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影評|《年少日記》獻給所有年少破碎的心──成長很痛,但你的心有人在聽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年少日記》電影劇照/光年映畫

《年少日記》電影劇照/光年映畫

樓梯一圈圈迴旋,繞著、轉啊,像是漫長蜿蜒的人生。男孩爬著樓梯向上,他抬頭看向頂樓,往上爬就是天台,好像那裡就是長大後的美好人生,好像那裡就是生命所有困頓的出口,於是他一步一步踏著階梯,走向天台。

男孩懸在天台的矮牆邊,小小的背影好安靜,好清淡,幾乎就要融進整個城市的背景裡,就要看不見。是不是就像他說的,他是個不重要的人,於是消失也沒有關係。最後他一躍而下。你的心被揪緊了,在那個幾近心碎的霎那,又看見男孩在天台外衍伸出去的小平台站了起來。你鬆了一口氣,想著生命永遠都還有一點點轉折或一點點機會吧。

但真的是這樣嗎?

《年少日記》電影劇照/光年映畫

《年少日記》電影劇照/光年映畫

那年天台上的男孩交錯著如今的鄭 sir,兩個時空並進,翻開年少日記的契機來自鄭 sir 班上某位學生的一封遺書。文字是一種召喚術,可以串起不同的人生,以及喚起一些被遺忘的(或者假裝遺忘的)傷痕。遺書上寫著「我是個不重要的人」,淡淡淺淺的字直直銳利地穿過生命,從垃圾桶中的遺書出發,穿越鄭 sir 的記憶,以及那本又被翻起的年少日記,最後穿回了那年寫下的日記,銳利的記憶從男人的心穿進了那年男孩的靈魂。

「鄭有傑,你這個垃圾!」走上天台的男孩,對著城市放聲大喊。

鄭 sir 翻開日記,同時翻開了所有傷痛的過去,畫面一幕幕出現──被父親責打的日常、言語的侮辱、同儕的訕笑、永遠比不上的優秀弟弟,在他生活中所有的一切,如此多看似微小的事物,都是會刮人的碎片。男孩把自己泡在充滿碎玻璃的小池中,日日夜夜刮著靈魂。但他仍然好愛,好愛身邊的一切;他仍然期待,期待長大的可能。

《年少日記》電影劇照/光年映畫

《年少日記》電影劇照/光年映畫

男孩翻著漫畫,漫畫角色喊著:「總有一天你會長大,成為你想成為的大人,你要加油!」帶著這樣一份期待,男孩在碎玻璃水池中努力泅泳,可你見到水池滿是鮮血,那是靈魂的傷,染紅了整個年少。男孩在車上嗚咽和母親說,他睡不好,是不是該去看精神科,母親狠狠回道那是神經病才看的,你是神經病嗎?他沒說話。車上安靜,徹夜安靜,也許整個童年都因此而沉寂。

總有一天你會長大。鄭 sir 以大人的姿態翻著日記,回望那些過往不敢直視的傷痕,同時試著想找出寫下遺書的同學究竟是誰。鄭 sir 明白所有的成長都需要被理解和陪伴,更需要被傾聽。年少總總都是過程,那些不開心與傷痛,也許無法被真正解決,但有機會被跨過。不過前提是有人能溫柔善待你的破碎。所以鄭 sir 溫柔地對著學生們說:「我未必可以幫到你,但我會陪著你。」

《年少日記》電影劇照/光年映畫

《年少日記》電影劇照/光年映畫

導演卓亦謙從自身成長經歷,以及身邊友人輕生的經驗,端出了自己的私密,寫下一本獻給所有人的溫柔的日記。這本日記不只是鄭有傑的日記,更是導演自己的生命手札,也可能是當代人所遭遇的經驗總和。

談到飾演主角鄭 sir 的盧鎮業,導演表示「他不算是那種標準的靚仔,但他有一種魅力,有一種神秘感,我看著這個人,覺得他為何會這麼溫柔?是不是他內心有一些碎片破裂了?這種感覺就很像我心目中的鄭 sir。」

重點是那句「他內心有一些碎片破裂了」,後來的他才得以如此溫柔。

鄭 sir 懷著自己年少的傷痕,成為了一個大人,但這樣的大人是不是他曾經想成為的那種?我們無法肯定他是否如願,但可以看見他努力以自己的溫柔善待世界──但溫柔以待世界的前提是,他必須先與自己和解。從翻開日記的那刻起,他便開始撿拾過往破碎的自己,將年少男孩四散的靈魂慢慢打撈回來,拼湊過往的同時,終有一天也能完整現在的自己。

