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既往:不變的人性法則與致富心態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關於作者

《一如既往》的作者是摩根・豪瑟。以下介紹文字來自博客來

他是美國創投基金協和基金(The Collaborative Fund)合夥人、之前是《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與理財網站萬里富(The Motley Fool)專欄作家。曾贏得兩次美國商業編輯與記者協會頒發的最佳商業獎,以及《紐約時報》希尼獎,也曾兩次入圍杰洛德‧羅布傑出商業寫作獎。

從上述介紹就能看出,作者是一名成功的金融人士。在《一如既往》這本書之前,作者的代表作品是《致富心態》,這本書帶我們用更宏觀的視角來看待金錢,當看待金錢的眼光有了哲理的高度,我們就能在心靈以及實質上與財務自由更加接近。

關於本書

《一如既往》可以視為是《商業思維》分析視野的拓增,談「什麼是不變的人性」。作者認為,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中,與其試圖去掌握變動的狀態,不如了解什麼是「永恆不變」的人性。想要了解變動的世界,就從了解不變開始。

我合理懷疑作者讀過蘇東坡的〈赤壁賦〉:「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觀之,而物與我皆無盡也。」

一位金融人士,身處在變動的中心,會怎麼看不變呢?這是我好奇的事情,也是我翻開這本書的理由。

23個不變的人性法則

這本書談到23個不變的人性法則,分別是:(因為這本書我是從「得到」看的,簡體版的文字和繁體版的翻譯略有不同,我將簡體版括號呈現)

  • 千鈞一髮 (簡:千一髮而動全身)
  • 風險就是你沒預料到的事 (簡:不可預見的才是風險)
  • 期望與現實(簡:預期與現實)
  • 瘋狂的心智(簡:瘋狂的天才)
  • 瘋狂的數字(簡:神奇的概率)
  • 贏在好故事(簡:好故事永遠能勝出)
  • 無法運算的事物(簡:不可量化)
  • 平靜會播下瘋狂的種子(簡:穩定中蘊藏危機)
  • 太多、太急、太快(簡:最佳規模與速度)
  • 當魔法出現時(簡:當奇蹟發生時)
  • 一夕的悲劇與長遠的奇蹟(簡:突發的災難與長期的奇蹟)
  • 微小而重要(簡:小與大)
  • 狂喜與絕望(簡:樂觀與悲觀)
  • 完美之下,必有損傷(簡:完美的陷阱)
  • 本來就很困難(簡:天下無易事)
  • 不斷奔跑(簡:永不停息)
  • 未來的奇蹟
  • 比看起來更困難,不像看起來那麼有趣(簡:表面光鮮背後心酸)
  • 誘因:全世界最強大的力量(簡:動機的力量)
  • 現在才明白(簡:親身經歷的力量)
  • 長期思維(簡:長期主義)
  • 過度努力
  • 傷口會癒合,疤痕會一直在(簡:傷口雖癒,疤痕永

我的閱讀

不知道大家看完23個標題的感覺是什麼?我的分類魂會立刻發作,心裡想:「23個分類我無法記住,如果能從我自己習慣的方式加以分類,我應該更能從這本書中有所獲益。」

因此,在閱讀的時候,我仍舊使用Notion 作為筆記,把每一則分類的標題,以及「我有感覺」紀錄下來。

raw-image

紀錄完成後,原本是要讓notion裡的AI直接幫我進行分類和整理重點,不過它做出來的結果我不太滿意。
於是我改請Chatgpt4幫忙,品質好滿多的,但仍然和我的「想像」的不太一樣。所以最後我按照自己習慣的分類:「個人」、「個人與人際相處」和「個人與社會」


最終我將ChatGPT的建議和我個人的理解整理後,成為以下幾個大原則:

