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1|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關於宮崎駿作品-極個人主觀心得

此文為完全我個人主觀心得,預先建議宮崎駿作品愛好者直接略過。

小時候看了螢火蟲之墓,我看完真的是內心受創嚴重。

除此之外,宮崎駿全系列,真心覺得從小看到大,他的卡通都是嚴重的創傷症候群,某種程度來說令人非常不適,小時候其實也看不懂什麼碗糕,只是覺得龍貓什麼的好可愛,他的作品適合成年人看,更適合洞察力細膩的人看,因為他把他內心深處的有夠細節都放在影片角色的言行態度裡,用一種隱晦不明說的方式抒發跟詮釋。


他的片通常很壓抑然後大量的負面精神力,最後才來一個轉折救贖陽光讓結局用來貫穿全劇試圖告訴觀眾正面思維力,但其實沒有,全都是他的擅自夢境跟想像而已,發揮在藝術卡通上,我不適感是來自於他的影片都塑造很多陽光可愛善意,廣告文宣角色造型都是,但其實他把諸多個人負面精神力跟負能量都塞進這些角色與劇情裡強迫觀眾買單,因為最後「他」會透過影片轉折告訴你「善良與陽光才是真意」,非常極端,不是真正他與自己的和解,真正的和解不會有這種前面錯後面才對的意識,和解是真正的無論黑暗與光明都接納下來並且感到自己被鬆綁與釋放,不會是必須要陽光才政治正確的邏輯。


和解,並不會也不需要經歷”解放”,是真正不花力氣的釋然,也是「知」的徹底到達。


他最新的那部蒼鷺與少年在我看來他沒有真正達到接納他自己的心靈程度,他是想要到達,但因為沒到,所以他的作品才會前後是對立的,看似轉化,沒有,以這部片我覺得他離他想要的轉化離了十萬八千里遠。他這部卡通跟國片電影「神秘家族」是一樣的。


少女/少年都是他大量刻劃的主角,他一直鴕鳥心態把自己躲進去未成年的小孩裡試圖躲避不斷播放的創傷,他並沒有多少真正面對過,就是一個大量躲進未成年給這個世界與他自己印象的保護殼裡面,重塑一種可以也應該無暇的完美主義,這樣的狀態沒有對錯可言,但他一直很用力透過動畫表述黑暗與陽光、成年與未成年的分化對立,嚴重內在自我衝突的痛楚都放進動畫裡,所以讓觀眾對他影片都有不同層次的見解,每一個人能看淺深的程度不同,最主要是他自己其實是A樣,整個影視都是他A能量的東西,卻要刻意額外說「所以我們都要B喔~」,讓觀眾以反向進去他的影視劇情去看了一頭霧水的東西不知道在看什麼的我想大有人在,就會有一種不適感想問:「你這部卡通到底要幹嘛?」,宮崎駿的卡通不屬於娛樂性,是不斷用不同劇情和角色重複播放他的創傷內在境界。


電影蒼鷺與少年裡他最後的抒解是陷入想像的回光返照,類似即將往生的彌留之際作用,活在強勁的執著裡而產生向好夢境,其實這種看似自然發生的回光返照來自於他深層意識在催眠他自己應該要有什麼結果或狀況才是他的正確,這跟電影「小丑」的結局有異曲同工之妙,因為他的抒解沒有大地沈落、沒有山河粉碎的現象,反而更像是深層的逃避,逃進他認知政治正確的桃花源境地,來說服他自己是安全的了、沒事了,我認為可以說是一種到達了精神病狀態,也可以不說病,就是一種精神牢籠狀態。


蔡依林「怪美的」才是真正的達到知的徹底,大地沈落、山河粉碎的自我和解,是遇見並全然接納了自己回歸源頭的現象,這樣的人在我看來是強者,具有真正的正向精神力與釋然的心靈和胸懷。


還是喜歡藍色小精靈、霹靂貓、哥吉拉、頑皮豹、史努比⋯⋯等等此類真正適合小朋友的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LUN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