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為什麼我不再看勵志書的原因。
一開始,我都是看勵志書,因為勵志書通常讀起來輕鬆,比一些科學類的書籍更容易理解。那些科學書籍常常充滿專業用語和生活中不常見的用詞,讓人讀起來相當吃力。相較之下,勵志書的文字通俗易懂,所以在剛開始培養閱讀習慣的時候,我都是看勵志書。
勵志書的優點在於它們容易讀,而且內容能夠迅速激發讀者的動力。然而,這些書籍的缺點同樣明顯:它們只能暫時提供動力。我們都知道,動力是會隨著時間消退的。有時候,讀完一本勵志書,你可能會感覺受到鼓舞,但當你合上書本,走上幾步,這種動力就會消失殆盡。
對於那些沒有閱讀習慣的人來說,勵志書是一個很好的開始。相較於那些難懂的科學書籍,勵志書更適合幫助人們培養閱讀習慣,特別是那些對於讀書這件事情仍停留在學生時期觀念的人。他們可能覺得讀書只是為了應付考試或家長的要求,對讀書有著強大的排斥感。而勵志書能夠以其簡單易懂的內容,幫助他們建立起閱讀的習慣。
然而,長期閱讀勵志書並不能帶來太大的正面效果。我覺得看書應該要有明確的目標,比如說我看小說是為了學習更多優美的詞彙,豐富我的詞彙庫。而當我看《原子習慣》這本書時,我的目標是了解如何培養習慣,想了解當初自己是怎麼培養閱讀習慣,以及有沒有辦法把這個方式複製給他人使用。
大部分人閱讀勵志書時,會遇到一個常見的問題:他們看懂了書中的內容,但沒有任何改變。書中的主角經歷了種種困難最終達成目標,但書中卻沒有提供具體的方法或方向。比如,一個主角成功減肥的故事,可能只描述了他每天做了什麼,但卻忽略了其中的關鍵細節。這就導致讀者照著書中的方法去做,卻沒有預期的效果。
此外,勵志書很少探討主角為什麼要做這些事情。當人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做某件事時,很容易半途而廢。比如,大家都知道早睡早起對身體好,但為什麼晚上11點仍然會滑手機?因為我們缺乏一個內在的「為什麼」。
舉個例子,我之前有一個老闆,他抽煙的習慣維持了十幾年,多次嘗試戒煙未果,直到他的老婆懷孕。他希望給孩子一個無煙的環境,於是成功戒煙。這個「為什麼」給了他強大的內在動力,使他最終成功戒煙。
同樣的道理,一個朋友為了追求學妹,短短一個月內減了13公斤。然而,當他告白被拒後,他立刻失去了減肥的動力,體重也迅速反彈。他減肥的動力來自於追求學妹,當這個目標消失後,他的動力也隨之消失。
勵志書的動力來源是外在的,而我們真正需要的是內在動力。只有當我們清楚自己為什麼要做某件事,這種內在動力才能持續推動我們前進。因此,我認為,對於我現在的情況來說,勵志書已經不能再提供太大的幫助。
總結來說,勵志書並不是毫無益處的,特別是對於那些剛開始培養閱讀習慣的人來說。然而,當你需要的是深層次的改變和內在動力時,勵志書可能並不是最好的選擇。每當我在書店看到勵志書時,我會問自己:這本書對我有幫助嗎?如果沒有,我就不會買回家。
這就是為什麼我現在不再看勵志書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