一、個人:管理預期以及保持悲觀與樂觀

聚焦於自我認知、自我管理和個人成長。這包括管理自己的預期、理解自身動機,以及如何在挑戰中發掘潛能。

  • 預期與現實學會設定和調整個人預期,以及如何讓自己的預期與現實更好地對接。
    我明白人性中有過於誇大的面向,也明白適度的管理預期有助於我們不會因為預期落空而痛苦;但我對於什麼是「管理預期」其實很困惑,我心想:那是叫我不要做很大的夢嗎?換句話說,我知道「管理預期」是個好建議,可是我不知道該如何使用。因此該如何「管理預期」的部分,我又為自己補充一些資料:
    • 設定層次分明的目標
    • 擁抱過程,而不僅是結果
    • 考慮替代方案
    • 心理準備與情緒調節
    • 持續反思和調整
  • 悲觀與樂觀
樂觀的夢想:相信事情可以變得更好,而且一定會變得更好,這種樂觀的信念是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悲觀的計畫:只有足够悲觀,才能维繫眼前的生存,才有機會成為長期的樂觀主義者。
對於很多事情,一个好的經驗法則就是明確代價,然後欣然買單。

上述這幾句話都來自於《一如既往》,也是我非常喜歡的句子。如果我有了對事情的預期,那麼接下來的心態就是要樂觀與悲觀並存。而且更必須了解「等價交換」的精神。世界上任何一種付出與投資都不是必然的獲勝,對於結果如何,都要擁有「欣然買單」的胸懷。(難怪有人說「鋼鍊」是神作)

二、個人與人際相處:理解動機、說故事、認識嫉妒

專注於個人如何在人際關係中表現,包括溝通、理解他人動機,以及如何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

回想自己的人生,我因為人際關係而感到不快樂的因素,經常來自於覺得別人的行為和我的期待有落差,以及與他人的比較。因此以下這三點建議,都掌握「人性不變的原則」對我很有幫助(粗體字是原文,下面是我的解讀)

  • 動機的力量:了解個人和他人的動機如何驅動行為,並學會如何利用這些動機來改善人際關係。
    • 動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强大到讓人們會為任何事情找到理由。
      動機如此強大,以至於它可以使人們為自己的行為找到合理的理由,無論這些行為多麼極端或不尋常。這意味著動機不僅驅動行為,還形塑我們的認知和價值觀。
      記住這一點,當我想讓對方做一件事情時,找到他的「動機」是最重要的。
      如果把這個概念放在教學中的「引起動機」,那設計就不只是讓學生覺得有趣好玩(當然這也是原因之一),而是讓他覺得「與我相關」
    • 最強大的動機是,人希望只聽到自己想聽的,只看到自己想看的
      這句話揭示了動機導致的認知偏差,稱為「確認偏誤」。人們傾向於尋找和記住那些符合自己預期和信念的信息,忽視或否定與之相悖的證據。這種偏差可以強化既有的信念和偏見,使得人們在不自覺中選擇性地接受信息。
    • 當個人動機與社會進步同向時,人們更有可能積德行善、發揮才能、成就事業
      這對我來說比較像營造級學習的氛圍的大原則。
  • 好故事永遠能勝出:學會如何用故事來影響和與他人建立連接
    人天生更容易受到故事指引,應該不用說了~~哈哈,就是「紙上得來終覺淺,覺知此事要躬行」。作者在書中也講了非常多好故事,值得一讀。
  • 幸福感的建立:認識到每個人背後都有自己的故事和挑戰,(才能面對心中的阿慕和阿焦)
    關於作者談到幸福感這件事,是我著墨最久的一段話。(我)很多的不快樂來自於內心與人的攀比,我不知道要怎麼處理這種情緒,下面這幾個建議,有助於我在阿慕的情緒下時,跟自己對話:
    • 比平等更深層的人性是期望。你的幸福感不是由你的絕對生活水平决定的,而是由你的生活水平跟你的期望之間的差距决定的
      上周末和一位朋友聊天,也談到類似話題。曾經我是個往下看的人(俗話說的比爛),不喜歡別人對我有所期待,我對自己的期待就是當個平凡人。後來我曾為一個向旁邊看的人,與和自己程度接近的朋友一起做事,我對自己的期待就是和朋友一起完成一件事。不知不覺中,我成為一個向上看的人,這當然有助於自己進步,但這種「進步」是拿自己的幸福感進行等價交換。我越往上看我越不快樂,因為就算我跟他們一樣努力,我也達不到那樣的成就,我越來越難肯定自己。
      當我達不到我期望的生活水平時,即使我比當年的自己在各方面條件都好很多,可是無法感到幸福。
    • 如果你希望自己幸福,這很容易;但如果你希望自己比别人更幸福,這就很難了,因为我們總是高估别人的幸福
      我的理解是:我會看見每個人讓我羨慕的地方。比如說我羨慕a的婚姻,羨慕b的語言能力,羨慕c長得很漂亮,羨慕d是社群媒體焦點......,當然我都達不到他們的狀態,這種心情會讓我對生活不夠滿足。我無法看到:可能我比a漂亮,比b更加能言善道,家庭比c幸福等等。別人亮眼的幸福,是我眼中的全部。
    • 每個人都有不為外人道的難處,除非你對别人有深入的了解,否則就不可能知道。記住這一點,你就會對自己、對他人更加寬容。

