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簡化高爾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高爾夫是眾多運動裡需要不斷去精進和更新,而很多球友面對高爾夫如此複雜的動作、球桿和策略,很多都直接掛點,算了。而我自己也在這個過程遇到不少問題和挑戰,所以我分享自己經驗,如果有幫助就撿起來用。首先,我必須說目前高爾夫都是複雜化的結果,球桿要14支、動作也變態複雜,打球也有策略,不是盲打就可以過關。


raw-image



而我要說的第一步就是吧你的球桿給簡化。球桿對多數球友來說根本不需要帶超過10支,我打球根本沒有帶過超過10隻球桿。不是一路活蹦亂跳、射鳥、抓鷹、boggie的樂趣無窮。球桿數減少和簡化才是你能充分發揮這些球桿的關鍵。每一支球桿可以有更多機會去使用和發揮變化,這是最好玩的地方。或許你會說,這樣很多時候沒有適合的距離球桿來打,而我的作法可以讓你思考看看。




我用球桿是以距離來決定,而距離也和我的策略有直接關係。第一是最遠的桿子;木桿,以250碼位基礎。再來是3木220~230碼。這也是我在球道上可以打出最遠的桿子,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支距離球桿。再來是200碼球桿,我是目前用5木。以前是小雞腿,但小雞腿的距離不穩定,也容易被天氣和風勢給影響,所以我基本上就是用5木在近8年裡。


raw-image




下一支就是鐵桿的3i或4i,距離在180碼範圍。因為現在很多鐵桿的4i角度和3i差不多,所以我現在用Titleist T200 4i但之前是用Saqra 3i。 第二隻鐵桿是7鐵,距離155碼。第三隻是P桿100碼。最後是52度挖起桿80碼。基本上我100碼內是P, 65碼內52度,100~150碼是7鐵, 160~185碼是4i,190~210碼5木、200碼~240碼三木。




我知道你有很多問題,但先讓我問你,你可以掌握每次擊球都紮實打到桿面甜蜜點?每一支桿子都可以發揮性能和距離?不說別的,就拿100~150碼的7i來說,我輕鬆打140碼,上桿一半可以130碼,全力打150碼。所以這是我可以去控制和發揮球桿不同的結果。另外你再看果嶺設計,多數新球場的果嶺都很大,可以讓球友比較容易上果嶺。




而這樣果嶺整個面積就40~60碼了,就算旗桿插在中間位置,你打超過10~20碼還是OK,總比打短10~20碼好。這就是整個簡化高爾夫的核心,你的思考都是以打在你要的距離和位置,但多數狀況是短比大的多。就好像推桿,我都是算推過洞口一步的距離,這樣才知道我抓的路線對不對?在高爾夫裡,短了就差很多,一樣是再多至少一桿。


raw-image




設定的距離可以多一些,避免該進、該上的球沒有達到預期目標呢!另外一個重點是,你多數沒有打到桿面甜蜜點,利用長距離球桿優勢,可以把非甜蜜點的距離給補回來。而我自己的經驗是,很多球都可以完美的上果嶺。我們先不去管方向問題,因為這和你的動作、瞄球和球桿容錯有直接關係。




我的擊球策略都一定拿距離大的桿子來做進攻。絕不會拿距離剛好或大10碼的球桿來打。這裡還有一個狀況就是氣候濕度,臺灣是潮濕的地方,所以球在空中的飛行是有影響,而距離大的桿子可以把這個問題給抵銷掉。更不用說地形高低的球道或果嶺,對距離來說也是硬傷,所以距離大的桿子可以讓你裡外兼顧。


raw-image




以距離導向策略,我用3支木桿類, 4支鐵桿和一支推桿,打遍天下,桿數還是在85+-3。球場距離在6000~7000碼,如果可以打遠一點的tee,我一定會衝。很多球友都打固定tee臺,這說明你的第二桿基本就是中短鐵,這樣好打多了。但如果你的第二桿是要打超過160碼,那難度就變天了。甚至是要200碼距離,那就是考驗你的動作、球桿操作的火候了。




另外球桿的覺醒和“容錯與個人化程度”也是至關重要。覺醒後的桿子可以讓你的球,起死回生或獵鳥、殺鷹。讓你的失擊失血量最低,打偏的卻沒有偏。雖然我的鐵桿準度還未覺醒(低於50%),但距離是完全覺醒狀態上果嶺,只是在果嶺旁邊的沙坑或長草。對於我來說,及格了,代表我的距離和桿子運用是在我的預期裡。




