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議題2-2】練習面對創傷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這篇是給稍微有所準備,要練習面對創傷的人

創傷反應的自動防衛機制是「解離(讓頭腦逃走,只讓身體留著承接痛苦)」這一類的保護

是一種逃避巨大能量威脅的反應,

是因當時無法反抗而向內縮的保護反應,外面無法逃離,於是從內在把自己抽離

讓「我不在我裡面」,或直接失去意識,某種程度類似休克

但現在你已經有力量了,你嘗試要去改變那個困住你的

你並不是真的要改變對方(其實也無法改變對方)

你在改變的是你自己,讓你不會再逃離,而是矯正情緒性經驗

要面對就不能放空,即使會有恐懼,仍然要保持清醒

讓意識接手整個過程,練習做簡單處理

我們先回到那個事件,讓情緒宣洩吧,要可憐自己哭一哭就哭,要替自己憤怒反擊對方就喊出來。

讓情緒能量出來,不要壓抑,你就是世界的中心,儘管喊給自己聽。作法建議:

(1)以腹部發聲,大聲喊出來保護自己的話:對方是怎樣虧欠你、欠罵、欠揍。

(2)以動作發洩,用力摔碎某物或打枕頭

(3)以文字抒發,寫出對方的十大罪狀

#面對創傷源:

這裡直接舉例大家比較好懂,例如你的創傷源是父母,看見他們你就會有創傷反應,可是你又必需回家一趟住一晚(長時間相處),那麼光是這個想像,可能就會引起你的恐慌、逃避、恍神,並影響日常生活。

意思是你必需面對創傷源才能前進,那麼請先事前準備,找好策略、支持關係、未來目標,就去面對吧,你的人生是自己的不能被那個別人給的創傷阻礙。

我的建議有以下:.

1.不用明顯對抗,用眼神對抗即可

要看著對方(但不必正視眼睛),要看著其他部分,保持清醒

『你要知道你正要做什麼,而且是在自己的掌控下』

就算臨時改變主意要逃走也沒關係,你要明白你可以掌握自己

2.要刻意集中防禦,不可放空

你的身體是你的,不必再用過去的解離應對

要刻意事前「集中防禦」--事先預測對方會做什麼反應,我們再用想像力形成專注的保護(EX:對方習慣講垃圾話,我不收垃圾,所以我不聽,專注在轉移注意力),先想像在當場時可以如何保護自己

什麼都不做直接去碰原始創傷,身體就只會用過去的方法(解離)

先備好幾招並練習,會有機會使用的

3.目標是完成「你本來要做的事」

這個練習不是去對抗創傷或那個人,也沒有要改變對方

『#是讓你得到自由』

你本來要做什麼,卻被他/創傷阻擋而不能做,所以你只是要恢復自由,做完就離開,把目標定小,你只是做一點點而已,不是直接面對大魔王

4.你需要提醒自己有力量

當你願意重新面對創傷時,一定是有某些改變了,力量增加了,整理看看你擁有什麼了,也許是背後有人支持、有新希望及行為改變

上場前還是會害怕沒關係,正常得很,你只要提醒自己有力量就好了(實在太多人忘記自己成長的部分,而專注在受傷無力的部分)

提醒自己的方式可「配合呼吸、默唸咒語」,重複說給自己聽

咒語如下:

我已經有OOO支持了(我不孤單)

我不是過去那個無助的孩子,我長大了(我有力量)

我是為了更美好的未來去做的(我有希望)


