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13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不要沈溺於自己的犧牲奉獻中而看不見別人的痛苦

這篇應該算是「新新的潘朵拉寶盒」系列真正的第一篇。因為我所有的文章都會歸屬一個「主要專題」,但話題可能亦會牽涉到其它專題,而很多文章都和人性、情感有關,所以「潘朵拉寶盒」一直都會有文章,但真正第一篇以「人性、情感」為主要專題的,是這一篇。

神的一切作為,都是很有意思的。

今天在逛某FB靠北抱怨類的社團時,逛到了一個主題,牽涉幾個議題,所以恐怕要拆幾篇來寫。

Moonshot+新新的魔法指令

有時逛網路,看的雖然是文章,但留言區的留言亦時常發人省思。


壹、主要故事:

苦主是家中唯一的孩子,獨生女,父母都是瘖啞人士也都不識字,祖父母輩當初覺得「二個一樣的人在一起比較好」,所以安排二人結婚,生下苦主。

我以前遇過類似案例,是朋友的親戚,二位智能不足者被家人湊成對,朋友Y看不下去但在家族內又沒有說話的權力,所以講給我聽,因為女方對「性慾/保護自己」都沒有概念,所以經常被不知名人士騙去性交,懷了孕後,雙方家長就開始推卸責任,男方家長說是女方家族沒有教好,而女方家長覺得「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Y覺得當初早就表達反對,啊沒人聽,現在有狀況了又一直推來推去,所以在社團上看到的這個案例就特別吸引了我的眼光,二個殘缺的人有沒有資格擁有。

社團上的這位苦主,我就以K代稱吧。

K為了要照顧父母(父母都快七十歲了),推掉好工作,長年獨自照顧父母的壓力令她無法喘息,經常需要帶父母回診,有朋友問她「不打算結婚嗎?」,她答「想啊!怎麼不想,但是我不敢⋯⋯」,這句話又觸動我心,因為曾經,我也思考過這個問題。後面會提。

K提到她生病開刀時也是獨自一個人去住院,曾經有可以出國工作的機會,也只能放棄,因為不能「丟下」父母,為了「責任心」都只能選擇撐下去,但真的很累,有時候覺得「為什麼要生下我」?甚至會產生「他們什麼時候可以死去」的這種負面想法,她真的壓力很大,所以才在社團以「匿名」的方式發文抒發。


但在說我的想法之前,先看昨天(2023/12/13)的新聞:


貳、透過「比較」而獲致的「美好」其實是幻覺

生命其實很辛苦,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壓力和感受。我們經常聽到「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你若經我苦,未必有我善」,其實似是「而非」,它仍舊傳達一個「比較」的概念。任何需要透過「比較」而獲致的「美好」其實都是踩著別人得到的,反之則利用「比較」成為傷害別人的藉口。因此我並不認同那樣的概念,因為放錯重點了。

你會努力錯方向,在沒有意義的點上浪費精神關注。

一、你會一直尋找比你更可憐的人

為了讓自己心裡好過點,所以你不會「真心」體貼那位「比你苦」的人,你會虛假的關心他,嘴上說著「祝福」,內心卻不希望他過得比你好,因為如果他變得比你好,你就成為最苦的那位。所以你並沒有因為「找到」而感到放鬆,從此海闊天空,事實上你會一直關注對方,深怕對方有天過得比你好,你又變成了最不幸的人了。

有些人可能會以為自己是積極正向的,覺得「那種10分的都能考到80分,我這個20分的一定可以更好吧」,事實上,不一定,啊萬一你一直考差咧?甚至連60分都沒有咧?

二、「找不到」的挫敗感會一再加重你的感受

因為你要直到找到比你更苦的人,才會感受到陽光的溫暖,但你不可能走遍各地、看遍各事,所以你有可能「還沒找到」,於是會一直沈溺在苦境中。在你找不到那個人之前,你的痛苦是持續的,並且每一次尋找失敗,就會加重你對生命的絕望。

看到了嗎?找不到時,你是悲哀的,即使找到了,你仍是悲哀的。你根本從沒沒感受過「真正的美好」。事實上「痛苦就是痛苦」,它不是「比較」來的,它是當下的心靈感受,所以你只能選擇和自己的心靈對話,理解這個感受的由來,及其前因後果,並進而做出決定。

這個概念有點像「考試」一樣,有的考試是「有名額限制」的,你不只要考得好,你還要好到能把別人比下去,你才是贏家。而另一種考試是「證照式」的,及格分數就在那裡,你考到了就能拿到證照,你只要做到就好,不用和任何人比。真正有效的自我療癒是後者。

三、「比較」是把利刄,不只砍了別人好幾刀,也同時砍了自己。

只是你自己不見得知道而已。

我要說的就是一位「受原生家庭傷害甚深而不自知,並且拿自己的處境要求別人要像他一樣堅強」的人。

難道最苦的人,就有資格勸他人「想開點,我都走過來了,你的還好」嗎?

