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不用獎勵的教育之道』?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如果你是家長和老師,推薦閱讀夥伴欣恩詳盡地分享

如果你是新手老師,推薦閱讀夥伴雙雙的情境分享

 

外在獎勵和內在成就 Outer achievement vs. inner achievement

是這個很難走進內心的孩子,開啟我使用獎勵驅動學習動機的一年,面對這個被分數和名次定義的學生,我以為我盡力了,直到那一句話:「老師,你今天帶什麼東西來?」那個期待的眼神,重擊我的腦袋,心想『我錯了!』我跟那些只想用花俏的物質吸引孩子,進而達到目的的大人,沒有太大的不同,懊悔讓我清醒過來,這時在怡辰老師的臉書看見『不用獎勵的教育之道』,我想學會成為一個真正關心孩子內心,而非嘴巴上支持、眼光卻放在名次和成績的大人。

何其有幸,宇宙不只帶給我這本書,還讓我參與雙龍的最強教師研習,隨著阿亮老師和亮孩的親身說法,書的內容立刻鮮明起來,即使內心不是很確定要怎麼實施,但我要把獎勵制度拿掉(下定決心),學期中我們在線上相聚,好像散落在各地的小火種,彼此鼓勵互燃著,好讓努力的我們延續著火苗,最終還是回到內心的坦白釋放,阿亮老師的研習或工作坊都很硬,很硬的地方不是要上台試教而已XD,而是引導你誠實面對自己內心:「我勇敢變成我想要遇見的那個大人了嗎?」

如果我們都沒有眼光肯定自己,哪裡來的眼光肯定孩子呢?如果我們都不允許自己犯錯,怎麼會有接納孩子的心量呢?阿亮老師在過程中,示範如何肯定自己,如何接納我們過錯,於是我們不用找出犯錯的理由來自圓其說(用在孩子身上,接納孩子的表現,他便不用每次解釋考差的原因都是粗心,多好),遂能把力氣花在勇敢面對上。

勇敢不是說說而已 Being brave is the way out.

願每位想突破的老師或家長們,能夠從這本書中找到心法,進而鼓起勇氣面對自己,放下過去因為恐懼而拾起的工具,過程中一定會遇到自我懷疑和失敗的經驗,當你想放棄時,來實人看看吧!看看我們怎麼從每次跌到的經驗中,再度站起來往前走!

