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札記 :《觀光客的凝視》後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繼第一篇《觀光客凝視》讀後感,新思考了一個疑問:觀光旅行的異議?

文化觀光大致主題圍繞著,觀光是什麼, 觀光等同旅行嗎? 觀光客旅客到底想要看到什麼?觀光時的文化禁忌?遇上文化衝突時我們怎麼應對?

書中:觀光不等於旅行,之前完全沒有去思考過兩者之間的差別。

經過深思後才悟到原來旅行不等同觀光。即使都是出遠門,看似差不多,但歷史脈絡卻是不同,旅行一詞自古以有的概念,而早期旅行者都比較不願踏上旅程,出發不保證回家;觀光則相反,保障回家的出遊。

而觀光成為一種工業,從書籍中得知約莫是18世紀末兩個大革命之後才有可能,開啟一種全新的「觀光」生活,經濟好後才有可能促進觀光的。

明白了古時的旅行定義與現代觀光的庸俗,比較好理解差別,都是移動但一種較深一種較淺的移動。

另外從這幾個主題中,還發現有趣的點則是大部分人似乎不太喜歡被叫成:「觀光客。」為什麼?

我想也是關於深淺問題,因為觀光讓人感覺膚淺的表面,就像我們經常嘲侃的「上車睡覺、下車尿尿」之類的觀光團客,但又確實大眾觀光的旅遊就是如此。

另一論點,我們的歡樂是建造在別人痛苦之上。雖說我這麼說有點誇飾,不過現代人的觀光是某些人的休閒,反之也是某些人的工作。上述我也提到,經濟好才會有觀光業的興起。

整個休閒產業,是資本主義下的產品,大家工作就去休閒消費,難得休閒時間,又遭到商人勸敗而又成為消費者,如此大迴圈就是工作生產-休閒消費的無限迴圈。但這好似也是現在人們的生活模式,我們幾乎逃離不了。

觀光旅行者們到底想要看到什麼?無論被看或自己看,我的概念是,要看到什麼取決於年紀,想看多年紀長一點會自己看到不同的風景,事前功課做的非常足,而年紀稍輕一點,則是看景點的爆紅度,去捕捉一下風景。

另外被看的是各地方各國建構出來的形式樣貌,而自己看到的是取決於自己的深度。旅遊到某些地方,無論坐飛機、旅館、走景點,我們幾乎有一樣的心理,對於團客會多個白眼不屑,就是如我上呈述的觀光讓人感覺膚淺的表面,而大家喜歡自己稱為旅人。觀光客嘈雜,旅人多了一份高尚的文青氣息。

不過在觀光或者旅行體驗中,我想都能稱之為假旅行,假快感,因為旅行觀光上看到的也是被建構的。也可以想的簡單點,都是出去玩嘛,為什麼我們想要出去都是背後原因作祟,資本主義下的我們,總覺得眼前的人生辛苦,嚮往他方尋找「本真的自我」,大部分人都有這樣渴望,雖然無奈,但確實我們看到的他方都只是舞台上的演出,現代人都有一顆必須被安撫的心,因此忍不住就是要觀光。

對人類社會來說,觀光旅遊由興趣成為一種產業是福還是禍?

一樣圍繞著「我們的歡愉是建造在別人的痛苦」。旅程上難免會遇到或多或少的文化禁忌及衝突,我們是否給予尊重及遵守?有時我們有意無意的的冒犯都是造成別人的困擾。

各自民族有自己的獨特性及禁忌,各自有自己文化的發展及生活方式,觀光產業的興起,伴隨著大量的遊客,科技的進步攝也伴隨著我們隨時記錄每一刻,文化空間成為所有參與者所需理解與反思的,而其中了解差異尤為重要,這經常成為旅客需重新學習與理解的知識板塊。

