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7|閱讀時間 ‧ 約 26 分鐘

企業對於年齡45歲以上求職者,非常不友善的十個原因

前言

面對人口環境變遷和科技發展革新帶來的挑戰,台灣的就業市場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詭異競爭環境。一方面是少子化帶來的人才競逐的薪資失調,一方面是對於熟齡求職者的高度不友善。尤其對於45歲(乃至55歲)以上的求職者而言,他們在追尋新的職業機會時,經常碰壁於一系列深根蒂固的就業障礙。

這些障礙涵蓋了從不合時宜的社會偏見,到對個人的深度疑慮。每一個都足以讓他們的求職之路變得更為艱難。因此,了解這些障礙的具體成因和表現形式,對於熟齡求職者來說,不僅是尋找有效求職策略的前提,也是重塑自我形象在職場中價值的關鍵一步。本文將分析這些不友善的原因,並提出具體的應對策略,希望能協助這個年齡群體在台灣就業市場中,開辟一條更明亮的求職道路。


三大障礙類別

我們可以將這些求職阻礙因素歸類為三大類別:分別是技術與能力障礙、經濟與成本考量、以及社會文化偏見。以下是逐點詳細的描述和說明:

社會文化偏見類

1.社會與文化刻板印象:社會和文化中存在的年齡歧視刻板印象可能會不利於年長求職者的就業,如認為他們不適合快節奏或需高創新度的職位。例如許多科技公司在招聘廣告中的用詞往往暗示尋找“充滿活力的年輕專業人士”,間接排除了年長求職者。

2.人才發展的年輕化傾向:許多企業在制定人才發展規劃時,傾向於將資源集中在年輕員工上,認為他們有更長的職業前景,而對年長員工的職業發展投入相對較少。例如許多大型企業的職涯發展計劃明顯傾向於30歲以下的員工,提供他們更多的培訓和海外派遣機會。

3.企業文化適配性:在追求創新和團隊合作的企業文化中,年長求職者可能在融入現代工作環境,特別是在初創企業中感到困難。例如一位經驗豐富的銷售經理在加入一個由年輕人主導的創業團隊後,發現難以適應非正式和高度自主的工作方式。

4.工作投入度的問題:年長求職者往往個人經驗豐富,因此如果某些企業提供的職缺有點大才小用時,企業很容易擔心年長求職者是否願意長時間承諾工作,或對他們是否能全心投入工作表示懷疑。


技術與能力障礙類

5.專業知識與技術轉換障礙:隨著科技的迅速演進,新工具和平台不斷出現。年長的求職者可能未能跟上這些變化,對新技術的掌握不足可能導致他們在求職過程中處於不利地位。例如一位資深會計師就可能因不熟悉最新的雲端會計軟體,而被拒於數位轉型較快的企業門外。

6.創新與靈活性疑慮:創新思維和靈活適應新環境的能力被許多企業視為年輕員工的特質。這種觀點使得年長求職者在應對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時顯得不足。例如許多初創科技公司在招聘時傾向選擇應屆畢業生,因為他們認為這些年輕員工更能接受不斷變化的工作範疇和企業文化。


經濟與成本考量類

7.薪資預期落差:擁有豐富經驗的年長求職者通常會期望較高的薪資,這可能會超過企業預算,與企業內部的薪酬結構不相符,或讓公司覺得雇用他們的性價比不高。

8.健康因素顧慮:企業在招聘年長員工時,可能會擔心其長期健康狀況和相關的醫療費用,這些顧慮可能影響到他們的招聘決策。例如企業對於年齡超過55歲的候選人,往往容易隱晦在面試時詢及求職者健康狀況,透露出企業對於其可能的健康風險的擔憂。

9.晉升與培訓成本:相較於年輕員工,對年長員工的培訓和晉升可能需要更多資源和時間,企業可能考慮到培訓成本效益,而可能猶豫招聘。

10.屆齡退休的考量:企業招聘決策中,可能會考慮到求職者接近退休年齡的事實,擔心在企業進行長期投資後,這些員工很快就會退休。導致HR容易偏好招聘至少還有10至15年職業生涯前景的中年職員,而非即將退休的高齡求職者。

這些分類不僅反映了企業對於年長求職者的不同考量,也突顯了需要在社會層面進行更深入的意識提升和政策支持,以打破這些障礙,創造一個對所有年齡層更公平、更包容的就業環境。


求職者的因應策略

面對就業市場的刻板印象所形成的障礙,45歲以上的求職者需要採取多維度的策略來提高自己的市場競爭力。這些策略可以幫助他們克服年齡相關的障礙,並展示他們為職場帶來的獨特價值。以下是五個具體的應對策略,並提供一個實例來說明這些策略如何在實際情況中發揮作用:

1.持續學習與技術更新:積極參加與自身專業相關的在職培訓和線上課程,更新自己的技術知識庫,以保持與新興技術同步。

2.調整薪資預期,設定合理薪資:根據行業標準和個人經驗合理設定薪資期望,避免因高薪要求而失去就業機會。

3.展示長期價值,突出專業經驗:在履歷和面試中強調過去的工作經驗,及可以對當前職位的具體貢獻,從而證明自己的長期價值。

4.維持良好的健康和體能:保持活躍的生活方式,展現出良好的健康狀態,以消除雇主對健康問題的顧慮,建立一個具有活力的外在形象。

5.展示適應力和創新能力:通過實際的具體案例,展示如何在過去的工作中,是如何成功適應變化並實施創新。

實例說明

李先生是一位年近六旬的資深行銷專家,曾在多家知名企業擔任高階管理職位。之前因為照顧老母親而中斷職涯,母親去世後,再次尋職時,就深刻感受到就業市場對年齡的偏見。但他沒有放棄,而是選擇重新裝備自己。李先生通過在線學習平台完成了數位行銷和大數據分析的課程,不僅更新了自己的專業技能,還獲得了相關認證。此外,他在面試時特別展現了自己如何利用新習得的技能,為某一公司規劃了一個成功的市場推廣活動,該活動顯著提升了公司的客戶參與度和銷售業績。這不僅展示了他的學習能力和專業適應性,也成功地說服了新雇主,他不僅獲得了一個管理職,還被委任成為一個針對年輕消費群體的新項目負責人。

李先生的例子清楚地展示了,即便是在面對潛在的職場偏見時,通過積極的學習和自我提升,年長求職者仍然能夠找到重新定位自己的機會,並成功轉化為珍貴的職場資產。


小結

上述的這些策略的實施不僅有助於個人的職業發展,同時也能夠激勵其他同齡人,鼓勵他們面對挑戰,積極調整自我定位,在職場上繼續發光發熱。進一步地,這也向雇主展示了年長員工的潛力和價值,有助於打破行業內的年齡歧視,促進一個更加包容和多元的工作環境。因此,對於面臨類似困境的年長求職者來說,主動學習新技能、調整職業期望、並通過具體行動證明自己的能力和價值,是關鍵的成功因素。

#為你職引_賦能系列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世安哥的人資『跨界思維』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