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專訪|是電影之神望進了生命的裂縫──專訪《年少日記》導演卓亦謙、演員盧鎮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年少日記》電影劇照/光年映畫

《年少日記》電影劇照/光年映畫

《年少日記》作為導演卓亦謙的首部劇情長片,橫空出世般地入圍 2023 金馬獎多項大獎,在這之前,他寫了十幾個劇本都開發不成,中間也曾想過乾脆不當編劇了,因為創作狀態還有些毛躁,生命中難以梳理的過去也纏得太緊。

說起來可能有點難受,《年少日記》的劇本原型是一封來自朋友的遺書,這份向死的意念是卓亦謙生命裡的劫,卻也為他的創作生涯打開了一道蒼茫的微光。

在電影裡飾演陳老師的盧鎮業和卓亦謙是大學舊識,認識了 16 年的他們,一起在大學時期經驗了朋友自殺離世的事件。卓亦謙說,在朋友自殺的前一天,他走經過對方身邊看他在寫東西,以為對方在寫劇本,還向他說了「加油」。隔天朋友自殺了,留下了幾頁遺書。十幾年裡,他不停問自己「如果再來一次,我還可以做什麼?」

他成為留下來的人,當然責怪自己沒有接住故友。

《年少日記》電影劇照/光年映畫

《年少日記》電影劇照/光年映畫

卓亦謙說盧鎮業從幾十年前就和片中的陳老師一樣,面對低潮時的他,盧鎮業總是耐心在旁等待,等他願意開口。電影是他們的共通語言,朋友自殺也是,所以當劇本完成的剎那,卓亦謙就知道陳老師的角色非得是盧鎮業不可。他們第一次討論作品時,說的不是導演和演員之間該如何工作,而是作為卓亦謙和盧鎮業的二人所經驗過的離開與死亡是什麼。

除了導演和演員之外,其他劇組人員也幾乎是全程在旁,看著卓亦謙再次經驗愛與生滅。

在影像的表達上,從孩子離世後大量使用的手持鏡頭,一直到陳老師再見父親之後,鏡頭才逐漸變得平穩;而擔任製作統籌,同時也是配樂師的張戬仁會逐場次和導演討論每一場戲對白和角色狀態,才決定了要以鋼琴曲表達孩子的自卑與孤獨,隨著陳老師回望不願掀開的爛瘡,片中才出現了鋼琴單音,同角色一起,一小步、一小步地安撫自己。

《年少日記》電影劇照/光年映畫

《年少日記》電影劇照/光年映畫

片中得不斷壓抑情緒的盧鎮業,在多年後再見老父的那場戲拍完之後,是衝出了片場痛哭,下戲之後他還是沒有在父親、秘書面前哭出來,他說,他知道陳老師不能在他們面前哭,但陳老師的角色裡也有一部分是屬於盧鎮業的靈魂,他依然希望自己能接住角色,所以他得讓陳老師哭出來,人才不會碎掉。

那是盧鎮業在電影裡覓得的溫柔待人的方式,而卓亦謙回到了編劇的身分,他說自己在寫這個劇本的時候,特別絕望,也因為失語,所以他只能將難解的情緒和說不出口的話寫在劇本裡,成為他的日記,也是他與自己說話的方式。

《年少日記》電影劇照/光年映畫

《年少日記》電影劇照/光年映畫

在看《年少日記》時的光亮,的確讓我有些意外,面對抑鬱和卡住的生命經驗,我實難找到不再徬徨的解方,也並無法就此說服自己,我終能告別年少時的自憐,離開絕望的邊緣。我以為卓亦謙是想讓自己好過,才拍下這部作品。但他卻說,在拍攝過程中他沒有一天不哭,也並未因為電影拍完了,就對朋友的離開而釋懷,他發現自己沒有辦法忘記朋友的離開,以及在他身上所留下的絕望──他一樣是痛的,只是他最近一直告訴自己,如果要一直記得朋友,拍電影就是最好的方式,因為朋友也和他一樣深愛著電影。