《年少日記》電影劇照/光年映畫

《年少日記》電影劇照/光年映畫

當年的那棟大樓仍然屹立,鄭 sir 順著曾經走過的樓梯向上爬,一階一階踏著,一圈一迴、一折一彎,好像人生。鄭 sir 走上天台,在樓梯間從頂向下望,米黃的樓梯層層疊疊,那是所有年少的過往所堆疊出的現在,樓梯下的,則是當年向上望的男孩。

天台就是生命的出口嗎?天台上的鄭 sir 就是自己曾經想成為的那種大人嗎?這些問題沒有解答,只能交給生命持續滾動,持續驗證。

天台上的風景依舊,城市依然清淡,當年的男孩與此時的男人共享著同一片天際線。我們誰不是在破碎中習得溫柔,並在成長的傷痛中逐漸與自己和解。

這是一本獻給所有人的成長日記,質地輕巧但情感銳利。輕輕地提醒著我們:每個少年都曾努力想要長成自己想要成為的那種大人,誰不是每天都在努力在活著;我們只要溫柔一點,生命就能有多一點的轉折,多一點的機會。

獻給所有勇敢茁壯的生命。

《年少日記》電影劇照/光年映畫

《年少日記》電影劇照/光年映畫

劇照提供/光年映畫
責任編輯/黃曦
核稿編輯/張硯拓

!釀電影金馬六〇專題,請往此去!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次新北市紀錄片獎有三部優選的作品,同時用一種深情卻遠遠眺望的眼光,記下臺灣這座寶島上人們對「家」的種種念想,而這些景致與我們息息相關,觀者甚至可能與被攝者有類似的經歷,因此即使不 drama,仍舊很讓人共情。
整部電影真正的主角是大山,可他始終沒有出場,卻又無所不在。孫杰採用幾段式的敘事結構,層層遞進,加深一環更甚一環的荒誕。黑白畫面,節制講究的鏡頭,嫻熟的場面調度,飽滿的群像,孫杰的首部劇情長片一出手就如此成熟,盡顯導演的銳氣和才華。
而迷霧是夢的先導,叮叮偶爾拜訪,古拉絲會許下承諾要找到牠;僧人、女巫、墓碑不時也會給予指引,成為她旅途的線索。誰的話語值得信賴、夢境是啟示還是幻想,終究是古拉絲得自己釐清的,但想像與現實的差距在旅途中是越來越清晰。
黃驥的女性三部曲所透出的時間,說的是在她生下了孩子,一代人衰老,一代人新生之後,我們還在門的背後,被關係、家庭、社會階級牢牢地困住,卡死在破樓、診所、社會的邊陲,而精神上的卵子逐漸被石化,成了打不開的石門,再成為一座石頭山,看似再無打破的可能。
儘管已經過了 69 年,哥吉拉似乎從未被遺忘。就算對於這頭怪獸的誕生、經過和結局一無所知的觀眾,當這個字眼一出現,腦中依然會浮現出屬於哥吉拉的模糊概念。筆者作為本次影展之前僅看過最初和最新(註1)電影版本哥吉拉的觀眾,在曾經提出一些拙見後,十分有幸能藉這次國家影視聽中心播放的八部作品,繼續談論這隻巨
再也不想湊合下去的番薯,在海邊放了一場煙火,足夠讓人記得一輩子的煙火。他要大海見證,就算他一輩子不可能成為將才,他還有抵抗狂奔的力氣。他有一條命讓槍口找,他是自己的導火線與火藥。如同他載著七號同學,歪歪扭扭迎著風,隨口說出的陷阱與子彈。預言的幸福美好從沒有到來,犯了錯的人,就算活著也沒有更好的命運。
這次新北市紀錄片獎有三部優選的作品,同時用一種深情卻遠遠眺望的眼光,記下臺灣這座寶島上人們對「家」的種種念想,而這些景致與我們息息相關,觀者甚至可能與被攝者有類似的經歷,因此即使不 drama,仍舊很讓人共情。
整部電影真正的主角是大山,可他始終沒有出場,卻又無所不在。孫杰採用幾段式的敘事結構,層層遞進,加深一環更甚一環的荒誕。黑白畫面,節制講究的鏡頭,嫻熟的場面調度,飽滿的群像,孫杰的首部劇情長片一出手就如此成熟,盡顯導演的銳氣和才華。
而迷霧是夢的先導,叮叮偶爾拜訪,古拉絲會許下承諾要找到牠;僧人、女巫、墓碑不時也會給予指引,成為她旅途的線索。誰的話語值得信賴、夢境是啟示還是幻想,終究是古拉絲得自己釐清的,但想像與現實的差距在旅途中是越來越清晰。