    內容總結
    不用獎勵的學習之道
    5
    /5
    avatar-img
    14會員
    2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力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同理是什麼?可以吃嗎? Why empathy?   本週迎來了最後一次練習生共學,我們討論的焦點也從過去經驗的困境中,轉化成實孩互動情形的彼此分享(詳情請閱讀夥伴漢娜的日誌-粉紅色的大象),我們談到『因為設定要先用同理孩子來開始對話,然後就卡住了的困境XD』,這也是我學習薩提爾一路來的困境,同
    改變的可能 Have faith to shift. 不用獎勵的教學之道裡,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莫過是『自殺性提問和宣布事項』,明知問了會得到毀滅彼此心情的過程和結果,為什麼我們還是一直這樣說?「作業寫完了嗎?」「我們這堂課要來寫作文!」「考試要到了,準備好了嗎?」,老師和父母與孩子之間一再重複的明
    破冰者 Be an icebreaker 如果事件的畫面停留在『老師對著學生打招呼,學生卻一聲不響地離開』而且不斷重複,任誰都會認為是學生出了問題,想要糾正學生的不禮貌,於是,我們就這樣直挺挺地撞上了冰山,撞得師生彼此遍體鱗傷;薩提爾女士提出「冰山理論」(Iceberg Theory)用來隱喻
    觀察員的事實記錄 The facts 退居成觀察員角色的第一天,我開始更關注不同孩子的亮點和問題,在做紀錄時,也會思考紀錄的客觀性和目的性;所謂無政府狀態,是為了客觀記錄孩子的行為,讓孩子對自己的言行舉止更有意識,用其他視角來突破盲點,開始認識自己的旅程。帶著孩子認識自己又不是被當作指責,前提一定
    梳理脈絡 Extract from your story   對夥伴來說,今天肯定是身為練習生的里程碑,因為直接跳級打怪的楊晟,為孩子帶來一堂街舞課,有幸身歷其境的我們,看到了他『用穩定的語氣和姿態,呈現出順暢的教學內容設計』,把亮語式語言用在方方面面;共學的時候,亮師問楊晟:「這堂課教學成功背
    學校決定帶孩子們到蘑菇公園避難,也延續早上被打斷的晨讀,孩子在有限的時間內選好書拿了水壺到樓下集合,本來拿著書打算加入晨讀的我,有點狀況外,聽孩子的一言一語才拼湊出剛剛發生『大地震』,難怪剛剛有一瞬間我不明白車子怎麼抖了起來?為什麼看到國中的孩子在學校外避難?難怪此起彼落的救護車警笛聲在耳邊迴盪
    同理是什麼?可以吃嗎? Why empathy?   本週迎來了最後一次練習生共學,我們討論的焦點也從過去經驗的困境中,轉化成實孩互動情形的彼此分享(詳情請閱讀夥伴漢娜的日誌-粉紅色的大象),我們談到『因為設定要先用同理孩子來開始對話,然後就卡住了的困境XD』,這也是我學習薩提爾一路來的困境,同
    改變的可能 Have faith to shift. 不用獎勵的教學之道裡,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莫過是『自殺性提問和宣布事項』,明知問了會得到毀滅彼此心情的過程和結果,為什麼我們還是一直這樣說?「作業寫完了嗎?」「我們這堂課要來寫作文!」「考試要到了,準備好了嗎?」,老師和父母與孩子之間一再重複的明
    破冰者 Be an icebreaker 如果事件的畫面停留在『老師對著學生打招呼,學生卻一聲不響地離開』而且不斷重複,任誰都會認為是學生出了問題,想要糾正學生的不禮貌,於是,我們就這樣直挺挺地撞上了冰山,撞得師生彼此遍體鱗傷;薩提爾女士提出「冰山理論」(Iceberg Theory)用來隱喻
    觀察員的事實記錄 The facts 退居成觀察員角色的第一天,我開始更關注不同孩子的亮點和問題,在做紀錄時,也會思考紀錄的客觀性和目的性;所謂無政府狀態,是為了客觀記錄孩子的行為,讓孩子對自己的言行舉止更有意識,用其他視角來突破盲點,開始認識自己的旅程。帶著孩子認識自己又不是被當作指責,前提一定
    梳理脈絡 Extract from your story   對夥伴來說,今天肯定是身為練習生的里程碑,因為直接跳級打怪的楊晟,為孩子帶來一堂街舞課,有幸身歷其境的我們,看到了他『用穩定的語氣和姿態,呈現出順暢的教學內容設計』,把亮語式語言用在方方面面;共學的時候,亮師問楊晟:「這堂課教學成功背
    學校決定帶孩子們到蘑菇公園避難,也延續早上被打斷的晨讀,孩子在有限的時間內選好書拿了水壺到樓下集合,本來拿著書打算加入晨讀的我,有點狀況外,聽孩子的一言一語才拼湊出剛剛發生『大地震』,難怪剛剛有一瞬間我不明白車子怎麼抖了起來?為什麼看到國中的孩子在學校外避難?難怪此起彼落的救護車警笛聲在耳邊迴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父母應該鼓勵孩子的努力,而非過度讚美孩子的聰明。過度讚美只會發生在上下關係中,而不是平等的關係。家長應該成為孩子的夥伴,幫助他們面對自己的人生課題,並肯定他們的價值。
    Thumbnail
    聽著家教學生最近的煩惱,我滿是心疼,在充滿恐懼與壓力的環境下,孩子升上高中後已失去動力讀書,孩子身邊不缺少「你老是逃避讀書。」的勸說,缺少的是一個願意理解他的大人。很幸運地,教育界在這個世代有了《不用獎勵的教育之道》這樣相見恨晚的書,這本書幫助許多老師放下背負已久的重擔,是讓我重拾教學熱情的寶典。
    Thumbnail
    創造學生的價值,就是創造自己生命的意義~ 選擇已教育為職業的朋友,是否能分辨自己準備的教育素材,能不能增加學生的價值,極其重要;而在安排的時間內,能否能提昇學生對於痛點的改善,或是讓學生對於自身的問題豁然開朗、找到變好的方向,是不能疏忽的最要點~ 許多教育工作者,習慣在講述的過程中,運用了許多名
    Thumbnail