文化的差異經常造成雙方的窘境,若我們在出國前,多利用一點時間觀看一些文章,就能避免踏入禁忌給予尊重,當個好旅客,其實不安份的終究是人心,觀光經常無能為力。若政府能大力推動人民在出國前務必做好行前功課,充分了解對方,我想這也是提升國民素質的一項功課,在國際間對於台灣的評價會更好。

avatar-img
6會員
31內容數
📍透過閱讀分享知識,並為所有熱愛書本與探索的人提供一個豐富心靈角落 📍書本不僅是知識的載體,更是一輩子的財富帶我們通往世界的鑰匙,相信閱讀越富貴 🌟不論是尋求深刻的文字旅程,還是想瞭解東南亞的獨特風情,希望我的分享能帶來一場富足有趣的閱讀之旅。讓我們一起讀書讀人讀世界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Fukuei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書中可以簡單的認識一些閱讀方法,但沒有太大的新方法與其他閱讀方法的書籍沒有太大差異。若是剛開始接觸閱讀的讀者,本書能為您介紹為什麼要讀書,能讓您獲得什麼,簡單的閱讀方法。 作者一開始先告訴我們為什麼要看書。海量資訊時代,手機電腦隨時都能得到資訊,為什麼還要看書呢?確實,這句話曾經也在我心中是個
觀光旅遊從久遠時期至今,已從上層社會至下層社會變成現在全民運動,無論是個人旅遊,家庭旅遊,朋友齊聚旅遊,只要是離開現實生活換到另一個與規律生活不一樣的環境,大部份的人好像就此獲得解脫。 而我們觀光的過程,絕大部分的人會拿起手機或相機攝影,將美好的人事物記錄下來。 現在很多時候好像會聽聞某間店成為網
讀書的目的是能輸出,讓知識為自己所用。是否覺得讀了很多本書,覺得懂了,但又常忘記內容?想說出什麼卻又好像不知道怎麼說?作者書中告訴我們,質比量還要重要。沒有真正的學習輸出,讀再多書也還是忘記。 想要解決這樣的困境,要學習如何輸出。講書即是一種高效的輸出方式。 這本書,用自己的方式整理,分成了三個部
在本書中印想較深刻的即是作者以實際參與並詳細記錄了陸客八日團,並提出作者觀察及詮釋:在台灣如何上演「一中」。 但是我很疑惑,地陪導遊及攤販基本上都是台灣人,說出的言論真的能代表心中的真實聲音嗎?有沒有可能只是為了接待大陸客,為謀生而說的一套說法詞? 陸客來台的旅遊,是對岸政府加深給自己人
之前閱讀中東相關書籍,覺得很亂好複雜。在2015年時,有看過宋鴻兵的鴻觀節目,其實那時候也是聽的不是很懂。什麼什葉派,遜尼派,其實國際新聞上常常在報導,僅止於粗略的認識也沒太放在心上。 但在這年代竟然又發生了第六次戰爭,藉此機會重新理了個頭緒,為了讓自己更好理解中東的歷史,藉此整理筆記摘錄了重點,
雖然韓國相關人事物已環繞在我們生活當中已多年。 但對於韓國我真的完全不熟悉,也沒想過出國會想特別去的國家。今年因朋友找出國,就是去韓國首爾。 我對於韓國的基本印象就是關於一切美的事物,時尚,購物,逛街,美容…等。為什麼會拾起此本書閱讀?畢竟去一次韓國,想去一些古蹟景點觀光,趁機瞭解一下韓國歷史,
書中可以簡單的認識一些閱讀方法,但沒有太大的新方法與其他閱讀方法的書籍沒有太大差異。若是剛開始接觸閱讀的讀者,本書能為您介紹為什麼要讀書,能讓您獲得什麼,簡單的閱讀方法。 作者一開始先告訴我們為什麼要看書。海量資訊時代,手機電腦隨時都能得到資訊,為什麼還要看書呢?確實,這句話曾經也在我心中是個
