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篇分別談認識德國,絕不能繞過的兩條路,即德國哲學與德語。其實還有一條路是想繞過也繞不過的,就是「猶太文化」,或者說是異文化與德國文化的共同歷史、共同文化。在二次大戰德國屠殺600萬猶太人之前,歐洲曾是世界猶太人口最多的地區(60%),其中以波蘭為最,約300萬人。德國則從戰前(1933年)的56萬5千人到戰後(1950年)的3萬7千人,減少幅度達94%。然而,現在猶太人人口增長最快的國家卻又是德國,約10萬人。是什麼讓猶太人願意再次回到曾是德國人、德國文化一部分的德國?
本文將先介紹10個有關猶太文化的背景知識,從中反思宗教作為一種現代文明的可能,在歷史上多次亡國死而後生的猶太人,宛如二戰屠殺600萬猶太人後的德國,如何讓「反省」成為德國文化的一部分,避免歷史遭到遺忘及重蹈覆轍:
1.猶太人無法定義:
猶太人無法用民族、宗教或地理定義。民族上,1948年建國的以色列,建國初期以歐洲及阿拉伯猶太人為主,後來接納了蘇聯、衣索比亞、拉丁美洲、美國和印度等猶太人。宗教上,信仰猶太教的不一定是猶太人、猶太人不一定就信仰猶太教,如因婚姻關係改宗、無神論者的馬克思或泛神論的愛因斯坦等。且猶太教本身又因理念不同分為許多派別,如改革派、正統派、保守派、錫安主義等。地理上,世界各地多少都有猶太人,如台灣約有300名猶太人,多居住於台北。
依據美國猶太學者Jacob Neusner(1932-2016)的定義:(1)「信仰」猶太教的人稱為猶太教徒(Judaist)。(2)以「血統」種族的定義則稱為猶太人(Jew)。(3)猶太教的神聖獨特「民族」稱為以色列人(Israelite)。(4)以色列「國家」的公民稱為以色列國民(Israeli)。猶太人的身份必須從脈絡來定義。
2.猶太人主要分布於美國與以色列:
猶太人佔全世界人口的0.2%(1400萬~1800萬人),其中90%集中在美國(650萬人)與以色列(604萬人)。
3.聖殿被二次摧毀的歷史:
以色列王國(又稱希伯來王國),在歷經掃羅、大衛、所羅門三王之後分裂為南北兩國。南國定都耶路撒冷,稱為「猶大王國」;北國定都撒馬利亞,稱為「以色列王國」。第一聖殿時期,係指由分裂前的西元前970年,大衛之子所羅門王,建造了座宏偉的聖殿開始,史稱該聖殿為「第一聖殿」或「所羅門聖殿」。第一聖殿時期隨著西元前722年亞述國攻佔北國「以色列王國」及西元前586年新巴比倫王國(又稱迦勒底王國)攻佔南國「猶大王國」而宣告結束,戰後眾多猶太民族被俘虜至巴比倫,失去了原有的國土與家園。
西元前539年,新巴比倫王國在俄庇斯之戰(Battle of Opis)中被波斯帝國擊敗,波斯帝國解放並資助猶太人,猶太人回到耶路撒冷重建聖殿,史稱「第二聖殿」。後亞歷山大大帝征服波斯帝國,由亞歷山大大帝部將塞琉古一世創建了塞琉古帝國(西元前312年-前63年)。公元前167年,希臘化的塞琉古帝國因頒布法令禁止猶太宗教儀式,並欲將聖殿用於祭祀宙斯,保守猶太人(相對於希臘化猶太人)在馬加比家族的領導下發起了「馬加比起義」並成功建立猶太人的獨立國家─「哈斯摩尼王朝」。王朝持續至西元前63年遭羅馬帝國併吞,直至66年,以色列地區發生飢荒,猶太人對羅馬帝國發起「第一次猶太羅馬戰爭」。最後猶太人戰敗,羅馬軍隊從耶路撒冷運回大量的戰利品並破壞大部分的建築,聖殿僅剩一部份基座擋土牆,即今日所見的「西牆」(又名哭牆),第二聖殿時期結束。
4.禁止一夫多妻、任意休妻的規範來自猶太經典:
第二聖殿被毀後,以法利賽人(當時猶太教的四大派別之一)及經學教師為主的民間宗教領袖,發展出拉比系統,成為猶太教的主流,稱為拉比猶太教(Rabbinic Judaism, 70-630年)。由於聖殿被毀,神聖性的核心轉為人的生活,以禱告代替獻祭,以會堂取代聖殿。以「聖潔的生活」保持靈魂的永恆,並期盼死人的復活。 過去透過獻祭來服事上帝,而今轉為透過研讀妥拉來服事上帝。拉比猶太教的基本信念為「雙重妥拉」,即成文妥拉(《他納赫》)與口傳妥拉(《塔木德》)。《他納赫》(Tanakh)=《妥拉》(Torah)+《先知書》(Neviim)+部分的聖卷(Kekuvim)。《塔木德》(Talmud)=《米示拿》(Mishneh)+《革瑪拉》(Gemara)。