黃驥的女性三部曲所透出的時間,說的是在她生下了孩子,一代人衰老,一代人新生之後,我們還在門的背後,被關係、家庭、社會階級牢牢地困住,卡死在破樓、診所、社會的邊陲,而精神上的卵子逐漸被石化,成了打不開的石門,再成為一座石頭山,看似再無打破的可能。
儘管已經過了 69 年,哥吉拉似乎從未被遺忘。就算對於這頭怪獸的誕生、經過和結局一無所知的觀眾,當這個字眼一出現,腦中依然會浮現出屬於哥吉拉的模糊概念。筆者作為本次影展之前僅看過最初和最新(註1)電影版本哥吉拉的觀眾,在曾經提出一些拙見後,十分有幸能藉這次國家影視聽中心播放的八部作品,繼續談論這隻巨
再也不想湊合下去的番薯,在海邊放了一場煙火,足夠讓人記得一輩子的煙火。他要大海見證,就算他一輩子不可能成為將才,他還有抵抗狂奔的力氣。他有一條命讓槍口找,他是自己的導火線與火藥。如同他載著七號同學,歪歪扭扭迎著風,隨口說出的陷阱與子彈。預言的幸福美好從沒有到來,犯了錯的人,就算活著也沒有更好的命運。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如果說《瀑布》是以一個天然景觀來暗喻人生中所遭遇的巨大洪水,那我想直言不諱的說:其實我們都生了病,重如瀑布,輕如雨滴,差別在於有無病識感。我們都渴望著身旁能有如小靜一般的人,在我們被沖刷往下墜落時,能用一雙手把我們輕輕地、穩穩地接住,就算沒有人理解也沒關係,你做第一個理解自己的人,做你生命裡的小靜。
然而,面對煉獄,少年們想說:「難道怕就不出來嗎?」沒錯,這正是《少年》最動人的精神。即使再怕,都要出來。電影最後,少年少女們緊緊握著彼此的手,至今想來,仍然讓我熱淚盈眶。在這一片黑暗且困頓的時代裡,《少年》讓我看見了,香港還有希望,還有看見燦爛陽光的希望,和人間可以是天堂的美好想望。​
入圍金馬7項大獎的《美國女孩》,作為阮鳳儀導演的首部劇情長片,絕對是一部來勢洶洶,可能橫掃獎項的傑出作品。《美國女孩》一氣呵成地將美國華人的認同問題搬回台灣,用導演銳利的眼光和一流的技術,展現出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裡,華人無處生根的徬徨與何處為家的迷惘。
《瀑布》的故事十分私密,親近的人出現身心疾病,那種消耗精神的無力感,我相信有類似經驗的朋友一定很有共鳴。「不要想辦法治療它,而是理解它」,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想辦法與之共存,似乎就是如何在失序中找回秩序的最好方式;不管是片中所提到的思覺失調,還是現在的疫情,都是。
不可否認的是,一切的掌控與自願受制、討價還價的互動關係,在這永遠浮動、散漫不信任感的長三書寓,紙醉金迷只是男女構築出的自我防衛,而最終都只突顯出了浮根們對穩定狀態的內在祈求、以及對實際家庭關係或「自我歸位」的期許。
如果說《瀑布》是以一個天然景觀來暗喻人生中所遭遇的巨大洪水,那我想直言不諱的說:其實我們都生了病,重如瀑布,輕如雨滴,差別在於有無病識感。我們都渴望著身旁能有如小靜一般的人,在我們被沖刷往下墜落時,能用一雙手把我們輕輕地、穩穩地接住,就算沒有人理解也沒關係,你做第一個理解自己的人,做你生命裡的小靜。
然而,面對煉獄,少年們想說:「難道怕就不出來嗎?」沒錯,這正是《少年》最動人的精神。即使再怕,都要出來。電影最後,少年少女們緊緊握著彼此的手,至今想來,仍然讓我熱淚盈眶。在這一片黑暗且困頓的時代裡,《少年》讓我看見了,香港還有希望,還有看見燦爛陽光的希望,和人間可以是天堂的美好想望。​
入圍金馬7項大獎的《美國女孩》,作為阮鳳儀導演的首部劇情長片,絕對是一部來勢洶洶,可能橫掃獎項的傑出作品。《美國女孩》一氣呵成地將美國華人的認同問題搬回台灣,用導演銳利的眼光和一流的技術,展現出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裡,華人無處生根的徬徨與何處為家的迷惘。