觀光旅遊從久遠時期至今,已從上層社會至下層社會變成現在全民運動,無論是個人旅遊,家庭旅遊,朋友齊聚旅遊,只要是離開現實生活換到另一個與規律生活不一樣的環境,大部份的人好像就此獲得解脫。 而我們觀光的過程,絕大部分的人會拿起手機或相機攝影,將美好的人事物記錄下來。 現在很多時候好像會聽聞某間店成為網
讀書的目的是能輸出,讓知識為自己所用。是否覺得讀了很多本書,覺得懂了,但又常忘記內容?想說出什麼卻又好像不知道怎麼說?作者書中告訴我們,質比量還要重要。沒有真正的學習輸出,讀再多書也還是忘記。 想要解決這樣的困境,要學習如何輸出。講書即是一種高效的輸出方式。 這本書,用自己的方式整理,分成了三個部
在本書中印想較深刻的即是作者以實際參與並詳細記錄了陸客八日團,並提出作者觀察及詮釋:在台灣如何上演「一中」。 但是我很疑惑,地陪導遊及攤販基本上都是台灣人,說出的言論真的能代表心中的真實聲音嗎?有沒有可能只是為了接待大陸客,為謀生而說的一套說法詞? 陸客來台的旅遊,是對岸政府加深給自己人
之前閱讀中東相關書籍,覺得很亂好複雜。在2015年時,有看過宋鴻兵的鴻觀節目,其實那時候也是聽的不是很懂。什麼什葉派,遜尼派,其實國際新聞上常常在報導,僅止於粗略的認識也沒太放在心上。 但在這年代竟然又發生了第六次戰爭,藉此機會重新理了個頭緒,為了讓自己更好理解中東的歷史,藉此整理筆記摘錄了重點,
雖然韓國相關人事物已環繞在我們生活當中已多年。 但對於韓國我真的完全不熟悉,也沒想過出國會想特別去的國家。今年因朋友找出國,就是去韓國首爾。 我對於韓國的基本印象就是關於一切美的事物,時尚,購物,逛街,美容…等。為什麼會拾起此本書閱讀?畢竟去一次韓國,想去一些古蹟景點觀光,趁機瞭解一下韓國歷史,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如果問我為何會喜歡《零度分離》,我的答案會是,因為這部小說不是那種,讀者想要一邊閱讀,一邊喬當偵探,想要揣測作者的下一步到底要布什麼局,就真能成功預期得到下一頁的內容會有什麼,的那種奇妙故事。換句話說,《零度分離》的故事,就是許多人期待在電影中看到的「神展開與奇連結」。
本文主題聚焦於憂鬱症患者的悲傷以及處理悲傷及負面情緒的方法。藉著對《憂鬱症自救手冊》關於悲傷的討論,作者也分享自身對悲傷與淚水的經驗,流淚是接納脆弱,釋放情緒不壓抑它的好方式。心理諮商中,個案談及某件經驗時的流淚是值得被重視的,這代表談話內容有觸及到個案內心深層的一面,值得諮商者與個案一起深入探究。
總之呢! 閱讀的張力不會太搖擺,需要時間醞釀像泡茶那樣。 而這趟閱讀是跳耀式且未完成,但明顯的從書本外觀看來,已有了翻閱的溫度與形狀,是一本可以隨手翻來的讀物,真切地療心,很溫暖一如那望去黃澄澄的書封,褪去後書皮有一花瓶豎立;書底有一貓點綴,不曉得是不是虎吉。
「人就是在這樣的年紀結婚,在這樣的年紀生下第一個小孩,在這樣的年紀選擇職業。總有一天,我們會知道、會懂得很多事,可是已經太遲了,因為整個人生已經在我們一無所知的年紀成了定局。」──米拉妲。
分享對閱讀的看法時,經常會提到一點:同一本書,每個人讀到的東西都不一樣。所以,聽一個人介紹書,只能幫助我們認識說書的人,卻不能幫助我們認識自己。
英文書名《The Geography of Genius》,可以理解成「天才地理學」,不過這本書涵蓋的層面很廣,更像是側寫什麼樣的社會風氣、文化、環境可以孕育天才。因為天才的誕生除了其個人天賦以外,外在環境的影響同等重要!
如果問我為何會喜歡《零度分離》,我的答案會是,因為這部小說不是那種,讀者想要一邊閱讀,一邊喬當偵探,想要揣測作者的下一步到底要布什麼局,就真能成功預期得到下一頁的內容會有什麼,的那種奇妙故事。換句話說,《零度分離》的故事,就是許多人期待在電影中看到的「神展開與奇連結」。
