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上野千鶴子和鈴木良美的心靈對話:妳我的極限又在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東京大學名譽教授上野千鶴子是日本女性學研究第一人,推動許多社會運動。

鈴木良美出生書香世家,絕非涉世未深的小白兔,

卻自願涉入爭議的暗黑風俗世界,挑戰道德與親情的極限。

這本書「始於極限」的副標是:

跨越社會習以為常的邊界,當代女性如何活出想要的人生


兩人透過書信往返,討論十二個議題,

分別是:情色資本、母女、戀愛與性、婚姻、認可欲求、能力、工作、獨立、團結、女性主義、自由、男人。

 

社會早已習以為常的邊界,牢不可破。

即使女性跨越了實體的邊界,內在真的能夠跨越嗎?


上野千鶴子:「『妳現在是誰』比『妳過去是誰』重要得多。去做妳真正想做的事吧!


進入情色產業對鈴木而言,某種意義上是破壞自己與父母關係的手段,

但對某些人來說,卻是保護、照顧和珍惜父母的必然選擇。

我喜歡阿德勒學派理解及詮釋「過去」的角度—

問題不在「經歷過什麼事」,而在於個人「如何解釋它」。


有句話說,「英雄是能化命運為選擇的人」,面對自己無法選擇的出身,你完全沒有必要感到羞愧。多虧父母贈與的愛,我獲得船到橋頭自然直的樂觀精神,也擁有了不懼怕未知世界與新鮮體驗的天性。或許你的不以為意和有勇無謀,也是來自父母的餽贈。

薩提爾理解過去的意義時,也認為我們永遠都有擁有重新詮釋的自由,

即使表面上看來家庭沒有給你任何資源,

但當我們帶著勇氣往靈魂深處去探究早年的成長經驗,

一定能找到隱含的寶藏。

意義是人所賦予的,

上天常賜予我們包裝很醜陋的禮物,卻富含著豐富資源與力量。

不要將無處可依的心轉向家庭和婚姻,婚姻也好,家庭也罷,都不是女性的人生安全保障。家庭和子女都成不了歸處。有旅伴或許是幸運的,也可能是不幸的。到頭來我們終究是孤身一人,只要做好這樣的心理準備,便不難做出選擇了。

兩位對談者都沒有踏入婚姻,辛辣而赤裸裸的對談讀起來甚是過癮。

不管婚不婚,生不生,選擇權都在自己身上,旁人無從置喙。

讀到鈴木揭露和母親相處的過往,我感到毛骨悚然,卻也不捨。

一個聰慧敏銳的女兒,要如何能和母親安然相處?

和自己並駕齊驅的母親,母女在智識上暗中較勁、相互批判,

因賭氣之下走上歧途,這會不會也是一種悲涼?

為了試煉愛的極限,一定得鋌而走險嗎?

 

或許每一段經歷無法被歸類為錯誤道路,

人生中的每一種試煉與試誤都是成長養分,

或許狂野的靈魂為了不被歸類在某種框架裡,

只剩下離經叛道一途,

直至沒有了對抗的母親,失去了人生的座標方歇。

 

「始於極限」書名下的真神,

引發思考「極限」對自己而言,

究竟有哪些有形和無形的箝制讓自己受困?

同時也應該思考這些限制是否能轉為機會?

跨越「受害者」的疆界,重新定義自己的位置

願意正面承認自己的傷痛與軟弱,

勇敢接露自己過往的瘡疤,

和解反而能帶來更強大的力量!

願意示弱並非弱者,而是勇者! 


對我而言,

書中透過彼此的靈魂拷問審視上述十二個議題,

讓站在邊界之上的女性們有機會理解自己的位置,

不管後續行動是深沉的抵抗,或是批判的反思,

更重要的是帶領讀者穿越無意識的疆界。


我想引用上野教授所言作為結語:

面對自己的極限,必須予以尊重,方能在內在產生自信與自愛。


 