他並不是為了繼承故友的遺志而選擇寫劇本、當導演,而是在還沒能放下傷痛、還沒辦法完全放過自己之前,他只能以電影繼續記得,就算還是沒好起來,也沒有關係。

故友留下的劇本,在他的生命鑿出了傷痕,而電影之神才得以走進他的生命裡。

《年少日記》電影劇照/光年映畫

《年少日記》電影劇照/光年映畫

採訪、撰文/黃曦
責任編輯/謝佳錦
劇照提供/光年映畫

原文刊於金馬影展官方網站


!釀電影金馬六〇專題,請往此去!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吳慷仁與陳澤耀在戲外,為了電影,真的什麼都拋得掉:星味、帥皮囊、食物和時間;戲裡則是為了兄弟對方,什麼也都不計較,包括尊嚴、愛情、身份證件、金錢,和人窮必惡的必然,兩個角色在困境之中,仍為彼此而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我後來就只是把我的爸媽當成普通人,才理解他們當然會有懦弱、失敗的一面,雖然有些裂縫是沒有辦法被彌補的,但就像子圓一樣,我不用非得要原諒誰,爸媽和我都沒有錯。」祝紫嫣說電影裡的傷口結痂了,那些疤痕就是生命為她刻下的記憶。
楊國瑞為影中人留下了選擇的餘地,讓他們自行決定活在想像夢境裡──自我認定的夢也可以是真實,即便旁人看它虛幻,但個人的幻想何嘗不是一種真實、一條生命出路。夢境雖是將煩惱顯化,而真人的菩提與涅槃即為空無,可屬於凡人的我們並無解方,姑且就將「選擇」視為神的遊戲,也為一道。
「拍電影是很漫長的過程,比想像中還要漫長很多。它在方方面面都在考驗你的決心,是不是夠誠實?是不是夠喜歡?放棄是簡單的,堅持不是。」以這次新作《壞男孩》為例,從二〇一八年開發劇本,至今已是二〇二三年尾,五年的時光都在這裡,要堅持下去並不容易。
每一次見面,幾杯酒喝下去,什麼事都能一講再講,從晦澀恐怖的封閉時代、生命膨發的社運年代,他們聊台語復興、民歌運動,也聊台灣電影新浪潮和新世代年輕人的交棒,當然他們也訐譙政治、經濟,自戒嚴時期便踏在這片土地的他們,早已用他們的目光記錄下了世代的變化。
王禮霖說,拍這部電影,只是為了透過影像去傳遞一些事實,將那些在現實中無法控制的事情,透過電影發散出去,阿邦和阿迪都接住自己了,他也將放下這對兄弟,再寫下一個故事。
吳慷仁與陳澤耀在戲外,為了電影,真的什麼都拋得掉:星味、帥皮囊、食物和時間;戲裡則是為了兄弟對方,什麼也都不計較,包括尊嚴、愛情、身份證件、金錢,和人窮必惡的必然,兩個角色在困境之中,仍為彼此而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我後來就只是把我的爸媽當成普通人,才理解他們當然會有懦弱、失敗的一面,雖然有些裂縫是沒有辦法被彌補的,但就像子圓一樣,我不用非得要原諒誰,爸媽和我都沒有錯。」祝紫嫣說電影裡的傷口結痂了,那些疤痕就是生命為她刻下的記憶。
楊國瑞為影中人留下了選擇的餘地,讓他們自行決定活在想像夢境裡──自我認定的夢也可以是真實,即便旁人看它虛幻,但個人的幻想何嘗不是一種真實、一條生命出路。夢境雖是將煩惱顯化,而真人的菩提與涅槃即為空無,可屬於凡人的我們並無解方,姑且就將「選擇」視為神的遊戲,也為一道。
「拍電影是很漫長的過程,比想像中還要漫長很多。它在方方面面都在考驗你的決心,是不是夠誠實?是不是夠喜歡?放棄是簡單的,堅持不是。」以這次新作《壞男孩》為例,從二〇一八年開發劇本,至今已是二〇二三年尾,五年的時光都在這裡,要堅持下去並不容易。
