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13|現在的AI,就是20年前的網際網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實際上,在搜索引擎出現之前,甚至在文字書籍出現之前,人類的大腦就一直在往一個方向發展,就是盡量把專業的資訊,分攤給專業的對象處理。」


「社會群體最終形成的知識庫,是一塊一塊連結再一起的。」


「網際網路取代了這些專業人士,甚至也取代一部分我們記憶的能力。」


「搜索引擎的出現,我們需要記住的知識不一定變少,只不過是需要記住的,需要推敲的資訊類型,變得不一樣了。」


這段對「搜索引擎」的討論,節錄自卓克老師的科學思維課[1]。


這段討論出自2018年,而在6年後的今天,人類迎來ChatGPT時代,


重新閱讀這段討論,也相當有啟發。


有網際網路以後,的確任何的資訊都可以在網路上搜尋到,


但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資訊是破碎的」。


這也就造成有些人的工作,


就是專門收集網路上的訊息,整理出系統,制訂框架,


寫出一篇篇充滿資源連結的文章,


作為導覽讀者遨遊網路的領路人。


而現在AI 出現,這些領路人,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好!


以前的領路人,要會很多項技能:


收集資訊,理解內容,制訂框架,文章寫作,媒體發表。


而現在有了AI,每個階段那些「有規則」的工作,


全部都可以透過AI 幫忙,簡單得到大量的草稿雛形。


而領路人的工作,變得更像是根據自己的審美,


去「挑選」出好的草稿雛形,


接著再進一步打磨,完成品質更好的文章作品。


我想起萬維剛老師,在菁英日課6分享他2024年如何用AI的方式[2],


對一段內容特別有印象,就是萬老師感概,工作流程全面結合AI,


但是工作的時間一點也沒變少,而突然不用AI,就覺得工作無法幹了。


我想把這段感慨裡的「AI」替換成「網際網路」,


大概就能變成2005年的人的感慨了。


很有意思,人類獲得資訊,組織資訊的方式一直在進步,


我們可以通往更大更宏觀的世界。


Reference

[1] 卓克.科学思维课 - 300 | 问答:搜索引擎改变了人的思考习惯? (https://www.dedao.cn/course/article?id=ov5WgnrDGd8bKN2dOKMNRm1wO264yA&source=search)

[2] 万维钢 精英日课6(年度日更)- 我怎样使用AI(2024)(https://www.dedao.cn/course/article?id=rykaNlMY5gn3Jq1eadJ7EAROW0DLje)


