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5/31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中年轉職》


    過了中年,轉職這件事,近似警示寓言,關注的焦點,從年輕時的如何冒險,轉變成最大程度的規避風險。


    這期商周專欄講述的惠敏,是我極為親近的朋友,她碰上的兩難抉擇,我曾原封不動地經歷過,而結局甚為悽慘。


    要不是我在後來遇見了領導力教練 林浩賢 Terence Lam,可能會給出極為保守又悲觀的建言。也透過這篇故事,謝謝Terence,所有的轉換,其實可以超脫「冒險」或「避險」的權衡立場,而視其為校正與回歸,讓自己一次比一次更加親近內心的真北。


    惠敏最後選擇了甚麼呢?她選擇按兵不動,留下來。並不是為了經濟穩定的考量、也不是因為駕輕就熟的閑涼。


    而是她察覺到,新的選擇,在她的眼裡之所以誘人,出自於她對現況居安、且再無處可攀爬的窘迫心態使然,她不想再重複永無止境的追趕擄掠。也許,學著在當下暫留一會兒,真正的轉換目的地就會浮現。


    我很喜歡自己在文章中給出的結尾,代表我開始懂得欣賞年歲帶來的恩賜,而不只有重荷:「中年轉職之所以困難,是因為我們放大了中年的侷限,卻選擇性的忽視了伴隨年紀成長、越發成熟的各項條件,包含清晰和誠實的看待自身慾望,以及我們願意超脫成王敗寇的心理制約,持平又珍重的看待成果,無論有沒有成功。」


    最後,身在中年,也有一個轉職的智慧,想要分享給血氣方剛、蓄勢待發的青壯年。這是我另外一個心靈導師的發現,拿來驗證我的轉職歷程,頗為靈驗。


    那個智慧是,最好不要在傷痕累累的時候(受到職場霸凌或侵害的狀況除外),選擇離開一份工作,以負氣、負傷的心態開啟的新職涯,多半也會讓我們再度負氣、負傷而去。


    先向內釐清這些感受的起因何在,學會自我調解、適度爭取、偶爾鈍感。當心和情緒,漸漸可以獨立於工作外在的附加價值,會是考量轉職的較佳時機,迎接身而為「人」、而非「社畜」的關鍵轉捩。


    #完整文章連結在留言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