每一次見面,幾杯酒喝下去,什麼事都能一講再講,從晦澀恐怖的封閉時代、生命膨發的社運年代,他們聊台語復興、民歌運動,也聊台灣電影新浪潮和新世代年輕人的交棒,當然他們也訐譙政治、經濟,自戒嚴時期便踏在這片土地的他們,早已用他們的目光記錄下了世代的變化。
王禮霖說,拍這部電影,只是為了透過影像去傳遞一些事實,將那些在現實中無法控制的事情,透過電影發散出去,阿邦和阿迪都接住自己了,他也將放下這對兄弟,再寫下一個故事。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如果說《瀑布》是以一個天然景觀來暗喻人生中所遭遇的巨大洪水,那我想直言不諱的說:其實我們都生了病,重如瀑布,輕如雨滴,差別在於有無病識感。我們都渴望著身旁能有如小靜一般的人,在我們被沖刷往下墜落時,能用一雙手把我們輕輕地、穩穩地接住,就算沒有人理解也沒關係,你做第一個理解自己的人,做你生命裡的小靜。
然而,面對煉獄,少年們想說:「難道怕就不出來嗎?」沒錯,這正是《少年》最動人的精神。即使再怕,都要出來。電影最後,少年少女們緊緊握著彼此的手,至今想來,仍然讓我熱淚盈眶。在這一片黑暗且困頓的時代裡,《少年》讓我看見了,香港還有希望,還有看見燦爛陽光的希望,和人間可以是天堂的美好想望。​
入圍金馬7項大獎的《美國女孩》,作為阮鳳儀導演的首部劇情長片,絕對是一部來勢洶洶,可能橫掃獎項的傑出作品。《美國女孩》一氣呵成地將美國華人的認同問題搬回台灣,用導演銳利的眼光和一流的技術,展現出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裡,華人無處生根的徬徨與何處為家的迷惘。
《瀑布》的故事十分私密,親近的人出現身心疾病,那種消耗精神的無力感,我相信有類似經驗的朋友一定很有共鳴。「不要想辦法治療它,而是理解它」,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想辦法與之共存,似乎就是如何在失序中找回秩序的最好方式;不管是片中所提到的思覺失調,還是現在的疫情,都是。
不可否認的是,一切的掌控與自願受制、討價還價的互動關係,在這永遠浮動、散漫不信任感的長三書寓,紙醉金迷只是男女構築出的自我防衛,而最終都只突顯出了浮根們對穩定狀態的內在祈求、以及對實際家庭關係或「自我歸位」的期許。
如果說《瀑布》是以一個天然景觀來暗喻人生中所遭遇的巨大洪水,那我想直言不諱的說:其實我們都生了病,重如瀑布,輕如雨滴,差別在於有無病識感。我們都渴望著身旁能有如小靜一般的人,在我們被沖刷往下墜落時,能用一雙手把我們輕輕地、穩穩地接住,就算沒有人理解也沒關係,你做第一個理解自己的人,做你生命裡的小靜。
然而,面對煉獄,少年們想說:「難道怕就不出來嗎?」沒錯,這正是《少年》最動人的精神。即使再怕,都要出來。電影最後,少年少女們緊緊握著彼此的手,至今想來,仍然讓我熱淚盈眶。在這一片黑暗且困頓的時代裡,《少年》讓我看見了,香港還有希望,還有看見燦爛陽光的希望,和人間可以是天堂的美好想望。​
入圍金馬7項大獎的《美國女孩》,作為阮鳳儀導演的首部劇情長片,絕對是一部來勢洶洶,可能橫掃獎項的傑出作品。《美國女孩》一氣呵成地將美國華人的認同問題搬回台灣,用導演銳利的眼光和一流的技術,展現出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裡,華人無處生根的徬徨與何處為家的迷惘。
