

我內心真的很被觸動,這不就是 持續終生學習的精髓 嗎?

也是身為一個科學人對於知識浩瀚的謙卑。

一般人會堅信自己學到的都是對的;但身為一個科學人堅信自己知道得隨時有可能是錯的

啟發(4) : 時間管理

最近有比較多被訪談的機會

不可否認的經常被問到的就是 -- 如何做好 "時間管理"

似乎大家都以為真的有超人,只要把時間切得精準就能有高生產力??

不能說這樣的認知是錯的~但有可能方向擺錯了。

一旦我們管理時間得越嚴謹,我們就會越分秒必爭,自己的生活就會過得越緊繃。最後不是管理不好時間,是管理不好自己的壓力~~崩潰了!!

今天也讀到羅胖對於 時間管理祕訣,跟我感受到的不謀而合。

他說真正的時間管理就是四個字,前兩個字是 沉浸,也就是 沉浸在自己手上正在做的事

但只有光沉浸是不行的,因為我們可能會很容易沉浸在任何事,沉浸在追劇、玩遊戲、玩手機。

重點是最後兩個字--尊重

沉浸在你所尊重的事

比如該讀書、該運動、該反思的時候就把時間空出來,只要你真心認同你所尊重的事,並安排出優先順序,就不會把自己綁在每一個切碎的時間裡。

再回過頭來看,甚麼是好的時間管理呢?

能沉浸在自己尊重的事,也就是在最大限度裡利用好自己的時間,分好優先順序,這本身就已經是最好的時間管理。

啟發(5) :學習不是靠強迫來的

雖說昨晚因為跟了一群很優秀的夥伴聊聊自己一路以來的成長歷程,回到家已經晚了。。。

還好我有超級小幫手--小嵐,它一邊幫我吹頭髮的同時,我一邊手還能翻著書

看到一段內容還蠻有感的,內容是:

要如何才能讓孩子對電子遊戲失去興趣?

說實在的,這也是我苦思多時無法破解的問題

羅胖提到網路上有個有趣的回答是:

要讓他們對遊戲失去興趣很簡單啊,就像我們督促孩子一樣讀書就行了。

督促學習=消磨興趣?

每天逼著孩子從早上七點就開始玩遊戲,一輪玩45分鐘;中間休息10分鐘,一直玩到晚上6點,吃完飯再繼續玩;沒有把固定的任務玩完就不讓他睡覺,周末還要去上遊戲輔導班,每個帶去競賽,打不到好的成績就準備吃竹絲。

在家天天就念他,你看別人玩遊戲都玩得那麼厲害,你怎麼不行???

