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世代的掘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活到老,學到老,動到老,花到老』,套用在2024年之後的未來一點也不奇怪。

  為什麼呢?

  少子化的社會結構,高齡化社會的衝擊,企業正在面臨的是缺人才及缺工的問題,也間接拉高了我們的工作年齡層,在未來的20年間,少子化問題還沒解決前,是會一直存在著。

 

  這跟主題有什麼關連呢?這就扯到了【壯世代】。

   

  那什麼是壯世代?是總統候選人KP讓這名詞響亮了起來,它係指台灣戰後嬰兒潮世代的人群,目前年齡大約為50~55歲以上的族群(這名詞是由壯世代教科文協會理事長吳春城所提出)。


  這群人大多脫離不了退休、資遣、失業或二度就業(含因病或照顧家人而離職)人群。曾經我也是職場的一份子,感慨世事萬變之快,如今己是數位時代,學習是每一個人要會的畢生功課,所以我們面對即將來臨的超高齡社會,需要有新觀念、新視野、新行動、新世界。。

 

  曾經,我也想再投入職場,換來了一句:妳的體力還行嗎?我想很多壯世代的心聲跟我是一樣的,【體力】確實不如年輕人了,但歷練比年輕人更有實力,在總統候選人KP提出了這個政策,讓我有了重新出發的想法。

 

    

raw-image

  壯世代是家庭的一份子,也是社會結構貢獻度最高的族群,雖然他們的聲音不容易被聽見,還會被老闆或消費者啐啐唸,依舊默默在台灣背後支撐著經濟。當然家庭是支撐整個社會的基礎,每個人總有一天會走到這階段,所以不管是誰都要學會『包容』壯世代的不容易,相信台灣職場環境會更友善,經濟就會走向更好的一方。



  『活著是資產,死了就變遺產』,所以,我們要活到老、學到老、動到老、花到老。生活愈過愈簡單,比較不會生病臥床,也較不會給下一代造成負擔。不管是工作也好,旅行規劃也罷,參與志工或照顧孫子也行,只要能走能動,就要保持簡單吃、簡單活、簡單動,人生就不枉此行了。



 

  




