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動的世界裡,哪些是不變的事物?我讀「一如既往」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六月,跟著楊斯棓醫師的推薦,讀了「一如既往」一書。

想不起來當初怎麼看到楊醫師每月一書的推廣活動,然則,每月讀書,也練習寫讀書心得增長見聞與學習之外,楊醫師也會計算有多少人完成活動而捐出相同數量的書給學校 ,這樣相得益彰的活動,讓自己想參與,即便自認閱讀心得的書寫仍有很大進步空間,也都把它視為一種輸入後的輸出練習。

閲讀此書之際,也看到了閱讀前哨站的瓦基在youtube分享了「讀書筆記怎麼寫?顛覆舊觀念的筆記和寫作法」,因此,也試著用它的方法做嚐試,再將之調整成更貼近合適自己的方法。


雖然也依各章節劃線重點寫下了相關的想法,但總地回想這本書給自己的學習,不外乎以下:



一、意外的發生不可預測,我們能做的是準備

作者在第一篇時,即分享了他年少時和朋友去滑雪的故事,當時,他和二名友人一起相約滑雪,然則,後來作者臨時決定不滑,改為開車到山下接滑雪下來的他們,卻因為這個小決定,他逃過了死劫,卻也和二位朋友永遠的告別。

做決定的當下,作者根本不會知道後來會發生這些事,如同書中也提及美國一九三零的經濟大蕭條,又或者是二零零七年雷曼兄弟事件,在發生之前,從來不會有人料想到這些。

既然不可預知,那麼預測就只能是參考,更重要的是掌握人的行為,也是書中開頭即帶出的觀念(關鍵),同時,如同書中引用納西姆.塔雷伯(Nassim Taleb)所表示:「投資於準備,而不是投資於預測。」


二、管理期望值,是幸福快樂的關鍵

書中第二個讓我特別提醒自己的,是關於人生的期望值這件事。

書中提到:

孟德斯鳩(Montesquieu)在兩百七十五年前寫道:「如果你只想要幸福,很容易就能實現;可是我們總想要比別人更幸福,這件事永遠很難達成,因為我們會高估別人的幸福。」
人會根據周遭人的狀況來衡量自己的幸福感,而當周遭的人手頭變得闊綽,奢侈品轉眼間就會成為必需品。

這使我想起「不夠善良的我們」一劇,女主角看到"對手"PO的一個數字,就幻想對方已賺到那筆金額的錢,然則現實是對方正因為那筆數字感到壓力。在臉書或其他網路社群中,某些程度而言,我們容易想像對方過得實在很美好,另一方面,發文者也的確或多或少渲染美好,隱藏陰暗。加上社會文化中若是在一個從小到大多在比較,或被拿來比較,好像永遠沒有盡頭,以為頂點只有那一個的環境,似乎也就讓人不斷地增加各種期望的頂點,希望自己更漂亮/英俊、更富有、更有才華、更自由⋯⋯。

幸福人生的第一守則就是降低期望。如果你的期望不切實際,一生注定悲慘不已。你應該抱持合理的期望,並全盤接受人生的際遇,無論是好是壞,因為任何事情多少都有個限度。

在「適度」努力投入生活各面向之際,如何好好管理自己的期望值,不讓它過度膨脹,並且接受人生就是高低起伏,各種面向的組合。是在這一章節中的學習。


三、點點滴滴的耐心

巴菲特有一次開玩笑道,九個女人懷胎一個月,加起來也生不出一個小孩。

在太多、太急、太快這個章節中,一開始就引用了這一個讓人很有感的笑話,卻又如此真實反應人們的急切心理。

「好的事物值得等待。」,忘了從哪裡聽到的句子, 我覺得很能呼應巴菲特的那句話。有些時候,事物不是那樣運作的,不是每個人分一個月,就能誕生一個孩子出來,但是,人的急性,就會釀出許多事來。