資深的教育工作者,在讀寫中梳理徬徨與焦慮,在悲欣交集中體驗生命脈動。 用阿德勒跟薩提爾育兒,以臣服悅納面對人生挑戰瓶頸,在對話中療癒自己與他人。 為慶祝自己第二誕生日,用crescendo mentality、不完美的勇氣、價值與愛通往彼此心世界的一座橋,親愛的讀者,生日快樂!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文探討了父母在情緒管理與角色認同上的困擾。當父母面臨挑戰時,如何應對負面念頭,並以好奇心探究孩子的內在。文章提倡父母停止批判自己,放下完美母親的形象,並接受自己和孩子的不完美,以勇氣活出真實。
寒假的第一天任務是當書僮,陪兩小去參加書法比賽。 從一早九點開始,到下午一點半成績揭曉,名次不如預期,只有優選。 逐一定神細視主辦單位展示的作品,我內心演奏起驚愕交響曲! 這字......怎麼可能奪冠? 前幾名的選手名字......書法大賽能見度很低。 經過前一次的震撼教育,我大概知悉蹊蹺所
之前我以為鍛鍊心智,終結玻璃心便能實踐目標抵達成功。 這半年我開始接觸腦神經科學, 認識到身體健康是一切的根本,而大腦又是身體健康的基石, 了解到認識大腦、鍛鍊大腦的可塑性brain resiliency,關鍵至極。 這一本醫學科普書的作者--古普塔醫生(Sanjay Gupta
作者岸見一郎在書中強調對孩子的接納與尊重,並反對以期望與束縛來約束孩子的成長。父母應具有不打不罵的智慧,並要面對孩子犯錯時運用成長性思維來看待。透過無條件的愛與關懷,培養孩子克服困難的勇氣。
Be Yourself的概念是成為自己,是一種不費力就能達到的境界。 如何成為自己? 讓真實的自己在人生的舞台上閃閃發亮? 其實每個人的身上都藏著鑽石,鼓起勇氣遠離垃圾場,鑽石才有機會發光。 作者 川原卓巳這個陌生的名字一開始沒有引起我的注意,他是KOMARI公司的負責人,理念是要「整理整
本文探討了父母在情緒管理與角色認同上的困擾。當父母面臨挑戰時,如何應對負面念頭,並以好奇心探究孩子的內在。文章提倡父母停止批判自己,放下完美母親的形象,並接受自己和孩子的不完美,以勇氣活出真實。
寒假的第一天任務是當書僮,陪兩小去參加書法比賽。 從一早九點開始,到下午一點半成績揭曉,名次不如預期,只有優選。 逐一定神細視主辦單位展示的作品,我內心演奏起驚愕交響曲! 這字......怎麼可能奪冠? 前幾名的選手名字......書法大賽能見度很低。 經過前一次的震撼教育,我大概知悉蹊蹺所
之前我以為鍛鍊心智,終結玻璃心便能實踐目標抵達成功。 這半年我開始接觸腦神經科學, 認識到身體健康是一切的根本,而大腦又是身體健康的基石, 了解到認識大腦、鍛鍊大腦的可塑性brain resiliency,關鍵至極。 這一本醫學科普書的作者--古普塔醫生(Sanjay Gupta
作者岸見一郎在書中強調對孩子的接納與尊重,並反對以期望與束縛來約束孩子的成長。父母應具有不打不罵的智慧,並要面對孩子犯錯時運用成長性思維來看待。透過無條件的愛與關懷,培養孩子克服困難的勇氣。
Be Yourself的概念是成為自己,是一種不費力就能達到的境界。 如何成為自己? 讓真實的自己在人生的舞台上閃閃發亮? 其實每個人的身上都藏著鑽石,鼓起勇氣遠離垃圾場,鑽石才有機會發光。 作者 川原卓巳這個陌生的名字一開始沒有引起我的注意,他是KOMARI公司的負責人,理念是要「整理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常常被快速高效的思維所驅使,卻往往忽略了耐心的重要性。本文透過分享《人生4千個禮拜》的讀後感,深入探討如何讓自己喜歡遇到問題,透過持久的努力實現自我成長。文章提出耐心的三原則,幫助讀者在生活和寫作中培養耐心,珍惜每個解決問題的過程,從而找到生活的真正意義。
Thumbnail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是一部日本經典文學,宮崎駿最新電影「蒼鷺與少年」就是以這部作品為本。上野千鶴子將你改為女字旁的「妳」作為一種宣示,身為女孩子,也能活出想要的人生。 社會發展至今,女性的處境相較過往已進步不少,至少在台灣,我們身為女性,擁有投票權、能受教育、可以自由選擇伴侶,有能力表達自己的意
Thumbnail
🌹從年輕時,有經歷各種感情 有發覺到,面對不一樣的人 會讓自己也會有不同的性格跟情緒反應 有時,也會因有不同的心理劇場 做出一些也可能是自己格外沒想到的結果 但有時,可能也會有因一些創傷 使得自己變得比較容易沒安全感 #但其實這也都不算是壞事 🍁以前,還沒好好學習感情這個
Thumbnail
《始於極限》共收錄二十四封信,由日本女性主義領袖人物上野千鶴子,及前AV女優的自由寫作者鈴木涼美兩位撰寫。書中暢談日本女性處境、父權社會下的壓力,還有性/愛、婚姻、工作等主題。對於探索女性主義及現實處境的讀者,這本書值得一讀。其中,書中也能見到兩位作者真摯的情感交流。