avatar-img
3會員
14內容數
以簡單的方式與你分享最新的議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蓁人的日常 的其他內容
  2024年1月13日是總統大選的日子,候選人的民調忽高忽低,不由得讓人連想到三國鼎立,歷史的推進又再次有一個新的循環。     諸葛亮、周瑜、司馬懿的戰略最讓我深深著迷,桃園三結義更是英雄好漢聚集在一起,這次12/16柯P的台南造勢活動,一個沒資源沒金援的黨派,看到很多人自發性的前往,讓我見識
  什麼是寄保?說白了是指【掛名投保】,就是將勞保基於某種目的依附在公司行號裏的人。這些人要自行負擔所有勞保、健保及勞退金,直到他的投保目的消失為止。     前幾日我處理了一椿個案,公司本身規模小,僅有負責人投保健保,突然跟我說要做勞保寄保,當下我是不建議他們這麼做!!        除了
65歲以上長者補助健保真的好嗎?但少子化的衝擊、老人化的社會,斷層式的人口型態,帶來的可能是下一代長期的重擔。      
你覺得這個主題和生活法律有關嗎??要說有關也是能扯上那麼一點關係喔!!因為你要掏錢買單!!  
  2024年1月13日是總統大選的日子,候選人的民調忽高忽低,不由得讓人連想到三國鼎立,歷史的推進又再次有一個新的循環。     諸葛亮、周瑜、司馬懿的戰略最讓我深深著迷,桃園三結義更是英雄好漢聚集在一起,這次12/16柯P的台南造勢活動,一個沒資源沒金援的黨派,看到很多人自發性的前往,讓我見識
  什麼是寄保?說白了是指【掛名投保】,就是將勞保基於某種目的依附在公司行號裏的人。這些人要自行負擔所有勞保、健保及勞退金,直到他的投保目的消失為止。     前幾日我處理了一椿個案,公司本身規模小,僅有負責人投保健保,突然跟我說要做勞保寄保,當下我是不建議他們這麼做!!        除了
65歲以上長者補助健保真的好嗎?但少子化的衝擊、老人化的社會,斷層式的人口型態,帶來的可能是下一代長期的重擔。      
你覺得這個主題和生活法律有關嗎??要說有關也是能扯上那麼一點關係喔!!因為你要掏錢買單!!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隨著臺灣將於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企業面臨勞動人口迅速減少的挑戰,壯世代的勞工將成為解決缺工危機的關鍵力量。這篇文章探討了企業如何有效利用壯世代的經驗與技能,以提升工作效率和企業績效,並提供友善的中高齡人力政策案例。面對未來,重新設計人力資源策略是企業持續競爭的關鍵
Thumbnail
嬰兒潮,戰後年輕人數量激增,冷戰壁壘分明到高牆頹圮,無論是對體制的反抗或享受全球化過程的經濟紅利,如今這一代逐漸退休。 童年時經歷貧窮,青少年時看到富裕,成年創業機會很多。他們親身經歷台灣經濟的快速成長,卻也在壯年要跨進中年時,又必須面對台灣經濟進入高原期,體驗產業結構快速變遷。
你是否有注意到近幾十年整體大環境的變化呢?是否有留心過人口變遷的議題呢? 這十幾、二十年來,台灣早已步入了高齡社會。 身邊的長輩、長者人數變多了,而生育率逐年下滑,幼稚園、大學因少子化而面臨的倒閉潮;不只是人口上的轉變,不知不覺中也連帶地改變了我們的日常生活。
Thumbnail
全球高齡少子化的現象已逼近至必須面對,過往世代的社會生活方式也需要改變, 近三十年內,小家庭的情況也是一種趨勢,身為長輩的若能幸運的漸漸老化沒有其他重症,是長者與晚輩的福氣,不過相對這樣的人口也逐漸增長,甚至會超過這樣的比例。 夾在中間像是三明治一樣,上有長輩、下有晚輩要照顧的話,除非經濟無虞,
Thumbnail
隨著戰後嬰兒潮一代逐漸走向退休,對工作熱愛的長者與年輕人的創新思維共同合作,尋找社會共識是當前的重要議題。臺灣積極推動老中青世代融合,但仍面臨溝通障礙等問題。建議透過教育和培訓促進瞭解與溝通。此外,共讀活動如'金色職涯煉金術'和'我的野蠻同事'可以為退休者和年輕人提供實用建議。
Thumbnail
親愛的讀者朋友,我不知道你的年紀,也許你從未思考過「養老」這個問題,或甚至覺得「養老」或「退休生活」距離自己還很遙遠。 但只要從社會結構宏觀的角度來看,若現在的你沒有未雨綢繆的思維和規劃,很可能就要一輩子為錢工作到老。 無論你現在是20歲、30歲、還是40歲。 老齡化社會 根據UN的定義,6
Thumbnail
人生70才開始,越活越年輕的時代來臨。台灣將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化社會,也就是五人之中就有一位超過65歲,老年生活如何精彩度過和保持身心靈的健康,是面對超高齡化社會來臨的重要課題。失去活動力,即缺乏運動和長時間久坐,是影響年長者慢性疾病和失能發生的重要原因。完善的生活空間,對於年長者的活動力具
Thumbnail
