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4|閱讀時間 ‧ 約 26 分鐘

投標的故事(123) #品質觀念

    過去我曾兼任品質稽核主管,

    要管理諸多專案執行上品質,

     

    為避開教條式或無趣的要求,

    透過7則故事提升專案執行品質觀念,

    採用品質小故事分享如下,

    暗中詢問效果尚佳

     

    現在看起來還是覺得有趣,

    分享給大家:

     

    01【首先要定好標準,作好培訓】

    有一個小和尚擔任撞鐘一職,

    半年下來,覺得無聊之極,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而已。

     

    有一天,主持宣布調他到後院劈柴挑水,

    原因是他不能勝任撞鐘一職。

     

    小和尚很不服氣地問:

    “我撞的鐘難道不準時、不響亮?”

    老主持耐心地告訴他:

    “你撞的鐘雖然很準時、也很響亮,

    但鐘聲空泛、疲軟,沒有感召力。

     

    鐘聲是要喚醒沉迷的眾生,

    因此,撞出的鐘聲不僅要洪亮,

    而且要圓潤、渾厚、深沉、悠遠。”

     

    02【把顧客的計畫當成自己的計畫做】

    這是一個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期,

    美國空軍和降落傘製造商之間的真實故事。

     

    在當時,降落傘的安全度不夠完美,

    即使經過降落傘製造廠商努力的改善,

    使得降落傘的良品率已經達到了99.9%,

    應該說這個良品率,

    即使現在許多企業也難達到。

     

    但是美國空軍卻對此公司說No,

    他們要求所交降落傘的良品率必須達到100%。

     

    於是降落傘製造商的總經理,

    便專程去飛行大隊商討此事,

    看是否能夠降低這個水準?

     

    因為廠商認為,

    能夠達到這個程度已接近完美了,

    沒有什麼必要再改。

    當然美國空軍一口回絕,因為品質沒有折扣。

     

    後來,軍方要求改變了檢查品質的方法。

    那就是從廠商前一周交貨的降落傘中,

    隨機挑出一個,讓廠商負責人裝備上身後,

    親自從飛行中的機身跳下。

     

    這個方法實施後,不良率立刻變成零。 

     

    03【請預留時間給各級品管作業

    早晨七點多,

    公車行經許多市民做晨間運動的大型公園,

    司機阿輝好心地想為更多的乘客服務(品質)

    他知道這一站有許多剛結束晨間運動的民眾,

    於是多花了點時間停留該站站牌前,

    等候乘客(搞好報告品質)

     

    沒想到這樣的美意,

    遭到車上許多趕上班的朋友們(品管人)抱怨

    這些上班族認為為了能準時上班(做好品管),

    即使是短暫停留也會受影響(不夠時間品管)

     

    面對車上乘客的不諒解,

    司機阿輝(工程師)心想:

    「難道我這樣做,錯了嗎?」  

     

    04【從顧客角度,你才知道自己做得價值

    一個替人割草打工的男孩打電話,

    給一位陳太太說:您需不需要割草?

    陳太太回答說:不需要了,我已有了割草工。

     

    男孩又說:我會幫您拔掉花叢中的雜草。

    陳太太回答:我的割草工也做了。

     

    男孩又說:我會幫您把草與走道的四周割齊。

    陳太太說:我請的那人也已做了,

    謝謝你,我不需要新的割草工人。

     

    男孩便掛了電話,

    此時男孩的室友問他說:

    你不是就在陳太太那割草打工嗎?

    為什麼還要打這電話?

     

    男孩說:我只是想知道我做得有多好!

     

    05【職業與業餘工程師的差異是什麼?

    每一個業餘球員都不只一次地幻想過:

    與職業球員打球不知道是什麼滋味?

     

    當教練該說的都說了,球員該做的也都做了,

    那職業與業餘球員的差異是什麼?