生活中最重要的事物,從愛情到職涯、再到投資,都是因為兩件事而有價值:耐心與稀缺。讓事物成長的耐心,以及長成後讓人欣羨的稀缺。

穩步當車,慢慢來比較快,失去耐性的時候,特別要提醒自己,也要用一些方法幫自己回頭看,是真的覺得沒有進步?抑或自以為沒進步? 越是重要的、緊急的事,越是要緩慢。


總結

除了以上的學習,書中其實仍有許多不同面向的精采內容,像是:人們喜歡聽一個最棒的故事,勝過於最棒的想法,又或者如:人們對於確定性抱持強烈的渴望,人們會因為誘因出現而改變觀觀,並從中找到正當理由去做幾乎每一件事,也可以為幾乎每一件事辯護。(這一點在心理學中也有一些類似的實驗)

每一章可以獨立來看,卻又前後章有所關連,很快地看完它當然也可以,不過,對我來說,這是一本值得慢慢讀,細細反思的書,而作者在書的最後,也列了一些自我提問清單,諸如:

誰知道正確解答,卻因為不善言辭而被我忽視?
有哪些事物因為我非常希望它們是事實,即使它們顯然是假的,我依然認定它們是真的?
有哪些事物我信以為真,但其實只是高明行銷的產物?
有哪些我所抱持的強烈信念最有可能改變?
有哪些事物恆久為真?
有哪些事物一如既往?


