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在車上》、《偶然與想像》談如何超越荒謬與不被理解的人生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兩部電影都是導演濱口龍介於去年(2021)上映的電影,且內容都描寫了人生的荒謬。


  生活中,會不會剛好前任是好友的新男友?會不會剛好打錯一個字母寄錯e-mail?會不會剛好在路上巧遇的兩個人,都將對方誤認為是曾經的同學?上述這些是《偶然與想像》中的劇情,由3個短篇故事(〈魔法〉(也比不上的虛幻)、〈敞開的大門〉與〈再一次〉)組成。若說電影取自生活,那麼真實生活的荒謬必然更甚於電影。


  《在車上》的荒謬則在於,主角、舞台劇演員的家福(西島秀俊 飾)認為最親近的人,卻反而最陌生,還需透過「小王」高槻(岡田將生 飾)來得知過世妻子不為人知的一面;而到廣島演出契訶夫的劇碼《萬尼亞舅舅》時的司機美咲(三浦透子 飾),正好跟當年若未死去的女兒一樣大;兩人都有曾認為自己是殺人兇手,而最後都與過去的自己和解。


高槻:「家福先生 您為什麼不自己演萬尼亞?」


家福:「契訶夫讓人害怕,當你說他的台詞的時候,他會拖拽出真實的你,你感覺不到嗎?我不能再害怕這些了,這意味我不能再屈服於這個角色了。」


高槻:「然後呢,為什麼是我?我在這部作品中格格不入,我並不適合這個角色,我確信觀眾們會有相同的感覺。」


家福:「你還不能很自如的掌控你自己。」


高槻:「是的。」


家福:「從社會角度來看,這並不是很好,但這並不一定是演員的缺點。在你的試鏡和我們的排練過程中你表現不錯,你可以屈從於你的演員搭檔,對文本做同樣的處理,屈從你自己,回應文本,文本在向你發問,如果你傾聽並回應,就會有相同的東西發生在你身上了。」


  家福想透過舞台劇的角色,將真實的高槻拖拽出來。先與文本對話,再與演員對話、最後與觀眾對話。即便是多國語言演出(中、日、韓、手語),重要的是情感的流動、傳遞,而非語言。


  我們都在日常生活裡表演、對話、產生關係;扮演著各種不同的角色與維繫看得見(存有)和看不見(虛無)的關係。在能力所及的與能力所不及之間;能力不只有財力、人力、物力,還有想像力。說到底,電影終歸是電影,都是安排好的,有特定目的的,如好萊塢電影,片商早已精算過多長的電影最符合經濟效益、甚至連觀眾的情緒都計算在內。在資本主義生活中的所有商品,大多數都反應其利益最大化的模式。然而,這樣被計算好的人生是否太單一、無聊?如在演算法之下,AI真的比我更理解我嗎?AI的理解之所以不是全然的理解在於,我並非只有「過去」,我還有「未來」,且我還有生成中、還有其他的可能性。法蘭克福學派批判「文化工業」,反對這種被打造出來的文化,其犧牲或遺忘了我們每個人都是特殊的、社會是多元的。故不管大眾或小眾文化,重要的是知道自己要什麼、適合什麼、追求什,而非隨波逐流、人云亦云的被餵食。


  真正的人生是不可能set好的,不可能如電影《私人訂製》般的角色扮演。而是有血有肉的。人生的「偶然」,即是沒有目的(或其目的在未來)、不求回報、不可預測、《等待果陀》中無法等待的他者。如偶然中了新冠肺炎、偶然收到情人節禮物、偶然在畢業後的某日巧遇昔日的同學、偶然捐的血救活了他人的生命、偶然成為新手爸媽。真正的人生並非理想中的美好,而是必須通過懷疑、斷裂、否定才有真正理想的到來。


  人生的荒謬,近看是悲劇,遠看則是喜劇。荒謬是一種處境、一種不合理的處境,如同偶然,沒有目的、不可預測,卻真真實實的是人生。荒謬帶給我們在單一、無聊、計算好的、日復一日的人生中,走向存在光譜另一端的可能,即我反抗所以「我們」存在,為人類的處境反抗。人生雖然荒謬、不被理解,但可以自己選擇面對的態度、選擇成為自己的可能性。不被理解是天經地義的,荒謬則開了一扇窗,讓理解與不理解有交會的可能;讓我們在不被理解的悲劇人生中,能透過忍受孤獨、接受孤獨進而享受孤獨的成為喜劇人生。