三、個人與社會:培養「長期」的眼光

個人如何在更廣泛的社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包括經濟行為、社會責任,以及如何對社會進行積極的貢獻。

  • 複利的力量:如果了解複利背後的數學邏輯,你就會意識到,最重要的問題不是:「我怎樣才能獲得最高回報率?」你應該問:在最長的一段時間内,我能維持的最高回報率是多少?
    複利的力量其實可以和「難建立的東西,才是值得建立的」放在一起看。我們該持續建立的東西,必須能帶來複利的力量。這些東西是什麼呢?就是「難建立的東西」,例如學語言、運動、寫作、投資等等。
  • 未來的奇蹟:認識到技術和創新如何推動社會進步,並學習如何為未來做準備。

以上就是我讀《一如既往》的筆記。不同於工具性的書,每個人看完都獲得確定性的知識;《一如既往》更像是隨筆經驗談,每個人的讀書筆記都會長得不同。所以讀這本書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讀過一遍,也看看他人的讀書心得。我在這裡分享瓦基得心得
《一如既往》讀後心得:精彩必讀好書與恆久不變的四個智慧

最後來張圖解

raw-image


這裡是我對於高中核心古文的教學記錄,歡迎關心高中國語文教育的你,來這裡逛逛,並與我交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第二大腦》是一本關於信息管理與知識應用的書籍,提供了處理資訊爆炸時代的解決方案。本文分享了該書中的重點精華,以及作者的閱讀筆記,包括信息管理法則、如何應用第二大腦,以及養成習慣的方法。
這是介紹知名大學裡的熱門課程,包括文學、詩歌和傳統文化,張一南以中國古代文學和熱門文學術語扣合,用「巫師」/「麻瓜」的概念來解釋中國古代的貴族士大夫以及寒素的關係。介紹中國文學的主題設定是按照最能和我們產生共鳴的「主題」進行分類,分別是「夫婦(愛情)、父子、情商、文藝、見識」。
這是一篇關於我的女兒在幼兒園處境下的談判經驗分享,書中深入探討了談判在家庭和教育領域的重要性及應用。
在住宿之外 2024暑假拜訪東京,這次入住最多天的飯店是大塚omo,除了飯店本身的設備,大塚omo還主打讓住客體驗大塚生活風情,有些免費的活動可以參加。我們這次參加「找尋電車」還有「大塚紀念湯」。 除此,也吃了兩天的早餐,還逛了大塚車站旁的超市,在此就一併介紹吧。
本篇文章分享了一次在東京的旅遊經驗,特別介紹了三家住宿飯店的體驗。其中包括了喜來登飯店、八丁堀寶石飯店、輕井澤西王子飯店和OMO5大塚飯店。文章內容豐富,並對各個飯店的詳細住宿體驗進行了描述。
看大師級研究者的文章有種感覺:20歲前後看,讚嘆多於領悟,霧裡看花的成分仍舊不少;30歲前後看,讚嘆與領悟並肩,有種「終於讀懂大師好在哪」的敬佩;30歲以後(的我),算是真的看懂了一些書,也能有自己對於典籍的詮釋,這時讀學術作品,就彷彿是大師和你肩走在花園,一路上告訴你哪株花開得美
《第二大腦》是一本關於信息管理與知識應用的書籍,提供了處理資訊爆炸時代的解決方案。本文分享了該書中的重點精華,以及作者的閱讀筆記,包括信息管理法則、如何應用第二大腦,以及養成習慣的方法。
這是介紹知名大學裡的熱門課程,包括文學、詩歌和傳統文化,張一南以中國古代文學和熱門文學術語扣合,用「巫師」/「麻瓜」的概念來解釋中國古代的貴族士大夫以及寒素的關係。介紹中國文學的主題設定是按照最能和我們產生共鳴的「主題」進行分類,分別是「夫婦(愛情)、父子、情商、文藝、見識」。
這是一篇關於我的女兒在幼兒園處境下的談判經驗分享,書中深入探討了談判在家庭和教育領域的重要性及應用。
在住宿之外 2024暑假拜訪東京,這次入住最多天的飯店是大塚omo,除了飯店本身的設備,大塚omo還主打讓住客體驗大塚生活風情,有些免費的活動可以參加。我們這次參加「找尋電車」還有「大塚紀念湯」。 除此,也吃了兩天的早餐,還逛了大塚車站旁的超市,在此就一併介紹吧。
