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何幫助自己理解自我意象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老蔡在今年農曆過年期間,開始第N次閱讀《動中覺察》一書。之前在臺東大學心動系擔任專案講師時,《動中覺察》是「費登奎斯方法」課程的指定閱讀,而且每組同學必須就本書的兩個部分分別導讀與教學各一;所以對於每年都要面對一次的學生迷茫眼神,老蔡一直覺得自己該做點什麼。

 

對老蔡來說,理解費登奎斯理論的第一個關卡是結構。費老是位嚴謹的物理學家,當年在居禮先生的實驗室專研放射能;他的著作論述嚴密、關係清晰,然而蛛網狀鋪開的複雜緊密結構會令人難以入手。老蔡的突破方式是運用圖像。

 

舉例說明,《動中覺察》前言談的是影響自我意象的三個因素:教育、自我教育及遺傳;第一章談論「自我意象」的四個要素:感覺、感受、思考及動作。老蔡就試著將它組合成一個基本圖形:教育、自我教育及遺傳做為自我意象的基底,感覺、感受、思考及動作則是構成自我意象的四個點。每個人的每個行動,自我意象四要素的影響比重又會各自不同,於是有不同的變形。例如一個人在股票操盤的時候,很可能是思考極大化,而其他三個要素的影響少少的,就形成不對稱的多邊形。

 

