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3|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陪伴憂鬱伴侶:一事無成讓我感到很沮喪

💡 給第一次來的讀者:這裡分享一個普通人,陪伴憂鬱伴侶的日常。

「如果我什麼都不是,那我活著幹嘛?」回頭望向一事無成的人生,伴侶感到相當沮喪。事實上,因何受難說不真切,只知道功成名就的衝動,似是想要也是需要,猶如午夜夢迴的鬼魅,偶爾出現,而後不見。

雖說人生旅途茫茫,難免碰上覺得自己差勁的時刻,但伴侶遇上一事無成的感覺,總特別難以釋懷,跌落的情緒黑洞也更深。是什麼讓伴侶在面前顯得如此敏感脆弱?一事無成的沮喪背後,又有著什麼樣的心理動力呢?



​一事無成讓我感到很沮喪

「覺得自己一事無成,這讓我感到很沮喪。」伴侶說。

沮喪是一種心情低落的狀態,任何因素都可能造成一個人沮喪。在此無意評斷「沮喪」的好與壞,畢竟情緒像人生保全一樣,提醒我們哪兒不對勁得趕緊去查看。這次依舊是透過對話來梳理思緒,歸整出伴侶沮喪背後,默默運作的 3 個主要因素


1、家庭的影響

伴侶從小就被家庭灌輸「你如果不是第一就是失敗者,而失敗者會被看不起,因為你什麼都不是!」的觀念。這份競爭意識在伴侶的潛意識裡,形成隱隱作祟的壓力。

「從小媽媽就告訴我,女生會被社會看不起,所以一定要成為第一名!考上名校、有所成就,才不會被看不起,也才不會被嘲笑或忽視。」伴侶說。


2、現實的破滅感

原本的生活並不壞。可就像薛丁格的貓,在打開盒子之前,永遠可以「是」某種狀態。直到碰上再無法忽視的比對,打開的盒子讓落差顯現,成了現實的破滅與傷感。

「看著年紀相仿或比我年輕的人,他們的生活與成就讓我覺得自己很失敗。我對沒有用的自己很失望,很討厭這樣自己。」伴侶說。


3、對時間的焦慮

「什麼年齡應該要有什麼樣的身份地位、財富存款、物質條件」等聲音,自小累積至今,都一一存放於伴侶的腦海裡。在檢討自己的「成就」時,終是爆發而出,加乘了伴侶想要「趕快」擁有成就的急迫感。然而,越是急迫,越是被現實打敗;越是被現實打敗,就越認為自己是個失敗者,沒有必要活在這個世界上。

「就算你說我在路上了,可是現在的我什麼都不是啊!在這個世界上,如果我什麼都不是,那我活著幹嘛?如果我沒有什麼價值,這世界有我跟沒我,沒有差別。」伴侶說。

沮喪帶來的其中一種感受是心灰意冷、提不起勁的感覺。




我如何陪伴這樣的她?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