如果,你也期盼對人性中的行為能有更深刻的瞭解,並從中學習且應用在生活更層面,那麼,或許,這一本書很適合列入你的閱讀清單裡。




沙龍分二部分,一個專以「心理」、「陪伴」、「藝術」、「生命故事」等為主軸的專題,另一部分則在上述專題以外的書籍或日常分享。期待透過這些用心書寫的文句,與不同時空的 你/妳 相遇,也因為書寫,帶來連結、感動或對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書探討了教育中的問題,從社會文化影響到教育制度的層面,此外,亦分享在「也思服務學習學會」機構如何引導受傷孩子復原。通過閱讀此書,不僅讓個人了解和反思過往經歷,並學習從中培養應對、調整和改變的能力,避免將問題傳承給下一代,是一本引人深思的書籍,值得細讀。
《戒不掉的癮世代》一書透過多樣的案例探討毒品在台灣社會中的多重面向。書中指出,毒品不僅是一種成癮物質,更扮演著社交工具、身分象徵甚至貨幣的角色。透過作者剖析不同族群使用毒品的背後動機,以及引人入勝的故事,提供了對成癮現象更深入的理解。
週末看了《可憐的東西》,這部以超現實手法呈現的電影,探索了女性成長和探索之旅,同時挑戰了觀眾的道德底線。影片中的對話引發了對人性與現實的深刻思考,也探討個人的成長與道德規範之間的微妙關係。透過這部作品也提醒了自己,在人生的旅程中,抉擇是屬於我們自己的,無論框架如何,我們都擁有自由。
這本書談過度努力的故事,作者周慕姿以八個主角說故事,並講述了他們各自的困境和諮商過程中發生的轉變。文章談到人們在追求自我價值感時可能會被困在過度努力、迎合別人的迷宮內,提倡放下過度努力,給自己更多的空間和溫柔,並引導了自我接納和對自己的理解,並且帶著這份理解和溫柔面對人生的種種困難,創造新的可能性。
這本書是春節期間為了參加閱讀馬拉鬆活動,特別挑選出來的書。 本書討論了選擇和人生,並提供幾個有趣的觀點,我從中節錄三個個人特別有感的,包含如何選擇、改寫是非問題,以及如何拆解障礙等,也在文末分享了作者對於選擇十大原則的看法。此外,本文也提及了一些有關稻盛和夫的思想和影片的內容,是其中最有感的內容。
今年春節看了幾本書,有的文字對我來說讀起來生硬,就花長一點時間分章閱讀,有的則容易入口,不出一天就可以讀完。因為期待自己讀的書可以用在生活上,即便是一個、二個觀念或方法都好,所以趁著剛讀完,最是有感時,給自己做點書寫,寫下關於此書的學習點。今天先分享這本書:
4/5開啟高效人生的心理課
本書探討了教育中的問題,從社會文化影響到教育制度的層面,此外,亦分享在「也思服務學習學會」機構如何引導受傷孩子復原。通過閱讀此書,不僅讓個人了解和反思過往經歷,並學習從中培養應對、調整和改變的能力,避免將問題傳承給下一代,是一本引人深思的書籍,值得細讀。
《戒不掉的癮世代》一書透過多樣的案例探討毒品在台灣社會中的多重面向。書中指出,毒品不僅是一種成癮物質,更扮演著社交工具、身分象徵甚至貨幣的角色。透過作者剖析不同族群使用毒品的背後動機,以及引人入勝的故事,提供了對成癮現象更深入的理解。
週末看了《可憐的東西》,這部以超現實手法呈現的電影,探索了女性成長和探索之旅,同時挑戰了觀眾的道德底線。影片中的對話引發了對人性與現實的深刻思考,也探討個人的成長與道德規範之間的微妙關係。透過這部作品也提醒了自己,在人生的旅程中,抉擇是屬於我們自己的,無論框架如何,我們都擁有自由。
這本書談過度努力的故事,作者周慕姿以八個主角說故事,並講述了他們各自的困境和諮商過程中發生的轉變。文章談到人們在追求自我價值感時可能會被困在過度努力、迎合別人的迷宮內,提倡放下過度努力,給自己更多的空間和溫柔,並引導了自我接納和對自己的理解,並且帶著這份理解和溫柔面對人生的種種困難,創造新的可能性。
這本書是春節期間為了參加閱讀馬拉鬆活動,特別挑選出來的書。 本書討論了選擇和人生,並提供幾個有趣的觀點,我從中節錄三個個人特別有感的,包含如何選擇、改寫是非問題,以及如何拆解障礙等,也在文末分享了作者對於選擇十大原則的看法。此外,本文也提及了一些有關稻盛和夫的思想和影片的內容,是其中最有感的內容。
今年春節看了幾本書,有的文字對我來說讀起來生硬,就花長一點時間分章閱讀,有的則容易入口,不出一天就可以讀完。因為期待自己讀的書可以用在生活上,即便是一個、二個觀念或方法都好,所以趁著剛讀完,最是有感時,給自己做點書寫,寫下關於此書的學習點。今天先分享這本書:
4/5開啟高效人生的心理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人會不會常常就會有先入為主觀念,或者做法跟你不同時,覺得另一個人做的就是不對 是不是越在意就越不看不慣,是慣性影響了我們,還是另一個人突破了,而我們還是照舊的方式來進行
Thumbnail
老實講,我熱愛閱讀,偏偏財經類的書籍,總是很難引起我的興趣。連摩根﹒豪瑟的《一如既往》,一開始也不例外。我知道這本書佳評如潮,書腰上精闢的短語,十分引人入勝:關於財富、風險與幸福的底層邏輯。
Thumbnail
“在這一千個平行宇宙裡,走遍每一個宇宙都是真理的事物是什麼?”   好書大分享:一如既往-不變的人性法則與致富心態 Same as Ever. A Guide to What Never Change. 作者:摩根.豪瑟 Morgan Housel 翻者:周宜芳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Thumbnail