本篇文章分享了一次在東京的旅遊經驗,特別介紹了三家住宿飯店的體驗。其中包括了喜來登飯店、八丁堀寶石飯店、輕井澤西王子飯店和OMO5大塚飯店。文章內容豐富,並對各個飯店的詳細住宿體驗進行了描述。
看大師級研究者的文章有種感覺:20歲前後看,讚嘆多於領悟,霧裡看花的成分仍舊不少;30歲前後看,讚嘆與領悟並肩,有種「終於讀懂大師好在哪」的敬佩;30歲以後(的我),算是真的看懂了一些書,也能有自己對於典籍的詮釋,這時讀學術作品,就彷彿是大師和你肩走在花園,一路上告訴你哪株花開得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今天介紹書籍《一如既往》,作者摩根·豪瑟探討在快速變化的社會中,哪些不變的道理仍然適用。透過23個短篇故事,作者強調風險、微小改變與誘因的影響。每個故事揭示我們在面對不確定性時應如何準備與應對,以提升生活品質和決策能力。這本書為那些希望在變動不居中把握不變智慧的讀者提供深刻的見解與實用建議。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了摩根.豪瑟的著作《致富心態》,重點在於投資理財的觀念及人生哲學,而非傳授具體賺錢技巧。書中提醒讀者不應追隨極端成功的例子,反而應尋找適用於大部分人的成功法則。同時指向人類永無止境的金錢渴望及社會比較所帶來的影響,讓人反思何時才算真正的滿足。此書適合有志於投資理財與自我成長的讀者參考。
Thumbnail
老實講,我熱愛閱讀,偏偏財經類的書籍,總是很難引起我的興趣。連摩根﹒豪瑟的《一如既往》,一開始也不例外。我知道這本書佳評如潮,書腰上精闢的短語,十分引人入勝:關於財富、風險與幸福的底層邏輯。
Thumbnail
一如既往 (Same As Ever),是致富心態的作者摩根豪斯的最新力作,作者使用一如既往作為書名,如同前作豪斯使用大量的故事和跨領域研究做為案例,對人性、風險、投資等主題提出見解。
Thumbnail
全球暢銷書《致富心態》作者 摩根•豪瑟 Morgan Housel全新力作。 書名《一如既往》已透露出這本書想傳達的概念:在這個變動無常的世界當中,有哪些是恆常不變的道理,如果你能著眼於恆古不變的事物,就不會再試著預測不確定的事情。這樣會使你的人生更輕鬆自在,並且充滿幸福感。 作者用了許多真
Thumbnail
無論今天看起來再怎麼顯而易見的事情,明天都可能因為一些沒有人想到的事故而改變,因此我們永遠無法準確地預測未來世界的樣貌。當我們將心思放在亙古不變的事物和道理上,能使我們以更加安然的姿態,來面對各種未來的不確定性,而不是盲從地將自己寄託於脆弱的片面預測之中。 歷史充滿了許多永恆的智慧,一如既往。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講透了摩根。豪瑟,在大學時打工時期,遇到一位科技新貴,年紀輕輕就坐擁可觀的財富,但是因為只會拿錢來炫耀甚至污辱他人,自卑的心態,導致沒有辦法長期擁有財富,真正的致富心態,不會炫耀性花錢,而是用面子來賺錢,至少他們認為用錢買面子,非常不划算!
Thumbnail
《致富心態》The Psychology of Money:Timeless Lessons on Wealth, Greed, and Happiness《致富心態》的作者是《華爾街日報》和熱門財經網站「The Motley Fool」的知名專欄作家摩根.豪瑟(Morgan Housel), 這
Thumbnail
如果喜歡《致富心態:關於財富、貪婪與幸福的20堂理財課》,同一作者的這本書一如既往的重述著不變的觀點,但好故事正如他在書中所言,用不同的方式呈現,將可能帶給讀者不同的啟發。 有些人生大道理說來乏味,但卻指出了不變的法則。而通常對於這些大道理的接受度不高,也極有可能就像作者分析的,對於自己沒有經驗的