而我可以在這幾隻桿子,有更多機會去使用和解鎖桿子的隱藏祕技。這樣打好球就已經有50%了。業餘球友需要的是更多實際球場擊球經驗值,才能讓你發揮在練習場的覺醒Pro能力。同時把這幾隻桿子好好的花點錢去升級,用高強度的桿身,把側旋影響給減到最低,桿頭可以把非甜蜜點的影響給抹掉。失擊、失誤是正常,讓這些問題從你的策略和球桿上做根源的移除!就是簡化高爾夫的核心。


raw-image




我建議你可以把哪些球桿是你打的最好、最容易開掛先拿起來。再從這些球桿裡去選不同距離差的先發。每一支球桿有至少20碼以上的距離差,這樣你不會有選桿迷區。這樣下場時可以不需要思考就知道要用哪隻桿子打。先把桿子的距離發揮出來,才能讓你立於不敗。準度是長期耕耘,快不了,也沒有捷徑。可以利用球桿個人化和產品的容錯能力,讓方向失誤影響到最低。這就是我的高爾夫!


chien,Peargolf網站洋梨高爾夫臉書chien個人臉書Pear Golf twitter

avatar-img
40會員
22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hi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之前我們閒聊過現在的木桿桿頭都走高容錯的風格和功能,而我最近也去試試這些新的木桿實際使用的感覺和想法,讓我可以瞭解這些桿頭的特性、回饋和如何進行客制的配置。基本上現在主流幾個品牌的木桿類都是有高容錯的產品,Callaway Ai Smoke, Taylormade Qi 10、Titleist TS
我很早前在我的文章就有說到,現在的球桿就走一個簽王特色:易打/高容錯!而容錯在現在每年新球桿裡就是固定先發。距離雖然也是DNA,但始終焦點還是高容錯上。高容錯的另一個面向就是易打,因為球桿如果做得太難使用,會讓球友或新兵卡關,不玩了。如果你有15年前以上的球桿,你打看看,就可以知道那些桿子說白了,就
桿身這個產品是讓使用者又愛又恨!如果用對和順手的桿身,那就是如魚得水,爽到哭。但如果不是你要的話,怎麼打怎麼不對,就是打不直。另外對於很多要踏入玩桿,或球具客制領域的球友們,也是會選擇的切入點。但這個領域裡,碳纖維材質的桿身價格也是相對高,對很多新手/素人來說,往往就是踩坑的開始。沒有被騙或洗幾次,
2023年春天球季,我在3月開始就不停的準備今年的新機絲,從木桿、鐵桿、和推桿都進行升級、購新和重新調整規格等事。但我自己給自己的任務就是要把推桿能力給提升和穩定化。從球具能力下手,就是對新推桿要進行調整和使用,去瞭解對自己比較適合和好用的推桿特性和規格。進而在推桿數上可以更上層樓。
LAB 推桿系列我也玩了不少支,今天是分享跟我東征西討超過5個月的Link 1推桿。今年下半年先發都是用Mezz 1和Link 1車輪戰。而2支推桿特性都不同,需要調整使用說明來對應。Link 1是走傳統風,易控,但對用戶動作穩定性等級很要求。這類桿頭小,不容易瞄,你手的內力穩定性,必須精度極高。一
最近我的Apple watch 7更新OS後,就常常掛點。有時用到一半會招睛!剛好新款Apple watch推出,小宇宙就癢的不得了,這個時候就訂了新手錶。我常在運動,所以這次就直攻Ultra 2!我不是什麼極限魔人,但計時、了解心律和手機結合是我買手錶的最大原因和需求。蘋果手錶也用了好幾代,
之前我們閒聊過現在的木桿桿頭都走高容錯的風格和功能,而我最近也去試試這些新的木桿實際使用的感覺和想法,讓我可以瞭解這些桿頭的特性、回饋和如何進行客制的配置。基本上現在主流幾個品牌的木桿類都是有高容錯的產品,Callaway Ai Smoke, Taylormade Qi 10、Titleist TS
我很早前在我的文章就有說到,現在的球桿就走一個簽王特色:易打/高容錯!而容錯在現在每年新球桿裡就是固定先發。距離雖然也是DNA,但始終焦點還是高容錯上。高容錯的另一個面向就是易打,因為球桿如果做得太難使用,會讓球友或新兵卡關,不玩了。如果你有15年前以上的球桿,你打看看,就可以知道那些桿子說白了,就