未來十年有什麼是不會改變的?這篇文章分享了23個亙古不變的道理,如風險、期望、誘因、機率等。作者強調了管理預期對於幸福的重要性,以及好故事永遠比理論更激勵人心的觀念。此外,文章也提到競爭優勢只能不斷奔跑,一旦停滯就可能被對手追過。
Thumbnail
全球暢銷書《致富心態》作者 摩根•豪瑟 Morgan Housel全新力作。 書名《一如既往》已透露出這本書想傳達的概念:在這個變動無常的世界當中,有哪些是恆常不變的道理,如果你能著眼於恆古不變的事物,就不會再試著預測不確定的事情。這樣會使你的人生更輕鬆自在,並且充滿幸福感。 作者用了許多真
Thumbnail
作者的話: 一旦把不同設定為理所當然的基調之後,就覺得每一次相同都感天動地的。
Thumbnail
2024 0508 今日塔羅:改變 Change   現在有一句話說,「變,才是現在永恆的定理。」 跟不上”變”,不想”改變”,不是你唾棄了世界,是世界已走在很前面,遺棄了你。   談”變”還是”改變”,談何容易。 人生在世,有許多珍貴的事物,那些都有著〝不變〞的真理。 真愛,珍愛。
Thumbnail
與其拼命預測不確定的事件,不如花時間理解恆常的行為。 一本看書名、作者、介紹就值得收藏的書,《一如既往》不斷提醒著我們,與其追逐隨時變動的事物,不如專注不隨時間變化的「恆常真理」。
Thumbnail
作者很會利用一些故事案例來帶出他所要傳達的關於人性、財富、風險等真理, 很多金句都有當頭棒喝之感, 立即筆記下來, 不只是投資世界, 更可運用於職場、家庭及人際關係上面, 是本我覺得值得收藏, 有迷惘時隨時可找來翻閱的好書!
Thumbnail
如果喜歡《致富心態:關於財富、貪婪與幸福的20堂理財課》,同一作者的這本書一如既往的重述著不變的觀點,但好故事正如他在書中所言,用不同的方式呈現,將可能帶給讀者不同的啟發。 有些人生大道理說來乏味,但卻指出了不變的法則。而通常對於這些大道理的接受度不高,也極有可能就像作者分析的,對於自己沒有經驗的
人會不會常常就會有先入為主觀念,或者做法跟你不同時,覺得另一個人做的就是不對 是不是越在意就越不看不慣,是慣性影響了我們,還是另一個人突破了,而我們還是照舊的方式來進行
Thumbnail
老實講,我熱愛閱讀,偏偏財經類的書籍,總是很難引起我的興趣。連摩根﹒豪瑟的《一如既往》,一開始也不例外。我知道這本書佳評如潮,書腰上精闢的短語,十分引人入勝:關於財富、風險與幸福的底層邏輯。
Thumbnail
“在這一千個平行宇宙裡,走遍每一個宇宙都是真理的事物是什麼?”   好書大分享:一如既往-不變的人性法則與致富心態 Same as Ever. A Guide to What Never Change. 作者:摩根.豪瑟 Morgan Housel 翻者:周宜芳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Thumbnail
未來十年有什麼是不會改變的?這篇文章分享了23個亙古不變的道理,如風險、期望、誘因、機率等。作者強調了管理預期對於幸福的重要性,以及好故事永遠比理論更激勵人心的觀念。此外,文章也提到競爭優勢只能不斷奔跑,一旦停滯就可能被對手追過。
Thumbnail
全球暢銷書《致富心態》作者 摩根•豪瑟 Morgan Housel全新力作。 書名《一如既往》已透露出這本書想傳達的概念:在這個變動無常的世界當中,有哪些是恆常不變的道理,如果你能著眼於恆古不變的事物,就不會再試著預測不確定的事情。這樣會使你的人生更輕鬆自在,並且充滿幸福感。 作者用了許多真
Thumbnail
作者的話: 一旦把不同設定為理所當然的基調之後,就覺得每一次相同都感天動地的。
Thumbnail
2024 0508 今日塔羅:改變 Change   現在有一句話說,「變,才是現在永恆的定理。」 跟不上”變”,不想”改變”,不是你唾棄了世界,是世界已走在很前面,遺棄了你。   談”變”還是”改變”,談何容易。 人生在世,有許多珍貴的事物,那些都有著〝不變〞的真理。 真愛,珍愛。
Thumbnail
與其拼命預測不確定的事件,不如花時間理解恆常的行為。 一本看書名、作者、介紹就值得收藏的書,《一如既往》不斷提醒著我們,與其追逐隨時變動的事物,不如專注不隨時間變化的「恆常真理」。
Thumbnail
作者很會利用一些故事案例來帶出他所要傳達的關於人性、財富、風險等真理, 很多金句都有當頭棒喝之感, 立即筆記下來, 不只是投資世界, 更可運用於職場、家庭及人際關係上面, 是本我覺得值得收藏, 有迷惘時隨時可找來翻閱的好書!
Thumbnail
如果喜歡《致富心態:關於財富、貪婪與幸福的20堂理財課》,同一作者的這本書一如既往的重述著不變的觀點,但好故事正如他在書中所言,用不同的方式呈現,將可能帶給讀者不同的啟發。 有些人生大道理說來乏味,但卻指出了不變的法則。而通常對於這些大道理的接受度不高,也極有可能就像作者分析的,對於自己沒有經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