光看完這段我的心就涼了一半。

真的,孩子的學習興趣真的就在家長的一片好意,消磨殆盡。

這個角度給我們很好的反思我們對於讀書、學習這件事到底出了甚麼問題。

「讓人失去興趣不是學習本身;而是強制。」

希望讀完這整篇的你,也能覺得有收穫,在日常裡收集屬於自己的啟發~

avatar-img
26會員
2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hi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人說運氣運氣,就字面上來說,人要有氣,也是需要勤勞多動,才能時來運轉。
曾經聽過 : 你可以把人生活成畫版也可以努力活成作品。 讓我們一起跟著巨人的腳印,走出自己的獨特性!
雖然從小就知道梵谷,但說真的只知道他的畫,但真正了解他卻是在這次在台南新光三越展出的〈再見梵谷光影體驗展〉,四面除了影音連續撥放著梵谷超張力的畫作外; 細細看著螢幕連續投放的畫作,再加上他所書寫的一字一句,一不小心就在那逗留了3個多小時...... 還記得他曾經說過 : 這樣的信念感動了教會~
這幾天接到一個任務,要針對最近一個新聞 : 輪班工作者注意! 研究:恐增晚年中風嚴重程度給出建議。 想想在睡眠諮詢門診中,不乏看到像是一些需要輪班工作的警消人員、工程師、醫護或者開著貨車進行蔬果運輸的司機前來求診,想要解決困擾他們許久的睡眠問題。 甚麼叫輪班工作? 輪班工作對於健康的影響是?
作夢,到底在大腦中扮演甚麼角色呢? 作夢,算是在睡覺嗎? 你可能會覺得作夢,好耗費心神,讓自己好疲倦 但你知道嗎?作夢也是一種心理治療?
好眠來自於微小思考與行為的修正。 我們常常都會挑大的目標去做,覺得目標大才能顯得出自己的志向遠大;然而,大也造就躲藏空間,容易築起自己的安全網。 故事行銷大師賽斯曾建議 : 「經常問自己,我起步的第一步能夠有多小步? 有甚麼微小的計畫值得我去實現? 因為愈小越容易實現。」
人說運氣運氣,就字面上來說,人要有氣,也是需要勤勞多動,才能時來運轉。
曾經聽過 : 你可以把人生活成畫版也可以努力活成作品。 讓我們一起跟著巨人的腳印,走出自己的獨特性!
雖然從小就知道梵谷,但說真的只知道他的畫,但真正了解他卻是在這次在台南新光三越展出的〈再見梵谷光影體驗展〉,四面除了影音連續撥放著梵谷超張力的畫作外; 細細看著螢幕連續投放的畫作,再加上他所書寫的一字一句,一不小心就在那逗留了3個多小時...... 還記得他曾經說過 : 這樣的信念感動了教會~
這幾天接到一個任務,要針對最近一個新聞 : 輪班工作者注意! 研究:恐增晚年中風嚴重程度給出建議。 想想在睡眠諮詢門診中,不乏看到像是一些需要輪班工作的警消人員、工程師、醫護或者開著貨車進行蔬果運輸的司機前來求診,想要解決困擾他們許久的睡眠問題。 甚麼叫輪班工作? 輪班工作對於健康的影響是?
作夢,到底在大腦中扮演甚麼角色呢? 作夢,算是在睡覺嗎? 你可能會覺得作夢,好耗費心神,讓自己好疲倦 但你知道嗎?作夢也是一種心理治療?
好眠來自於微小思考與行為的修正。 我們常常都會挑大的目標去做,覺得目標大才能顯得出自己的志向遠大;然而,大也造就躲藏空間,容易築起自己的安全網。 故事行銷大師賽斯曾建議 : 「經常問自己,我起步的第一步能夠有多小步? 有甚麼微小的計畫值得我去實現? 因為愈小越容易實現。」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看他寫書的風格就可以看見他和這個世界的互動方式,他從生活中引例的方式,他文章的行文結構,從文本之外的地方都可以看見工巧。 不愧是大數學家,簡潔凝練的習慣被他應用在生活的各個層面。在自己的生命中觀察到的細枝末節出發,每一個例子應用的巧妙,陳述事實時的客觀和貼切。 「只有天才可以辨識天才」。他
Thumbnail
魯賓循序記錄了這十二個月的生活歷險,親身嘗試種種年老的智慧、現今科學的研究,以及大眾文化中有關如何更快樂的各種課程。從希臘哲人伊比鳩魯到自然散文家梭羅,到電視主持人歐普拉到心理學家塞利格曼,還有達賴喇嘛;看哪些建議是真正管用的。 她的結論往往出人意表──她發現金錢的確能買到快樂,只要
Thumbnail
人的一生就是不斷的在學習,你有沒有能力不斷的學習、獲得新能力,是你跟別人拉開差距的關鍵。本書教你如何利用大學4年培養真正的實力?讓你瞭解超級學霸都是如何學習的...
Thumbnail
如何學習如何有效學習?本次專訪中,《致富覺察》作者郝旭烈分享了他的獨到見解,教導如何透過優化學習流程來提升邏輯思考力,透過「三數法則」更有效地記憶資訊,在生活和職場中形成強大的邏輯思考基礎,學會在不斷變化的時代中,真正贏在邏輯思考力!