再往下閱讀,談到三個因素與四個要素之間的關聯,老蔡目前的想法是嘗試以立體的蛛網圖來呈現其關係,嗯,不過這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思考在東方哲學和西方實證科學之間飄動;身體在太極拳和身心學之間滾動。 於是東方與西方就這麼自然的雜揉在一起、不同的身體感就一起滾動玩耍著! 然後,老蔡就帶著微笑開始呢喃...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臺灣第一期費登奎斯師訓過程當中,有個並未引起重視的討論,主題是關於「動作」(因為相反立場者只有我一人,也可能其他同樣想法的同學彼時並未發聲)。大部分同學支持培訓師Paul的觀點:「動作本身並不重要。它們是自我學習的一個工具。」有的同學則更進一步認為「動中覺察」中的動作不重要,重要的是覺察。
選擇是一種自由, 但是這種自由背後要付出什麼呢?
在臺灣第一期費登奎斯師訓過程當中,有個並未引起重視的討論,主題是關於「動作」(因為相反立場者只有我一人,也可能其他同樣想法的同學彼時並未發聲)。大部分同學支持培訓師Paul的觀點:「動作本身並不重要。它們是自我學習的一個工具。」有的同學則更進一步認為「動中覺察」中的動作不重要,重要的是覺察。
選擇是一種自由, 但是這種自由背後要付出什麼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與你分享 AI工程師 Frank 運用薩提爾教練模式來進行自我探索,在職業生涯、情感生活和自我實現上的心得。希望透過 Frank 的分享,能鼓勵更多人好好照顧自己。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對研究所學習的心得與看法,以及在實驗室生活的經驗和觀察。文章中提到了研究所學習的能力、學術圈的黑暗面、研究能力的活用與轉化等內容,是一篇分享研究所求學和生活的寶貴經驗的文章。
Thumbnail
這幾年很喜歡閱讀一些關於「後設」的書籍,例如學習如何學習、如何閱讀、如何體驗生命等等,我覺得這些書能夠幫助我把自己歸零,重新檢視長久以來靠著自身經驗和直覺慣性建立的行為模式,這往往讓我更加認識自己,並且懂得放下一些無意義的堅持,用更好的方法來做各種事。
寫給在工作、愛情和人際關係中掙扎的你 福爾克•齊茲博士、曼努埃•涂煦博士  著 馬修  審訂 楊夢茹 譯 2022 先覺出版 ❍ ❍ ❍ ❍ ❍❍ ❍ ❍ ❍ ❍❍ ❍ 重構 在心理學上,我們稱之為「將問題倒著看去理解」技巧,或者是專業術語「重構」。 透過重構每天都能在治
如果你目前對於學習或工作有種不知為何而戰的疑惑???建議你閱讀愛瑞克《內在成就》、《內在原力》、《原力效應》三本好書,找到你的初心、最愛的領域及源源不斷的工作熱情。   也就是你今天坐在教室裡學習某領域新知識, 或在職場擔任某職位, 除了是因為外在環境「畢業」或「求職」
Thumbnail
你曾覺得,明明自己讀了不少書,怎麼遇到問題還是腦袋當機嗎?
Thumbnail
總喜歡聽蔡康永說說話,藏在他話語之間的是那份平靜與智慧,透過他的書寫與言語,我在蔡康永身上看到「明白」這件事,我認爲他可能把生命中大部分的事情都想的很明白了,而這本書也談論著關於明白的這項智慧。 🤔 蔡康永的「情商課」,那所謂的情商到底是什麼呢? 若你還不太了解,以下提供三句敘述幫助你理解
原本是覺得自己的思路塞住了, 才去看書​後來就感覺, ​書中作者的想法,跟我有什麼關係? 我看書,是想解決自己的什麼問題?​ 後來就參加了邱奕霖老師的圖解讀書會。 2024年第一本讀的書是原子習慣 ​大家都想培養好的習慣,但經常都夭折,我也是
Thumbnail
與你分享 AI工程師 Frank 運用薩提爾教練模式來進行自我探索,在職業生涯、情感生活和自我實現上的心得。希望透過 Frank 的分享,能鼓勵更多人好好照顧自己。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對研究所學習的心得與看法,以及在實驗室生活的經驗和觀察。文章中提到了研究所學習的能力、學術圈的黑暗面、研究能力的活用與轉化等內容,是一篇分享研究所求學和生活的寶貴經驗的文章。
Thumbnail
這幾年很喜歡閱讀一些關於「後設」的書籍,例如學習如何學習、如何閱讀、如何體驗生命等等,我覺得這些書能夠幫助我把自己歸零,重新檢視長久以來靠著自身經驗和直覺慣性建立的行為模式,這往往讓我更加認識自己,並且懂得放下一些無意義的堅持,用更好的方法來做各種事。
寫給在工作、愛情和人際關係中掙扎的你 福爾克•齊茲博士、曼努埃•涂煦博士  著 馬修  審訂 楊夢茹 譯 2022 先覺出版 ❍ ❍ ❍ ❍ ❍❍ ❍ ❍ ❍ ❍❍ ❍ 重構 在心理學上,我們稱之為「將問題倒著看去理解」技巧,或者是專業術語「重構」。 透過重構每天都能在治
如果你目前對於學習或工作有種不知為何而戰的疑惑???建議你閱讀愛瑞克《內在成就》、《內在原力》、《原力效應》三本好書,找到你的初心、最愛的領域及源源不斷的工作熱情。   也就是你今天坐在教室裡學習某領域新知識, 或在職場擔任某職位, 除了是因為外在環境「畢業」或「求職」
Thumbnail
你曾覺得,明明自己讀了不少書,怎麼遇到問題還是腦袋當機嗎?
Thumbnail
總喜歡聽蔡康永說說話,藏在他話語之間的是那份平靜與智慧,透過他的書寫與言語,我在蔡康永身上看到「明白」這件事,我認爲他可能把生命中大部分的事情都想的很明白了,而這本書也談論著關於明白的這項智慧。 🤔 蔡康永的「情商課」,那所謂的情商到底是什麼呢? 若你還不太了解,以下提供三句敘述幫助你理解
原本是覺得自己的思路塞住了, 才去看書​後來就感覺, ​書中作者的想法,跟我有什麼關係? 我看書,是想解決自己的什麼問題?​ 後來就參加了邱奕霖老師的圖解讀書會。 2024年第一本讀的書是原子習慣 ​大家都想培養好的習慣,但經常都夭折,我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