桿身這個產品是讓使用者又愛又恨!如果用對和順手的桿身,那就是如魚得水,爽到哭。但如果不是你要的話,怎麼打怎麼不對,就是打不直。另外對於很多要踏入玩桿,或球具客制領域的球友們,也是會選擇的切入點。但這個領域裡,碳纖維材質的桿身價格也是相對高,對很多新手/素人來說,往往就是踩坑的開始。沒有被騙或洗幾次,
2023年春天球季,我在3月開始就不停的準備今年的新機絲,從木桿、鐵桿、和推桿都進行升級、購新和重新調整規格等事。但我自己給自己的任務就是要把推桿能力給提升和穩定化。從球具能力下手,就是對新推桿要進行調整和使用,去瞭解對自己比較適合和好用的推桿特性和規格。進而在推桿數上可以更上層樓。
LAB 推桿系列我也玩了不少支,今天是分享跟我東征西討超過5個月的Link 1推桿。今年下半年先發都是用Mezz 1和Link 1車輪戰。而2支推桿特性都不同,需要調整使用說明來對應。Link 1是走傳統風,易控,但對用戶動作穩定性等級很要求。這類桿頭小,不容易瞄,你手的內力穩定性,必須精度極高。一
最近我的Apple watch 7更新OS後,就常常掛點。有時用到一半會招睛!剛好新款Apple watch推出,小宇宙就癢的不得了,這個時候就訂了新手錶。我常在運動,所以這次就直攻Ultra 2!我不是什麼極限魔人,但計時、了解心律和手機結合是我買手錶的最大原因和需求。蘋果手錶也用了好幾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你好,我是查理。 高級球員和專業人士揮桿時會感受到高爾夫球桿的重量。 很多人可能會誤解高爾夫球桿重量的感覺。 如果您能正確感覺到高爾夫球桿的重量,桿頭速度將會增加,距離加長。 這可以透過在球前面擊球或左曲球來糾正。 這次我要講的是正確的手感球桿重量的方法,很多人可能都有誤解。 "有些人將高爾
Thumbnail
大家在學下廚時候一定會看"食譜" 很多食材都是名廚的"筆記" 但是一定能複製一樣的味道嗎?當然不可能,但是一定比自己亂煮好吃 很多食材也只是說明 1.鹽少許 2.糖適量 3.醬油1小匙 步驟 1.先醃製 2.靜置幾分鐘 3.佐料開始加入 4.下油熱鍋 5.加入XX醬再搭配
Thumbnail
1. 高階技術的精進 在排球的高階階段,選手們需要掌握和精進多種高級技術,以應對更高水平的比賽和對手。 發球技術: 跳球發球(Jump Serve):這種發球方式要求選手能夠在空中跳躍並以高速和旋轉將球發射至對手場地,通常由攻擊手或背排球員使用。 弧形發球(Float Serve):這種發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提供了排球訓練者可能沒有注意到的一些因素,以及一些建議,有助於提高跳躍高度,包括動作模式、起跳機制和協調性等。
  我一直覺得棒球是一種很奇妙的運動。作為一種球類運動,棒球的得分規則特別不直覺。它既不是像籃球、足球、手球那樣是把球送進指定位置來得分;也不是像網球、排球、羽球、桌球那樣,要確保球不要在自己的一方掉落。甚至連保齡球、槌球、撞球這些不符合上述兩類典型的球類,與棒球相比,得分方式都顯得相當清晰單純。
Thumbnail
高爾夫是一個可以在第一洞就開始心態崩潰到第18洞的運動 一個運動選手,節奏錯的時候就應該只專注自己的所有肢體語言 而不是還去看其他選手在幹嘛或是比賽的任何訊息,都會擾亂自己 投資的時候也是一樣,節奏都已經錯了還去看新聞去看別人怎麼操作,都對自己不會有幫助是要讓自己把節奏找回,然後慢慢跟上市
Thumbnail
我們不管在任何投資或是人生的選擇、困境、成功等等任何轉折點 都不要有常常很多人的習慣 "不要把最好的一面給外在環境的人事物,而把最不好的一面帶回家給家人或給自己"
Thumbnail
Bryson DeChambeau分享了他在影片中指導年輕小選手的擊球技巧,幫助他提升擊球的重複性,這些技巧對於提升高爾夫球技能和控制能力非常實用。文章中提供了實際練習的建議和心得分享,值得一讀。
Thumbnail