本文主題聚焦於憂鬱症患者的悲傷以及處理悲傷及負面情緒的方法。藉著對《憂鬱症自救手冊》關於悲傷的討論,作者也分享自身對悲傷與淚水的經驗,流淚是接納脆弱,釋放情緒不壓抑它的好方式。心理諮商中,個案談及某件經驗時的流淚是值得被重視的,這代表談話內容有觸及到個案內心深層的一面,值得諮商者與個案一起深入探究。
總之呢! 閱讀的張力不會太搖擺,需要時間醞釀像泡茶那樣。 而這趟閱讀是跳耀式且未完成,但明顯的從書本外觀看來,已有了翻閱的溫度與形狀,是一本可以隨手翻來的讀物,真切地療心,很溫暖一如那望去黃澄澄的書封,褪去後書皮有一花瓶豎立;書底有一貓點綴,不曉得是不是虎吉。
「人就是在這樣的年紀結婚,在這樣的年紀生下第一個小孩,在這樣的年紀選擇職業。總有一天,我們會知道、會懂得很多事,可是已經太遲了,因為整個人生已經在我們一無所知的年紀成了定局。」──米拉妲。
分享對閱讀的看法時,經常會提到一點:同一本書,每個人讀到的東西都不一樣。所以,聽一個人介紹書,只能幫助我們認識說書的人,卻不能幫助我們認識自己。
英文書名《The Geography of Genius》,可以理解成「天才地理學」,不過這本書涵蓋的層面很廣,更像是側寫什麼樣的社會風氣、文化、環境可以孕育天才。因為天才的誕生除了其個人天賦以外,外在環境的影響同等重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次半自助旅行點燃了體內的旅遊魂,這才發現自己熱愛以自主探索方式去看世界去看人。
台灣剛開始開放觀光時,一般的民眾先去的都是東南亞! 那個時候回來的人,開口閉口都是當地的窮和落後。慢慢地,我們開始去享受當地沒有工業的自然景觀,也理解到我們眼中的窮,卻是當地人舒適悠閒的生活。 隨著時變境遷,我們也慢活了起來。當然,心境和當地人是不同的,但結果好像沒有什麼不同!只是我們選擇了如此
Thumbnail
本文從新自由主義的視角以及其中的政治力量切入,討論在現今的社會中,以觀光為主的地方創生會遭遇到什麼樣的難題。文章指出觀光發展可能帶來的分配不正義及新自由主義對地方創生的影響。最後,我們更將走入地方,探討實際的地方創生風景。
柬埔寨觀光業發展複雜,始於英國旅行者Thomas Cook,逐漸擴展至文化觀光、娛樂觀光、生態觀光和志工觀光等領域。觀光對柬埔寨的影響和成效雖逐步凸顯,但亦伴隨著文化、經濟和環境問題。本文探討柬埔寨觀光發展、當地居民觀點和觀光業對當地影響等議題。
Thumbnail
對我而言,旅行的意義是多采多姿的,從年少的憧憬到隨著年齡增長的思考,旅行意義不斷變化。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對旅行觀唸的轉變,認為應該用心感受當地文化和人情才能真正體會旅行的意義。他喜歡紀錄旅行的點滴,這些回憶成為了他的寶藏。此外,他更傾向於在國內進行深度旅行,探索臺灣的風土人情。
09/14/2018 人が澄む 旅行的意義昇華   這些年,我常出國。 出國的目的當然就是工作。 因此去了不少地方,雖談不上見多識廣,但倒也真看了不少觀光景點。 一個旅程,至少要看上百個景點。 也因此出國觀光對我早己沒有任何意義。 與其大老遠跑去看教堂,古堡,皇宮,古蹟。 我寧可和