「超高齡社會」一般指65歲以上人口比例超過20%的社會。此一術語通常用以描述一個國家或地區其老年人口比例快速增加,並且已達相對較高水平。「超高齡社會」的特點是老年人口的占比飆高,並且經常伴隨社經和醫療挑戰。亟需政府和社會各界預為籌繆,以應對激增的需求和社會劇烈的變化。
每次台灣在選舉的時候,所有的政黨都在呼喚年輕人,好像五十歲以後的人,再也不重要了,是該被社會嫌棄的一群! 現在五十歲以上的人,弄出了台灣全民直選的體制,繳出了台灣的健保。我不覺得他們的意見是該被忽略的群體。 在我的年代裡,廿八歲、卅歲就當上百大公司經理的,比比皆是!算不算年輕?重點是有能力的人才
Thumbnail
「人生始於強,終於壯。」 前陣子閱讀《壯世代之春》這本書時,對於書中提到「壯世代」的概念,感到十分新奇與認同! 以前的教科書,總是輕易地將65歲以上的人定義為「老」,現在大概還是如此。然而,看看身邊的父母與親朋好友們,以及過往在社區進行田調時認識的熟齡朋友們,總是分享許多豐富的退休生活,以及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隨著臺灣將於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企業面臨勞動人口迅速減少的挑戰,壯世代的勞工將成為解決缺工危機的關鍵力量。這篇文章探討了企業如何有效利用壯世代的經驗與技能,以提升工作效率和企業績效,並提供友善的中高齡人力政策案例。面對未來,重新設計人力資源策略是企業持續競爭的關鍵
Thumbnail
嬰兒潮,戰後年輕人數量激增,冷戰壁壘分明到高牆頹圮,無論是對體制的反抗或享受全球化過程的經濟紅利,如今這一代逐漸退休。 童年時經歷貧窮,青少年時看到富裕,成年創業機會很多。他們親身經歷台灣經濟的快速成長,卻也在壯年要跨進中年時,又必須面對台灣經濟進入高原期,體驗產業結構快速變遷。
你是否有注意到近幾十年整體大環境的變化呢?是否有留心過人口變遷的議題呢? 這十幾、二十年來,台灣早已步入了高齡社會。 身邊的長輩、長者人數變多了,而生育率逐年下滑,幼稚園、大學因少子化而面臨的倒閉潮;不只是人口上的轉變,不知不覺中也連帶地改變了我們的日常生活。
Thumbnail
全球高齡少子化的現象已逼近至必須面對,過往世代的社會生活方式也需要改變, 近三十年內,小家庭的情況也是一種趨勢,身為長輩的若能幸運的漸漸老化沒有其他重症,是長者與晚輩的福氣,不過相對這樣的人口也逐漸增長,甚至會超過這樣的比例。 夾在中間像是三明治一樣,上有長輩、下有晚輩要照顧的話,除非經濟無虞,
Thumbnail
隨著戰後嬰兒潮一代逐漸走向退休,對工作熱愛的長者與年輕人的創新思維共同合作,尋找社會共識是當前的重要議題。臺灣積極推動老中青世代融合,但仍面臨溝通障礙等問題。建議透過教育和培訓促進瞭解與溝通。此外,共讀活動如'金色職涯煉金術'和'我的野蠻同事'可以為退休者和年輕人提供實用建議。
Thumbnail
親愛的讀者朋友,我不知道你的年紀,也許你從未思考過「養老」這個問題,或甚至覺得「養老」或「退休生活」距離自己還很遙遠。 但只要從社會結構宏觀的角度來看,若現在的你沒有未雨綢繆的思維和規劃,很可能就要一輩子為錢工作到老。 無論你現在是20歲、30歲、還是40歲。 老齡化社會 根據UN的定義,6
Thumbnail
人生70才開始,越活越年輕的時代來臨。台灣將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化社會,也就是五人之中就有一位超過65歲,老年生活如何精彩度過和保持身心靈的健康,是面對超高齡化社會來臨的重要課題。失去活動力,即缺乏運動和長時間久坐,是影響年長者慢性疾病和失能發生的重要原因。完善的生活空間,對於年長者的活動力具
Thumbnail
「超高齡社會」一般指65歲以上人口比例超過20%的社會。此一術語通常用以描述一個國家或地區其老年人口比例快速增加,並且已達相對較高水平。「超高齡社會」的特點是老年人口的占比飆高,並且經常伴隨社經和醫療挑戰。亟需政府和社會各界預為籌繆,以應對激增的需求和社會劇烈的變化。
每次台灣在選舉的時候,所有的政黨都在呼喚年輕人,好像五十歲以後的人,再也不重要了,是該被社會嫌棄的一群! 現在五十歲以上的人,弄出了台灣全民直選的體制,繳出了台灣的健保。我不覺得他們的意見是該被忽略的群體。 在我的年代裡,廿八歲、卅歲就當上百大公司經理的,比比皆是!算不算年輕?重點是有能力的人才
Thumbnail
「人生始於強,終於壯。」 前陣子閱讀《壯世代之春》這本書時,對於書中提到「壯世代」的概念,感到十分新奇與認同! 以前的教科書,總是輕易地將65歲以上的人定義為「老」,現在大概還是如此。然而,看看身邊的父母與親朋好友們,以及過往在社區進行田調時認識的熟齡朋友們,總是分享許多豐富的退休生活,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