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0|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新時代大學隨想15:為什麼我們要唸大學?

沒想到不知不覺間,這系列的專題也來到了第十五篇

這次的主題,我想要回答一個大多數的高中職生,或是大學生想知道的問題(當然,我也曾是其中之一)——為什麼我們要唸大學?

身為一個即將大四畢業的過來人,我必須承認——雖然我完全不認同這樣的現象,但在現在的社會,擁有大學學歷,確實會擁有比其他人更多的好處。

雖然學歷歧視是一種應該被批評的社會現象,但不可否認學歷依然對於職涯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唸大學的理由1:學歷不等於能力,但學歷會影響別人如何評價你的能力

必須說,現在的職場環境還是很現實——沒有大學學歷先在人資那邊被刷一半,最後再來看你唸的大學。當然,「學歷不等於能力」,我也相當反感職場內部的學歷歧視,但除了像唐鳳那樣的超級天才,或是像比爾蓋茲、賈伯斯一樣本身能力或經歷亮眼到不需要依賴學歷證明自己的人,社會上在評價「一般人」的能力時,依然會先看你的學歷。

有些人會說:「學歷只會影響你的前幾份工作,之後的工作就是看你的能力。」但職場上的經歷會有「滾雪球效應」— —第一、第二份工作會影響到未來的其他工作,而前幾份工作又會影響到未來的工作發展。所以除非本身能力或經歷夠強,足以不需要靠學歷就找到好工作,我還是會勸學弟妹們先拿到基本的大學學歷。

職場上的經歷會有「滾雪球效應」,除非本身智力或能力強到足以不靠學歷就找到好工作,否則還是需要透過學歷取得第一份工作,替未來的職涯發展鋪路。

唸大學的理由2:擁有大學學歷後,人生的選擇也更多

第二點和第一點有些關聯:在現在「人人都有大學唸」的情況下,大多數的正職工作都會要求大學學歷。不要求大學學歷的工作大多數都是兼職,或是沒有技術門檻的低薪工作。

許多人會把矛頭指向當年李遠哲和吳京推動廣設大學政策,但實際上廣設大學—或者用社會學的專有名詞來說叫做「高等教育大眾化」—是許多已開發國家,以及發展較好的開發中國家都有的問題,不是只有台灣。在這樣的情況下,「擁有大學學歷」能擁有的機會,自然比沒有大學學歷的人更多。

另一方面,從階級流動的角度來看,基本的大學學歷,也能夠讓更多底層階級的家庭多一個改變現狀的機會— —即使是某些一般刻板印象中「沒那麼好的學校」,依然是被承認的大學學歷,無論是考國考,或是到外面工作,起碼有一份基礎學歷能夠得到工作機會。

基本的大學學歷,也能夠讓更多底層階級的家庭多一個改變現狀的機會— —即使是某些一般刻板印象中「沒那麼好的學校」,依然是被承認的大學學歷。

唸大學的理由3:大學的同儕與老師,都是未來人生的寶貴資產

除了前面提到的工作、職涯發展之外,大學還有一樣難以取代的優勢,就是學校裡的老師與同儕。

因為少了競爭與利益衝突,和職場相比,校園內的人際關係相對單純,無論是社團、校(系)隊等因共同興趣而結成的團體,或是宿營、迎新等聯誼活動,都是在校期間結交朋友的好機會,而這些在大學期間結交的好友,都有可能在未來成為你人生的貴人。

除了同學以外,大學的教授們也可能成為你重要的資源,尤其在考研究所、找工作/實習的時候,經常會需要教授的協助。另一方面,很多教授本身人脈就相當廣闊,透過教授的人脈,也可能得到許多其他人沒有的機會。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說,我的第二份實習是在順益原住民博物館做教育推廣工作,這份實習就是在系上教授的介紹下找到的。

大學除了課業學習之外,也有許多豐富的社團與活動讓大家能夠認識志同道合的好友,這些人都有可能在未來成為人生的貴人

小結:大學學歷非必要,但要打破學歷歧視,還是要靠自己的力量

文章的最後,我想分享我對大學學歷的態度:大學學歷不是必要,我也反對一切對於學歷的歧視,但並不是每個人都像我一樣,社會上對於沒有大學學歷的人還是有許多偏見。

面對社會上對學歷的歧視與偏見,我們可以選擇兩條路,一是強化自己本身的能力與經歷,讓自己能夠不靠學歷就得到社會的認可;一是乖乖遵照社會上的遊戲規則,等自己成為公司的主管,或是有聲量的重要人物後,再一步步打破學歷歧視。唯有我們自己做出改變,才能打破社會上的成見,讓未來的職場能夠真正以工作能力來評斷一個人適不適合這個職位。

唯有我們自己做出改變,才能打破學歷歧視,讓未來的職場能夠真正以工作能力來評斷一個人適不適合這個職位。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蔚藍Azur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