2022/6/3

avatar-img
48會員
576內容數
「我以為别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後來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為别人很優秀。」——魯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辯證人生 的其他內容
  當你今天發現一個只有你知道但其他人都不知道的事實,而該事實會決定800人的性命時,是選擇說?還是不說?   本片主角迪馬,是位育有一子,與妻子和父母同住的水管工人,一邊還再念建築系二年級。某天晚上,某處公寓大廈的天然氣管線爆裂,因負責維修的工人已宿醉三天,於是改由迪馬至現場察看,原
  本片為導演阮鳳儀的自傳式電影,描述主角芳儀(方郁婷 飾)1997年隨母親(林嘉欣 飾)與妹妹(林品彤 飾)移居美國生活,2003年因母親罹患乳癌而搬回台灣,父親(莊凱勛 飾)則常出差往返大陸與台灣。回到台灣的兩位姊妹須重新習慣既熟悉又陌生的台灣(體罰教育、交新朋友等),及只聽得懂中文、忙
  開春第一次走進戲院就是要「蝠」虎生風的應應景,先撇開蝙蝠俠的弱點明顯就是唯一露出肉色的部分還能打不到外(也許是戴了肉色防彈口罩?),本片雖長達3小時,卻無贅餘之處。雖然僅是2D版,卻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觀影體驗(配樂音效振到以為手機響起,即便已經關機)。印象最深刻、最過癮的莫過於蝙蝠車追逐
  《王牌冤家》(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2004年於台灣上映,18年後(2022)再度重返大螢幕,說來慚愧,我是直到最近才有機會欣賞這部被BBC選為21世紀百大電影第6名的電影。   本片描述一對分手的情侶,某天男方(金凱瑞 飾)為
  本劇於去年(2021)上映,共43集,豆瓣評分9.3。內容描述民國初年(下稱民初),在歷經袁世凱簽訂接受日本《二十一條》部分條款的「五九國恥」(1915/5/9)後,陳獨秀(于和偉 飾)於同年9月15日在上海創立了《新青年》雜誌,提倡「德先生」(民主)和「賽先生」(科學),以救治中國政治
  德文「Ich bin dein Mensch.」直譯就是「我是你的人」。人,你我都是人,然而,我們真的知道什麼是人嗎?什麼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東西?這是一部德國電影,也是一部很德國的電影,反思了愛、渴望與人的本質。   本片描述任職於柏林佩加蒙博物館的人類學家Alma(Maren Eg
  當你今天發現一個只有你知道但其他人都不知道的事實,而該事實會決定800人的性命時,是選擇說?還是不說?   本片主角迪馬,是位育有一子,與妻子和父母同住的水管工人,一邊還再念建築系二年級。某天晚上,某處公寓大廈的天然氣管線爆裂,因負責維修的工人已宿醉三天,於是改由迪馬至現場察看,原
  本片為導演阮鳳儀的自傳式電影,描述主角芳儀(方郁婷 飾)1997年隨母親(林嘉欣 飾)與妹妹(林品彤 飾)移居美國生活,2003年因母親罹患乳癌而搬回台灣,父親(莊凱勛 飾)則常出差往返大陸與台灣。回到台灣的兩位姊妹須重新習慣既熟悉又陌生的台灣(體罰教育、交新朋友等),及只聽得懂中文、忙
  開春第一次走進戲院就是要「蝠」虎生風的應應景,先撇開蝙蝠俠的弱點明顯就是唯一露出肉色的部分還能打不到外(也許是戴了肉色防彈口罩?),本片雖長達3小時,卻無贅餘之處。雖然僅是2D版,卻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觀影體驗(配樂音效振到以為手機響起,即便已經關機)。印象最深刻、最過癮的莫過於蝙蝠車追逐
  《王牌冤家》(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2004年於台灣上映,18年後(2022)再度重返大螢幕,說來慚愧,我是直到最近才有機會欣賞這部被BBC選為21世紀百大電影第6名的電影。   本片描述一對分手的情侶,某天男方(金凱瑞 飾)為