Thumbnail
世界不變的原則就是世界永遠在改變 渺小的人類企圖控制一切 我們都知道不可能 但在投資的時候 有時就覺得自己其實好像能掌握全貌 因為一時的股票上漲,就覺得自己是巴菲特再世 然後就在幾個月後,輸個精光 錢財怎麼來,錢財就怎麼去
Thumbnail
今天介紹書籍《一如既往》,作者摩根·豪瑟探討在快速變化的社會中,哪些不變的道理仍然適用。透過23個短篇故事,作者強調風險、微小改變與誘因的影響。每個故事揭示我們在面對不確定性時應如何準備與應對,以提升生活品質和決策能力。這本書為那些希望在變動不居中把握不變智慧的讀者提供深刻的見解與實用建議。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了摩根.豪瑟的著作《致富心態》,重點在於投資理財的觀念及人生哲學,而非傳授具體賺錢技巧。書中提醒讀者不應追隨極端成功的例子,反而應尋找適用於大部分人的成功法則。同時指向人類永無止境的金錢渴望及社會比較所帶來的影響,讓人反思何時才算真正的滿足。此書適合有志於投資理財與自我成長的讀者參考。
Thumbnail
老實講,我熱愛閱讀,偏偏財經類的書籍,總是很難引起我的興趣。連摩根﹒豪瑟的《一如既往》,一開始也不例外。我知道這本書佳評如潮,書腰上精闢的短語,十分引人入勝:關於財富、風險與幸福的底層邏輯。
Thumbnail
一如既往 (Same As Ever),是致富心態的作者摩根豪斯的最新力作,作者使用一如既往作為書名,如同前作豪斯使用大量的故事和跨領域研究做為案例,對人性、風險、投資等主題提出見解。
Thumbnail
全球暢銷書《致富心態》作者 摩根•豪瑟 Morgan Housel全新力作。 書名《一如既往》已透露出這本書想傳達的概念:在這個變動無常的世界當中,有哪些是恆常不變的道理,如果你能著眼於恆古不變的事物,就不會再試著預測不確定的事情。這樣會使你的人生更輕鬆自在,並且充滿幸福感。 作者用了許多真
Thumbnail
無論今天看起來再怎麼顯而易見的事情,明天都可能因為一些沒有人想到的事故而改變,因此我們永遠無法準確地預測未來世界的樣貌。當我們將心思放在亙古不變的事物和道理上,能使我們以更加安然的姿態,來面對各種未來的不確定性,而不是盲從地將自己寄託於脆弱的片面預測之中。 歷史充滿了許多永恆的智慧,一如既往。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講透了摩根。豪瑟,在大學時打工時期,遇到一位科技新貴,年紀輕輕就坐擁可觀的財富,但是因為只會拿錢來炫耀甚至污辱他人,自卑的心態,導致沒有辦法長期擁有財富,真正的致富心態,不會炫耀性花錢,而是用面子來賺錢,至少他們認為用錢買面子,非常不划算!
Thumbnail
《致富心態》The Psychology of Money:Timeless Lessons on Wealth, Greed, and Happiness《致富心態》的作者是《華爾街日報》和熱門財經網站「The Motley Fool」的知名專欄作家摩根.豪瑟(Morgan Housel), 這
Thumbnail
如果喜歡《致富心態:關於財富、貪婪與幸福的20堂理財課》,同一作者的這本書一如既往的重述著不變的觀點,但好故事正如他在書中所言,用不同的方式呈現,將可能帶給讀者不同的啟發。 有些人生大道理說來乏味,但卻指出了不變的法則。而通常對於這些大道理的接受度不高,也極有可能就像作者分析的,對於自己沒有經驗的
Thumbnail
世界不變的原則就是世界永遠在改變 渺小的人類企圖控制一切 我們都知道不可能 但在投資的時候 有時就覺得自己其實好像能掌握全貌 因為一時的股票上漲,就覺得自己是巴菲特再世 然後就在幾個月後,輸個精光 錢財怎麼來,錢財就怎麼去