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0|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書籍| 樹木希林 離開時以我喜歡的樣子 (下)

[前言]

前幾年在逛敦南誠品時,剛好此書出版,整個誠品書店不同的書區,交錯穿插著樹木希林對人生體悟的語錄,每則語錄雖簡單凝練但卻觸動人心。於是這本書就成了我的床前書,想到就會拿起翻閱,而那充滿睿智又略帶幽默的箴言,能引起共鳴,卻又不過於沉重,成了睡前輕盈溫柔的陪伴。

[內容簡介]

做為演員的樹木希林,是位日本個性派奶奶,是枝裕和電影靈魂演員。而本書集結樹木希林畢生訪談精華,以生、老、病、死等人生普遍會經歷的課題為中心,編纂而成,共120則語錄。

[關於年老與成熟]

包括負面的事在內, 一切都會成為自己的養分。

高中時期的摯友曾經說過一句話,「好好壞壞就是人生啊!」,當時的我不解,心裡想著我才不要經歷壞事,即便是後來罹患了精神疾病,心裡想著的也是為什麼是我?為何這些負面痛苦的事會降臨到我身上?

直到時隔多年,慢慢康復,經歷這些挫折、負面的事乃至生病,事後回想,此為必要之惡,從前期的挫折到後來陷入憂鬱,其實都已經在釋放你必須要改變的訊息了,但深根固蒂的認知行為、思考方式讓你抗拒改變,越是抗拒越是逃避你越是痛苦,如影隨形至你罹患精神疾病為止(當然不可否認遺傳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如有幸能從這些負面的泥淖裡爬出來,臣服於它,不再抗拒改變,這一切將會成為你的養分,即使未來面對更艱鉅的挑戰,也能更有韌性更堅強的面對

[關於生與死]

人啊,也許就是這樣在自然之中,轉瞬就死去,然後又誕生。 若能這麼想,人生就可以過得更愉快吧。

有時我會在生活留白的片刻,思考著為什麼我會用這份軀體活在這個世界,專注拉回於當下的一呼一吸,總讓我感到不可思議;如果哪天我死了,又會去哪?軀體腐朽,那我的意識呢?佛教有所謂的輪迴觀,而修行就是跳脫輪迴,不須再無止盡的輪迴於生死。如果尚未修行悟道,在不斷的生死輪迴中,我想要怎要過呢?天文學、哲學與心理學對於我想要過怎樣的人生起了不少幫助


接觸了天文學,才知道原來人的生命在浩瀚宇宙的遠遠長流裡如蒼海之一粟微不足道,不用把自己的存在看得太重,因此不會過度焦慮於每個決策是否正確而裹足不前,況且很多事在當下以為天崩地裂,但數年後回顧早已雲淡風清,那倒不如釋懷些,重點在於好好的體驗人生。當然也無須妄自菲薄,畢竟要在宇宙裡誕生生命是極微乎其微,每個人在宇宙中都是獨一無二的,對某些人來說你極其重要


法國存在主義哲學家沙特提到萬事萬物都是「本質先於存在」,唯獨人是「存在先於本質」。舉例來說剪刀在生產之前,就已經決定了它的用途(本質)就是用來剪裁,然後它才被創造出來;但人是先存在了,才去慢慢地摸索、探尋自己存在的意義(本質),因此人會時常感到迷惘與痛苦乃是正常,而且換個角度想不就代表了可以塑造出自己想要的人生嗎斯多葛哲學派則強調將重點放在自己能控制的事情上,而無法控制的事則不需要過度執著與糾結


阿德勒心理學裡課題分離,自己的情緒自己負責,同理他人的情緒也沒有義務攬在身上剛開始實踐時,有討好型人格傾向的我,覺得自己變冷漠了,但一陣子過後,真的降低了情緒的內耗與情緒勒索(不管被勒索或是勒索別人),減少能量耗損,專注於對自身來說更重要的人事物,知道人我界線,是尊重自己也是尊在他人


誕生,轉瞬間又死去,別太努力,但也不用太消極,用有趣的眼光接受所有事物,愉快的活著,去體驗人生


無論是在世時或是離開時,你,以你喜歡的樣子就好。

[延伸閱讀]

想讓生活更舒心?也許你該讀讀「哲學」與「天文學」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I'm now here; I'm nowhere. Live a life you will remember.
內容總結
離開時,以我喜歡的樣子
5
/5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