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夥伴有很多是「萬寶龍控」,3月1日起,萬寶龍全產品將調漲10%,以為是供應鏈或海運問題,結果說是「策略」。
為什麼一支原子筆就得兩萬多,現在還要漲到三萬以上?因為它賣的不是「商品」,而是「客製品」,所以可以操弄「售價」策略。
相對於一般學校有學生上門就求之不得,哪敢再調高「入學門檻」?但還是有學校做得到!
張忠謀常引哈佛教授麥可 · 波特( Michael Porter )的話:「只要兩家公司製作相似的東西,就是商品。其實,一個競爭者就夠你應付了。」
所以張忠謀說,他做的是為消費者量身訂製的「客製品」,而不是大家都一樣的「商品」。
「商品」到處都能買,所以是「買方市場」,賣方大概只能一直降價求售。但是「客製品」是獨特稀有的,訂價權利掌握在賣方,想買的人要付出更高價格,甚至願意一直追漲。
於是臺積電的商業模式,是從「客戶」定義商業模式,而非從「產品」。也就是說,先看到我要服務的消費者是誰,再決定我的商業模式,然後再決定我的「產品」。
目前,他的客戶已經不是「電腦公司」,也不是「半導體公司」,而是「國家」!所以他開始賣「半導體廠」給日本和美國。
校長是學校的經營者,我們要服務的「客戶」是誰呢?學生、家長、老師、社會、國家......還是未來世界?這個決定了,我們才能發展學校的經營模式,以及產出具體的教育和課程。
但如果在統一的體制下,我們無法決定「客戶」和「經營模式」,但至少可以讓「產品」不一樣,「部定課程」可以融入在地元素,「校訂課程」更可以量身訂製,把它們都變成「客製品」。
當我們的課程變成「客製品」,我們就擁有「訂價權」,即使不斷調高售價(例如:限縮入學資格、提高入學門檻,這是瞎說舉例而已,公立學校於法不合),顧客也是大排長龍。
我們看到很多學校,並不是位在都會人口激增區,但也是一位難求,他們賣的應該就是「客製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