Thumbnail
之前因為購入《始於極限》一書而知道上野千鶴子老師,明知該書很多好評,但一直沒有機會拿起來讀。前陣子收到這本書就在想,是不是要來讀一下了呢?
Thumbnail
現在的年輕人應該不認識鼎鼎大名的鈴木保奈美吧?雖然我至今仍舊沒有看過《東京愛情故事》,但對於鈴木保奈美的印象是非常好的,總覺得她溫柔婉約又氣質高雅,所以當她這本散文集出版的時候便非常期待,很想了解關於鈴木保奈美的生活與思想。 很令我訝異的是鈴木保奈美的寫作風格非常口語,而且很坦率真誠而不造
Thumbnail
你想從書中獲得什麼?讀過上萬本書的閱讀狂人千田琢哉,從他海量的閱讀經驗裡告訴我們,幫助我們面對未來人生難題的所有提示,全都已經被這個世界上的某個人寫進書裡了。為了與命定之書相遇,我們要持續閱讀,從閱讀裡找到扭轉人生的契機。為此,千田琢哉教人從閱讀培養8大能力,解決面臨職場、人際以及未來規劃種種難題。
Thumbnail
主講:松浦優(九州大学大学院博士後期課程) 與談、講稿翻譯、解說:廖希文(台灣紙性戀集散地、臺大御宅研究讀書會) 口譯:小松俊(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班) 主辦:臺大御宅研究讀書會、女書店 場地:2023年8月23日,女書店與線上直播
Thumbnail
上野千鶴子以書信往返的方式,與鈴木良美討論十二個議題,包括情色資本、母女、戀愛與性等。兩位對談者從不同觀點詮釋各項議題,為當代女性揭露種種社會習以為常的邊界與限制,並鼓勵女性正面承認傷痛與軟弱,以自由與勇氣面對自身的極限。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常常被快速高效的思維所驅使,卻往往忽略了耐心的重要性。本文透過分享《人生4千個禮拜》的讀後感,深入探討如何讓自己喜歡遇到問題,透過持久的努力實現自我成長。文章提出耐心的三原則,幫助讀者在生活和寫作中培養耐心,珍惜每個解決問題的過程,從而找到生活的真正意義。
Thumbnail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是一部日本經典文學,宮崎駿最新電影「蒼鷺與少年」就是以這部作品為本。上野千鶴子將你改為女字旁的「妳」作為一種宣示,身為女孩子,也能活出想要的人生。 社會發展至今,女性的處境相較過往已進步不少,至少在台灣,我們身為女性,擁有投票權、能受教育、可以自由選擇伴侶,有能力表達自己的意
Thumbnail
🌹從年輕時,有經歷各種感情 有發覺到,面對不一樣的人 會讓自己也會有不同的性格跟情緒反應 有時,也會因有不同的心理劇場 做出一些也可能是自己格外沒想到的結果 但有時,可能也會有因一些創傷 使得自己變得比較容易沒安全感 #但其實這也都不算是壞事 🍁以前,還沒好好學習感情這個
Thumbnail
《始於極限》共收錄二十四封信,由日本女性主義領袖人物上野千鶴子,及前AV女優的自由寫作者鈴木涼美兩位撰寫。書中暢談日本女性處境、父權社會下的壓力,還有性/愛、婚姻、工作等主題。對於探索女性主義及現實處境的讀者,這本書值得一讀。其中,書中也能見到兩位作者真摯的情感交流。
Thumbnail
之前因為購入《始於極限》一書而知道上野千鶴子老師,明知該書很多好評,但一直沒有機會拿起來讀。前陣子收到這本書就在想,是不是要來讀一下了呢?
Thumbnail
現在的年輕人應該不認識鼎鼎大名的鈴木保奈美吧?雖然我至今仍舊沒有看過《東京愛情故事》,但對於鈴木保奈美的印象是非常好的,總覺得她溫柔婉約又氣質高雅,所以當她這本散文集出版的時候便非常期待,很想了解關於鈴木保奈美的生活與思想。 很令我訝異的是鈴木保奈美的寫作風格非常口語,而且很坦率真誠而不造
Thumbnail
你想從書中獲得什麼?讀過上萬本書的閱讀狂人千田琢哉,從他海量的閱讀經驗裡告訴我們,幫助我們面對未來人生難題的所有提示,全都已經被這個世界上的某個人寫進書裡了。為了與命定之書相遇,我們要持續閱讀,從閱讀裡找到扭轉人生的契機。為此,千田琢哉教人從閱讀培養8大能力,解決面臨職場、人際以及未來規劃種種難題。
Thumbnail
主講:松浦優(九州大学大学院博士後期課程) 與談、講稿翻譯、解說:廖希文(台灣紙性戀集散地、臺大御宅研究讀書會) 口譯:小松俊(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班) 主辦:臺大御宅研究讀書會、女書店 場地:2023年8月23日,女書店與線上直播
Thumbnail
上野千鶴子以書信往返的方式,與鈴木良美討論十二個議題,包括情色資本、母女、戀愛與性等。兩位對談者從不同觀點詮釋各項議題,為當代女性揭露種種社會習以為常的邊界與限制,並鼓勵女性正面承認傷痛與軟弱,以自由與勇氣面對自身的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