《妥拉》主要的內容為一連串的故事。(1)創世記(以色列家族透過約瑟進入埃及)。(2)出埃及記(毀約與重新立約)(3)利未記(4)民數記(5)申命記(摩西過世前最後的叮嚀)。《妥拉》包含了613條誡律(mitzvot,包括有名的十誡)。
《先知書》分為前先知書與後先知書。前先知書敘述以色列王國的歷史,王國的建立與瓦解。而後先知書,則記述歷代的先知呼籲以色列君王與人民,歸向「阿多乃」(YHWH Adonai意思是「我的主」),找尋生命。
《米示拿》引用《他納赫》裡面簡短的經文,以簡單易懂的方式,說明故事。並將日常生活中的每個細節做出適當的歸類、位置與名字。目的在重複仿效上帝對世界的創造,塑造出一個聖化的新世界。透過思考《米示拿》引伸的意義,找尋救贖之道,將彌賽亞時代視為以色列將會經歷的歷史終點和意義。
《革瑪拉》則為對《米示拿》的討論與註釋。
5.基督教起源於猶太教:
基督教所稱上帝(God),猶太教所稱雅威(Yahweh,或稱耶和華),伊斯蘭教所稱阿拉(Allah),名稱雖不同,所指的確都是同一位真神。基督教最早為猶太教的一支,基督教的《舊約聖經》即是猶太教的《他納赫》,基督教的復活節即是猶太教的逾越節。故彼此信仰內容有許多相似的之處,如宣稱自己代表以色列、期盼彌賽亞、相信死人復活。然而,猶太教與基督教最大的差異在於,猶太教拒絕接受耶穌基督為彌賽亞。認為世界並沒有因耶穌的來臨而變得和平與完美,至今猶太教仍期待真正的彌賽亞來臨。
6.不只德國人,法國、英國、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時、奧地利、義大利、俄羅斯、甚至梵諦岡等國皆有迫害猶太人的歷史:
中世紀,歐洲各地逐漸興起的反猶太人浪潮,造成猶太人受到嚴重的迫害、驅逐、遷徙。如1306年,法王菲利普驅逐10萬猶太人離開法國。1348年,猶太人被控將瘟疫傳染給全歐洲,在史特拉斯堡有2000名猶太人被燒死,美茵茲則有6000名猶太人被殺。1492年西班牙將30萬拒絕受洗的猶太人遭驅逐。1516年第一個猶太人隔離區(Ghetto)在威尼斯設立。
7.周休一日的觀念來自猶太教的妥拉:
在猶太文化的時間觀,一天是從太陽下山、天空出現肉眼可辨的三顆星光開始,至隔天太陽下山時結束。相較於西曆的一天,猶太曆的天是跨天的(約西曆往前推6小時)。如2020年為猶太新年為9月19日~ 9月20日。同樣的,月份亦是跨月的,如猶太曆的新年月「提示黎月」(Rosh Hashanah)為西曆的9~10月之間(秋分,紀念上的在西乃山上頒布律法)。年亦是跨年的,西元元年為猶太年曆3760-3761年。而今年西元2020年即為猶太年曆5780-5781年。
安息日為每周五太陽下山至周六太陽下山之間。在安息日前的周五下午,猶太人便會事先打掃房間、沐浴、更衣、擺設最好的餐盤碗碟、預備節慶餐食。甚至卸下冰箱裡的燈泡(因為開燈是安息日禁止的動作)。在安息日時,本國人或外籍勞工,甚至是參與工作的動物牲畜皆可享一日的安息。猶太人會一起讀妥拉、聊天、散步或進行休閒活動。 安息日在神學上具有雙重意義,即創造與解放;有充足而優質的休息,才有良好的健康,而健康就是送給阿多乃最好的奉獻。
8.猶太團體中有主張重建以色列的錫安主義,也有主張重新定義「以色列」是文化、而非民族,讓猶太人能夠融入當地社會的改革派:
傳統猶太教沒有回應時代問題,即可以容許政治(民族國家)和宗教(妥拉)同時並存的雙重角色嗎?因應此問題,猶太教產生了許多派別,如英語系國家中(英、美、加)便出現3個主要的團體,改革派(佔1/2)、正統派、及保守派(佔1/3)。以及促使以色列建國的錫安主義。
改革派(Reform Judaism)起源於19世紀初的德國,認為口述跟文字的律法是透過人寫下來的,非永恆的。律法應該反映時代、與時俱進。信仰應從實踐禮俗的自身經驗而得,而非從律法而來,並重視兩性平權,如1935年於德國出現第一位女拉比Regina Jonas(1902-1944)。