  本劇於去年(2021)上映,共43集,豆瓣評分9.3。內容描述民國初年(下稱民初),在歷經袁世凱簽訂接受日本《二十一條》部分條款的「五九國恥」(1915/5/9)後,陳獨秀(于和偉 飾)於同年9月15日在上海創立了《新青年》雜誌,提倡「德先生」(民主)和「賽先生」(科學),以救治中國政治
  德文「Ich bin dein Mensch.」直譯就是「我是你的人」。人,你我都是人,然而,我們真的知道什麼是人嗎?什麼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東西?這是一部德國電影,也是一部很德國的電影,反思了愛、渴望與人的本質。   本片描述任職於柏林佩加蒙博物館的人類學家Alma(Maren Eg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即便以現代的觀點來看,知名指揮家伯恩斯坦的情感生活,也不容易為主流價值所接受,但他無論是對妻子費莉西亞,還是對同志愛侶柯斯藍,都是有情有義。感情的事,不適宜用道德,去做絕對的黑白論斷,親密關係裡,各人有各人的功課,能夠無愧於己,無愧於每段關係,應該就是力所能及的最好結局了。 婚內出軌是很多女性
以前都覺得道別是在路上看到那個熟悉的人,你會走上去跟他說,這些年你有多思念、發生了多少事,好不容易終於又遇見了。但長大才發現,原來有一種再見是當我看見你過得很好,我也有了新生活,就讓我們繼續好好生活,不打擾真的是溫柔?這部電影給長大挺好的禮物,學會失去、學會重新擁有新的關係、學會道別。
滯留生 The Holdovers(2023) Director:Alexander Payne 喜歡《滯留生》致敬70年代的片頭,看第二次比第一次還喜歡,整部片嘗試在既定的校園片框架中,玩出的新的高度,甚至感覺有機會成為新一代的聖誕經典電影,劇中幾為毫不相關的孤單角色在聖誕節彼此相擁的細膩情
沒有想到一部沒台詞的電影,帶來的感受卻如同千言萬語般,那些放心裡的回憶,已經被它悄悄地轉譯成幸福。
最後一次的〈September〉令人心傷卻又欣喜。心傷可能是因為,你曾經也是那隻弄丟了珍貴寶藏的寂寞小狗,或者你是那隻無法為自己的去留選擇的機器人;欣喜則是因為,你在弄丟了什麼,又被什麼人給弄丟之後,終於能理解愛一個人,也可以只是靜默無為地,在一旁看著。
一場離奇死亡事件,妻子成了唯一的嫌疑犯,而目擊證人竟是視障的兒子和一隻導盲犬。法國電影《墜惡真相》(Anatomy of a Fall),奪下去年坎城影展金棕櫚大獎。本文將著重分析「真相」如何在這部電影裡被解剖(Anatomy),以及一段甜蜜的婚姻關係何以失衡,終至墜落(Fall)。
即便以現代的觀點來看,知名指揮家伯恩斯坦的情感生活,也不容易為主流價值所接受,但他無論是對妻子費莉西亞,還是對同志愛侶柯斯藍,都是有情有義。感情的事,不適宜用道德,去做絕對的黑白論斷,親密關係裡,各人有各人的功課,能夠無愧於己,無愧於每段關係,應該就是力所能及的最好結局了。 婚內出軌是很多女性
以前都覺得道別是在路上看到那個熟悉的人,你會走上去跟他說,這些年你有多思念、發生了多少事,好不容易終於又遇見了。但長大才發現,原來有一種再見是當我看見你過得很好,我也有了新生活,就讓我們繼續好好生活,不打擾真的是溫柔?這部電影給長大挺好的禮物,學會失去、學會重新擁有新的關係、學會道別。
滯留生 The Holdovers(2023) Director:Alexander Payne 喜歡《滯留生》致敬70年代的片頭,看第二次比第一次還喜歡,整部片嘗試在既定的校園片框架中,玩出的新的高度,甚至感覺有機會成為新一代的聖誕經典電影,劇中幾為毫不相關的孤單角色在聖誕節彼此相擁的細膩情
沒有想到一部沒台詞的電影,帶來的感受卻如同千言萬語般,那些放心裡的回憶,已經被它悄悄地轉譯成幸福。
最後一次的〈September〉令人心傷卻又欣喜。心傷可能是因為,你曾經也是那隻弄丟了珍貴寶藏的寂寞小狗,或者你是那隻無法為自己的去留選擇的機器人;欣喜則是因為,你在弄丟了什麼,又被什麼人給弄丟之後,終於能理解愛一個人,也可以只是靜默無為地,在一旁看著。
一場離奇死亡事件,妻子成了唯一的嫌疑犯,而目擊證人竟是視障的兒子和一隻導盲犬。法國電影《墜惡真相》(Anatomy of a Fall),奪下去年坎城影展金棕櫚大獎。本文將著重分析「真相」如何在這部電影裡被解剖(Anatomy),以及一段甜蜜的婚姻關係何以失衡,終至墜落(Fall)。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是偶然嗎?》為一檔漫改劇,講述相隔10年,偶然再次遇見初戀的故事。 一開始看到這樣的介紹文我還真的沒興趣看,尤其男主角真的好嫩,怎麼看都不是我的菜,基本上他演的劇我都很少看吧?如果有,應該也是他還沒演男主角的時候?萬萬沒想到,這部劇竟讓我意外動了心......
