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10|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閱讀狄更斯、梅爾維爾及其他

‧ 關於民粹,狄更斯以法國大革命為時代背景的《雙城記》(雙城即倫敦與巴黎)有極深刻的描述,當被告無罪釋放的決定剛一宣布,在場的男男女女每個都衝上來給了他友善的擁抱,然而被告很清楚,同樣的這一批人倘若捲入了另一股潮流,也會同樣激動地朝他撲來,把他撕成碎片,然後棄屍於街頭。那是最好的時代,那是最壞的時代;那是智慧的時期,那是愚昧的時期。臺灣今日也正在上演「雙城記」,值得反思再反思。

‧ 狄更斯《雙城記》故事情節離奇,其疑問語碼深深吸引讀者,不愧為說故事高手。然《雙城記》最大價值,應是對於法國大革命的反省,以及人性善惡的探討。

‧ 法國大文豪雨果自己將《悲慘世界》(或名《孤星淚》)這部鉅著定位爲「社會性史詩」。此著敘事時間從一八一五年滑鐵盧戰役,跨越到一八三○年的七月革命,再到兩年後的一八三二年反皇權運動,共十七年。雨果在黑暗社會之下,形塑一個因飢寒交迫而犯罪,遭到長期監禁的囚犯,後來重新做人,仁愛慈悲,宛如悲慘世界的良心,進入宗教境地。雨果告訴讀者,悲慘世界的成因是犯罪,但犯罪乃是社會制度所造成,法律不是人類最後的裁判,最高的法律是良心,唯有以宗教的力量才能夠感化世人。《悲慘世界》於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不減其光芒,仍然值得再次細細品賞。

‧ 梅爾維爾《白鯨記》第三十一章「午夜,水手艙」,老水手對興高采烈的年輕水手說,「我要在你的墳墓上面跳舞」,這是情婦最狠的要脅。《白鯨記》儘管冗長,然其小說語言之鮮活,由此可見一斑。

‧ 關於生命,梅爾維爾於《白鯨記》如是說:由孩提時代的無意識的呀呀學語,而少年時代的無思無想的信念,成人時代的懷疑,接著又是疑惑,又是不信仰,而終於寄託在人類的最深思熟慮的「假定」上。這樣充滿智慧的言語,值得細細品讀、回味。

‧《白鯨記》裏,捕鯨船股東比爾達船長篤信天主,嗜讀聖經,為人却尖酷刻薄,逼迫手下完成過量的慘絕艱鉅的苦工。可見作者梅爾維爾之諷意。

‧ 梅爾維爾《白鯨記》關於海洋的形容,十分精彩,如第八十一章:在普遍的蔚藍中,海空簡直交融在一起;只是悽愴的天際明朗得又清又滑,像女人的臉,而粗獷的、男人似的海洋,卻有力而遲緩地不住地起伏。

‧ 普魯斯特自傳體小說七大冊《追憶似水年華》,完全顛覆傳統敘事結構,隨意出入於過去與現在,插敘各種話題,談親情、友情、愛情、同性戀、生與死,也談政治、文學、美術、音樂、貴族、沙龍、猶太情結……等,五花八門,無所不包,讓讀者目不暇給。

‧ 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每以詩筆來敘述,諸如「我」如此形容女友阿爾貝蒂娜有規律的呼吸,就像「從一根空心的蘆葦中而不是從一個人體中透出氣息,那是天使純潔的歌」,值得讀者細細品味。

‧ 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第七冊「重現的時光」說到,「當我們研究過去歷史的某些階段時,我們驚奇地發現一些個性善良的人肆無忌憚地參加大屠殺和獻祭活人,對他們來說這也許是十分自然的事情。」怎不令人反思?

‧ 赫曼.赫塞《生命之歌》跛足的作曲家庫恩,追求不到愛情,不斷地遭遇挫折,發現人生竟然夾雜著這麼多的悲哀與愚蠢。他終於領悟,每一個生命都有著自己的光彩和美麗;明白了什麼是美好,明白了自己的生命和苦惱都是美好的。其孤獨人生得到了救贖,讀者也從中獲得人生的智慧與啟示。

赫曼‧赫塞《流浪者之歌》藉由主角悉達塔,以一種不同的方式講述了佛陀的故事,以及悉達塔入世而超脫名利、情慾、生死,求得正道的個人醒悟之歷程,不同於嚴肅的宗教典籍,且未鑽進任何宗教系統,提醒世人勿陷入文字障、言語障,避免過度求道的迷障,深入思索大河一樣的人生,表達極為深刻的內涵語碼,可謂充滿智慧,猶如黑夜的星辰,讓讀者仰望、尋思,進而獲得人生的寶貴啟發,心靈的空靜與適然,《流浪者之歌》足以不朽矣。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