參、你們都應該要像我一樣

如第一段所述,K為了父母放棄了大好機會、也不敢為自己找另一伴、渴望自由而不可得、經常為了心中不自主而生的惡念頭自責,又沒有兄弟姐妹可以分攤或訴苦,所以上社團匿名抱怨抒發。就在大家紛紛留言安慰她,給予支持打氣的時候,有人留言,姑且稱他H,H留言「你已經習慣什麼事都牽拖你父母」。如果要示範「如何一句話惹眾怒」,這句應該可以拿去參賽,社員當然群起韃伐,他就一人對戰所有人。

Moonshot+新新的魔法指令


整理了H的留言,拼湊出他的狀況如下:

  • H說看不出來K有哪裡苦,比K苦的多的是。多生一個小孩只會讓家裡更窮,像H家有七個小孩,所以很窮,從小就要做工,H自稱自己在這樣的狀況下仍「考上最好的高中」(只能拿這個來講,大家猜測是沒有讀大學)
  • H覺得K擁有父母「全部的愛」,而他和兄弟姐妹從小就要自己獨立。
  • K的父母因為瘖啞和不識字,所以不會也無法到處亂跑,反而比較幸福,像他爸就要全 天候盯著且只能自己顧。(但事實上H只有顧晚上,因為有兄弟姐妹攤,亦或是白天有送去照顧機構)
  • H認為K「不懂得感恩」,「事事都牽拖父母是啞巴」。H認為K的父母只是不會說話,卻被說的像廢物一樣。他自己父母老了,必不會遠離。
  • H認為大家輪番攻擊他是因為他說出自己考上「最好的高中」,這件事刺激到了大家,所以大家才不爽他。(又一個和真實世界距離遙遠的人,大學畢業生都多過”只有高中學歷“者了,誰會被刺激到?)


社員都非常「有耐心」的跟H辯論,不過其實和這樣的人討論是沒有意義的,因為他早就被原生家庭扭曲了,還以為自己是正常的

H就是典型「其實對原生家庭不滿」可是「又被禮教束縛住,必須要孝順」,所以把所有無法得到的事物都視為自己的「犧牲」,覺得「最苦的是我」,別人的苦都不算什麼,我都能犧牲那麼多了,他們那點犧牲算啥屁事?有什麼資格喊苦!然後又在禮教束縛下,不能驕傲,所以長年說服自己「這都是必須要做的、這都是正常的,沒像我這樣犧牲的都很壞。」

「我不是驕傲,我只是覺得大家應該要像我一樣。」大概是這種心態。

因此,H無法「同理」別人,因為他覺得最苦的是他嘛,但他從不喊苦,其它人「憑什麼」喊苦!?

H不是要傷害別人,他只是無法面對真相,無法認清自己人生「被犧牲/被葬送」的事實,他長期以來是靠著「高尚情操」的自我幻覺來面對所有的失去,但潛意識是「不甘心」。他其實有受傷,只是一直騙自己「這樣的犧牲是對的、是應該的」。

你說他沒有經歷痛苦嗎?他有。所以他才會更自以為是的覺得「自己有資格」,自己都走過來了,別人憑什麼不能走過來。甚至面對社員質問他何必講話這麼難聽,他答「讓她清醒,比跟她一起取暖有用。我習慣扮壞人。」我也習慣扮壞人,所以看到這句話,我刻意記錄下來提醒我自己。我不是說不能「扮壞人」唷~~~我是說要「知道自己在幹嘛」。

我若經你苦,就能勸你善?人生本無常,隨緣好聚散。

H很明顯不清楚自己的心理狀態,所以他是用「比較」的方式,「我最苦,我都沒說話了,你憑什麼」,有些人和H之間的對話也陷入了「比較」的迷失,企圖去證明「H並不苦」,其實沒有意義。XDDD 這種對話就叫做偏離重點。

我們可以再看一下那句話「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你若經我苦,未必有我善」,你能跟H說「你不夠格說話」嗎?他的苦是真實的,受傷也是真實的,只是他自己不知道而已。但你想想,就像我們看到一個發瘋的人一樣,那「感受」該有多痛,才能將一個人逼成這個樣子。

痛苦是真實的「感受」,不是「比較」來的。

但若沒有人給你「建議」,不論是實質上的還是心態上的,你怎麼知道沒有其它的方式可以選擇?所以我其實是認為「想講的就講」,即使你是勸K拋棄父母也OK,至於你是用什麼「方式」講,是和你的人格有關,和你想表現出的形象有關,你不怕別人說你是壞心腸的巫婆,你大可像H這樣殘忍,因為他前後不通的論述及強勢的態度,留下的只是「邏輯不好+嘴巴不好+心地壞」的形象而已。


經歷過痛苦的人,一定能「同理」他人,這個「過」指的是「想通命運/理解人性」。

我理解H為何會覺得K「事事都牽拖父母是啞巴」,不過這題連同其它心得都是「下回分解」。


LeonardoAI+新新的魔法指令


🍀此專題說明及目錄,見→打開潘朵拉寶盒之後......

🍀要找我請到→傻有理的LinkBy

🍀我展開雙臂,誠摯的歡迎及感謝您「贊助我」,大感謝,嗯嘛!!

🍀更多文章:新新的潘朵拉寶盒傻有理的新新約有理魔法學院新新有理的休閒時刻職場捉妖記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