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札記:《吊燈裡的巨蟒》「中國因素」成為全球性的課題,在台灣如何上演「一中」?

閱讀札記:《吊燈裡的巨蟒》「中國因素」成為全球性的課題,在台灣如何上演「一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本書中印想較深刻的即是作者以實際參與並詳細記錄了陸客八日團,並提出作者觀察及詮釋:在台灣如何上演「一中」。 但是我很疑惑,地陪導遊及攤販基本上都是台灣人,說出的言論真的能代表心中的真實聲音嗎?有沒有可能只是為了接待大陸客,為謀生而說的一套說法詞? 陸客來台的旅遊,是對岸政府加深給自己人民的洗腦模式其中一環。 歷史教育為主,觀光旅遊為輔,加深人民信任政府的其中一環。 從兩個角度切入,從歷史教育層面,地陪導遊敘事。

歷史教育方面,政治對立的背景下,兩岸教科書對於歷史的表述、解釋不盡相同,同樣的中國歷史,兩岸教課書就是不同,讀到理解的就是不一樣。經常聽到「台灣是中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對岸遊客讀到的歷史與台灣不一樣,遊客基本對於一中想法不會有太大變動,照作者敘述出來,大部分人基本上應該覺得是到自己國家的某個省份遊玩,讓遊客見證台灣是屬中國。 而導遊亦占了一大重要角色,旅行社的行程為導遊敘事安排造訪地點所用,所以成為一種用來展示台灣是中國觀光一部分的腳本大綱,安排者可以選擇如何展演台灣作為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行程上所有的部分都是由旅行社安排,連人當然也會精心挑過,很難得知導遊或攤販真實心聲。且絕對會精心安排,就算導遊想要講述自己的言論,很快會有旅客反映,很容易就被撤換。

我想這是一場失真的旅遊吧,換言之,就是兩岸觀光景點與人潮流動所創造的空間是經過舞台管理設計呈現的,避免中國多數遊客親中統一的立場與台灣多數持反對統一立場出現不和諧或衝突的表現。 結論可以這樣說就是「各說各話」,而導遊攤販的心理聲音狀況,我認為也只有兩種,第一即是親中的為同胞介紹古蹟景點,第二則為謀生而見鬼說鬼話見人說人話的一種謀生術,但心中實際則無太多感覺。 「一中」這個詞,實在敏感。我認為像導遊此工作,尤其對象是陸客的,也許經常在景點介紹時,可能很多台灣旅客聽到時也許會白眼一下,但我認為這樣的現象往後還是會經常發生,如新聞上藝人被迫表態但有可能實際心聲不一定是他發言那樣,明明大家都知道會有這樣的現象,但卻還是出言罵人,但現在兩岸經商交流那麼頻繁,這種口是心非的現象實在有趣。