《瀑布》的故事十分私密,親近的人出現身心疾病,那種消耗精神的無力感,我相信有類似經驗的朋友一定很有共鳴。「不要想辦法治療它,而是理解它」,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想辦法與之共存,似乎就是如何在失序中找回秩序的最好方式;不管是片中所提到的思覺失調,還是現在的疫情,都是。
不可否認的是,一切的掌控與自願受制、討價還價的互動關係,在這永遠浮動、散漫不信任感的長三書寓,紙醉金迷只是男女構築出的自我防衛,而最終都只突顯出了浮根們對穩定狀態的內在祈求、以及對實際家庭關係或「自我歸位」的期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年少日記 《年少日記》是一部真實到令人感到心痛的電影。反映了現代香港社會的議題 - 青少年、小朋友壓力問題。劇情沒有起伏很大,但是令人很壓抑。 有一天,中學老師 - 鄭Sir發現了自己班上有學生寫了一封遺書,令他想起了童年自己對哥哥冷暴力和冷漠的事。鄭Sir不但要解決遺書的問題,他還要處理自己的
那天下班後拿東西去了片場一趟,離開前在電梯裡遇到一個少年仔進來後像痞子一樣蹲在角落。手臂上的刺青跟從來沒有換過的髮型,雖然戴著帽子但我一眼就認出他「哇!好久不見耶!」我說。他笑而不答的用眼角餘光對我點點頭示意逕自退到角落蹲下靠著,維持多年的高冷態度,直到出電梯才又再次點點頭說了聲「掰」後離去⋯⋯
Thumbnail
小男孩想拿玻璃杯。 「不行!」長輩們把它拿走。 然而小男孩還是想拿。 小男孩趁家裡人不注意去拿,摔破了,小男孩被罵頑皮不聽話,並且被打了幾下。 小男孩生悶氣,過不久忘了這回事,但卻偶爾回想起。 小男孩想拿手機。 「不能給你!」長輩收走手機。 然而小男孩還是想拿。 小男孩哭鬧不已,長輩只好給他玩小遊戲
在某個南方的國家裏住著一位男孩,因為小時後被一個火災意外失去了他的爸媽,但他也是因為這場意外開啟了他的超能力°但好景不長,因為他的家人都離世,他的同學都在欺負他,不管是言語霸淩還是肢體霸凌樣樣攻擊他°於是有想自殺的念頭,他晚上的時後,四下無人走到了一個跨海大橋,腦袋想起了自己悲慘的人生,於是腳一踏便
Thumbnail
前幾天綜合課時讓孩子們寫感恩便利貼,寫給最近幫助他們的人。 平時總是沉默的那個男孩,長期都費了我甚大的苦心。他有時會默默飄來我的座位,每次我都輕輕的問他:怎麼了嗎? 男孩都微微搖頭表示沒事。 那天,男孩又默默飄來我的座位,那時我在跟其他孩子講話,轉過頭來看到他。 :「怎麼了嗎?」 我依舊開
催了好幾次遲遲不肯交自我複習表的男孩,被我嗅到一絲絲不對勁的氣味。 我走過去男孩的座位,看到自我複習表在桌上,只是現在的紙張本人,身上撕裂傷一大片。 放學後,我叫男孩來我座位旁。 男孩有注意力缺陷過動症,自從上學期每天搏命(教師勞碌命)後,狀況有逐漸穩定的跡象,但專注度不足這點,春風吹又生。
「拜託你,不要走。」 慧成再次哭著從夢裡醒來。 自從他有記憶開始,他總是夢到一個人。 起初,是個小男孩,他們在懷舊的街道上、在身著傳統服飾的人群裡追逐遊玩。一起作亂、一起玩樂、一起哭泣、一起歡笑。雖然時空背景和現代社會明顯有很大的差異,但幼小的慧成不曾想過這些問題,他只知道有個哥哥會耐心的
一聲槍響 蜷縮在角落的男孩 開始回想 生命或許 只剩幾毫秒了 會後悔嗎? 會後悔吧!  沒看過的風景 沒上過的大學 沒談過的戀愛 果真這個世界 只是課本寫的這樣
Thumbnail