《瀑布》的故事十分私密,親近的人出現身心疾病,那種消耗精神的無力感,我相信有類似經驗的朋友一定很有共鳴。「不要想辦法治療它,而是理解它」,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想辦法與之共存,似乎就是如何在失序中找回秩序的最好方式;不管是片中所提到的思覺失調,還是現在的疫情,都是。
不可否認的是,一切的掌控與自願受制、討價還價的互動關係,在這永遠浮動、散漫不信任感的長三書寓,紙醉金迷只是男女構築出的自我防衛,而最終都只突顯出了浮根們對穩定狀態的內在祈求、以及對實際家庭關係或「自我歸位」的期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跟徐漢強聊《鬼才之道》,幾乎都在聊「創傷」。在這部鬼比人多的電影裡,每個角色出身都很悲情,而徐漢強形容,這是他總結前半生的自傳式作品,也是第一次把自己的傷疤揭開。他甚至說,如果這就是他的最後一部片,「也已經夠了,沒有遺憾了。」
Thumbnail
年少日記 《年少日記》是一部真實到令人感到心痛的電影。反映了現代香港社會的議題 - 青少年、小朋友壓力問題。劇情沒有起伏很大,但是令人很壓抑。 有一天,中學老師 - 鄭Sir發現了自己班上有學生寫了一封遺書,令他想起了童年自己對哥哥冷暴力和冷漠的事。鄭Sir不但要解決遺書的問題,他還要處理自己的
Thumbnail
改編自舍目斯小說《情人》,是我期待已久的兩位演員李現、周雨彤主演。年少性格桀驁,自幼與奶奶相依的遺體整容師陳麥冬,在高鐵上重逢高中同學莊潔,是在大城市打拼的金牌醫材銷售,看似豪放輕浮,其實是掩飾身體殘缺的自卑。兩人在低谷的高中時期相識,重逢後的成年之愛更是傳達給觀眾,要相惜於當下,別禁錮自己的愛。
Thumbnail
漫畫家山下知子的作品《異國日記》於今年夏天改編成電影,透過細膩的台詞,帶領觀眾一起直面青春期的孤獨。故事從一場悲劇開始,高中生田汲朝因為意外車禍失去了父母,35歲的阿姨高代槙生,不知道被什麼力量驅使,決定撫養這位被親戚們孤立的外甥女。 . 一場理解與碰撞的對話就此展開。 . 同居的過程中,小
Thumbnail
「聽到是安畔錫導演的戲,連劇本都沒有看就直接答應,這是我第一次在沒有看劇本就決定出演。」安畔錫導演的戲究竟有什麼魅力,甚至讓鄭麗媛在拍攝最後一天決定將《畢業》視為個人代表作。
Thumbnail
【中年回看青春的傷】 14到19歲,鍾肇政曾在淡水中學校度過他的青春時代。但畢業多年都不曾回到母校。直到20年後,才舊地重遊。 什麼樣的心情阻擋了他的步履?讓我們隨著《八角塔下》的寫作旅程,回看鍾肇政的少年傷痕與中年負重。
BL預警:)這是我打最長的一次:)
Thumbnail
辛苦工作的一天後,除了可以好好吃一頓飯外,最期待就是追劇的時光,前一陣子追的韓劇為《殺人者購物中心》,是由地表最帥叔叔李棟旭演出。 一、追劇時光 《殺人者購物中心》故事一開始是以一位大學生「鄭智安」(金慧峻)某天接到警察的通知,告知她在父母雙亡後,猶如父親的叔叔「鄭進灣」(李東旭)突然自殺身亡,
Thumbnail