Thumbnail
在車上,無疑是近期以來看過藝術層次、文學性數一數二高的電影,濱口龍介過去的電影似乎都不曾在台灣引起過什麼話題性,而在車上的實力證明了這不是導演、團隊的問題;戲中戲環環相扣的互文性、冷冽的攝影風格、強而有力的後勁,都是在車上耐人尋味的原因。 對於長達四十分鐘的開場戲感到很驚艷,故事巧妙
來測試自己是不是已經長好了呢? 接受自己的情感,更新自己的視野。
關於你偶然 脫口而出的理由 在電影裡 照著臺詞拼湊 那天背對著你 唯一看見的 夕陽下無數人影 人群 匆匆地 隨著相同的步伐 你輕拉我的手 站在面前 說著:「該走了」
Thumbnail
沒有任何相遇是偶然,所有發生都是冥冥中的注定。
Thumbnail
在飛機上看到這部電影,殊不知差點在飛機上飆淚QQ
Thumbnail
跟我原本想的不一樣。 到家一陣子腦袋還是糊糊的。跟每一個人相遇,在對方身上留下一些東西,也帶走了一些。我們都在練習,試錯,成長,變得更懂的體貼,更成熟的人。我以為,啊,想說電影應該尾聲了,這次可以安全下莊,錯了!!! 自己看電影蠻快樂的,不要像上次那樣,看個早場結果變成一人包場就好。影廳太空曠了
Thumbnail
《在車上》熱潮時我並沒有跟上,但三年後首次觀看卻極度震撼。濱口龍介導演的作品往往能將所有的不凡變得平凡又深植人心,《偶然與想像》是如此,《在車上》亦如是。至於兩部作品的共通點,我覺得或許是「人與人」。
Thumbnail
除去《#偶然與想像 》這樣的集合小品,#濱口龍介 的長篇電影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劇情結構相對緊湊,如《#DriveMyCar 》;另一類結構相對鬆散,比如《#歡樂時光 》、《#親密 》。 文學性一直是濱口引以為傲的作者性。經常在作品裡加插圍讀情節,與小說、劇本、詩
Thumbnail
《是偶然嗎?》為一檔漫改劇,講述相隔10年,偶然再次遇見初戀的故事。 一開始看到這樣的介紹文我還真的沒興趣看,尤其男主角真的好嫩,怎麼看都不是我的菜,基本上他演的劇我都很少看吧?如果有,應該也是他還沒演男主角的時候?萬萬沒想到,這部劇竟讓我意外動了心......
Thumbnail
在車上,無疑是近期以來看過藝術層次、文學性數一數二高的電影,濱口龍介過去的電影似乎都不曾在台灣引起過什麼話題性,而在車上的實力證明了這不是導演、團隊的問題;戲中戲環環相扣的互文性、冷冽的攝影風格、強而有力的後勁,都是在車上耐人尋味的原因。 對於長達四十分鐘的開場戲感到很驚艷,故事巧妙
來測試自己是不是已經長好了呢? 接受自己的情感,更新自己的視野。
關於你偶然 脫口而出的理由 在電影裡 照著臺詞拼湊 那天背對著你 唯一看見的 夕陽下無數人影 人群 匆匆地 隨著相同的步伐 你輕拉我的手 站在面前 說著:「該走了」
Thumbnail
沒有任何相遇是偶然,所有發生都是冥冥中的注定。
Thumbnail
在飛機上看到這部電影,殊不知差點在飛機上飆淚QQ
Thumbnail
跟我原本想的不一樣。 到家一陣子腦袋還是糊糊的。跟每一個人相遇,在對方身上留下一些東西,也帶走了一些。我們都在練習,試錯,成長,變得更懂的體貼,更成熟的人。我以為,啊,想說電影應該尾聲了,這次可以安全下莊,錯了!!! 自己看電影蠻快樂的,不要像上次那樣,看個早場結果變成一人包場就好。影廳太空曠了
Thumbnail
《在車上》熱潮時我並沒有跟上,但三年後首次觀看卻極度震撼。濱口龍介導演的作品往往能將所有的不凡變得平凡又深植人心,《偶然與想像》是如此,《在車上》亦如是。至於兩部作品的共通點,我覺得或許是「人與人」。
Thumbnail
除去《#偶然與想像 》這樣的集合小品,#濱口龍介 的長篇電影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劇情結構相對緊湊,如《#DriveMyCar 》;另一類結構相對鬆散,比如《#歡樂時光 》、《#親密 》。 文學性一直是濱口引以為傲的作者性。經常在作品裡加插圍讀情節,與小說、劇本、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