     

    職業球員最令人吃驚的地方,

    還是在於他們的穩定性

     

    他們投入了數千個小時

    以使他們自己把球打得很好──

    不,是打得棒極了

     

    職業球員知道他們應該做什麼工作,

    不需要別人指示下一步。

    職業球員表現不好也不需要安慰,

    他們會想辦法讓自己更好。

     

    「職業」的意思,表示技術者依此為生,

    不能依此判定技術性的高低

    「業餘」的意思,表示技術者不依此為生,

    不表示技術性的高低就此判定

     

    06【時常和資深同仁討論工作方向與方法

    孔子帶弟子子路,周游列國時,

    途中發現一塊破爛的馬蹄鐵,

    就讓子路撿起來。

    不料,子路懶得彎腰,便假裝沒聽見。

     

    孔子沒說什麼,自己彎腰撿起了馬蹄鐵,

    用它,在鐵匠那兒換來3文錢,

    又用這錢買了十七八顆櫻桃。

     

    出了城,二人繼續前行,

    經過的都是茫茫荒野,

    坐在牛背上的孔子猜到子路,渴得厲害。

     

    就把藏在袖子裡的櫻桃,悄悄地掉出一顆,

    子路一見,趕緊撿起來吃。

     

    孔子邊走邊丟,子路也狼狽地,

    彎了十七八次腰。

     

    最後,孔子笑著對子路說:

    要是你剛才彎一次腰,

    就不會在後來沒完沒了地彎腰了。

     

    小事不做,將來就會在更小的事上操勞!

     

    07【多創新方法促使改變劣質不良的行為】

    以超速為例,

    最早的限速是英國於1861年生效的,

    當時限速16 km/h(10 mph)。

     

    從那之後,立法者與開車族展開街頭大戰,

    透過一連串人力與技術的進步及強化執法,

    如雷達與測速照相,隨著汽車愈跑愈快,

    速限的執法腳步也跟著加快,有趣的是,

    限速似乎對人們的行為沒有多少影響。

     

    根據英國的研究,

    仰賴速限與罰款根本沒有效果,

    看來高明的追蹤技術與愈來愈重的罰款,

    無法嚇阻駕駛人,

     

    超速已變成高度習以為常的行為,很難改變,

    立法者與開車族陷入永無休止的貓抓老鼠遊戲

     

    2010年福斯汽車發起一則廣告「趣味理論」,

    以解決世界上各種問題。

     

    一位製作人理查森提出測速照相樂透的構想,

    在斯德哥爾摩最繁忙的一個十字路口,

    駕駛人的速度與車牌,

    會由一台特別標記照相機記錄下來。

     

    超速的人會被罰款,罰金集中做為獎金,

    未超速者可參加抽獎。

     

    每天遵守規定通過照相機的駕駛人,

    便可以獲得一張抽獎劵。

     

    試驗期間,顯示平均車速減慢22%,

    遵守限速規定車輛大幅提升,短短3天測試,

    改變150年無法達到的目標,

    而且讓人遵循得很開心。

     

    以上故事是不是很有趣,另一些提醒事項:

     

    1.建議指標性、規模大、問題複雜等計畫應提高層級做品質把關,並在適當的時機安排計畫審查會前會,找出解決問題方法。

    2.計畫在開案號時由部門主管指定,並指定品管人員或技術指導者,如此在計畫進行中亦可向技術指導者請益。

    3.三級品管(至少兩級)應有最高級者簽名報告方可送印交付予客戶

    4. Kick off Meeting 時邀請資深同仁出席指導,請PM經常找資深同仁討論工作方向與方法。

    5.每月持續查核落實情形及追蹤改善,並回饋給大家,以做為經驗上傳承及忠實記錄。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1.ESG碳管理師、淨零碳排放高階決策人、PMP、仲裁人、採購專業人員。 2.從事ESG、減碳藍圖、碳中和、低碳運輸、綠能等領域業務,累積許多實際案例。 3.從服務台灣公司到美商國際集團,對價值觀、制度、文化及管理等熟悉,充分理解市場發展趨勢,掌握眾多領域人脈,並具30餘年服務經驗。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