avatar-img
生活中的文化線索|富貴觀人記事 Fukuei’s Notes
10會員
42內容數
這裡是一個寫字的人,安放觀察與情感的角落。 有些生活寫得太慢,才有餘味;有些文化不夠近,才值得靠近。 如果你喜歡安靜讀字,也許可以在這裡停留一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之前閱讀中東相關書籍,覺得很亂好複雜。在2015年時,有看過宋鴻兵的鴻觀節目,其實那時候也是聽的不是很懂。什麼什葉派,遜尼派,其實國際新聞上常常在報導,僅止於粗略的認識也沒太放在心上。 但在這年代竟然又發生了第六次戰爭,藉此機會重新理了個頭緒,為了讓自己更好理解中東的歷史,藉此整理筆記摘錄了重點,
雖然韓國相關人事物已環繞在我們生活當中已多年。 但對於韓國我真的完全不熟悉,也沒想過出國會想特別去的國家。今年因朋友找出國,就是去韓國首爾。 我對於韓國的基本印象就是關於一切美的事物,時尚,購物,逛街,美容…等。為什麼會拾起此本書閱讀?畢竟去一次韓國,想去一些古蹟景點觀光,趁機瞭解一下韓國歷史,
即使每天有看財經新聞的習慣,卻還是缺乏融會貫通的能力。更知道,閱讀財經書籍是一種提高經濟知識和理解投資、理財等議題的重要途徑,但是一直是處於吸收碎片知識的處境。 很感謝作者們試圖用簡單的方式寫出來給大眾理解,作者們幾乎都有財經金融背景。寫得很淺顯易懂還搭配圖表。從景氣動向,財經政策,產業新聞到
「你要說出來啊,我才知道啊」,「說了你還不是一樣」,「算了算了,跟你沒辦法做溝通啦」 這幾句話會不會覺得很孰悉?有時候一些狀況,就是一般家庭的日常生活吵架小事。好像華人家庭的通病,都是如此-缺乏溝通。 一旦吵起來說話是最難聽也最兇。大部分是不知該如何開口,才造成隔閡。然而也是因為家人,容忍度能夠
作者:林萃芬-諮商心理師 從書中解析腳色人格特質,探索天賦潛能,洞悉心理狀態,讓自己度過各種難關。書中能讓自我理解是屬於鬼滅裡的哪一種人格?如何更認識自己? 書摘重點整理以及心得整理: CH1 鬼滅重點主角群角色分析 >竈門炭治郎:源源不斷的正能量,同理每個人的處境 1. 無條件的
一、這本書是誰寫的? 劉潤,中國著名商業顧問。 二、誰需要閱讀這本書?​ 此書適合能洞察清楚事世的邏輯思維以及每件事的問題根本,進而採取解決之道之人閱讀。 三、這本書可以帶來哪些幫助?​ 讓思緒更清晰,透過理解底層邏輯源於不同中的相同,變化背後之不變,採取相對應策略,不斷創造新方法。更清楚的說
之前閱讀中東相關書籍,覺得很亂好複雜。在2015年時,有看過宋鴻兵的鴻觀節目,其實那時候也是聽的不是很懂。什麼什葉派,遜尼派,其實國際新聞上常常在報導,僅止於粗略的認識也沒太放在心上。 但在這年代竟然又發生了第六次戰爭,藉此機會重新理了個頭緒,為了讓自己更好理解中東的歷史,藉此整理筆記摘錄了重點,
雖然韓國相關人事物已環繞在我們生活當中已多年。 但對於韓國我真的完全不熟悉,也沒想過出國會想特別去的國家。今年因朋友找出國,就是去韓國首爾。 我對於韓國的基本印象就是關於一切美的事物,時尚,購物,逛街,美容…等。為什麼會拾起此本書閱讀?畢竟去一次韓國,想去一些古蹟景點觀光,趁機瞭解一下韓國歷史,
即使每天有看財經新聞的習慣,卻還是缺乏融會貫通的能力。更知道,閱讀財經書籍是一種提高經濟知識和理解投資、理財等議題的重要途徑,但是一直是處於吸收碎片知識的處境。 很感謝作者們試圖用簡單的方式寫出來給大眾理解,作者們幾乎都有財經金融背景。寫得很淺顯易懂還搭配圖表。從景氣動向,財經政策,產業新聞到
「你要說出來啊,我才知道啊」,「說了你還不是一樣」,「算了算了,跟你沒辦法做溝通啦」 這幾句話會不會覺得很孰悉?有時候一些狀況,就是一般家庭的日常生活吵架小事。好像華人家庭的通病,都是如此-缺乏溝通。 一旦吵起來說話是最難聽也最兇。大部分是不知該如何開口,才造成隔閡。然而也是因為家人,容忍度能夠
作者:林萃芬-諮商心理師 從書中解析腳色人格特質,探索天賦潛能,洞悉心理狀態,讓自己度過各種難關。書中能讓自我理解是屬於鬼滅裡的哪一種人格?如何更認識自己? 書摘重點整理以及心得整理: CH1 鬼滅重點主角群角色分析 >竈門炭治郎:源源不斷的正能量,同理每個人的處境 1. 無條件的
一、這本書是誰寫的? 劉潤,中國著名商業顧問。 二、誰需要閱讀這本書?​ 此書適合能洞察清楚事世的邏輯思維以及每件事的問題根本,進而採取解決之道之人閱讀。 三、這本書可以帶來哪些幫助?​ 讓思緒更清晰,透過理解底層邏輯源於不同中的相同,變化背後之不變,採取相對應策略,不斷創造新方法。更清楚的說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如果問我為何會喜歡《零度分離》,我的答案會是,因為這部小說不是那種,讀者想要一邊閱讀,一邊喬當偵探,想要揣測作者的下一步到底要布什麼局,就真能成功預期得到下一頁的內容會有什麼,的那種奇妙故事。換句話說,《零度分離》的故事,就是許多人期待在電影中看到的「神展開與奇連結」。
本文主題聚焦於憂鬱症患者的悲傷以及處理悲傷及負面情緒的方法。藉著對《憂鬱症自救手冊》關於悲傷的討論,作者也分享自身對悲傷與淚水的經驗,流淚是接納脆弱,釋放情緒不壓抑它的好方式。心理諮商中,個案談及某件經驗時的流淚是值得被重視的,這代表談話內容有觸及到個案內心深層的一面,值得諮商者與個案一起深入探究。
總之呢! 閱讀的張力不會太搖擺,需要時間醞釀像泡茶那樣。 而這趟閱讀是跳耀式且未完成,但明顯的從書本外觀看來,已有了翻閱的溫度與形狀,是一本可以隨手翻來的讀物,真切地療心,很溫暖一如那望去黃澄澄的書封,褪去後書皮有一花瓶豎立;書底有一貓點綴,不曉得是不是虎吉。
如果問我為何會喜歡《零度分離》,我的答案會是,因為這部小說不是那種,讀者想要一邊閱讀,一邊喬當偵探,想要揣測作者的下一步到底要布什麼局,就真能成功預期得到下一頁的內容會有什麼,的那種奇妙故事。換句話說,《零度分離》的故事,就是許多人期待在電影中看到的「神展開與奇連結」。
本文主題聚焦於憂鬱症患者的悲傷以及處理悲傷及負面情緒的方法。藉著對《憂鬱症自救手冊》關於悲傷的討論,作者也分享自身對悲傷與淚水的經驗,流淚是接納脆弱,釋放情緒不壓抑它的好方式。心理諮商中,個案談及某件經驗時的流淚是值得被重視的,這代表談話內容有觸及到個案內心深層的一面,值得諮商者與個案一起深入探究。
總之呢! 閱讀的張力不會太搖擺,需要時間醞釀像泡茶那樣。 而這趟閱讀是跳耀式且未完成,但明顯的從書本外觀看來,已有了翻閱的溫度與形狀,是一本可以隨手翻來的讀物,真切地療心,很溫暖一如那望去黃澄澄的書封,褪去後書皮有一花瓶豎立;書底有一貓點綴,不曉得是不是虎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