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2|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陪伴孩子高效學習:陳志恆心理師寫給父母的32個陪伴學習心法,幫助孩子找回讀書自信,掌握滿分策略

圖片來源:金石堂

圖片來源:金石堂



提到「學習」兩個字,你的直覺會聯想到哪個場域呢?我猜測多數人大概會想到求學時期在學校或家裡苦哈哈地為了考試而學習,也因為對於學習的經驗是傾向負面的,自然對於「學習」感到排斥與恐懼,原以為離開校園可以從此脫離學習的噩夢,沒想到卻在當上父母後必須重新面對學習所來的諸多挑戰。


其實打從人一出生,便開始忙著學習,所有為了生存而不得不學習的技能是人生階段的必然,但為何踏入校園之後面對課本上滿滿的知識卻時常感受到挫敗與痛苦呢?我時常聽到許多家長抱怨孩子對於課業不夠積極,或是抓不到讀書要領,但認真探究之下通常會發現許多家長本身也排斥參與孩子的學習過程,甚至斷定自己無法勝任陪伴與協助的角色,這也難怪孩子在遭遇幾次學習挫敗的經驗過後形成了「自己不是讀書的料」的堅定信念,當然也難以燃起學習的熱情。


陳志恆老師《陪伴孩子高效學習》這本書中提及了一個很重要的詞彙即是「學習創傷」,指的是過去多次挫敗經驗的累積而致使失去繼續學習的動力。當我們強調家長應該試著去理解孩子的學習困境之時,是否應該先釐清家長本身對於「學習」抱持何種觀感?以及是否願意接納自己過去在學習上所遭遇的困難,並且陪著孩子一同找回學習的方法與成就感?如果家長本身都認為學習是酷刑,那又怎麼忍心逼迫孩子投入大量時間學習呢?我始終認為一個孩子要對學習抱有熱忱,源自於父母如何看待學習及學習所帶來的考驗。


在這本書中,陳志恆老師帶領家長了解孩子的學習困境,我認為值得一提的是不只是學習低成就的孩子需要關心,原本學習成效良好的孩子突然出現學習倦怠的狀況也值得家長關注,有時候是不懂得轉換學習方法,也可能是人際關係上面臨到困難或其他原因,家長在聚焦於孩子收穫多少學習成果的同時,也別忘了關照孩子的情緒感受


陳志恆老師在書中提到養成每日溫書習慣的重要性,也讓我回想起從四歲開始一路學習三種樂器的經驗,確實不間斷地規律練習是養成基本功的必備條件,而讀書也不該是老師有出作業或考試才來複習,即便充分掌握課本的知識之餘,也可以安排閱讀課外讀物,當學習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在面臨挫折的時候便不會斷然選擇放棄,而是去尋找突破學習盲點的方法,這何嘗不也是一種學習呢?


學習這件事從來都不只是侷限在讀書的層面,但學習的資訊取得需要具備良好的閱讀能力,所以我總是告訴孩子倘若你連字都看不懂,要如何像媽媽一樣透過閱讀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呢?所以我們除了因應不同時期而該學習不同的讀書方法,更應該讓孩子從小養成閱讀的習慣,而關鍵就在於父母要先能體會閱讀所帶來的愉悅感,否則學習在我們心中永遠只是一件不得不去做又亟欲擺脫的事情。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