旅遊是為了擴展眼界,學會謙虛 前言 有的時候舒適圈待久了,真的是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有的時候同溫層後久了,真的是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自己旅遊過幾個國家,覺得已經不容易了—比起那些一輩子沒出過國,或者不可能有機會出國的人來說—。看到人家有點吹噓的提到自己旅遊過三十幾個國家,哇,一聲,
Thumbnail
段義孚的《浪漫主義地理學》一書,探討代表科學理性的地理學與代表浪漫情懷的浪漫主義之間的關係;就我個人的經驗來說,也可以套用在當代旅行的現象,甚至從中反思:透過不舒服的壯遊,透過探索,人們可以找到自我、挖掘未知,實現內心深處的渴望。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次半自助旅行點燃了體內的旅遊魂,這才發現自己熱愛以自主探索方式去看世界去看人。
台灣剛開始開放觀光時,一般的民眾先去的都是東南亞! 那個時候回來的人,開口閉口都是當地的窮和落後。慢慢地,我們開始去享受當地沒有工業的自然景觀,也理解到我們眼中的窮,卻是當地人舒適悠閒的生活。 隨著時變境遷,我們也慢活了起來。當然,心境和當地人是不同的,但結果好像沒有什麼不同!只是我們選擇了如此
Thumbnail
本文從新自由主義的視角以及其中的政治力量切入,討論在現今的社會中,以觀光為主的地方創生會遭遇到什麼樣的難題。文章指出觀光發展可能帶來的分配不正義及新自由主義對地方創生的影響。最後,我們更將走入地方,探討實際的地方創生風景。
柬埔寨觀光業發展複雜,始於英國旅行者Thomas Cook,逐漸擴展至文化觀光、娛樂觀光、生態觀光和志工觀光等領域。觀光對柬埔寨的影響和成效雖逐步凸顯,但亦伴隨著文化、經濟和環境問題。本文探討柬埔寨觀光發展、當地居民觀點和觀光業對當地影響等議題。
Thumbnail
對我而言,旅行的意義是多采多姿的,從年少的憧憬到隨著年齡增長的思考,旅行意義不斷變化。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對旅行觀唸的轉變,認為應該用心感受當地文化和人情才能真正體會旅行的意義。他喜歡紀錄旅行的點滴,這些回憶成為了他的寶藏。此外,他更傾向於在國內進行深度旅行,探索臺灣的風土人情。
09/14/2018 人が澄む 旅行的意義昇華   這些年,我常出國。 出國的目的當然就是工作。 因此去了不少地方,雖談不上見多識廣,但倒也真看了不少觀光景點。 一個旅程,至少要看上百個景點。 也因此出國觀光對我早己沒有任何意義。 與其大老遠跑去看教堂,古堡,皇宮,古蹟。 我寧可和
旅遊是為了擴展眼界,學會謙虛 前言 有的時候舒適圈待久了,真的是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有的時候同溫層後久了,真的是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自己旅遊過幾個國家,覺得已經不容易了—比起那些一輩子沒出過國,或者不可能有機會出國的人來說—。看到人家有點吹噓的提到自己旅遊過三十幾個國家,哇,一聲,
Thumbnail
段義孚的《浪漫主義地理學》一書,探討代表科學理性的地理學與代表浪漫情懷的浪漫主義之間的關係;就我個人的經驗來說,也可以套用在當代旅行的現象,甚至從中反思:透過不舒服的壯遊,透過探索,人們可以找到自我、挖掘未知,實現內心深處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