剛開始接觸高爾夫的人 都會在練習場上教練課,然後在練習場練習每一支桿的熟悉度 等到真正開始上場 1.常常姿勢100打擊0(因為大多都是上過專業教練課) 2.因為開球命中低或姿勢偏移常常掉球或找不到球 3.頻繁找球開始導致體力下滑跟精神力下滑 4.心靈受創開始影響後續桿
Thumbnail
投資者最重要的就是"紀律"這個大家都知道 但多數人都把這個想的太玄妙 "紀律"不需要展現超人意志力,只需要"改造自己周遭環境" 盡可能把自己情緒化的行為 降低設定目標>改善環境>增強誘因,這三個過程都需要調整心態,慢慢前進每個小步驟都會使自己感受度提升,成長就會慢慢建立快樂 投資週期都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你好,我是查理。 高級球員和專業人士揮桿時會感受到高爾夫球桿的重量。 很多人可能會誤解高爾夫球桿重量的感覺。 如果您能正確感覺到高爾夫球桿的重量,桿頭速度將會增加,距離加長。 這可以透過在球前面擊球或左曲球來糾正。 這次我要講的是正確的手感球桿重量的方法,很多人可能都有誤解。 "有些人將高爾
Thumbnail
大家在學下廚時候一定會看"食譜" 很多食材都是名廚的"筆記" 但是一定能複製一樣的味道嗎?當然不可能,但是一定比自己亂煮好吃 很多食材也只是說明 1.鹽少許 2.糖適量 3.醬油1小匙 步驟 1.先醃製 2.靜置幾分鐘 3.佐料開始加入 4.下油熱鍋 5.加入XX醬再搭配
Thumbnail
1. 高階技術的精進 在排球的高階階段,選手們需要掌握和精進多種高級技術,以應對更高水平的比賽和對手。 發球技術: 跳球發球(Jump Serve):這種發球方式要求選手能夠在空中跳躍並以高速和旋轉將球發射至對手場地,通常由攻擊手或背排球員使用。 弧形發球(Float Serve):這種發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提供了排球訓練者可能沒有注意到的一些因素,以及一些建議,有助於提高跳躍高度,包括動作模式、起跳機制和協調性等。
  我一直覺得棒球是一種很奇妙的運動。作為一種球類運動,棒球的得分規則特別不直覺。它既不是像籃球、足球、手球那樣是把球送進指定位置來得分;也不是像網球、排球、羽球、桌球那樣,要確保球不要在自己的一方掉落。甚至連保齡球、槌球、撞球這些不符合上述兩類典型的球類,與棒球相比,得分方式都顯得相當清晰單純。
Thumbnail
高爾夫是一個可以在第一洞就開始心態崩潰到第18洞的運動 一個運動選手,節奏錯的時候就應該只專注自己的所有肢體語言 而不是還去看其他選手在幹嘛或是比賽的任何訊息,都會擾亂自己 投資的時候也是一樣,節奏都已經錯了還去看新聞去看別人怎麼操作,都對自己不會有幫助是要讓自己把節奏找回,然後慢慢跟上市
Thumbnail
我們不管在任何投資或是人生的選擇、困境、成功等等任何轉折點 都不要有常常很多人的習慣 "不要把最好的一面給外在環境的人事物,而把最不好的一面帶回家給家人或給自己"
Thumbnail
Bryson DeChambeau分享了他在影片中指導年輕小選手的擊球技巧,幫助他提升擊球的重複性,這些技巧對於提升高爾夫球技能和控制能力非常實用。文章中提供了實際練習的建議和心得分享,值得一讀。
Thumbnail
剛開始接觸高爾夫的人 都會在練習場上教練課,然後在練習場練習每一支桿的熟悉度 等到真正開始上場 1.常常姿勢100打擊0(因為大多都是上過專業教練課) 2.因為開球命中低或姿勢偏移常常掉球或找不到球 3.頻繁找球開始導致體力下滑跟精神力下滑 4.心靈受創開始影響後續桿
Thumbnail
投資者最重要的就是"紀律"這個大家都知道 但多數人都把這個想的太玄妙 "紀律"不需要展現超人意志力,只需要"改造自己周遭環境" 盡可能把自己情緒化的行為 降低設定目標>改善環境>增強誘因,這三個過程都需要調整心態,慢慢前進每個小步驟都會使自己感受度提升,成長就會慢慢建立快樂 投資週期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