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2/12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職海浮沉(三十一)日本版的擴充經驗

很快的,人事巨變的漣漪湧到了亞洲地區。第一波,集團把日本公司合夥人的股份買下,也解除合夥人身兼的社長職務,改聘為顧問。當年併購的價碼應該是不錯,所以交易本身並沒遭遇到什麼阻力。

從這個處理的迅速果斷,足見我這位義大利大叔朋友絕對是個狠角色。和創辦人同期發跡的資深分公司負責人還不少,應該還會有其他洲的經理人該緊張了。畢竟,打天下和治理天下,自古以來;領導人的思維是有極大的差異的。

至於遠東地區,總公司已經決定把整個區域分拆成兩個區塊,一個是東北亞;簡稱“東亞”。另一個就是東南亞。

東亞的市場包含南韓,菲律賓和大中華經濟圈。而東南亞就是其他亞洲市場,不包括紐澳和印度。

這兩個區域就由我和那位新加坡新進同事分別擔綱,至此,亞洲市場的負責人正式由在地人士擔任,而不是以往由歐洲派任,以駐外(Off Shore)身份負責。

對我而言,這個風暴之後形成的新板塊,本身就是個重責大任,與其說是個機運,還不如說一大挑戰。可以想像這條路將會是無止境的挑戰和壓力組成,不會再有喘息的機會。

這樣一來,從這歐洲集團的角度看;亞洲就有了三個不同的生意投資單元。對於日本市場的投資作為已經存在數十年。生意的增長是循序漸進的。從開始的純國貿交易,到一定生意規模時;簽下固定的經銷合約,對市場再做更深、更廣的開拓。

成熟的日本市場;也如他們預期的,發展迅猛,成果令人刮目相看。這也促使歐洲總部進行更積極的作為,他們說服日籍經銷商企業主;出售大比例股權,並讓公司的企業形象 (CIS, 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 完全和集團吻合。就是公司名稱,商標,對外形象,完全看不出是一家經銷商。

另外,為了將公司文化和歐洲完全融合,他們派了一位常駐的“總部聯絡人”(Liaison Officer)。 他是一位娶日籍妻子;能操日語的瑞士人。那之後的運作和業務發展的順暢,已經驗證了這集團純熟的商業技能,也讓日本的生意成就傲居集團全球各分支的第二位,僅次於美國。

世上萬事萬物皆會變,唯一不會變的就是“變化”本身。現況不管是好;是不好,時間一到,變化也就到。那段時間公司情勢的發展,準確的說明了這宿命。集團內的突然變天,新領導迅雷不及掩耳的半強制收購,入主日本市場的全資經營大計就算大功告成了。至於,原日籍的創業夥伴心理怎麼想,只能等到他的自傳面世的一天,才得以一窺堂奧了。

那個日本篇章,距今已是二十幾年前的舊事了。事實上,那歐洲公司到現在為止;還是日本那一行業的市場領頭羊,足見我那義大利大叔朋友當年的眼光和睿智。當然,得看是用什麼視角來評鑑這樣的商場事蹟而定?

跨國集團的經營是高度集權的。回顧當時的情勢,說句“歐洲總部打個噴嚏,亞洲就傷風感冒了”,並不為過。

日本分公司的激烈變化,在當時我們是沒法看透,整個故事情節都是日後慢慢拼湊出來的。就我個人而言,只感覺太多新的東西一個一個浮現。一下,公佈哪個新任部門負責人,一下,哪項新投資定案。又是,集團併購了哪一家知名公司等等。要說疲於奔命也可以,因為應接不暇,如何將種種挑戰轉化成機會,是我當時最重要的日常。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