    「那是老師你的學生啦!」 「您又沒帶過我們班」 「體制外比較自由、學生一定比較好教」 這些話雖然有些負面,卻是許多現場老師的心聲。   其實,許多滿腔熱血的老師一進入體制內,就想要為孩子做些什麼,後來面對諸多困境又屢遇挫折,只能選擇妥協,認為自己已經盡人事了,無奈的
    Thumbnail
    失望? 等等,讓我把話說完 約莫2016-2017年間,領我進入「教學界」的恩師興高采烈地分享:「你聽過『亮語』嗎?我去參加他們的工作坊,強調不用獎勵,這個觀點很有趣吧?有機會你也去聽聽。」從此,「總有一天要去一探究竟」的想望在我心中埋下種子,卻因工作檔期衝突與新冠疫情影響,
    Thumbnail
    這本書,解開了過去我對從事教育工作的矛盾與疑惑,並將引導在接下來的教育路上網更理想的方向前進。
    Thumbnail
    有些家長強烈要求孩子走自己走過的路,每天向孩子灌輸自己當年如何認真讀書取得好成績繼而出人頭地,然後要求孩子照方抓藥,努力讀書。面對成績不如預期的孩子,他們完全無法理解,自問當年環境更惡劣也做得到,為什麼讓孩子享用最好的資源,成績卻無法提升?他們認定孩子不夠努力,完全無視孩子的本質和興趣,堅持將自己的
    Thumbnail
    如何讓孩子不僅學會知識,更學會學習?一個簡單的策略可能會令你驚喜:實質獎勵。 它能立即提升孩子的學習效率,還能長期培養他們的自我激勵能力。但關鍵在於,如何平衡獎勵與學習的價值,讓孩子在快樂中成長? 閱讀全文,來看看實質獎勵是如何成為孩子學習路上的加油站,並解鎖他們的無限潛能吧! 孩子的成長
    Thumbnail
    學校與學習是不同的概念。學校提供方便的學習環境,但真正的學習之路可能在於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不要讓孩子的學習空間侷限在學校或3C產品裡,世界之大,充滿學習的機會。
    Thumbnail
    親愛的家長們,你是否有這樣的困擾? 孩子總是只想玩,不想學習。 孩子總是怕失敗,不敢嘗試新事物。 孩子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沒有自信。 如果您有這些困擾,那麼[內在成就感]一定是你的下一步。 這一集節目, 子玲老師訪談[內在成就]作者愛瑞克, 來和大家一起探索如何養成喔!
    Thumbnail
    父母應該鼓勵孩子的努力,而非過度讚美孩子的聰明。過度讚美只會發生在上下關係中,而不是平等的關係。家長應該成為孩子的夥伴,幫助他們面對自己的人生課題,並肯定他們的價值。
    Thumbnail
    聽著家教學生最近的煩惱,我滿是心疼,在充滿恐懼與壓力的環境下,孩子升上高中後已失去動力讀書,孩子身邊不缺少「你老是逃避讀書。」的勸說,缺少的是一個願意理解他的大人。很幸運地,教育界在這個世代有了《不用獎勵的教育之道》這樣相見恨晚的書,這本書幫助許多老師放下背負已久的重擔,是讓我重拾教學熱情的寶典。
    Thumbnail
    創造學生的價值,就是創造自己生命的意義~ 選擇已教育為職業的朋友,是否能分辨自己準備的教育素材,能不能增加學生的價值,極其重要;而在安排的時間內,能否能提昇學生對於痛點的改善,或是讓學生對於自身的問題豁然開朗、找到變好的方向,是不能疏忽的最要點~ 許多教育工作者,習慣在講述的過程中,運用了許多名
    Thumbnail
    「那是老師你的學生啦!」 「您又沒帶過我們班」 「體制外比較自由、學生一定比較好教」 這些話雖然有些負面,卻是許多現場老師的心聲。   其實,許多滿腔熱血的老師一進入體制內,就想要為孩子做些什麼,後來面對諸多困境又屢遇挫折,只能選擇妥協,認為自己已經盡人事了,無奈的
    Thumbnail
    失望? 等等,讓我把話說完 約莫2016-2017年間,領我進入「教學界」的恩師興高采烈地分享:「你聽過『亮語』嗎?我去參加他們的工作坊,強調不用獎勵,這個觀點很有趣吧?有機會你也去聽聽。」從此,「總有一天要去一探究竟」的想望在我心中埋下種子,卻因工作檔期衝突與新冠疫情影響,
    Thumbnail
    這本書,解開了過去我對從事教育工作的矛盾與疑惑,並將引導在接下來的教育路上網更理想的方向前進。
    Thumbnail
    有些家長強烈要求孩子走自己走過的路,每天向孩子灌輸自己當年如何認真讀書取得好成績繼而出人頭地,然後要求孩子照方抓藥,努力讀書。面對成績不如預期的孩子,他們完全無法理解,自問當年環境更惡劣也做得到,為什麼讓孩子享用最好的資源,成績卻無法提升?他們認定孩子不夠努力,完全無視孩子的本質和興趣,堅持將自己的
    Thumbnail
    如何讓孩子不僅學會知識,更學會學習?一個簡單的策略可能會令你驚喜:實質獎勵。 它能立即提升孩子的學習效率,還能長期培養他們的自我激勵能力。但關鍵在於,如何平衡獎勵與學習的價值,讓孩子在快樂中成長? 閱讀全文,來看看實質獎勵是如何成為孩子學習路上的加油站,並解鎖他們的無限潛能吧! 孩子的成長
    Thumbnail
    學校與學習是不同的概念。學校提供方便的學習環境,但真正的學習之路可能在於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不要讓孩子的學習空間侷限在學校或3C產品裡,世界之大,充滿學習的機會。
    Thumbnail
    親愛的家長們,你是否有這樣的困擾? 孩子總是只想玩,不想學習。 孩子總是怕失敗,不敢嘗試新事物。 孩子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沒有自信。 如果您有這些困擾,那麼[內在成就感]一定是你的下一步。 這一集節目, 子玲老師訪談[內在成就]作者愛瑞克, 來和大家一起探索如何養成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