avatar-img
314會員
214內容數
亞斯伯格(AS)、過動特質(ADHD)及邊緣性人格(BP)整理專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幾年前第一次玩高空滑繩,我站在高台出發口,身上綁好安全索戴好安全裝備,只要抓好把手,跳下去就能一路滑到對面,然後腿再一伸就勾到台上完成。輕輕鬆鬆,底下不過就是一點高度而已,我很安全,而且應該相當好玩。
「被冷落」,簡單說,是不被看見與不理睬 甄環被打入冷宮時,被冷落就是不會被召見的意思(加上冷宮的建物底下不附設「煤炭管道」,房子裡真的蠻冷的) 「被冷落」還有更進一步的細節 是從比較來的
#罪惡感:告訴你你傷害了他人什麼 #羞愧感:告訴你該做到的沒有做、沒盡責任,害到別人 #挫敗感:告訴你又沒做好,一直出錯,很笨
情緒調解為五步驟,需要『辨識--接受--理解--調解--行動』 案例是對父親感到生氣的大學女生 當事人說:「我知道在生氣,也可以少見面來應對,但為什麼還覺得悶悶不樂、時常恍神、提不起勁呢?好煩啊!」 其實這是還沒消化完的現象
情緒障礙,可以比喻為「有情緒,但出不來」 而出不來(沒有出現)自然就無法辨識、接納、理解、調適 一般講「述情障礙」是統稱,同樣症狀但肇因不同,解決之道也不同   第一類:能量太大堵住(突發事件) 如親人過世大驚嚇,悲傷程度(能量太大) 因為出口太小,讓人一時無法表達,於是悶著,令人不舒服
這是給某案母親的親職教養建議,但我覺得都通用,大家也應該可看懂並自行發揮 持續檢討結構設計,不要檢討人。
幾年前第一次玩高空滑繩,我站在高台出發口,身上綁好安全索戴好安全裝備,只要抓好把手,跳下去就能一路滑到對面,然後腿再一伸就勾到台上完成。輕輕鬆鬆,底下不過就是一點高度而已,我很安全,而且應該相當好玩。
「被冷落」,簡單說,是不被看見與不理睬 甄環被打入冷宮時,被冷落就是不會被召見的意思(加上冷宮的建物底下不附設「煤炭管道」,房子裡真的蠻冷的) 「被冷落」還有更進一步的細節 是從比較來的
#罪惡感:告訴你你傷害了他人什麼 #羞愧感:告訴你該做到的沒有做、沒盡責任,害到別人 #挫敗感:告訴你又沒做好,一直出錯,很笨
情緒調解為五步驟,需要『辨識--接受--理解--調解--行動』 案例是對父親感到生氣的大學女生 當事人說:「我知道在生氣,也可以少見面來應對,但為什麼還覺得悶悶不樂、時常恍神、提不起勁呢?好煩啊!」 其實這是還沒消化完的現象
情緒障礙,可以比喻為「有情緒,但出不來」 而出不來(沒有出現)自然就無法辨識、接納、理解、調適 一般講「述情障礙」是統稱,同樣症狀但肇因不同,解決之道也不同   第一類:能量太大堵住(突發事件) 如親人過世大驚嚇,悲傷程度(能量太大) 因為出口太小,讓人一時無法表達,於是悶著,令人不舒服
這是給某案母親的親職教養建議,但我覺得都通用,大家也應該可看懂並自行發揮 持續檢討結構設計,不要檢討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如果你常閱讀創傷相關主題的文章,應該會常接觸到一個專有名詞,叫做「解離」。「解離」是指在個人壓力已經超出當下能承受的範圍時,個人的認知思考、情緒、身體感受三者分離的狀態。
●          團體工作/專業工作中, 面對壓力,常見創傷喚起的神經系統反應 ■          戰(反擊,來避免再受傷) →攻擊、指責 ■          逃(移動,到更安全的地方) →迴避、打岔、說笑、理智化 ■          凍結(關閉感受,以避免感受到
Thumbnail
每道傷口,都像上了一道心裡枷鎖。 長大後的我們,沒有小時候無所畏懼的勇敢, 每一步都走得謹慎小心,為了不再重蹈覆徹。 我們害怕傷害、害怕失去、害怕重新經歷痛...
Thumbnail
      造成創傷的根本,是事後無法處理當下的情緒。
Thumbnail
當傷口的鮮血掩蓋我們,使我們停留在表層,這滿滿湧出的內在憤怒、悲傷、憂鬱、罪惡、焦躁、羞愧等種種攪和一起時,我們無法得知“實際感覺(傷)”是什麼模樣。心理治療師能與你一起洗滌、消毒、辨識,並將這樣的狀態整理、包紮後回應給你,讓你在心中,能好好安放、癒合。
Thumbnail
延續上兩篇那些傷向我們訴說的事、我們如何思考傷,在這一篇將接續談面對心理與身體的創傷時,我們可能會經歷的過程與感受;希望能為傷帶來些微光或者麻藥,讓我們在腦海中想像傷的時候,能感覺到路徑與減緩想像的疼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心理創傷及潛抑作用的影響。當內在的心理創傷累積越多,會使處理和整合創傷性記憶和情感更加困難。這被潛抑的內容暫時性的潛伏,隨時可能重新浮現,影響我們的判斷、行為和情緒。
Thumbnail
即使我們表面看似正常,心裡的創傷仍可能繼續導致情感痛苦和困擾。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心理與身體的挫傷經驗;而有沒有可能,兩者間有著類似的修復機制?這篇文章將探討心理與身體創傷的連結,以及如何思考「傷」;期待我們所處的世界,有更多溫暖的接觸與傾聽💡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如果你常閱讀創傷相關主題的文章,應該會常接觸到一個專有名詞,叫做「解離」。「解離」是指在個人壓力已經超出當下能承受的範圍時,個人的認知思考、情緒、身體感受三者分離的狀態。
●          團體工作/專業工作中, 面對壓力,常見創傷喚起的神經系統反應 ■          戰(反擊,來避免再受傷) →攻擊、指責 ■          逃(移動,到更安全的地方) →迴避、打岔、說笑、理智化 ■          凍結(關閉感受,以避免感受到
Thumbnail
每道傷口,都像上了一道心裡枷鎖。 長大後的我們,沒有小時候無所畏懼的勇敢, 每一步都走得謹慎小心,為了不再重蹈覆徹。 我們害怕傷害、害怕失去、害怕重新經歷痛...
Thumbnail
      造成創傷的根本,是事後無法處理當下的情緒。
Thumbnail
當傷口的鮮血掩蓋我們,使我們停留在表層,這滿滿湧出的內在憤怒、悲傷、憂鬱、罪惡、焦躁、羞愧等種種攪和一起時,我們無法得知“實際感覺(傷)”是什麼模樣。心理治療師能與你一起洗滌、消毒、辨識,並將這樣的狀態整理、包紮後回應給你,讓你在心中,能好好安放、癒合。
Thumbnail
延續上兩篇那些傷向我們訴說的事、我們如何思考傷,在這一篇將接續談面對心理與身體的創傷時,我們可能會經歷的過程與感受;希望能為傷帶來些微光或者麻藥,讓我們在腦海中想像傷的時候,能感覺到路徑與減緩想像的疼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心理創傷及潛抑作用的影響。當內在的心理創傷累積越多,會使處理和整合創傷性記憶和情感更加困難。這被潛抑的內容暫時性的潛伏,隨時可能重新浮現,影響我們的判斷、行為和情緒。
Thumbnail
即使我們表面看似正常,心裡的創傷仍可能繼續導致情感痛苦和困擾。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心理與身體的挫傷經驗;而有沒有可能,兩者間有著類似的修復機制?這篇文章將探討心理與身體創傷的連結,以及如何思考「傷」;期待我們所處的世界,有更多溫暖的接觸與傾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