人們都有他良知的一面,遇見困難、挑戰。我們原本會清楚知道該求助、會設法找方法克服,然而為何隨著歲月成長,良知會慢慢消息,這留給讀者去思考。近期在閱讀史蒂芬柯維之成功習慣,提及良知的重要性,才慢慢開始去回想成長背景中,有些良知在個人習性上慢慢隱藏與消失,有此緣分慢慢去回想何謂良知?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談論品德是諸位大師,擺在第一位重要性格,沒有誠信與正直,根本免談成功,故事分享了史蒂芬。柯維、巴菲特與風險投資人,如何看待品德的,而沒有品德的人,會很難走回正途,因為他們已經漸漸習慣,用背叛與欺騙,迅速獲得回報,呼籲每個人最看重的就是自我德性。
羅雲師兄 在《大智度論》裡面,有談到許多不錯的佳句、值得省思的話。《大智度論》裡面提到,我們的「業」除了「造作」以外,還有「積集」,那麼在《成實論》裡面就有四句。
Thumbnail
關於「追求不費力」這點,《卡片盒筆記》一書中所研究的筆記盒創始使用者,多產的魯曼不僅強調從來不強迫自己去做不想做的事,甚至還說過:「我只做容易做的事。我只寫下我當下知道怎麼進行的東西。如果我有片刻猶豫,我會先擱在旁邊,去做別的事。」
Thumbnail
 學習不在於快樂或不快樂,更不是僵化的教育體制比開放符合人性與能激發學習興趣的課程好,而是要讓學生有韌性能夠處理自己的挫折與壓力才是重點。 學習過程的瓶頸是挫折,課業之外有趣好玩的誘惑又太多了,如何對抗自己好逸惡勞的天性也是很大的挑戰,同時如何舒解無所不在的壓力也是容易被忽略的課題。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看他寫書的風格就可以看見他和這個世界的互動方式,他從生活中引例的方式,他文章的行文結構,從文本之外的地方都可以看見工巧。 不愧是大數學家,簡潔凝練的習慣被他應用在生活的各個層面。在自己的生命中觀察到的細枝末節出發,每一個例子應用的巧妙,陳述事實時的客觀和貼切。 「只有天才可以辨識天才」。他
Thumbnail
魯賓循序記錄了這十二個月的生活歷險,親身嘗試種種年老的智慧、現今科學的研究,以及大眾文化中有關如何更快樂的各種課程。從希臘哲人伊比鳩魯到自然散文家梭羅,到電視主持人歐普拉到心理學家塞利格曼,還有達賴喇嘛;看哪些建議是真正管用的。 她的結論往往出人意表──她發現金錢的確能買到快樂,只要
Thumbnail
人的一生就是不斷的在學習,你有沒有能力不斷的學習、獲得新能力,是你跟別人拉開差距的關鍵。本書教你如何利用大學4年培養真正的實力?讓你瞭解超級學霸都是如何學習的...
Thumbnail
如何學習如何有效學習?本次專訪中,《致富覺察》作者郝旭烈分享了他的獨到見解,教導如何透過優化學習流程來提升邏輯思考力,透過「三數法則」更有效地記憶資訊,在生活和職場中形成強大的邏輯思考基礎,學會在不斷變化的時代中,真正贏在邏輯思考力!
人們都有他良知的一面,遇見困難、挑戰。我們原本會清楚知道該求助、會設法找方法克服,然而為何隨著歲月成長,良知會慢慢消息,這留給讀者去思考。近期在閱讀史蒂芬柯維之成功習慣,提及良知的重要性,才慢慢開始去回想成長背景中,有些良知在個人習性上慢慢隱藏與消失,有此緣分慢慢去回想何謂良知?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談論品德是諸位大師,擺在第一位重要性格,沒有誠信與正直,根本免談成功,故事分享了史蒂芬。柯維、巴菲特與風險投資人,如何看待品德的,而沒有品德的人,會很難走回正途,因為他們已經漸漸習慣,用背叛與欺騙,迅速獲得回報,呼籲每個人最看重的就是自我德性。
羅雲師兄 在《大智度論》裡面,有談到許多不錯的佳句、值得省思的話。《大智度論》裡面提到,我們的「業」除了「造作」以外,還有「積集」,那麼在《成實論》裡面就有四句。
Thumbnail
關於「追求不費力」這點,《卡片盒筆記》一書中所研究的筆記盒創始使用者,多產的魯曼不僅強調從來不強迫自己去做不想做的事,甚至還說過:「我只做容易做的事。我只寫下我當下知道怎麼進行的東西。如果我有片刻猶豫,我會先擱在旁邊,去做別的事。」
Thumbnail
 學習不在於快樂或不快樂,更不是僵化的教育體制比開放符合人性與能激發學習興趣的課程好,而是要讓學生有韌性能夠處理自己的挫折與壓力才是重點。 學習過程的瓶頸是挫折,課業之外有趣好玩的誘惑又太多了,如何對抗自己好逸惡勞的天性也是很大的挑戰,同時如何舒解無所不在的壓力也是容易被忽略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