  當孩子生命堪慮的時候,便會切身感受到生命的可貴;但當孩子未來堪慮時,就往往會被要求達成外在的價值。《年少日記》因為偶然撿拾到一封類似遺書的文字,鄭老師在尋找該位學生的同時,因為正處於婚姻觸礁的難關,使他憶起收藏許久的一本日記,藉此勾起過去的一段傷痛回憶。 (內文有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人們內在小孩與外在自己之間的關係,藉由此探討,說明在做出選擇時,應該更多考慮內在小孩的需求和行為,並提到了寬恕議題。文章中透露了對於自身成長、行為選擇等內在情感上的煩惱和探討。
Thumbnail
年少日記 《年少日記》是一部真實到令人感到心痛的電影。反映了現代香港社會的議題 - 青少年、小朋友壓力問題。劇情沒有起伏很大,但是令人很壓抑。 有一天,中學老師 - 鄭Sir發現了自己班上有學生寫了一封遺書,令他想起了童年自己對哥哥冷暴力和冷漠的事。鄭Sir不但要解決遺書的問題,他還要處理自己的
那天下班後拿東西去了片場一趟,離開前在電梯裡遇到一個少年仔進來後像痞子一樣蹲在角落。手臂上的刺青跟從來沒有換過的髮型,雖然戴著帽子但我一眼就認出他「哇!好久不見耶!」我說。他笑而不答的用眼角餘光對我點點頭示意逕自退到角落蹲下靠著,維持多年的高冷態度,直到出電梯才又再次點點頭說了聲「掰」後離去⋯⋯
Thumbnail
小男孩想拿玻璃杯。 「不行!」長輩們把它拿走。 然而小男孩還是想拿。 小男孩趁家裡人不注意去拿,摔破了,小男孩被罵頑皮不聽話,並且被打了幾下。 小男孩生悶氣,過不久忘了這回事,但卻偶爾回想起。 小男孩想拿手機。 「不能給你!」長輩收走手機。 然而小男孩還是想拿。 小男孩哭鬧不已,長輩只好給他玩小遊戲
在某個南方的國家裏住著一位男孩,因為小時後被一個火災意外失去了他的爸媽,但他也是因為這場意外開啟了他的超能力°但好景不長,因為他的家人都離世,他的同學都在欺負他,不管是言語霸淩還是肢體霸凌樣樣攻擊他°於是有想自殺的念頭,他晚上的時後,四下無人走到了一個跨海大橋,腦袋想起了自己悲慘的人生,於是腳一踏便
Thumbnail
前幾天綜合課時讓孩子們寫感恩便利貼,寫給最近幫助他們的人。 平時總是沉默的那個男孩,長期都費了我甚大的苦心。他有時會默默飄來我的座位,每次我都輕輕的問他:怎麼了嗎? 男孩都微微搖頭表示沒事。 那天,男孩又默默飄來我的座位,那時我在跟其他孩子講話,轉過頭來看到他。 :「怎麼了嗎?」 我依舊開
催了好幾次遲遲不肯交自我複習表的男孩,被我嗅到一絲絲不對勁的氣味。 我走過去男孩的座位,看到自我複習表在桌上,只是現在的紙張本人,身上撕裂傷一大片。 放學後,我叫男孩來我座位旁。 男孩有注意力缺陷過動症,自從上學期每天搏命(教師勞碌命)後,狀況有逐漸穩定的跡象,但專注度不足這點,春風吹又生。
「拜託你,不要走。」 慧成再次哭著從夢裡醒來。 自從他有記憶開始,他總是夢到一個人。 起初,是個小男孩,他們在懷舊的街道上、在身著傳統服飾的人群裡追逐遊玩。一起作亂、一起玩樂、一起哭泣、一起歡笑。雖然時空背景和現代社會明顯有很大的差異,但幼小的慧成不曾想過這些問題,他只知道有個哥哥會耐心的
一聲槍響 蜷縮在角落的男孩 開始回想 生命或許 只剩幾毫秒了 會後悔嗎? 會後悔吧!  沒看過的風景 沒上過的大學 沒談過的戀愛 果真這個世界 只是課本寫的這樣
Thumbnail
  當孩子生命堪慮的時候,便會切身感受到生命的可貴;但當孩子未來堪慮時,就往往會被要求達成外在的價值。《年少日記》因為偶然撿拾到一封類似遺書的文字,鄭老師在尋找該位學生的同時,因為正處於婚姻觸礁的難關,使他憶起收藏許久的一本日記,藉此勾起過去的一段傷痛回憶。 (內文有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人們內在小孩與外在自己之間的關係,藉由此探討,說明在做出選擇時,應該更多考慮內在小孩的需求和行為,並提到了寬恕議題。文章中透露了對於自身成長、行為選擇等內在情感上的煩惱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