正統派(Orthodox Judaism),起源於19世紀中葉的德國,因反對改革派的理念與行動而起,認為任何的改變都是背離傳統,會帶來無可挽回的後果。
保守派(Conservative Judaism)起源於1886年的德國,為改革派與正統派的折衷。既認為猶太經典皆由人所寫,非上帝口述,故傳統可以隨時代改變,亦認為要遵守傳統猶太禮儀。思想上類似改革派,行為上則類似正統派。被戲稱:「口裡吃kosher食物,頭腦裡卻想猶太律法禁止的食物(traif)」。後於1955年分支出「重建派猶太教」(Reconstructionist Judaism),認為猶太教不只是宗教,更是積極的現代文明。
錫安主義(Zionism)又稱為猶太復國主義,起源於1897年的瑞士巴塞爾 (Basel),主張建立一個猶太人的國家。1948年5月14日於巴勒斯坦建立以色列國。為了重建「有用的歷史過去」,著手重新解釋《他納赫》和歷史書,並藉由考古,重建以色列現在與過去的歷史(關連性),作為合理化政治現況的證據。
9.歷屆諾貝爾獎中有高達1/5是猶太人:
放學回家的孩子,猶太家長第一句話問的是:「你又提問題了嗎?」猶太家庭從小鼓勵孩子思考、質疑和對求知執著。猶太社群透過「家庭—父母、學校—老師、會堂—拉比」的教育方式代代相傳。
10.遷徙至中國的猶太人─開封猶太人:
由於猶太教與同時期(北宋)進入中國的伊斯蘭教同樣不食豬肉,因此當時的中國人將兩者混淆,稱其宗教為:「藍帽回回」、「挑筋教」(源自猶太教宰殺牛羊時,有剔除腳筋的習慣)等。開封猶太人則稱為「一賜樂業」人,當時在中國不但沒有遭受歧視,還能參加科舉考試、做官。開封猶太人與國外的猶太人沒有任何聯繫,逐漸在中國通婚後,現已完全融入漢族之中。
綜上,是什麼讓猶太人願意再次回到曾是德國人、德國文化一部分的德國?筆者提出以下三理由:
1.因為猶太教不只是宗教,更是積極的現代文明:
猶太教中許多進步的觀念,如一夫一妻、周休一日的安息日、從經典中詮釋男女平權等,放諸當代依然適用,可見其文化的普遍性、共通性。猶太文化亦是多元文化的體現,各派別各有各的價值立場,即便彼此差異、矛盾卻彼此包容。
在號稱周休二日的台灣,我們休假真的有在「休息」嗎?不只讓自己休息、讓他人休息、甚至讓電腦休息、手機休息。唯有休息,思考才會清楚。
2.因為歷史是跨宗教、跨民族、跨地域的:
關於歷史,現在我們常讀的「某某國家史」的「國家」概念,是近代才有的,在沒有法定的國家概念前,國家彷彿沒有邊界、可縮小放大或放大縮小,隨朝代更迭,一下是文化的歷史、一下是民族的歷史、一下是宗教的歷史、一下又是地域的歷史。故即便同個地區、同個事實,也能有不同的詮釋。
如在當代的德國,談論納粹成為一種禁忌。然而,公開反猶、支持希特勒的人們並未消失。有一說,認為二戰時納粹政府並沒有「計畫性」地殺害猶太人。戰爭傷亡不可免,但並沒有所謂「計畫性」地殺害600萬猶太人。此派人士認為集中營就是現代的工廠,從門口的標示「勞動帶來自由」(Arbeit macht frei)即可看出。而毒氣室並非散發毒氣,是工人進入工廠前清潔身體的房間,並認為以當時的焚化爐,就算沒日沒夜的燒,也不可能燒掉600萬人。
德法曾是同一個國家,如今卻發展出不同的文化、傳統與歷史。歷史不只是「某某國家史」,更是世界史的一環,而生為世界公民,必須具有世界史跨宗教、跨民族、跨地域的思維。
3.因為德國從二戰的屠殺到戰後的反省已成為了現代文明、猶太文化不可抹滅的一頁:
戰後,德國透過政治上的認罪,如1945-1949年的紐倫堡大審判;外交上的懺悔,如1970年西德總理到波蘭的華沙猶太區起義紀念碑前下跪;廣設紀念碑,如柏林大學Bebel廣場紀念碑;蓋博物館,如柏林猶太博物館;保存相關的文化資產,如柏林Grunewald死亡火車站。並於1949年5月23日通過德國基本法(憲法)。第一條即為:「人之尊嚴不可侵犯,尊重及保護此項尊嚴為所有國家權力之義務。」為何過去犯的錯要由現在的德國人承擔,因為透過紀念、紀念、再紀念,將這段慘痛的歷史經驗不斷延續並成為德國文化的一部分,歷史才有不再重演的可能。
參考資料: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