  當孩子生命堪慮的時候,便會切身感受到生命的可貴;但當孩子未來堪慮時,就往往會被要求達成外在的價值。《年少日記》因為偶然撿拾到一封類似遺書的文字,鄭老師在尋找該位學生的同時,因為正處於婚姻觸礁的難關,使他憶起收藏許久的一本日記,藉此勾起過去的一段傷痛回憶。 (內文有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從哲緯的電臺企製轉換為來賓的身份,曾有過的電影夢、與美濃小鎮的情緣,都讓我有回首來時路的感受,感謝這段美好而不可思議的人生旅程。 去年聖誕節,也就是哲緯的生日,《人公仔》實體專輯發行了,選擇在這一天推出自己的首張母語專輯,意義非凡。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跟徐漢強聊《鬼才之道》,幾乎都在聊「創傷」。在這部鬼比人多的電影裡,每個角色出身都很悲情,而徐漢強形容,這是他總結前半生的自傳式作品,也是第一次把自己的傷疤揭開。他甚至說,如果這就是他的最後一部片,「也已經夠了,沒有遺憾了。」
Thumbnail
年少日記 《年少日記》是一部真實到令人感到心痛的電影。反映了現代香港社會的議題 - 青少年、小朋友壓力問題。劇情沒有起伏很大,但是令人很壓抑。 有一天,中學老師 - 鄭Sir發現了自己班上有學生寫了一封遺書,令他想起了童年自己對哥哥冷暴力和冷漠的事。鄭Sir不但要解決遺書的問題,他還要處理自己的
Thumbnail
改編自舍目斯小說《情人》,是我期待已久的兩位演員李現、周雨彤主演。年少性格桀驁,自幼與奶奶相依的遺體整容師陳麥冬,在高鐵上重逢高中同學莊潔,是在大城市打拼的金牌醫材銷售,看似豪放輕浮,其實是掩飾身體殘缺的自卑。兩人在低谷的高中時期相識,重逢後的成年之愛更是傳達給觀眾,要相惜於當下,別禁錮自己的愛。
Thumbnail
漫畫家山下知子的作品《異國日記》於今年夏天改編成電影,透過細膩的台詞,帶領觀眾一起直面青春期的孤獨。故事從一場悲劇開始,高中生田汲朝因為意外車禍失去了父母,35歲的阿姨高代槙生,不知道被什麼力量驅使,決定撫養這位被親戚們孤立的外甥女。 . 一場理解與碰撞的對話就此展開。 . 同居的過程中,小
Thumbnail
「聽到是安畔錫導演的戲,連劇本都沒有看就直接答應,這是我第一次在沒有看劇本就決定出演。」安畔錫導演的戲究竟有什麼魅力,甚至讓鄭麗媛在拍攝最後一天決定將《畢業》視為個人代表作。
Thumbnail
【中年回看青春的傷】 14到19歲,鍾肇政曾在淡水中學校度過他的青春時代。但畢業多年都不曾回到母校。直到20年後,才舊地重遊。 什麼樣的心情阻擋了他的步履?讓我們隨著《八角塔下》的寫作旅程,回看鍾肇政的少年傷痕與中年負重。
BL預警:)這是我打最長的一次:)
Thumbnail
辛苦工作的一天後,除了可以好好吃一頓飯外,最期待就是追劇的時光,前一陣子追的韓劇為《殺人者購物中心》,是由地表最帥叔叔李棟旭演出。 一、追劇時光 《殺人者購物中心》故事一開始是以一位大學生「鄭智安」(金慧峻)某天接到警察的通知,告知她在父母雙亡後,猶如父親的叔叔「鄭進灣」(李東旭)突然自殺身亡,
Thumbnail
  當孩子生命堪慮的時候,便會切身感受到生命的可貴;但當孩子未來堪慮時,就往往會被要求達成外在的價值。《年少日記》因為偶然撿拾到一封類似遺書的文字,鄭老師在尋找該位學生的同時,因為正處於婚姻觸礁的難關,使他憶起收藏許久的一本日記,藉此勾起過去的一段傷痛回憶。 (內文有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從哲緯的電臺企製轉換為來賓的身份,曾有過的電影夢、與美濃小鎮的情緣,都讓我有回首來時路的感受,感謝這段美好而不可思議的人生旅程。 去年聖誕節,也就是哲緯的生日,《人公仔》實體專輯發行了,選擇在這一天推出自己的首張母語專輯,意義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