avatar-img
534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1. 混淆「課程專題報告」與「專題研究」: - 課程專題報告比較像是「科學作家」的工作,而專題研究才是「科學家」的工作。區分這兩者的關鍵在於是否「產生新的知識」。課程專題報告基本上是類似讀書報告,拼湊各種文獻,雖然可以寫得很廣很深,但這僅是「科學作家」的等級,而非「科學家」。 2. 不
最近很喜歡聽俄語翻唱的日文歌曲。 曲調是日本的曲調, 但歌詞是俄語改編, 聽起來有一種溫柔的俄羅斯的感覺。 從大學三年級接觸俄語到現在也有十年了, 雖然都是很零散的學, 但生活中也都能注意到, 有些概念,發音,都來自俄語。 日本文化是我學習各種世界文化
一些觀點: 1. 人類歷史上的通用科技: - 美國作者Ethan Mollick在2024年4月出版的《Co-Intelligence: Living and Working with AI》中指出,我們從未建立過一種可以普遍提升人類智慧的科技。這是我們首次擁有一種可以直接提升我們智慧的工具
「盧曼並不是整天都在做卡片筆記,他實際上整天都在寫草稿。」 「盧曼基本上會寫出初稿,然後在初稿給一些標記,例如2a, 接著你就可以在他初稿的下一頁,找到一則2a的段落。」 「如此,盧曼的系統本身不是筆記系統,而是寫作系統。」 這段討論,節錄自美國作家 Scott Schepe
1. 使用GReaT框架進行條件生成: - Vadim Borisov在2023年發表的文章《Language Models are Realistic Tabular Data Generators》中提出了GReaT框架。GReaT代表Generation of Realistic Tabul
今天聊一聊由 Yu Bai [1] 於2023年發表的文章, 《Transformers as Statisticians: Provable In-Context Learning with In-Context Algorithm Selection》[2]。 本文章的標題很有意思,
1. 混淆「課程專題報告」與「專題研究」: - 課程專題報告比較像是「科學作家」的工作,而專題研究才是「科學家」的工作。區分這兩者的關鍵在於是否「產生新的知識」。課程專題報告基本上是類似讀書報告,拼湊各種文獻,雖然可以寫得很廣很深,但這僅是「科學作家」的等級,而非「科學家」。 2. 不
最近很喜歡聽俄語翻唱的日文歌曲。 曲調是日本的曲調, 但歌詞是俄語改編, 聽起來有一種溫柔的俄羅斯的感覺。 從大學三年級接觸俄語到現在也有十年了, 雖然都是很零散的學, 但生活中也都能注意到, 有些概念,發音,都來自俄語。 日本文化是我學習各種世界文化
一些觀點: 1. 人類歷史上的通用科技: - 美國作者Ethan Mollick在2024年4月出版的《Co-Intelligence: Living and Working with AI》中指出,我們從未建立過一種可以普遍提升人類智慧的科技。這是我們首次擁有一種可以直接提升我們智慧的工具
「盧曼並不是整天都在做卡片筆記,他實際上整天都在寫草稿。」 「盧曼基本上會寫出初稿,然後在初稿給一些標記,例如2a, 接著你就可以在他初稿的下一頁,找到一則2a的段落。」 「如此,盧曼的系統本身不是筆記系統,而是寫作系統。」 這段討論,節錄自美國作家 Scott Schepe
1. 使用GReaT框架進行條件生成: - Vadim Borisov在2023年發表的文章《Language Models are Realistic Tabular Data Generators》中提出了GReaT框架。GReaT代表Generation of Realistic Tabul
今天聊一聊由 Yu Bai [1] 於2023年發表的文章, 《Transformers as Statisticians: Provable In-Context Learning with In-Context Algorithm Selection》[2]。 本文章的標題很有意思,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問題在於,公司是否會重視人類勞動的無形資產 — 創造力、同理心、理解深度,或是將人類輸入,純粹視為機器產生文字的最後清潔人員?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從開始經營方格子到現在已經十個月了。說實話,這是從我淡出巴哈姆特四年後,再次有意識的經營作品。   雖然從事小說創作,我卻是一個只要講述自己的情感就會有些嘴笨的人,心中有太多太多感受,很難一次表達出來,只能再次說,非常謝謝大家的支持,沒有你們,我走不到現在。   今年是很特別的一年,我的沙龍
avatar-avatar
縱光☆興趣使然的小說家
發佈於格友大廳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問題在於,公司是否會重視人類勞動的無形資產 — 創造力、同理心、理解深度,或是將人類輸入,純粹視為機器產生文字的最後清潔人員?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從開始經營方格子到現在已經十個月了。說實話,這是從我淡出巴哈姆特四年後,再次有意識的經營作品。   雖然從事小說創作,我卻是一個只要講述自己的情感就會有些嘴笨的人,心中有太多太多感受,很難一次表達出來,只能再次說,非常謝謝大家的支持,沒有你們,我走不到現在。   今年是很特別的一年,我的沙龍
avatar-avatar
縱光☆興趣使然的小說家
發佈於格友大廳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科研工作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挑戰——學術論文的數量每天都在增加,研究領域的交叉和融合日益頻繁。如何在海量的文獻中迅速找到對自己研究有價值的信息,成爲了科研人員必須面對的問題。同時,科研工作的複雜性也在不斷提高,從文獻閱讀到數據分析,從實驗設計到論文撰寫,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時
Thumbnail
本文談及資料科學的領域與分工。首先是建造一個AI的研發流程,資料收集到 AI 模型訓練的過程,AI經歷這一切流程被創造出來並產生價值;再來本文也提及在這個領域中的各種腳色、資料工程師、數據庫工程師、資料科學家和資料分析師的各種介紹。並且強調跨領域合作的重要性。
AI與虛擬帳號的盛行,帶來了機會與風險,需要保持警覺與理性,避免被迷惑與控制,以及辨別訊息真假,是每個網路使用者該思考與學習的。
人們總是期盼科技帶來的創新,說到底是人在心理上對於現行做法想要改變,或是挑戰既有威權的心理投射。 千萬別忘了,在ChatGPT與AI的年代,人要能不被取代,創造資料庫中找尋不到觀點以及同理心,凌駕AI產生新價值。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人工智能對未來的影響,提到了人工智能不斷進步的速度,以及預測了未來幾年人工智能的發展。同時也提到了人工智能對人類的影響,包括了代替工程師寫CODE以及瞭解和療癒人類情緒。
Thumbnail
筆記-24.03.17美投君 *要推估AI泡沫破掉的時間點,可以從歷史找答案。 *1989年網路誕生,一開始只有軍方、專業人士使用,類似2021年之前的AI,離普通人很遠。 *2023年出現chatGPT之後,AI開始普及。 -類似1993年網景公司(Netscape)發明網路瀏覽器,讓一般
Thumbnail
  21世紀是網路演算法的時代,人們提供數據,AI(人工智慧)演算數據,在AI可連結、可更新的強大優勢下,人們部分的工作將被AI取代。但科技取代工作不是現在才有的問題,早在18世紀工業革命(1769瓦特改良蒸汽機),自動化、機械化的生產方式便逐漸取代看天吃飯、手工勞動的生產方式。雖然當時也有
Thumbnail
數位化時代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關鍵力量。本文探討AI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可能性,並提出負責任地發展和使用AI的思考。
近來AI繪圖以及如Chatgpt等可進行對話的AI進入到大眾視野,讓AI成為了熱門話題,網路媒體和論壇冒出許多相關的文章,足見AI之勢著實非同小可。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科研工作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挑戰——學術論文的數量每天都在增加,研究領域的交叉和融合日益頻繁。如何在海量的文獻中迅速找到對自己研究有價值的信息,成爲了科研人員必須面對的問題。同時,科研工作的複雜性也在不斷提高,從文獻閱讀到數據分析,從實驗設計到論文撰寫,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時
Thumbnail
本文談及資料科學的領域與分工。首先是建造一個AI的研發流程,資料收集到 AI 模型訓練的過程,AI經歷這一切流程被創造出來並產生價值;再來本文也提及在這個領域中的各種腳色、資料工程師、數據庫工程師、資料科學家和資料分析師的各種介紹。並且強調跨領域合作的重要性。
AI與虛擬帳號的盛行,帶來了機會與風險,需要保持警覺與理性,避免被迷惑與控制,以及辨別訊息真假,是每個網路使用者該思考與學習的。
人們總是期盼科技帶來的創新,說到底是人在心理上對於現行做法想要改變,或是挑戰既有威權的心理投射。 千萬別忘了,在ChatGPT與AI的年代,人要能不被取代,創造資料庫中找尋不到觀點以及同理心,凌駕AI產生新價值。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人工智能對未來的影響,提到了人工智能不斷進步的速度,以及預測了未來幾年人工智能的發展。同時也提到了人工智能對人類的影響,包括了代替工程師寫CODE以及瞭解和療癒人類情緒。
Thumbnail
筆記-24.03.17美投君 *要推估AI泡沫破掉的時間點,可以從歷史找答案。 *1989年網路誕生,一開始只有軍方、專業人士使用,類似2021年之前的AI,離普通人很遠。 *2023年出現chatGPT之後,AI開始普及。 -類似1993年網景公司(Netscape)發明網路瀏覽器,讓一般
Thumbnail
  21世紀是網路演算法的時代,人們提供數據,AI(人工智慧)演算數據,在AI可連結、可更新的強大優勢下,人們部分的工作將被AI取代。但科技取代工作不是現在才有的問題,早在18世紀工業革命(1769瓦特改良蒸汽機),自動化、機械化的生產方式便逐漸取代看天吃飯、手工勞動的生產方式。雖然當時也有
Thumbnail
數位化時代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關鍵力量。本文探討AI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可能性,並提出負責任地發展和使用AI的思考。
近來AI繪圖以及如Chatgpt等可進行對話的AI進入到大眾視野,讓AI成為了熱門話題,網路媒體和論壇冒出許多相關的文章,足見AI之勢著實非同小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